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第2部分总需求模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7190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281 大小:9.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2部分总需求模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1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2部分总需求模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1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2部分总需求模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1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2部分总需求模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1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2部分总需求模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2部分总需求模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宏观经济学第2部分总需求模型.ppt(2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部分 总需求模型,第2部分 总需求模型,4 总需求-简单凯恩斯模型 5 总需求-扩展凯恩斯模型6 总需求-开放凯恩斯模型,第2部分 总需求模型,总需求函数(AD Function)Yd=AD=Yd(Y,i,e,P,)Y简单凯恩斯模型r扩大凯恩斯模型e开放凯恩斯模型P完整凯恩斯模型基本假定:价格粘性水平的总供给曲线总供给能够适应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4 总需求-简单凯恩斯模型,在通论中,凯恩斯提出,在短期中,经济的总收入主要由家庭、企业和政府的支出愿望决定。人们想支出的越多,企业可以卖出的物品与劳务就越多。企业可以卖出去的越多,他们选择生产的产出就越多,而且,它们选择雇用的工人也就越多。因此

2、,根据凯恩斯的看法,衰退和萧条期间的问题是支出不足。简单凯恩斯模型是把这种观点模型化的一种尝试。,4 总需求-简单凯恩斯模型,假定:仅考虑产品市场利率不变,不考虑货币市场;汇率不变,不考虑外汇市场;价格水平不变,不考虑劳动市场。内生变量:Y,4 总需求-简单凯恩斯模型,4.1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静态分析4.2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动态分析,4.1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静态分析,1.两部门模型2.三部门模型3.四部门模型4.均衡的性质,1.两部门模型,(1)总收入-总支出法(AI-AE Approach)Yd计划的总需求或总支出Ys计划的总供给或总收入,1.两部门模型,Yd=C+I=C(Y)+I(r

3、)r=r0(不变)I=Ia不变DPI=YYd=C(Y)+Ia具体的消费函数:C=Ca+CYY,1.两部门模型,均衡条件:计划的总需求=计划的总供给Yd=Ys=YYd=C(Y)+IaC=Ca+CYYY*=A2/(1-CY),其中,A2=Ca+Ia凯恩斯主义交叉图,凯恩斯主义交叉图,1.两部门模型,(2)注入-漏出法(Injection-Leakage Approach)或投资-储蓄法注入投资(I)漏出储蓄(S)两部门时,若假定公司储蓄为零(Sc=0),则国民储蓄(SA)=居民储蓄(Sh),1.两部门模型,均衡条件:注入=漏出I=SI=IaS=DPI-C=Y-(Ca+CYY)Y*=(Ca+Ia)/

4、(1-CY),注入-漏出法,2.三部门模型,(1)改变或增加的变量和函数 G,T,Tr DPI=Y-T+TrC=C(Y-T+Tr)T=T(Y)G=GaTr=Tra,2.三部门模型,计划的总支出(Yd)Yd=C+I+G计划的总收入(Ys)注入投资(I),政府购买(G),政府转移支付(Tr)漏出储蓄(S),税收(T),2.三部门模型,具体的函数形式:C=Ca+CY(Y-T+Tr)T=Ta+tYI=Ia,2.三部门模型,(2)均衡条件:计划的总支出=计划的总收入Yd=C+I+G=Ys注入=漏出I+G+Tr=S+TI=S+(T-Tr-G),2.三部门模型,(3)均衡解:Yd=C+I+GC=Ca+CY(

5、Y-T+Tr)I=IaG=GaT=Ta+tY Tr=TraYd=Ys=Y,2.三部门模型,Y*=A3/(1-CY+CYt)其中,A3=Ca+Ia+Ga+CY(Tra-Ta),凯恩斯主义交叉图,3.四部门模型,(1)改变或增加的变量和函数进口函数:M=M(Y)出口函数:X=Xa具体函数:M=Ma+MYY,3.四部门模型,计划的总支出(Yd)Yd=C+I+G+NX计划的总收入(Ys)注入投资(I),政府购买(G),政府转移支付(Tr),出口(X)漏出储蓄(S),税收(T),进口(M),3.四部门模型,(2)均衡条件:计划的总支出=计划的总收入Yd=C+I+G+NX=Ys=C+S+(T-Tr)注入=

6、漏出I+G+Tr+X=S+T+MI+G+NX=S+T-TrI=S+(T-Tr-G)+(M-X),3.四部门模型,(3)均衡解:Yd=C+I+G+NXC=Ca+CY(Y-T+Tr)I=IaG=Ga T=Ta+tY Tr=Tra,3.四部门模型,X=XaM=Ma+MYYYd=Ys=YY*=A4/(1-CY+CYt+MY)其中,A4=Ca+Ia+Ga+CY(Tra-Ta)+Xa-Ma,凯恩斯主义交叉图,45线,Yd=C+I,Y1*,Y,0,Yd,Yd1*,Yd=C+I+G+NX,Y2*,Yd2*,4.均衡的性质,存在性唯一性稳定性,4.均衡的性质,4.均衡的性质,(1)均衡的存在性,4.均衡的性质,

7、(2)均衡的唯一性,4.均衡的性质,(3)均衡的稳定性均衡的调节机制:存货调整(数量调整)企业的微观经济行为:当存货意外地增加时(Inv),企业将减少产量(Ys)并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N);当存货意外地减少时(Inv),企业将增加产量(Ys)并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N)。,均衡的调整过程,均衡的调整过程,Y1Y*YdYs(SI)InvYsY假设GDP处于低于均衡水平的水平时,计划支出量Yd大于计划生产Ys。企业要通过减少存货来满足高销售水平。当企业看到自己的存货量在减少时,它们就雇用更多工人,并增加生产。GDP增加,经济逐渐趋向均衡。,均衡的调整过程,Y2Y*YdYs(SI)InvYsY假设经济

8、的GDP水平大于均衡水平,计划支出Yd小于计划生产Ys,因此,企业的销售小于它们的生产。企业把卖不出去的物品加到它们的存货量中。这种存货的非计划增加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并减少生产,这些行为又减少了GDP。这种非计划存货积累和收入下降的过程要一直进行到收入Y下降到均衡水平时为止。,4.均衡的性质,均衡的稳定性I=Ia+INV=S+(T-Tr-G)+(M-X)INV=S+(T-Tr-G)+(M-X)-Ia=SA-IaINV=SA-Ia0YINVINV=SA-Ia0YINVINV=SA-Ia=0Y=Y*均衡是稳定的,4.均衡的性质,4.2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动态分析乘数原理,1.乘数思想史2.乘数的概

9、念3.运行机制:以投资乘数为例4.乘数的种类,1.乘数思想史,(1)法国重农学派布阿吉尔贝尔(Boisgullebert)消费与收入的关系(2)俄国的图干-巴拉诺夫斯基和瑞典的魏克赛尔(J.K.Wicksell)经济周期: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1.乘数思想史,(3)英国经济学家卡恩(R.F.Kahn)就业乘数:投资增量与就业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载于经济学杂志)(4)凯恩斯:投资乘数,2.乘数的概念,乘数或倍数(Multiplier,用K表示):指国民收入(Y)增加量和引起这种增加的某种自发总需求(ADa)增加量之间的比率。离散形式:K=Y/ADa连续形式:K=d

10、Y/dADa 或 K=Y/ADa,3.运行机制:以投资乘数为例,(1)假设投资(I)最初增加I,边际消费倾向(MPC)为CY(2)投资最初增加I,使国民收入增加I;消费的第一轮变动:C1=(MPC)1I消费的第二轮变动:C2=(MPC)2I消费的第三轮变动:C3=(MPC)3I,3.运行机制:以投资乘数为例,消费的第n轮变动:Cn=(MPC)nIY=I+(MPC)1+(MPC)2+(MPC)n+I=1+(MPC)1+(MPC)2+(MPC)n+I=I/(1-MPC)KI=Y/I=1/(1-MPC),4.乘数的种类,(1)两部门投资乘数:KI=Y/I0=1/(1-CY)收入乘数:KC=Y/Ca=

11、1/(1-CY),4.乘数的种类,(2)三部门投资乘数:KI=Y/I0=1/1-CY(1-t)收入乘数:KC=Y/Ca=1/1-CY(1-t)政府支出乘数:KG=Y/Ga=1/1-CY(1-t)税收乘数:KT=Y/Ta=-CY/1-CY(1-t)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Y/Tra=CY/1-CY(1-t),4.乘数的种类,平衡预算乘数:使预算状况不改变条件:BS=T-G-Tr=0 T=Ta+tY BS=Ta+tY-Ga-Tra=0 Tra-Ta=tY-Ga结果:KB=Y/Ga=1,4.乘数的种类,推导过程:Y*=A3/(1-CY+CYt)其中,A3=Ca+Ia+Ga+CY(Tra-Ta)Y=

12、Ga+CY(Tra-Ta)/1-CY(1-t)=CYtY+(1-CY)Ga/1-CY(1-t)1-CY+CYt-CYtY=(1-CY)Y=(1-CY)GaKB=Y/Ga=1,4.乘数的种类,(3)四部门投资乘数:KI=Y/Ia=1/1-CY(1-t)+MY收入乘数:KC=Y/Ca=1/1-CY(1-t)+MY政府支出乘数:KG=Y/Ga=1/1-CY(1-t)+MY税收乘数:KT=Y/Ta=-CY/1-CY(1-t)+MY,4.乘数的种类,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Y/Tra=CY/1-CY(1-t)+MY进口乘数:KM=Y/Ma=-1/1-CY(1-t)+m出口乘数:KX=Y/Xa=1/1-

13、CY(1-t)+MY,4.乘数的种类,平衡预算乘数:KB=(KG+KT)/(1+tKT)=(1-CY)/(1-CY+MY)推导过程:Y*=A4/(1-CY+CYt+MY)其中,A4=Ca+Ia+Ga+CY(Tra-Ta)+Xa-MaY=Ga+CY(Tra-Ta)/1-CY(1-t)+MY=CYtY+(1-CY)Ga/1-CY(1-t)+MY,4.乘数的种类,1-CY+CYt+MY-CYtY=(1-CY+MY)Y=(1-CY)GaKB=Y/Ga=(1-CY)/(1-CY+MY)=(KG+KT)/(1+tKT),4.乘数的种类,1/1-CY(1-t)+MY=1/1-CY+tCY+MY=1/MPS+

14、tCY+MY,5 总需求-扩展凯恩斯模型,假定:考虑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汇率不变,不考虑外汇市场;价格水平不变,不考虑劳动市场。通货膨胀率=0,i=r内生变量:Y,i,5 总需求-扩展凯恩斯模型,5.1 产品市场的IS曲线5.2 货币市场的LM曲线5.3 IS-LM Model5.4 扩展凯恩斯模型中的AD-AS Model5.5 凯恩斯通论的主要内容,5.1 产品市场的IS曲线,1.IS曲线的含义2.IS曲线的推导3.IS曲线的斜率形状4.IS曲线的移动位置,1.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使产品市场均衡时的总收入(Y)与名义利率(i)的组合(i,Y)的轨迹。均衡条件:Yd=YsI=SA=S+(

15、T-Tr-G)+(M-X),2.IS曲线的推导,(1)几何方法推导(2)代数方法推导,(1)几何方法推导:以两部门为例,(2)代数方法推导,AE-AI Model()Yd=CY-T(Y)+Tr+I(i)+G+X-M(Y)=Ys=Y隐函数形式i=i(Y)显函数形式,(2)代数方法推导,()(C/DPI)(DPI/Y)+(I/i)(i/Y)-M/Y=1DPI/Y=1-T/Yi/YIS=1-(C/DPI)(1-T/Y)+M/Y/(I/i)i/YIS=-1-CY(1-t)+MY/dI/i=d,(2)代数方法推导,I-S ModelI(i)=SY-T(Y)+Tr+T(Y)-G-Tr+M(Y)-X 隐函数

16、形式i=i(Y)显函数形式,(2)代数方法推导,具体例子:I=I0-diC=Ca+CY(Y-T+Tr)G=GaT=Ta+tY Tr=TraX=XaM=Ma+MYY,(2)代数方法推导,IS曲线的代数方程式:IS:i=A/d-Y/(dKI),其中,A=Ca+I0+Ga+CY(Tra-Ta)+Xa-MaKI=1/1-CY(1-t)+MY纵截距:A/d(Y=0,i=A/d)横截距:AKI(i=0,Y=AKI)斜率:-1/(dKI),(2)代数方法推导,IS曲线的代数方程式:IS:i=A/d-Y/(dKI)IS:Y=KIA-KdIY=KIA4=KI(A-di)=KIA-KIdi,3.IS曲线的斜率形状

17、,IS曲线的形状: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数IS曲线的斜率:负数0C/DPI10T/Y10M/Y1I/i0i/YIS=1-(C/DPI)(1-T/Y)+M/Y/(I/i)0,3.IS曲线的斜率形状,KI and d1/(dKI)IS曲线陡峭KI and d1/(dKI)IS曲线平缓CYand t,MYKICYand t,MYKI,4.IS曲线的移动位置,(1)IS曲线的位置:由纵截距或横截距决定A,KI,d(2)决定IS曲线移动方向的因素注入量的变动漏出量的变动,4.IS曲线的移动位置,注入量的变动:Ca,I0,Ga,Xa,Tra.注入量A纵截距(A/d)或横截距(AKI)IS曲线右移.注入量A

18、纵截距(A/d)或横截距(AKI)IS曲线左移截距的变动:某一注入量纵截距:i=(A)/d=()/d横截距:Y=KIA=K,注入量导致IS移动,4.IS曲线的移动位置,漏出量的变动:Ta,Ma.漏出量A纵截距(A/d)或横截距(AKI)IS曲线左移.漏出量A纵截距(A/d)或横截距(AKI)IS曲线右移截距的变动:某一漏出量纵截距:i=(A)/d=()/d横截距:Y=KIA=K,漏出量导致IS移动,4.IS曲线的移动位置,无论函数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都有.IS曲线的斜率(决定IS曲线形状).IS曲线的移动(决定IS曲线位置),5.2 货币市场的LM曲线,1.LM曲线的含义2.LM曲线的推导3

19、.LM曲线的斜率形状4.LM曲线的移动位置,1.LM曲线的含义,LM曲线:使货币市场均衡时的总收入(Y)与名义利率(i)的组合(i,Y)的轨迹。均衡条件: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供给 L=Md/P=Ms/PL1(Y)+L2(i)=Ms/PL=L(Y,i)=L1(Y)+L2(i)=kY-hi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L1(Y)=kY投机动机L2(i)=-hI,2.LM曲线的推导,(1)几何方法推导(2)代数方法推导,(1)几何方法推导,(2)代数方法推导,推导过程:假定Ms=M0,P=P0 Ms/P为常数L=L1(Y)+L2(i)=M0/P0方程两边对Y求偏导数:L1/Y+(L2/i)i/Y=0i/YLM

20、=-(L1/Y)/(L2/i),(2)代数方法推导,具体例子:L=kY-hi=Ms/PLM曲线的代数方程式:LM:i=-Ms/(Ph)+(k/h)YLM曲线斜率:i/YLM=-(L1/Y)/(L2/i)=k/h纵截距:-Ms/(Ph)横截距:Ms/(Pk),3.LM曲线的斜率形状,LM曲线的形状: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数(L1/Y)0(L2/i)0i/YLM=-(L1/Y)/(L2/i)0k或hk/hLM曲线陡峭k或hk/hLM曲线平缓,4.LM曲线的移动位置,(1)LM曲线的位置:由纵截距或横截距决定Ms/P,h,k(2)决定LM曲线移动方向的因素Ms()Ms横截距(Ms/(Pk)或纵截距(

21、-Ms/(Ph)LM曲线右移()Ms横截距(Ms/(Pk)或纵截距(-Ms/(Ph)LM曲线左移,4.LM曲线的移动位置,P,h,k()P,h,k 横截距(Ms/(Pk)或纵截距(-Ms/(Ph)LM曲线左移()P,h,k 横截距(Ms/(Pk)或纵截距(-Ms/(Ph)LM曲线右移,4.LM曲线的移动位置,Y=(Ms)/(Pk),5.3 IS-LM Model,1.均衡的决定:静态分析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3.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1.均衡的决定:静态分析,IS-LM Model: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1)均衡描述:几何形式(2)均衡描述:代数形式(3)均衡调整过程,(1)均

22、衡描述:几何形式,(2)均衡描述:代数形式,IS:i=A/d-Y/(dKI)LM:i=-Ms/(Ph)+(k/h)YY*=(hA+dMs/P)KI/(h+dkKI)i*=(kKI A4-Ms/P)/(h+dkKI),(2)均衡描述:代数形式,(3)均衡调整过程,均衡调整规则:两个假设假设:在产品市场上是存货调整机制厂商要使非合意存货为零。YdYsInvYsYYdYsInvYsY,(3)均衡调整过程,假设:在货币市场上是金融资产调整机制居民要使非合意货币余额为零。LMs/P卖出债券债券价格iLMs/P买入债券债券价格i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产与非货币金融资产(这里主要指债券),(3)均衡调整过程,被

23、IS曲线和LM曲线划分的各区域的性质()IS曲线划分的三个区域IS曲线上方:IS或YdYsIS曲线:I=S或Yd=YsIS曲线下方:IS或YdYs,IS曲线划分的三个区域,(3)均衡调整过程,()LM曲线划分的三个区域LM曲线上方:LMs/PLM曲线:L=Ms/PLM曲线下方:LMs/P,LM曲线划分的三个区域,(3)均衡调整过程,均衡调整过程,均衡调整过程,(3)均衡调整过程,有关均衡调整速度的假定假定: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调整速度基本相同。假定:货币市场调整是瞬时完成的,产品市场比货币市场调整速度慢,这意味着货币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的。原因:货币市场调整成本小,仅涉及债券的买卖;产品市场调整成

24、本大,涉及生产、存货的变化,假定,假定,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1)模型的结构(2)几何描述(3)代数描述,(1)模型的结构,外生变量:A,Ms,P参数:KI,d,k,h内生变量:Y,iACa,I0,Ga,Xa,Ma,Ta,Tra均衡的变动主要指外生变量的变动引起的,(2)几何描述,IS曲线移动:注入量或漏出量IS曲线右移Y和i注入量或漏出量IS曲线左移Y和i,IS曲线移动,(2)几何描述,LM曲线移动Ms或PLM曲线右移Y和iMs或PLM曲线左移Y和i,LM曲线移动,LM1,(3)代数描述,扩展凯恩斯模型中的乘数,(3)代数描述,(3)代数描述,简单凯恩斯模型中的乘数,(3)代数描述

25、,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3)代数描述,(3)代数描述,对均衡利率的影响,(3)代数描述,3.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1)财政政策效果分析(2)货币政策效果分析(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4)极端情况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1)财政政策效果分析,分析的基础乘数公式,(1)财政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效果强/好乘数大财政政策效果强/好乘数大KI,h或d,kk/h即LM平缓财政政策效果弱/差乘数小财政政策效果弱/差乘数小KI,h或d,kk/h即LM陡峭,(2)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分析的基础乘数公式,(2)货币政策效果分析,货币政策效果强/好乘数大货币政策效果强/好乘数大KI,d或h,k1/dKI即I

26、S平缓货币政策效果弱/差乘数小货币政策效果弱/差乘数小KI,d或h,k1/dKI即IS陡峭,总结,总结,共同因素:KI和kKI和k都强KI和k都弱互反因素:d/hd/h财政政策效果弱而货币政策效果强d/h财政政策效果强而货币政策效果弱,(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Crowding EffectCr):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了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现象。,(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古典模型(长期,价格灵活变动,充分就业)情况下:政府支出(G)增加政府储蓄(Sg)下降总储蓄(SA)下降可贷资金供给(SA)小于可贷资金需求(I)实际利率(r)上升私人投资(I)下降。完全挤出效应,即G=-I,总需求与

27、实际产出不变。,(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凯恩斯模型(短期,价格呈粘性,非充分就业)情况下:政府支出(G)增加总需求(AD)上升实际产出(Y)上升货币需求(L1)上升实际货币需求(L)大于实际货币供给(MS/P)名义利率(i)上升私人投资(I)下降。不完全挤出效应,即G-I,总需求与实际产出上升。,(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度量,(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4)极端情况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h分三种情况:.h+.h=常数.h=0,.h+,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

28、:当人们认为债券价格已经很高并且即将下跌时,人们愿意手中持有无限多的货币也不愿意购买债券。LM曲线斜率k/h=0,呈水平线(凯恩斯区域)。政策效果:财政政策完全有效(没有挤出效应);货币政策完全无效。i0h+,.h=常数,LM曲线斜率k/h0,向右上方倾斜(正常区域)。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有效(有挤出效应);货币政策有效。,.h=0,LM曲线斜率k/h+,呈垂直线(古典区域)。政策效果: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完全挤出效应);货币政策有效。,h分三种情况,h分三种情况(财政政策),h分三种情况(货币政策),(4)极端情况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d分两种情况:.d=0.d+,.d=0,IS曲线斜率绝对

29、值1/dKI+,呈垂直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完全有效(没有挤出效应);货币政策完全无效。,.d=0(财政政策),.d=0(货币政策),.d+,IS曲线斜率绝对值1/dKI=0,呈水平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完全挤出效应);货币政策有效。,.d+(财政政策),.d+(货币政策),(4)极端情况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总结.财政政策效果分析完全有效时:KI+,d=0 h+,k=0(水平的LM)完全无效时:KI=0,d+h=0,k+(垂直的LM),(4)极端情况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完全有效时:KI+,d+(水平的IS)h=0,k=0 完全无效时:KI=0,d=0(垂

30、直的IS)h+,k+,5.4扩展凯恩斯模型中的AD-AS Model,1.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AD)2.总供给函数与总供给曲线(AS)3.AD-AS Model,1.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AD),(1)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在价格水平、收入、对未来的预期、税收、政府购买和货币供给等因素既定的情况下,家户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一定时期内对新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新增存货)的计划支出或需求。(2)总需求函数: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的情况下,总产量或总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1.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AD),(3)总需求函数的推导:IS-LM

31、Model的均衡解之一即为总需求函数。,1.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AD),总需求函数:(4)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可由IS-LM图形推导出。,总需求曲线的推导,2.总供给函数与总供给曲线(AS),价格水平呈粘性时,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短期总供给函数与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Y,P,0,P0,SRAS,3.AD-AS Model,Y,0,P,SRAS,AD,P0,Y*,LRAS,YP,3.AD-AS Model,(1)财政政策:以扩张性为例。作用机制:GIS曲线右移AD曲线右移Y*和i*,扩张性财政政策,3.AD-AS Model,(2)货币政策:以扩张性为例。作用机制:MsLM曲线右移A

32、D曲线右移Y*和i*,扩张性货币政策,3.AD-AS Model,扩展凯恩斯模型总结(1)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i)=SA(Y)IS:i=A/d-Y/(dKI)(2)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s/P=L1(Y)+L2(i)LM:i=-Ms/(Ph)+(k/h)Y(3)价格水平呈粘性(劳动市场不一定出清)SRAS:P=P0,3.AD-AS Model,劳动市场:w=w0,L=L0Y*=F(L0,K0),5.5 凯恩斯通论的主要内容,1个核心+3个心理规律+4个变量1个核心:有效需求原理-需求创造供给3个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规律4个变量:消费、投资、货币

33、需求和货币供给,6 总需求-开放凯恩斯模型,假定:考虑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价格水平不变,不考虑劳动市场。通货膨胀率=0,i=r内生变量:Y,i,E(浮动汇率制)或Ms(固定汇率制),6 总需求-开放凯恩斯模型,6.1 资本和物品国际流动的衡量6.2开放经济与IS、LM曲线的修正6.3外汇市场的BP曲线6.4浮动汇率下的IS-LM-BP Model6.5固定汇率下的IS-LM-BP Model6.6开放凯恩斯模型中的AD-AS Model,6.1 资本和物品国际流动的衡量,1.净出口的作用2.国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3.国际收支平衡表,1.净出口的作用,NX=Y-(C+I+G)净出口国内产出

34、-国内支出这个式子说明,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国内支出无须等于物品与劳务产出。如果产出大于国内支出,我们出口这个差额,净出口是正的;如果产出小于国内支出,我们进口这个差额,净出口是负的。,2.国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在一个开放经济中,也与我们在第5章中讨论的在一个封闭经济中那样,金融市场和物品市场是密切相关的。,2.国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Y-C-G=S+(T-Tr-G)=Sd(国内储蓄)I=Sd+Sf=SASd-I=NX=-SfNX净出口或贸易余额Sd-I国外净投资或净资本流出国外净投资贸易余额,2.国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资金恒等式:流出的资金(Mo)流入的资金(Mi)流出的资金(Mo)本国购买外国

35、的资产(Af)+本国购买外国的物品(M)MoAf+M 流入的资金(Mi)外国购买本国的资产(Ad)+外国购买本国的物品(X)MiAd+X,2.国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MoMiAf+MMiAd+XNX=X-MAf-Ad=Sd-I资产未来产品物品现期产品,2.国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投资与资本存量(1)若NX0,Sd=I+NXI在国内投资本国资本存量增加NX本国在国外的净投资增加本国拥有的外国净债权增加或净债务减少对外国的未来收益索取权增加,2.国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2)若NX0,Sd-NX=II在国内投资本国资本存量增加NX本国在国外的净投资减少本国拥有的外国净债权减少或净债务增加对外国的未来收益

36、索取权减少,2.国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表明,国际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金流动和国际间物品与劳务的流动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1)若SdI,则NX0,用本国的现期产品交换外国的未来产品;(2)若SdI,则NX0,用本国的未来产品交换外国的现期产品。,3.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复式簿记原理编制。,3.国际收支平衡表,(1)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为贷方;(2)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为借方。,3.国际收支平衡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为四类:经常项目(CA)资

37、本项目(KA)差错和遗漏官方储备项目或帐户(RE)自发项目/计划项目/事前项目:CA与KA事后项目/平衡项目:RE与差错和遗漏,3.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余额(CA)因物品交易而引起的资金净流入(流入-流出),等于净出口(NX)资本项目余额(KA)因资产交易而引起的资金净流入(流入-流出)CA+KA自发的资金净流入总量官方储备变动(RE)官方的资金净流出CA+KARE,3.国际收支平衡表,CA=X-MKA-RE=Ad-AfCA+KA-RE=X-M+Ad-Af0,3.国际收支平衡表,(1)(自发的)国际收支差额(BP)BP=CA+KABP=0 国际收支平衡BP0 国际收支盈余(顺差)BP0 国

38、际收支赤字(逆差)(2)(事后的)国际收支差额恒等于零CA+KA-RE0,3.国际收支平衡表,CA因物品交易而引起的资金净流入(流入-流出)RE-KA因资产交易而引起的资金净流出(流出-流入)因物品交易而引起的资金净流入因资产交易而引起的资金净流出CARE-KA,3.国际收支平衡表,CARE-KA(1)CA0KA0 RE0KA0 RE不确定(2)CA0KA0 RE0KA0 RE不确定,6.2开放经济与IS、LM曲线的修正,1.净出口函数回顾2.IS 曲线的修正3.LM曲线的修正,1.净出口函数回顾,出口函数:X=X0+XYYf+XeEPf/P进口函数:M=M0+MYY-MeEPf/P净出口函数

39、:NX=NX0-MYY+XYYf+NXeEPf/PA=Ca+I0+Ga+CY(Tra-Ta)+Xa-MaAf=Ca+I0+Ga+CY(Tra-Ta)+X0-M0+XYYfA=Af+NXeEPf/P,2.IS 曲线的修正,(1)IS曲线的代数方程式:IS:i=(Af+NXeEPf/P)/d-Y/(dKI)或i=(Af+nEPf/P)/d-Y/(dKI)其中,n=Nxe0或i=(Af+n1E)/d-Y/(dKI)其中,n1=nPf/P 0,2.IS 曲线的修正,(2)IS曲线的移动本币升值ENXADIS左移本币贬值ENXADIS右移PeNXADIS左移PeNXADIS右移PfeNXADIS左移Pf

40、eNXADIS右移,3.LM曲线的修正,LM曲线不受影响LM:i=-Ms/(Ph)+(k/h)Y,6.3外汇市场的BP曲线,1.BP曲线的含义2.BP曲线的推导3.BP曲线的斜率形状4.BP曲线的移动位置,1.BP曲线的含义,(1)含义:国际收支(Balance Payment)均衡时的总收入与名义利率的组合(Y,i)的轨迹。国际收支均衡意味着外汇市场出清,外汇需求=外汇供给。均衡条件:BP=CA+KA=NX-F其中,F=净资本流出,2.BP曲线的推导,以小型开放经济为例:if和Yf外生给定。(1)代数推导(2)几何推导,(1)代数推导,NX=NX0-MYY+XYYf+NXeEPf/PF=F(

41、if+Ee/E-1-i)=f(if+Ee/E-1-i)国际收支均衡时,有BP=NX-F=0根据NX=F,可得NX0-MYY+XYYf+NXeEPf/P=f(if+Ee/E-1-i),(1)代数推导,BP曲线代数表达式:,(1)代数推导,纵截距:BPa(Y=0,i=BPa)横截距:-BPa/kBP(i=0,Y=-BPa/kBP)斜率:MY/f,(1)代数推导,简化处理:NX=n1E-MYYF=F(i,E)=F0-fi国际收支均衡时,有BP=NX-F=0i=F0/f-n1/fE+MY/fY,(2)几何推导,(2)几何推导,BP曲线的上方:BP0外汇供给外汇需求BP曲线的下方:BP0外汇供给外汇需求

42、,3.BP曲线的斜率形状,BP曲线的形状: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数M/Y0F/i 0i/YBP=-(M/Y)/(F/i)0i/YBP=MY/fMY或fMY/fBP曲线陡峭MY或fMY/fBP曲线平缓,4.BP曲线的移动位置,(1)BP曲线的位置:由纵截距或横截距决定BPa,-BPa/kBP(2)决定BP曲线移动方向的因素BP曲线右移BPaBP曲线左移BPa,BP曲线右移,E,NX0,Yf,P,BP曲线左移BPa,E,NX0,Yf,P,6.4浮动汇率下的IS-LM-BP Model,假设:浮动汇率 资本自由流动(f比较大)价格呈粘性 MY/fk/h 小型开放经济内生变量:Y,E,i内部均衡:充分

43、就业与物价稳定外部均衡:国际收支平衡,6.4浮动汇率下的IS-LM-BP Model,1.均衡的决定:静态分析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与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1.均衡的决定:静态分析,IS-LM-BP Model:产品市场、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同时均衡。(1)均衡描述:几何形式(2)均衡描述:代数形式(3)均衡调整过程,(1)均衡描述:几何形式,(2)均衡描述:代数形式,IS:i=(Af+n1E)/d-Y/(dKI)LM:i=-Ms/(Ph)+(k/h)YBP:i=F0/f-n1/fE+MY/fY其中,n1=nPf/P,(

44、2)均衡描述:代数形式,(2)均衡描述:代数形式,(2)均衡描述:代数形式,(3)均衡调整过程,均衡调整规则:三个假设假设:在外汇市场上是汇率调整机制汇率调整使外汇市场出清。外汇供给外汇需求(BP0)E外汇供给外汇需求(BP0)E,(3)均衡调整过程,均衡调整过程:假设开始时内部均衡。若内部均衡点(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在BP曲线的上方BP0外汇供给外汇需求EIS曲线左移和BP曲线左移内部均衡点沿着LM曲线向原点方向移动Y*和i*外汇供给与外汇需求外汇供给=外汇需求实现外部均衡。,(3)均衡调整过程(BP0),(3)均衡调整过程,若内部均衡点(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在BP曲线的下方BP

45、0外汇供给外汇需求EIS曲线右移和BP曲线右移内部均衡点沿着LM曲线向东北方向移动Y*和i*外汇供给与外汇需求 外汇供给=外汇需求实现外部均衡。,(3)均衡调整过程(BP0),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1)财政政策乘数:,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f财政政策乘数小财政政策效果差f财政政策乘数大财政政策效果好,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GaIS曲线右移内部均衡点(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在BP曲线的上方BP0外汇供给外汇需求EIS曲线左移和BP曲线左移内部均衡点沿着LM曲线向原点方向移动Y*和i*外汇供给与外汇

46、需求外汇供给=外汇需求实现外部均衡 最终Y*,i*与E*挤出效应:ENX与iI,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2)货币政策乘数:,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2)货币政策乘数:,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f货币政策乘数大货币政策效果好f货币政策乘数小货币政策效果差,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张性),MsLM曲线右移内部均衡点(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在BP曲线的下方BP0外汇供给外汇需求EIS曲线右移和BP曲线右移内部均衡点沿着LM曲线向东北方向移动Y*和i*外汇供给与外汇需求外汇供给=外汇需求实现外部均衡最终Y*与

47、E*,但i*不确定,3.Mundell-Fleming model,假设:浮动汇率 资本完全自由流动(f+)价格呈粘性 MY/f=0k/h 小型开放经济,3.Mundell-Fleming model,(1)均衡的决定:静态分析(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与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1)均衡的决定:静态分析,均衡描述:代数形式IS:i=(A+n1E)/d-Y/(dKI)LM:i=-Ms/(Ph)+(k/h)YBP:i=if其中,n1=nPf/PY*=ifh+Ms/P/k,均衡描述:几何形式,(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财政政策效果分析货币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分析

48、过程:GaIS曲线右移内部均衡点在BP曲线的上方BP0外汇供给外汇需求EIS曲线左移和BP曲线不变内部均衡点沿着LM曲线向原点方向移动Y*和i外汇供给与外汇需求外汇供给=外汇需求实现外部均衡IS曲线回到原来的位置 最终Y*,i*不变与E*完全挤出效应:ENX且Ga=-NX,财政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分析,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分析过程:MsLM曲线右移内部均衡点在BP曲线的下方BP0外汇供给外汇需求EIS曲线右移和BP曲线不变内部均衡点沿着LM曲线向东北方向移动Y*和i外汇供给与外汇需求外汇供给=外汇需求实现外部均衡最终Y*与E*,但i*不变,货币政策效果分析,货币政策(扩张

49、性),6.5固定汇率下的IS-LM-BP Model,假设:固定汇率 资本自由流动(f比较大)价格呈粘性 MY/fk/h 小型开放经济内生变量:Y,Ms,i,6.5固定汇率下的IS-LM-BP Model,1.均衡的决定:静态分析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与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1.均衡的决定:静态分析,IS-LM-BP Model:产品市场、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同时均衡。(1)均衡描述:几何形式(2)均衡描述:代数形式(3)均衡调整过程,(1)均衡描述:几何形式,(2)均衡描述:代数形式,IS:i=(Af+n1E0)/d-

50、Y/(dKI)LM:i=-Ms/(Ph)+(k/h)YBP:i=F0/f-n1/fE0+MY/fY其中,n1=nPf/P,(2)均衡描述:代数形式,(3)均衡调整过程,均衡调整规则:三个假设假设:在外汇市场上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保证汇率稳定外汇供给外汇需求(BP0)E趋势中央银行用本币买进外汇Ms和外汇储备REE趋势E保持稳定外汇供给外汇需求(BP0)E趋势中央银行用外汇换回本币Ms和外汇储备REE趋势E保持稳定,(3)均衡调整过程,均衡调整过程:假设开始时内部均衡。若内部均衡点(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在BP曲线的上方BP0外汇供给外汇需求E趋势为保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用本币买进外汇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