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物所项目.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7169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科院生物所项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科院生物所项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科院生物所项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科院生物所项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科院生物所项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科院生物所项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科院生物所项目.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项目介绍,所地合作处 李明 2007年8月1日 TE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成立于1958年,由贝时璋院士创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深厚积累和几代科学家的辛勤耕耘,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国立研究机构之一。先后在人工全合成并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tRNA等原创性科学研究,以及核武器、载人航天等国家战略工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在蛋白质科学和脑与认知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学科布局,脑与认知科学,蛋白质科学,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科研条件设施与平台,学科布局,创新团队,一流PI队伍(平均年龄43岁),高素质管理和支撑队

2、伍,充满创新活力的研究生队伍,10 位院士17名有杰出贡献的中年科研骨干45名优秀中青年人才;27名“国家杰出青年”“百人计划”,4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150名余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蛋白质生产与抗体研发、蛋白质功能分析、蛋白质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和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国家磁共振脑成像中心以3T功能磁共振成像系统为核心、百余台套软硬件系统构成的认知科学实验环境。为院内外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提供共享平台和技术支撑。,科研条件,生物物理所已经于2005年底完成了中国科学院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的一期建设,院专项资金和研究所配套资金累计投入达到8000万元;组建了包括高水

3、平的技术专家和专职技术支撑人员组成的人才队伍,配置了初步形成系统的蛋白质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一期建设已经于2005年12月通过院里组织的项目验收。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平台一期装备普遍运行良好,先后为院内外100多个单位提供了服务,特大型仪器设备基本上达到6000小时/年的用机时间,大型仪器设备基本上达到了1500小时/年的运行时间。依托平台产出的优秀成果发表在Nature,Cell等权威期刊上。研究所积累了一定的大型共享公用仪器设备平台的运行管理经验,为建设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二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科技成果产业化,蛋白质与多肽药物蛋白质科学与技术,中生在香港上市百奥市场占有率蚓激酶,强劲的成果转

4、化和产业化潜力,产业化成果,生物技术孵化器(北京百川飞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生物物理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的延伸,依托中生、百奥在生物医药行业中的市场地位,服务于研究所的科研和成果转化。,产业化成果,项目介绍,治疗败血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药物药物纳米输送系统病原快速检测装置-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一种抗老年痴呆症复合制剂一种抗帕金森综合症复合制剂天然抗氧化剂系列产品,1.治疗败血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药物(10C3),败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者。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800万患败血症病人,我国每年有败血症病人337万人,死亡112万人。

5、其病死率已经超过了心梗。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对自身机体的成份发生免疫反应,造成损害而引发疾病。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我国患病率0.36%,500万患者)、哮喘(我国 3000万)、多发性硬化症、青少年糖尿病、红斑狼疮等。,药物靶点: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应用:败血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机理明确、效果明显、安全性高。,10C3抗体治疗延缓了败血症小鼠的死亡速度,提高了存活率。,专利申请号:200610078401.4,发明人:唐捷专利申请号:200610081079.0,发明人:唐捷,10C3抗体可以阻断MIF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TNF-alpha。,2

6、.药物纳米输送系统,肿瘤组织的特异性导致药物在其中的渗透困难,并容易产生耐药性。,PEG-PE包载的阿霉素纳米胶束制剂,动物肿瘤模型试验表明:蒽环类药物(阿霉素)纳米载体化后的药效有明显提高,另外,由于纳米载体的靶向性,药物的毒副作用明显降低。,申请号:200410057147.0;发明人:梁伟申请号:200510059621.8;PCT申请号:PCT/CN2005/000919;发明人:梁伟,3.病原快速检测装置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常用检测方法:快速的不灵敏、灵敏的不快速;病毒培养5-10天;免疫2-4 小时;RT-PCR 1-2 天;血清2周。,该装置特点:速度快(分钟量级)、通量化(可同

7、时检测多种病原)。灵敏度高(病原浓度可低至每微升50个分子或个体)、重现性好(检测限附近变异系数不高于10)、特异性强。体积小,使用方便。检测范围广:该系统提供了一个检测平台,随着生物医学人士对该技术功能认识的提高,可以将该生物传感器技术系统发展成多种病原检测的专用技术设备。可根据需要,进行模块化设计,形成专用器件,达到低成本检测。,应用领域:传染病的普查、控制和预防流行病学研究血液安全测定(HIV)食品安全的超灵敏测定(瘦肉精)生物反恐的病毒测定(禽流感病毒H9)环境污染物监测毒品检测(K粉),F1F0-ATP马达旋转生物传感器对禽流感病毒单分子快速测定 BBRCs,2006,342(4):

8、1319专利申请号:200410098929.9,PCT申请号:PCT/CN2005/002195;发明人:乐加昌,目前全球脑萎缩、痴呆发病人数高达2000多万,我国则有600多万,其中65-70岁的老年人发病率为7%,70-80岁的发病率高达22%。帕金森患者我国约有500万,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2%的人患有此病,中风偏瘫患者更是数不胜数。脑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轻则造成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言语不利、手脚颤抖、失行等,重则导致二便失禁、瘫痪、重度痴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影响寿命。但是,我国帕金森、脑萎缩病患者的就诊率十分低。调查显示,我国帕金森、脑萎缩病患者未就诊率达到47.1

9、%,从各方面表明,这些脑病已成为老年人突出的健康问题。,成分:尼古丁、大豆异黄酮、维生素E、维生素C和其它添加剂。剂型:胶囊、片剂和口服液。,4.一种抗老年痴呆症复合制剂(专利申请号:200410042774.7,发明人:赵保路),5.一种抗帕金森症复合制剂(专利申请号:200410047571.1,发明人:赵保路),成分:尼古丁、茶多酚、维生素E、维生素C和其它添加剂。剂型:胶囊、片剂和口服液。,A、对照;B、对照+6羟多巴6-OHDP;C、对照+6羟多巴6-OHDP+抗帕金森症复合制剂。,经细胞和动物实验,证明该制剂具有以下功能特征和效果: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6羟多巴6-OHDP诱导PC

10、12细胞内产生活性氧、钙增加和 6-OHDP自氧化的抑制作用;对6羟多巴6-OHDP诱导大鼠旋转运动的抑制作用;对6羟多巴6-OHDP诱导PC12细胞活性的保护作用、细胞凋 亡的保护作用(图示)。,6.天然抗氧化剂系列产品,有害自由基攻击人体健康组织细胞后,会使组织受伤,使人患上各种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症、衰老等。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消灭人体内的有害自由基,预防和治疗由自由基引起的疾病。我们具有多年从事自由基和天然抗氧化剂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同时有多年的研究药理和毒理方面的经验。从天然植物中分离了二十多种有效成分,建立了多种检测不同生物体系产生自由基技术和方法,开发出多种产品。,选择性降低吸烟有害物质的香烟滤嘴抑制肿瘤复合动物软骨胶囊(专利号:99100076.5,发明人:赵保路)抗衰老、降脂产品抗辐射、抗疲劳产品防皱怯斑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