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教育资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7539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安全教育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验室安全教育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验室安全教育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验室安全教育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验室安全教育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室安全教育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安全教育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室安全知识1实验室事故案例2009年12月05日,中科院植物所气瓶室爆炸,一名女研究生受伤。2009年12月28日,清华实验室电阻坩蜗熔化炉内的金属液体意外飞溅,引燃 可燃物,导致4人不同程度烫伤。2009年11月18日凌晨,中科院化学物理所一实验室发生火灾。火灾原因可能 是实验员白天做完实验后未及时关闭实验仪器,实验材料持续反应所致。2009年10月24日,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5人受伤。据当 事人介绍,爆炸的厌氧培养箱为新购设备,调试中可能因压力不稳引发事故(图1、 2)。2009年7月3日,浙大理学院化学系研究生于某(27岁、博士)因一氧化碳中 毒死亡。据查该事故是由于

2、教师莫某、徐某实验操作中,错误连接一氧化碳输气 管导致。2009年4月7日晚,兰州大学化学实验室发生氨气泄漏,事故主要原因为学生 做完实验后,未将氨气气瓶阀门关紧。图1.理工大学爆炸事故受伤人员图2.爆炸受伤人员在北医三院进行治疗2008年7月11日上午,云南省微生物所一实验室发生爆炸,试验中的博士生 刘某被严重炸伤,左手只手掌被炸断,留下拇指,另面部及肺部遭严重损伤。2007年8月,英格兰南部萨里郡出现两起口蹄疫事件,英国环境、食品和农 村事务部经调查,发现暴发的口蹄疫疫情源自疫情发生地附近动物卫生研究所和 梅里亚尔动物保健公司的实验室,而人类活动可能是病毒得以传播的途径。2006年9月25

3、日晨,汕头大学一实验室失火,事故原因系该室一吸湿机因长 时间负载运行,使用不当,燃烧起火,事故发生后,幸好该楼消防自动报警系统 启动,发出信号,人员第一时间赶到扑灭火情,未造成人员伤亡。2004年10月16日,长沙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发生火灾,该实验室里的化学物 品全部被烧毁,所幸隔壁其他实验室没有受到影响。2004年8月24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间实验室突发大火,两间实验室中全 是实验用的器材及化学试剂和液氯气罐等易爆品,大火烧掉了两间实验室(图3、 4)。图3.中科大起火实验室图4.中科大起火实验室2003年6月12日,北京化工大学一实验室突然发生猛烈爆炸,爆炸事故中 共造成3名教师受伤。200

4、3年5月31日,浙江中医学院实验楼发生火灾,随后发生轻微爆炸,实 验室内堆放着乙醇、丙酮、食用醇等化学危险物品,周围其他实验室也有不少化 学危险品,食用醇就有250kg左右,要是大火引爆这些化学危险品,后果相当严 重。2003年1月19日,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室发生化学原料爆炸, 该实验室堆放着很多研究用的化学原料,爆炸可能是因电线短路引起的。2002年9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栋理化实验室,由于一实验室在实 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火灾,造成整栋大楼烧毁,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001年11月4日,广东工业大学一实验室3名教职工在做实验时发生意外, 引起爆炸并起火(图5、6)。

5、图5.广东工业大学起火实验室图6.伤员被迅速转移到特种治疗中心2001年,在英国波布特莱尔实验室东北方向50公里的布伦特伍德地区首先发 生了口蹄疫。据分析,口蹄疫病毒很可能就是从波布特莱尔实验室里泄漏出来, 经过空气传播到布特伍德的地区,从而造成了大规模的口蹄疫爆发。在1979年,前苏联乌拉尔南部的大工业城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生物武器 实验室发生爆炸,约10公斤的炭疽芽孢粉剂泄露,爆炸释放出大量的细菌毒雾, 造成附近1000多人发病,数百人死亡。以上是造成了重大影响,并引起世人关注的事例。然而还有一些对个人影响 较为深远安全性问题。例如:1. DNA电泳实验EB (强诱变剂,高致癌性)染色过的

6、琼脂糖凝胶不经处理, 任意弃于垃圾桶;2. 一位学生做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之后,随手把残余物倒入水槽, 结果未反应完全的金属钠正好碰到水及水槽中残余的酸,发生爆炸性的反应!3. 某学生在使用三乙基铝的时候,不小心弄到了手上,由于没有带防护手 套,出事后也没有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结果左手皮肤损毁严重,需要植皮!4. 某研究在使用过氧化氢时,未带防护眼镜,结果溅到眼睛,致双眼受伤!5. 一名学生做实验时不小心沾到苯酚,烧掉一层皮;另一次离开前忘了关 严水,结果第二天发水了,幸好室内没有遇水燃烧爆炸的药品。这些隐患我们不是不知道,只是在长久的实验当中逐渐消除了警惕性,放 弃严格要求,抱着侥幸心

7、理认为不会出事,而导致了悲剧。实验室安全不容忽 视!2实验室各项规则制度1、【问】学习实验室规则制度有什么重要性?【答】学习实验室规则制度,在于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实验室人员的伤 亡、设备之损毁以及对家庭、社会和国家蒙受重大之损失。2、【问】学习实验室规则制度的目的是什么?【答】为了保障学习、研究、实验的顺利进行!为了保卫大家共同的学习、工作环境!为了减少灾害,保护实验室内全体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问】实验室全体人员安全守则有哪些?【答】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有一个安全、整洁的 工作环境,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正常有序地开展科研工作,特制定以下 条例:(2)熟悉

8、实验室内化学物质的特性和潜在危害。(3)检查设备的性能,充分考虑到设备使用的局限性。(4)工作中碰到疑问及时请教导师或其他专家,不得盲目操作。(5)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遵守实验室各项安全制度。(6)实验区禁止会客、吃饭、喝酒等与实验无关的事宜。未经许可,不准 带非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区。(7)实验室内不应有裸露的电线头,电源插头附件不允许堆放物品、以免 触电或燃烧。(8)在进行加热、加压、蒸馏等操作时,操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开,若因须 暂时离开,必须委托他人照看,或关闭电源;(9)实验必须在合适的通风柜内进行,密封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 验室进行。(10)接触危险品时必须穿工作服,

9、戴防护手套,穿不露脚趾的满口鞋,长 发必须束起。(11)熟悉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离路线及自救常识,清楚灭火器材的位置。铭 记急救电话。(12)保持实验室门和走道畅通,最小化存放试剂数量,未经允许严禁储存 剧毒药品。(13)试剂溢出应立即清除。如溢出物有剧毒气体挥发,当时无法处理,必 须及时疏散人员并封闭现场,立即报告导师和安全部门。(14)毒物应按实验室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领取,使用时严格操作, 用后妥善处理。(15)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无堆积,每天至少清理一次实验台面,通常在 下班前或完成某个特定实验后进行。(16)做实验期间严禁脱岗。晚上、节假日做某些危险实验的室内至少应有 二人以上,方可

10、实验。(17)及时按规定处理废弃化学品(包括化学废弃物、过期化合物、生物废 弃物),送往指定地点。(18)实验室及禁烟区内禁止吸烟。严禁违章使用明火。(19)离开实验室时,必须认真检查水、电、门、窗、气,拉闸断电,关闭 门、窗、气、水后才能离开。【问】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有哪些?【答】1.全体人员要提高警惕,认真配合管理人员工作。2. 实验室钥匙由专职管理员和相关技术负责人保管,任何人使用需向相关 技术负责人借取、登记,并及时归还;禁止私配实验室钥匙,持有钥匙的人员要 对实验室的安全负责。离开实验室前必须做好该室的安全检查工作,切断火源、 电源、水源、气源等,无隐患后锁好门窗。3. 实验室

11、要求无尘、无震动、通风良好,电源电压要有足够的负荷量。严 禁乱拉、乱接电源线、私用电炉等大功率电器;加强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要按规定 使用,用后放于制定地点。4. 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报告处理。发生火灾,应及时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 火,并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5. 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实验前要检查仪器、设备、器皿、火 源、电源和防炸防腐装置是否安全完好,不得带病运行和实验;实验中若发生故 障,及时停止试验并上报。6. 使用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等危险药品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严禁将危 险药品随意放置、严禁私自保存。7. 非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室须经主管领导同意,有工作人员在场陪同。8. 节假日

12、前全室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水、火、门、窗、电等),假期值班人 员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处理;假期加班人员,须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登记, 明确加班期间的水、电、火、盗等安全责任,做好安全记录。9. 各室要经常保持整洁、卫生,实验人员自觉值日。10. 实验产生的废液、废渣应及时妥善处理;属危险有害物质的,必须严格 按实验室有关规定处理。凡违反上述安全规定,发生事故,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 大蔓延,并及时上报;对造成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并视情 节给予严肃处理。5、【问】请简述常规药品及危险药品管理办法。【答】1.实验室药品可分为常规药品和危险药品,危险药品:易燃、易爆 危

13、险品和剧毒、生物病源、腐蚀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等。2. 实验室药品实行统一购买、课题组申请批准购买。3. 保管药品和试剂溶液必须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如防挥发、潮解、见光受 热、氧化燃烧和爆炸等。存放易燃易爆药品的实验室严禁明火。遇水能分解或燃 烧、爆炸的药品,如:钾、钠、三氯化磷、发烟硫酸、硫磺等应远离水源,不得 存放于潮湿的地方。4. 所有化学药品的容器都要贴上清晰永久的明显标签,以标明内容及其潜 在危险。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模糊时应立即补贴好标签。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辩认 的都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5. 使用药品及试剂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识别其有无毒性、腐性

14、等。挥发 性和毒性物品需要特殊储藏,未经允许实验室不得储存剧毒药品。危险药品的操 作要在指定地点进行,并提前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措施。6. 化学药品应该储藏在合适的高度,通风橱内不得储存化学药品。装有腐蚀 性液体容器的储藏位置应当尽可能低,并加垫收集盘。7. 不要随意动他人使用的药品及试剂,防止生化污染。不得将危险药品私 自带出实验室,否则给予严肃处理。8. 使用有毒、腐蚀性等危险药品时注意不要散落在桌面和地面,一旦散落 要及时处理。含毒性、诱变性等物质的废液、废渣等严禁倒入下水道,要按实验 室相关规定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抛洒废弃的有害化学药品及试剂、存放危险药 品的空容器,实行统一回收销毁。9.

15、 实验中使用药品要节约,但多余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可另做存放 并做好标注;使用后的化学试剂应及时复位。10. 完成实验后要整理好药品,做好室内卫生及安全检查工作。6、【问】简述实验室安全用水管理办法。【答】(1)上 水:水龙头或水管漏水时,应及时修理。(2)下 水:下水道排水不畅时,应及时疏通。(3)冷却水:输水管必须使用橡胶管,不得使用乳胶管;上水管与水龙头 的连接处及上水管、下水管与仪器或冷凝管的连接处必须用管箍夹紧;下水管必 须插入水池的下水管中。(4)纯净水: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取水时应注意及时地关闭取水 开关,防止溢流。7、【问】请简述实验室安全用电管理办法。【答】1.防

16、止触电(1)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2)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 拆线路。(5)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6)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2. 防止引起火灾(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3)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 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如遇电线起火,

17、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 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4)用电时插头和插座必须接实,如果松动或有打火声响,必须更换插座。3. 防止短路(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接触,以防短路。(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液体中,例如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 浸在水中。(3)插电或打开用电器时,出现跳闸,必须查明原因,才能再接电。8、【问】请简述在实验室的个人安全防护办法。【答】1、眼睛及脸部的防护(1)全防护眼镜(眼睛及脸部是实验室中最易被事故所伤害的部位,因而 对他们的保护尤为重要。实验室内,氖实验人员必须戴安全防护眼镜。(2)当化学物质溅入眼睛

18、后,应立即用水彻底冲洗。冲洗时,应将眼皮撑 开,小心地用自来水冲洗数分钟,再用蒸馏水冲,然后去医务室进行治疗。(3)面部防护用具用于保护脸部和喉部。为了防止可能的爆炸及实验产生 的有害气体造成伤害,可佩戴有机玻璃防护面罩或呼吸系统防护用具。2、手的防护(1)在实验室中为了防止手受到伤害,可根据需要选戴各种手套。当接触 腐蚀性物质,边缘尖锐的物体(如碎玻璃、木材、金属碎片),过热或过冷的物质 时均须戴手套。(2)手套必须爱护使用,以确保无破损。防护手套主要有以下几种:(a)聚 乙烯一次性手套:用于处理腐蚀性固体药品和稀酸(如稀硝酸)。但该手套不能用 于处理有机溶剂,因为许多溶剂可以渗透聚乙稀,而

19、在缝合处产生破洞。(b)医 用乳胶手:该类手套用乳胶制成,经处理后可重复使用。由于这种手套较短,应 注意保护你的手臂。该手套不适于处理烃类溶剂(如已烷、甲苯)及含氯溶剂(如氯 仿),因为这些溶剂会造成手套溶胀而损害。(c)橡胶手套:橡胶手套较医用乳 胶手套厚。适于较长时间接触化学药品(e)帆布手套:一般用于高温物体(f) 纱手套:一般用于接触机械的操作。3、身体的防护(1) 工作人员不得穿凉鞋、拖鞋,严禁化学工作人员穿高跟鞋进入实验室。 应穿平底、防滑、合成皮或皮质的满口鞋。(2) 所有人员进入实验室都必须穿工作服,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身体的皮肤 和衣着受到化学药品的污染。(3) 工作服一般不耐化学药品的腐蚀,故当其受到严重腐蚀后,工作服必 须换下更新。(4) 为了防止工作服上附着的化学药品的扩散,工作服不得穿到其它公共 场所如食堂、会议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