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7084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江西职业病医院李跃维,急性中毒是威胁人类的一类特殊疾病。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人类接触的有毒物质日益增多,发生中毒的概率越来越多。我国每年大约有十余万人发生各种急性化学毒物中毒,各种中毒类疾病已位居疾病谱前列。因此,急性中毒的救治已成为临床医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一、现场紧急处理,发生应急中毒事件以后,中毒事件的处理要严格按职责分工进行。当事件发生后,首先要根据事件发生的初步情况,对事件可能对健康带来的影响危害进行快速评估,这些评估应该包括现场毒物种类(化学物本身和其新生成物)、各种物质的量以及其可能的毒性作用和可能带来的物理(爆炸、倒

2、塌)伤害。同时要掌握可以调动的各类救援力量,包括专家、队伍、物资和技术等。,根据快速评价得出的初步信息,迅速落实具体控制方案。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迅速调集中毒处理相关部门,根据职能,落实具体任务。卫生系统在救援中的任务是现场对人员的紧急抢救,中毒患者的救治及事件卫生学评价。每个参加救援的人员都要严格按照统一的部署,在规定的区域内开展工作。根据危险程度,围绕事故现场划分危险区域。,热区(HOT ZONE,红区)是紧邻事故污染现场的地域,一般用红线将其与其外的区域分隔开来,在此区域救援人员必须装备防护装置以避免被污染或受到物理损害;温区(WARM ZONE,黄区)围绕热区以外的区域,在此区域的人员

3、要穿戴适当的防护装置避免二次污染的危害,一般以黄色线将其与其外的区域分隔开来,此线也称为洗消线,所有出此区域的人必须在此线上进行洗消处理;,冷区(COLD ZONE,绿区)洗消线外,患者的抢救治疗、支持指挥机构设在此区。事故处理中也要控制进入事故现场的人员,公众、新闻记者、观光者和当地居民可能试图进入现场,对他们本人和其他人带来危险。所以,首先要建立的分离线是冷线(绿线),控制进入人员。位于热区的伤亡人员一般要由消防人员抢救出,并通过特定的通道将其转移出热线(红线),交给位于温区的救护人员,救护人员要避免被污染;被污染的伤亡人员要在被洗消后转移出温区,最好能够建立洗消区,洗消区分成两种,一种处

4、理伤亡人员,另一种处理穿戴防护服的救援人员。,伤员检伤分类,在伤员运转到医疗机构前,要将伤员检伤分类(triaged),以便使伤员得到最有效的救治。一般将伤员分为:1.需紧急处理的危重患者、2.可延期处理的患者、3.无需处理的轻伤员、4.死亡/濒死者四大类。,需紧急处理的危重患者:即出现可能影响生命的损害或指征,如窒息、严重出血,昏迷,呼吸超过30次/分,血压低于80/50 mmHg等(红色)。可延期处理的患者:受伤和中毒不十分严重,可以随后处理或转运(黄色)。无需处理者:即未中毒、无伤害或轻微中毒或伤害,不需要处理和转运,有时需要观察(绿色)。死亡/濒死者:即无呼吸,无脉搏(黑色),双侧瞳孔

5、散大。,处置原则,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为主,按检伤标志分级处理。红色-立即就地抢救;黄色-经过简单处理后转送中心治疗;绿色-需要入院的转送中心,进行医学观察;其他人员根据况指定时间、地点做医学观察;黑色-待红色标志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立即抢救。,二、现场急救,化学中毒事件发生后,可能有大批人员受到毒物的危害,其中有部分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故现场及时有效的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十分重要。,处置方法,1.迅速脱离现场,化学事故/中毒事件发生后,应迅速将污染区域内的所有人员转移至毒害源上风向的安全区域,以免毒物的进一步侵入。医务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对病员进行分类,并作出相应的标志

6、,以保证医护人员对危重伤员的救治;同时要加强对一般伤员的观察,定期给予必要的检查和处理,以免贻误救治时机。医务人员在进行现场救治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佩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在现场要严格按照区域划分进行工作,不要到污染区域。,2.防止毒物继续吸收皮肤被酸或碱性化学物质灼伤或者被容易通过皮肤吸收的化学品污染后,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包括贴身内衣)、鞋袜、手套,并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同时要注意清洗污染的毛发。冲洗时忌用热水以免加速毒物吸收。对化学物溅入眼中者,及时充分的冲洗是减少组织损害的最主要措施,对没有洁净水源的地方,也可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10-15分钟;经呼吸道吸入中毒患者,应立即送

7、到空气新鲜处,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吸入刺激性气体的患者应该早期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肺水肿的发生。口服中毒者应尽早进行催吐,除用手法刺激咽后壁外,也可口服吐根碱糖浆催吐。,3.心肺脑复苏患者从毒物现场救出后,如果心脏、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4.对于意识丧失的患者要密切注意观察瞳孔、呼吸、脉搏及血压的变化,及时除去口腔异物,有抽搐发作时,要及时使用安定或苯巴比妥类止痉剂。,5.特效解毒药物的应用 对某些有特效解毒药物的中毒,解毒治疗越早实施效果越好。如氰化物中毒后,应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同时静脉缓注3%的亚硝酸钠10-15ml;或用4二甲基胺基苯酚(4-DMAP)

8、2ml肌肉注射,随后用50%硫代硫酸钠20ml缓慢静脉注射。苯胺中毒要及早应用1%亚甲兰,按12mg/kg体重,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要及时应用阿托品和肟类解毒剂。,6.现场救援中,医务人员要尽快查清毒源,明确诊断,以利针对性处理。在病因一时不明的情况下,应根据临床表现,边抢救边对事件的原因进行查找,以免延误救治时机。治疗的要点是维持心脑肺功能,保护重要脏器,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经现场初步抢救后,在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下,将患者转移到附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三、样本采集与分析,(一)采样原则化学中毒事件发生后,应该及时采集可疑样品进行分析以明确中毒原因。采集的样品可分为现场样品(

9、环境、食品、化学品及其它用品等)和患者的生物材料(血、尿、胃内容物、组织)。样品采集时机可以选在事发现场救助时、医院抢救和治疗时、甚至在病人恢复时,某些中毒甚至可在事件发生后数十天仍有可能采集到有价值的样品。现场遗留的食物、化学品、盛装的容器是首先应采集的样品,此外还应考虑采集空气、水和土壤样品。,患者的生物材料测定结果可直接指示中毒原因和中毒程度,是事件应对中必采的样品。胃内容物是确定摄入中毒的最好检体,尿是分析非挥发性毒物的较好检体;血液是最重要的毒物检测样品,尤其是在中毒发生后的72小时内,意义较大。它可用于分析挥发及非挥发性毒物,且是分析一氧化碳中毒的唯一检体。肝、肾是分析急性金属中毒

10、的较好检材,头发则反映了金属类毒物的较长期接触。,采样时要结合毒物性质,中毒发生的时间,毒物在体内的代谢、分布情况等来确定采样方案。如氟乙酰胺中毒数天后,最有可能检出的是尿中氟乙酸,而毒鼠强中毒后几个月的血样仍有检测价值;在无法确定最佳采样方案的情形下,总的原则是留取中毒患者的血和尿、呕吐物、洗胃液、透析液、死者的血和尿、胃内容物以及肝肾脑组织。,一般中毒检测多是未知物分析,所以对毒物的种类难以肯定,故应采集与中毒可能有关的所有样品,此外,还应注意采样要有代表性,采样容器和采样工具的材质不能干扰测定;采样操作要防止污染;采集足够的样品量;样品运输和保存中要确保不发生降解和变质。对那些可能有环境

11、和生物本底的毒物,要采集对照样品。样品要尽快送检。,采样容器以清洁的玻璃器皿为佳,还可用无颜色的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容器,切勿使用金属或陶土器皿,一般情况下,尽量不加防腐剂或抗凝剂。样品应密封,并贴上载明样品名称、来源、数量、采样时间与地点、采样人、对样品的处理等信息的标签。,(二)各类样品的采集方法,1.环境样品的采集采集1000毫升水,如有沉淀物,应分别采集水和沉淀物。在毒物浓度高时可用采气袋或玻璃注射器采集100-200毫升气体,浓度低时应使用吸附剂或吸收液采集10-50升气体。可疑土壤500克。2.食品和化学品的采集固体样品要在不同的部位分别取样,液体样品应摇匀后取样,或分别取上清液和沉

12、淀物。食品或化学品采样500克(ml)。,3.生物样品的采集患者的血、尿、胃内容物为必采样品,此外还可以考虑采集头发和指甲。死者的胃及胃内容物、血液、尿、肝、肾为必采样品,还可以考虑采集肠及肠内容物、肺、脑、脂肪、胆汁、骨骼、头发和指甲。血样可分离出血浆或血清,对于元素毒物的分析,也可采集全血。有环境和生物本底的毒物,应采集正常人的血、尿、头发作为对照样品。血,10毫升;尿,100毫升;组织,500克;头发和指甲,1-2克。如样品中加了防腐剂或抗凝剂,应提供这些试剂作为对照。,4.样品的保存和运输采得的样品应低温保存,以减缓样品的降解和变质,并应尽快分析测定。样品一般在2下可保存2周,在-20

13、下可保存2月,玻璃器皿在冷冻或化冻时可能会冻裂,应放在塑料袋或烧杯内。样品运输前应在低温下冷冻数小时,然后移入保温瓶或保温箱,并放入冰块或干冰。5.采样者的自身防护采样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除必备的乳胶手套,口罩和适用的采样工具外,在有气体毒物或不明原因危害的情形下,应考虑配置防化学和生物危害的服装和器具。,(三)现场快速分析方法,1快速分析方法有一系列的现场快速的检测方法、商品化的检测盒及检测仪可供使用。如有毒气体的检气管测定套件,用于有机磷类毒物中毒的便携式胆碱酯酶测定仪,应用传感器探头进行监测的毒物检测仪,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和分光光度计,化学分析和免疫化学分析试剂盒,这些产品具有快速,简便,

14、适于现场使用的特点。但大多数为国外产品,价格较高,有条件的部门可考虑配置。,分析方法,传统的化学分析法(颜色改变、沉淀、结晶)和经典色谱法(柱色谱、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具有快速、简便、廉价的特点。在普通的医院化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即可进行,可用于对就近的现场样品进行快速分析,确定可疑化学物或某一类化学物的存在与否,为中毒的应急处理和病患救治提供依据。这些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或仪器大多存在灵敏度低或特异性差的缺点,常常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因此,要获得更加可靠、准确的结果,必须使用现代的仪器分析手段。,2仪器分析方法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使毒物分析进入了一个高分离度、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时代,已成

15、为毒物分析中最有效、最常用的手段。应用最多的是光谱分析法和利用物理化学分离原理的色谱法。,仪器分析-光谱法,光谱法主要有:1、紫外分光光度法、2、荧光分光光度法、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4、原子发射分光光度法5、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前两者可用于有机及无机毒物的检测,有一定的特异性和适中的准确度,灵敏度较高,使用简便、快速。后面的三种仪器是金属及类金属毒物分析的最可靠手段。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俱佳。,仪器分析-色谱法,色谱法:利用试样中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移动速率的不同进行分离,并应用各种检测器对分离后的组份进行检测。特异性较好,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1、常用的有气相色谱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3、

16、薄层色谱扫描法。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气体、挥发及半挥发性毒物的分析,尤其是高效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应用,使得毒物鉴定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后两者则可用于以药物为代表的难挥发及热不稳定毒物的检测。色谱/质谱联用法可实现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毒物检定。并可对未知毒物进行快速筛选检测。常见的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前者用于气体、挥发及半挥发性毒物的分析,后者用于难挥发及热不稳定毒物的检测。,分析方法选用,3分析方法的选用及分析结果的运用分析方法的选用要考虑待测物(原形、代谢物)、分析要求(定性、定量)、样品类型、实验室条件,分析目的。还要考虑时效性、准确性、经济性要求。一些毒物有定性结

17、果即可说明问题,而对于那些有环境或内源性本底的毒物,或需评价处理和治疗效果,以及进行临床治疗监测,则必须进行定量分析。,四、个体防护技术,个体防护装置是指为了保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现场工作人员免受化学、生物与放射性污染危害而设计的装备,主要包括:1、防护服;2、防护眼面护具;3、防护手套和呼吸用品。以预防现场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个体防护装置的分级原则,A级防护:可对周围环境中的气体与液体提供最完善保护。防护对象:1.防护高蒸气压、可经皮肤吸收,或具有致癌和高毒性化学物;2.可能发生高浓度液体泼溅、接触、浸润和蒸气暴露;3.接触未知化学物(纯品或混合物);4.有害物浓度达到

18、IDLH浓度 5.缺氧。装备:1.全面罩正压空气呼吸器(SCBA):根据容量、使用者的肺活量、活动情况等确定气瓶使用时间;2.全封闭气密化学防护服:为气密系统,防各类化学液体、气体渗透;3.防护手套:抗化学防护手套;4.防护靴:防化学防护靴;5.安全帽,防护等级,B级防护:在有毒气体(或蒸汽),是针对致病物质对皮肤危害不严重的环境。防护对象:1.为已知的气态毒性化学物质;2.能皮肤吸收或呼吸道危害;3.达到IDLH浓度;4.缺氧;装备:1.全面罩正压空气呼吸器(SCBA):确定防护时间;2.头罩式化学防护服:非气密性,防化学液体渗透;3.防护手套:抗化学防护手套 4.防护靴:防化学防护靴 5.

19、安全帽,防护等级,C级防护:适用于低浓度污染环境或现场支持作业区域防护对象:1.非皮肤吸收有毒物,2.毒物种类和浓度已知,3.浓度低于IDLH浓度,4.不缺氧;装备:1.空气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正压或负压系统,选择性空气过滤,适合特定的防护对象和危害等级;2.头罩式化学防护服:隔离颗粒物、少量液体喷溅;3.防护手套:防化学液体渗透 4.防护靴:防化学液体渗透,D级防护:防护对象:适用于现场冷区或冷区外的人员装备:1.衣裤相连的工作服或其他普通工作服;2.靴子及手套。,中毒事故现场人员防护等级要求,A级防护对象:1.对生命及健康有即时危险的岗位(即在三十分钟内即发生的不可修复和不可逆转危害的地方

20、)2.到化学事故中心地带参加救援的消防队员(或其他到此区域的人员)3.对不明毒源的事件现场救援者(窒息性或刺激性毒物等)。B级防护对象:1.进入不挥发的有毒固体或液体环境人员,二、个体防护装置,(一)防护服、防护眼面罩及防护手套、靴子等,1.防护服防护服由上衣、裤子、帽子等组成,尺寸和形状和组合方式以能够有效的阻断有害物侵入为准可以是连身式结构,也可是分体式结构。防护服的结构应合理,便于穿脱,结合部位严密。,化学物泄漏和中毒现场处置中,防护服的功用是为现场工作人员接触到现场有害化学物和空气中存在的有害气体、尘埃、烟、雾等提供阻隔防护作用。根据毒源类型和环境状况,化学事故现场会分成热区、温区和冷

21、区,在每个区域内所需要的防护是不同的,一个区域内使用的防护服不能够到其他区域使用。,防护服的选用要依据泄漏物的种类、存在的方式、环境条件及浓度等综合考虑。对具有腐蚀性气态物质(蒸汽、粉尘、烟雾等)存在的现场,防护服要具有耐腐蚀性、高隔离效率、一定的防水性和衣裤连体,袖口、裤脚有较好的密合性等;对于非蒸发性的固态或液态化学物,仅需要穿具有一定隔离效率的防护服即可。防护服的选用可参照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中的各技术参数和应用范围。,2.防护眼面罩眼面防护用具都具有防高速粒子冲击和撞击的功能,并根据其它不同需要,分别具有防液体喷溅、防有害光(强的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防尘等功效。针对具有刺激

22、性和腐蚀性气体、蒸汽的环境,建议应该选择全面罩,因为眼罩并不能做到气密,如果事故现场需要动用气割等能够产生有害光的设备,应配备相应功能的防护眼镜或面屏。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对眼睛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眼罩对放射性尘埃及空气传播病原体也有一定的隔绝作用。,3.防护手套防护手套的种类繁多,除抗化学物类外,还有防切割、电绝缘、防水、防寒、防热辐射、耐火阻燃等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一般的防酸碱手套与抗化学物的防护手套并非等同,由于许多化学物相对手套材质具有不同的渗透能力,所以需要时应选择具有防各类化学物渗透的防护手套。,依据防护手套的特性,参考可能的接触机会,选用适当的手套,应考虑化学品的存在状态(气态、液体)

23、浓度以确定该手套能抵御该浓度。如由天然橡胶制造的手套可应付一般低浓度的无机酸但不能抵御浓硝酸及浓硫酸。橡胶手套对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尘埃有良好的阻断作用。,4.防护鞋靴和防护手套类似,防护鞋靴的防护功能也多种多样,包括防砸、防穿刺、防水、抗化学物、绝缘、抗静电、抗高温、防寒、防滑等等。防护鞋靴要对酸碱和腐蚀性物质有一定的抵御性,表面不应有能够积存尘埃的皱褶,以免积存尘埃。,(二)呼吸防护用品,1.呼吸防护器的分类 呼吸防护用品分为过滤式(空气净化式)和隔绝式(供气式)两种类型。,1)过滤式呼吸器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把吸入的环境空气,通过净化部件的吸附、吸收、催化或过滤等作用,除去其中有害物质后作为

24、气源,供使用者呼吸用,分为自吸过滤式和送风过滤式两类。自吸过滤式防护用品(Non-powered air purifying respirator)靠佩戴者呼吸克服部件阻力,主要由头带、过滤元件和密合型面罩和三部分构成。,按面罩分类:o半面罩:能罩住口、鼻,或口、鼻和下颌的密合型面罩;o全面罩:能罩住眼、鼻和口,与头面部紧密密合的密合型面罩,目镜本身分两类:大眼窗式目镜和双眼窗式目镜按过滤元件是否可更换:o随弃式:如果过滤元件与面罩之间不可拆卸,过滤元件及其它部件失效后需整体废弃,称为随弃式,只适用于半面罩。o可更换式:使用可更换的过滤元件,此外,呼吸气阀、头带等其它部件也允许更换。,按防护对

25、象分类:防颗粒物(或称防尘)、防有毒气体或蒸气、颗粒物与毒气或蒸气综合防护。按照动力源分类:机械动力送风和电动送风按照头面部送气导入装置的种类分:o密合型面罩:包括半面罩和全面罩;o开放型面罩:只罩住使用者的眼、鼻和口,与脸形成部分密合,也称松配合面罩或头罩o送风头罩:能完全罩住头、眼、鼻和口直至颈部,也可罩住部分肩部或与防护服联用。按防护对象分类:与自吸过滤式类似按面罩内压力模式分:正压式和负压式,2)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将使用者呼吸器官与有害空气环境隔绝,靠本身携带的气源(携气式或称自给式,SCBA)或导气管(长管供气式),引入作业环境以外的洁净空气供呼吸。以下是这类呼吸器的主要分类方法:按

26、照面罩内压力模式分:正压式和负压式按照供气气流分:连续供气式(只适用于长管供气式系统)、压力需求式;由于应急响应作业中A和B级呼吸防护都选择正压全面罩空气呼吸器,也就是SCBA,一般不会选择长管供气式。我国目前SCBA产品一般执行消防行业的空气呼吸器标准,目前在抢险作业中也有不少选择欧美进口产品。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只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从有害环境逃生的呼吸防护用品。可分为过滤式和供气式。,2.呼吸防护器的使用范围,(1)过滤式按过滤元件的作用方式分为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和过滤式防毒呼吸器。前者主要用于隔断各种直径的粒子,通常称为防尘口罩和防尘面具;后者用以防止有毒气体、蒸气、烟雾等经呼吸道吸入产生危

27、害,通常称为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化学过滤元件一般分滤毒罐和滤盒两类,滤毒罐的容量并不一定比滤毒盒大,这主要是执行产品的标准不同决定的。,化学过滤元件一般分单纯过滤某些有机蒸气类、防酸性气体类(如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硫化氢、二氧化氮、氟化氢等)、防碱性气体类(如氨气)、防特殊化学气体或蒸气类(如甲醛、汞),或各类型气体的综合防护。有些滤毒元件同时配备了颗粒物过滤,有些允许另外安装颗粒物过滤元件。所有颗粒物过滤元件都必须位于防毒元件的进气方向。分为自吸式和送风式两类,目前使用的主要是自吸式防毒呼吸器。,过滤式呼吸器只能在不缺氧的环境(即环境空气中氧的含量不低于18)和低浓度毒污染环境使用,一般

28、不用于罐、槽等密闭狭小容器中作业人员的防护。过滤式呼吸防护器又分为全面型和半面型,在正确的使用条件下,二者分别能将环境中有害物质浓度降低到1/10和1/50以下。过滤式中还有动力送风空气过滤式呼吸器,能将环境有害物浓度降低到1/1000以下。,a.普通脱脂棉纱布口罩:普通脱脂棉纱布口罩用的纱布层数不少于12层,用于缝制口罩的面纱经纱每厘米不少于9根,纬纱每厘米不少于9根。普通脱脂棉纱布口罩无过滤效率、密合性等参数要求,不具备阻断颗粒性有害物和吸附有毒物质的功能,所以不能用于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防护。,b.活性炭口罩:活性炭口罩是在纱布口罩的基础上加入了活性炭层。此类口罩不能增加阻断有害颗粒

29、的效率,活性炭的浓度不足以吸附有毒物质。所以同样不能用于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防护。活性炭口罩有一定的减轻异味的作用(如处理腐烂物质),同样不能用于有害气体超标的环境。,c.医用防护口罩:我国为控制SARS感染的严重状况制定了一个标准,符合此标准的口罩能够滤过空气中的微粒,如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粉尘等物质,能够有效的隔断传染性病原体和放射性尘埃。同时,也有足够的防尘功效。在国际上口罩一般是用无纺布制成,主要用来防尘,防尘口罩主要是用来防止颗粒直径小于5的呼吸性粉尘经呼吸道吸入产生危害,主要用于浓度较低的作业场所。,(2)供气式供气式呼吸器能使戴用者的呼吸器官与污染环境隔离,由呼吸器自身

30、供气(空气或氧气),或从清洁环境中引入空气维持人体的正常呼吸。可在缺氧、尘毒严重污染、情况不明的有生命危险的作业场所使用,一般不受环境条件限制。按供气形式分为供气式和携气式两类。携气式呼吸器自备气源,属携带型,根据气源的不同又分为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和化学氧呼吸器;供气式只适用于定岗作业和流动范围小的作业。,(3)有毒气体环境挥发性化学液体泄漏,或化学气体释放环境必须选择适合的化学过滤元件。化学过滤元件一般分滤毒罐和滤盒两类,主要不同在于重量或体积,滤毒罐的容量并不一定比滤毒盒大,这主要是执行产品的标准不同决定的。化学过滤元件一般分单纯过滤某些有机蒸气类、防酸性气体类(如二氧化硫、氯气、氯化

31、氢、硫化氢、二氧化氮、氟化氢等)、防碱性气体类(如氨气)、防特殊化学气体或蒸气类(如甲醛、汞),或各类型气体的综合防护。有些滤毒元件同时配备了颗粒物过滤,有些允许另外安装颗粒物过滤元件。所有颗粒物过滤元件都必须位于防毒元件的进气方向。,(三)呼吸防护装置的适用性,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环境分两类,第一类是所谓的IDLH(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and Health)环境,IDLH环境会导致人立即死亡,或丧失逃生能力,或导致永久健康伤害。第二类是非IDLH环境。IDLH环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a)空气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未知的环境;b)缺氧或有缺氧危险环境;c)有害物浓

32、度达到IDLH浓度的环境。有害物的IDLH浓度并非职业接触限值,而是GB/T 18664附录B中提供的317物质的IDLH浓度,使用时必须参考标准。对应于所有应急响应的现场使用,GB/T 18664规定,IDLH环境应使用正压全面型SCBA。,C级防护所对应的危害类别为非IDLH环境,允许使用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选择过滤式防护用品时必须确知有害物种类和浓度,有害物浓度不得达到IDLH浓度,而且不能缺氧。,各类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等级也各不相同,GB/T 18664对各类呼吸器规定了指定防护因数(APF,assigned protection factor):半面罩:APF=10全面罩:AP

33、F=100负压式PAPR半面罩:APF=10负压式PAPR全面罩:APF=100正压式PAPR全面罩:1000正压式PAPR半面罩:APF=50正压式PAPR松配合面罩:APF=25(松配合面罩也称开放型面罩,一般在下巴部位采取非密合的方式,便于气体从脸侧面和下巴处排出)。正压式PAPR配送风头罩:APF=200至1000(送风头罩在面部区域没有排气通道,靠颈箍或内胸衬,将排出气体从颈部以下排出,具体送风头罩的APF需要咨询制造厂家),APF10的概念是,在呼吸器功能正常、面罩与使用者脸部密合的情况下,预计能够将面罩外有害物浓度降低的倍数。例如自吸过滤式全面罩一般适合于有害物浓度不超过100倍

34、职业接触限值的环境。安全选择的原则是,选择APF大于危害因数的呼吸器。危害因数用于评价现场有害物浓度水平,危害因数现场有害物浓度/该有害物安全接触限值浓度。危害因数1说明存在呼吸危害,APF危害因数说明使用者实际接触的有害物浓度低于安全接触限值,属于安全水平。,对过滤式呼吸器,要根据现场有害物的种类、特性、浓度选择面罩种类及适当的过滤元件。当有害物种类不详或不具有警示性或警示性很差,以及没有适合的过滤元件时,就不能选择过滤式呼吸防护。,根据应急响应现场可能遇到的有害物CBRN,一般地,微生物、放射性和核爆物质(核尘埃)以及一般的粉尘、烟和雾等,应使用防颗粒物过滤元件,但需要在过滤效率等级方面和

35、过滤元件类别方面加以区分。,过滤效率选择原则是,致癌性、放射性和高毒类颗粒物应选择效率最高档;微生物类至少要选择效率在95档;类别选择原则是:如果是油性颗粒物(如油雾、沥青烟、一些高沸点有机毒剂释放产生油性的颗粒等)应选择防油的过滤元件;如果作为应急响应配备,P100级过滤元件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如果颗粒物还具有挥发性,还必须同时配备防护对应气体的滤毒元件。,呼吸防护用品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提供洁净呼吸空气的能力,隔绝面罩内洁净空气和面罩外部污染空气的能力,后者依靠防护面罩与使用者面部的密合。判断密合的有效方法是适合性检验,GB/T 18664附录E中介绍了多种适合性检验的方法。每

36、种适合性检验都有适用性和局限性,一般定性的适合性检验只能适合半面罩,或防护有害物浓度不超过10倍接触限值的环境,定量适合性检验适合适合各类面罩。由于不需要密合,开放型面罩或送风头罩的使用不需要做适合性检验。,适合性检验不是检验呼吸防护面具的性能,而是检验面罩与每个具体使用者面部的密合性。一般在呼吸防护面罩的检验认证过程中,依据标准对面罩进行有关密合性的检验。在选择面罩时,首先可以根据每款面罩提供的号型,根据脸形大小进行粗略选择,然后再借助适合性检验确认能够密合。,适合性检验中需要借助某些试剂(颗粒物或气体),通过检测或探测面罩内外部浓度,判断面罩能够将面罩外检测试剂浓度降低的倍数。以定性适合性

37、检验为例,借助喷雾装置,将经过特殊配比诸如糖精(甜味)或苦味剂液体喷雾,在确认使用者能够尝到试剂味道的前提下,依靠使用者对检验喷雾的味觉,判断面罩内是否能够尝到喷雾,如果尝不到,一般可以判断面罩是密合的。如使用者在适合性检验中能够尝到味道,说明两种可能性,一是面罩型号不适合,二是面罩佩戴或调节方法不当。,每次检验失败都提供第二次机会,通过调节头带松紧、面罩位置、鼻夹松紧等再重复检验。如果仍然有味道,说明该使用者应选择其它型号或品牌的防护面具了。定性适合性检验设备比较简便,实施比较方便。对需要使用全面罩的情况,需要依靠定量适合性检验来判断面罩的适合性,建议联系面罩供货商提供有关服务。根据GB/T

38、 18664的要求,适合性检验应在首次使用一款呼吸防护面罩的时候做,以后每年进行一次。适合性检验应由提供呼吸防护用品的单位提供。,(四)个体防护装置配备,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首先进入现场的抢救人员一般是警察或消防队员。前者(警察)在我国没有配备防化学个体防护装置,所以他们的责任是将所观察到的情况转告给后者(消防队员)。在火灾的情况下,消防队员常规使用的“切断火源”或“隔绝火源”的装置是为了防火及增加热阻;在其它的有害气体、液体泄漏中,或化学性火灾中,还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泄漏量,堵塞泄漏口等,消防机构除应装备一定量的呼吸性防护,还应配备全身性的防护装备,可供其在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救援伤者,控制

39、危险源的任务。,根据现今的形势,公安、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也要配备一定量的个体防护装置,以备需要现场调查采样时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中有防化部队,这支部队装备了数量较多的个体防护装置,其人员也都受过有关训练。防护作用能维持的时间可因个人的适应情况、活动水平、毒物的浓度及暴露途径而不同。,临床急救人员多需要拥有C级个体防护装置。对于治疗已经脱离污染的受害人的急救人员,其受害人所携带的毒物量不足以对其造成威胁的情况下,也需达到C级防护标准。,各级医院急诊科或门诊不仅接收在现场已经除去污染的病人,也接收自己来就诊没有经过去污染处理的病人。医院急诊科要有专门的空间来对可疑带有污染物的患者进行洗消,

40、同时,也要配备少量B级防护服装。需要注意的是,C级防护所用的面具的过滤元件是需要定期更新的,超过时限的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每种过滤元件的防护时间不同,这和毒物的种类、浓度、使用者的活动情况等有关。作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作业中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为保证发挥最大防护性能,建议过滤元件一般作为一次性使用,可更换式面罩应在做到安全洗消后,允许重复使用。,作为应急响应预案,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对防护装备的管理,以及对需要使用防护装备人员的培训等,也是预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个人防护装备只有在正确使用和维护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防护作用。应该在防护装备配备后,组织所有使用者接受产品使用培训,在了解防护装备选择方法、防护功能和使用限制的前提下,做到正确和熟练使用。,建议各配备个人防护装备的机构,应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规范各个环节,包括选择、购买、人员筛选、人员配备、使用培训、维护、洗消、废弃等;必要时,还应对需要进入危险现场的工作人员提供健康检查,一方面确定其使用防护用品的能力(对于SCBA和某些空气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对人的心肺功能和体能有要求),另一方面便于及时检测其健康状况,便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