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技术.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7637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治疗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家庭治疗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家庭治疗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家庭治疗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家庭治疗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治疗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治疗技术.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庭治疗的基本观点在于家庭治疗师认为,没有一个人或一件事 是独立存在的,某个人的病症意味着他同周围的大系统(家庭、社区、 社会)的互动出现了障碍。在个别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所谓的当事人,是 整个家庭功能失调的表征者。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有多世代家庭治疗、 结构家庭治疗、系统家庭治疗、策略家庭治疗、经验/人本家庭治疗、 社会建构主义家庭治疗。在实际的治疗当中,往往是多种流派技术和方 法的综合运用。家庭治疗发展至今,其临床效果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对 于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的实证性研究仍较为欠缺,依然处于思辨观察层 面,须深入研究证实,才能使其上升到科学实证的高度。这个问题并非 家庭治疗所特有,而是

2、所有心理治疗和咨询理论在建立其科学体系和推 广发展的过程中所共同面临的。因而,将家庭治疗这一先进的方法引入 中国心理治疗和咨询领域之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其理论和概念的科学性。家庭治疗之核心在于系统观。家庭治疗师认为,把某个人的病症看 成是他个人的问题是不妥当的。其症状意味着他同周围的大系统(家庭、 社区、社会)的互动出现了障碍。他只是家庭症状的体现者。有的治疗 师认为带症状者的症状出现的原因是为了维护家庭原有的平衡,或是转 移矛盾,转移家庭成员的注意点,是一种保护措施。也有治疗师认为, 带症状者的行为是对家庭压力所做的反应,而不是维持家庭平衡的保护 措施。家庭治疗系统观持交互决定论,并认为治疗师

3、在治疗过程中处于 家庭之中,而不是独立于家庭系统之外。也就是说个人的行为或心理出 现问题往往是由于其家庭内部出现问题所致,个人问题只是家庭系统出 现故障的一个外在表现,在个人问题的背后通常蕴藏着更为严重的家庭 问题。因此,要想有效并彻底地解决个人问题,不能仅从个人身上寻找 原因和方法,而因以家庭整体作为治疗对象,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去理解 个人,找到个人问题的真正症结,通过对家庭内部系统的调整和改善来 达到对个人问题的治疗。二、家庭治疗各流派观点及评 价(一)结构派家庭治疗1、主要观点结构派家庭治疗核心概念是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次系统 (subsystem)和边界(bou

4、ndary)。家庭结构就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亲疏 程度和家庭联盟。在一些功能不良的家庭结构中,可能存在着像母亲与孩 子联盟,父亲被孤立的家庭结构。这样的结构就导致了夫妻次系统的功能 不健全。在教育子女方面就会失调,教育子女是夫妻双方的事。但若母亲 和子女形成联盟,子女不听父亲的话,这样的家庭互动模式会带来子女在 受教育方面的缺失。也使家庭中夫妻子系统边界不清。结构家庭治疗具有 简洁和实用两大特征,似乎也较切合中国文化下的家庭背景。2、评价在20世纪70年代,米纽钦的结构理论成为在家庭领域中最广泛应用 的概念化模型。结构理论因其简单、全面和实用而广泛流行,基本的概念, 如界限、次系统、联盟等.是很

5、容易掌握和应用的。他们重视个体、家庭 和社会背景,并且提供了一个清晰地组织框架来理解家庭和对家庭进行治 疗。他的治疗理念在当时对于许多家庭治疗师的实务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冲 击。(二)多世代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1、主要观点创始者博文(Bowen)认为,慢性焦虑是所有病症的主导原因,无论 是精神分裂、癌症或厌食症。相对应的对策以及预防药就是“区隔化”。 这里的区隔化指的是一种能够维持自身的独立完整同时隶属于家庭的或 其他群体的两种驱力间的平衡。区隔化低的人情绪融合度高,也就是说容 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人们倾向于找与自己区隔化程度相似的伴侣。当焦 虑程度增大时,区隔化程度比较低的夫妻就容易互相影响,增大

6、彼此的焦 虑感。他们会寻找各种途径来降低紧张和潜在的威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 把第三个人牵扯进来,形成三角关系。如一对夫妻的矛盾未解决,可能不 去直面自己的矛盾。而是把注意力和焦点转移到照顾子女上。多世代传 承是博文独特的一个观点。认为不良的情绪系统是几代延续下来的。博文 的家庭治疗至少要了解三代的家庭关系。并绘制出家谱图,提供进一步的 分析。2、评价:博文提出的跨代传承理论在家庭治疗史上是个跨越性进步,把研究对 象扩展到祖父母家庭,这样不但打破了关注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个体治疗 模式,也不局限于核心家庭治疗模式,为家庭治疗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更 广阔的视角,对以后的系统家庭治疗发展如结构派、策略派

7、家庭治疗提供 了很好的借鉴。博文方法的可能的缺点是过于集中于个体与他们的扩展家庭的关系。 这可能忽视了直接作用于核心家庭的工作理论。在很多案例中博文解决问 题的方法是同一个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在一起,鼓励他们面对他们的冲突, 帮助家庭成员认识到他们应该作什么并指导他们相互理解。然而博文的方 法是鼓励治疗师每次只与一个家庭成员交谈,这就忽视了家庭动力机制。(三) 系统派家庭治疗1、主要观点系统派的治疗特色是“反矛盾” (counter paradox )。治疗师不但警告 家庭不要过早改变,甚至还会扩大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差异。使家庭成员 在高压的情况下不得不寻找解决的办法。系统派的家庭治疗的工作模式是

8、以团队的形式开展。首先是假设形成(hesizing)阶段。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系统或关系的陈述。 治疗师在同家庭会谈之前,通过与团队成员的讨论,提出导致家庭问题的 可能成因。这就像一张关于家庭问题的地图,给治疗师指引一个方向去询 问各种问题,并用收集到的信息去证实、修改或推翻假设。第二,要注意循环性。也就是说家庭互动模式不是线性的因果序列, 而是由互为因果的反馈链构成的。相对应的技术就是循环提问(circular questioning)。这一技术反应了米兰派系统性的理论假设。治疗师通过提问 发掘不同家庭成员对于某些事件或关系在观点上的差异,因而所关注的是家庭的关系,而非个人症状。第三,保持中立(

9、neutrality)。是指治疗师努力与所有家庭成员维持联 盟,避免陷入家庭的联合与同盟之中。2、评价:(1) 超前性:将循环因果论、整体健康观、心身统一论临床操 作化,具体实践新医学模式,克服现代医学的过分技术化、非人性化弊 端。(2) 现实性:人类困境、难题、矛盾有跨文化相似 性,东西 方的功能不良家庭大同小异。描述性概念及干预措施有普遍性,可用于 中国。(四)策略派家庭治疗1、主要观点之所以称之为“策略派”,是因为这一流派的治疗师认为,问题本身 是真实存在的,必须由治疗师提出一套策略来加以解决。所以,只要治疗 师用他的指导者和权威的姿态,下达指令,要求家庭执行新的互动关系, 问题就会改变

10、。显然,在这里,治疗师是掌控全局的,并对家庭的改变负 有全部的责任。策略派治疗师可以清晰地把治疗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关系建立阶段一目标在于让家庭感到轻松。治疗师力图与所有 涉及问题的家庭成员建立起融洽的关系。(2)、问题探求阶段一目标在于探讨家庭寻求帮助的原因。治疗师会 询问每个成员对问题的感觉和看法。提出的问题例如:“你们最迫切需要 处理的问题是什么?” :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来?” ; “你们觉得或希望你 们的家庭往哪些方向变化”:“你们每个人希望做哪些方面的改变?”等等。(3)、家庭互动阶段一在治疗师在场的情况下,家庭成员讨论他们之 间的问题。此时,治疗师会特别注意行为的发生过程

11、,权利斗争,层级结 构,沟通模式,以及家庭中小团体的形成过程。治疗师的目标在于确认哪 些可能的策略可供在未来的治疗回合中使用。(4)、目标设定阶段一指治疗师与家庭共同确认问题的特性。通常会 拟订出一份合同,内容包括治疗的目标和一步一步的治疗方式,这能使家 庭成员持续地评估自己在达成这些目标上的进展情况如何。他们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是“重新框视” (refraining )当问题行为 根深蒂固时,可以从新的角度来重新解释此种行为。这背后的假设是,对 某种行为给予新的意义,可能会产生出另一种行为来迎合新的解释。他可 以帮助家庭成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行为,使得一些顽固的问题行为 也变得可以理解和

12、接受。“重新框视”的深层意义在于,其不仅会改变行 为的意义,而且往往还能使家庭进一步了解到互动关系中其它层面的意义。 “重新框视”己被许多其它流派所借用。2、评价:策略家庭治疗为家庭治疗领域提供了是一个新概念:聚焦于过程、形 式和沟通的影响,而不是聚焦于内容。策略治疗师更关注行为的变化,而 不是观念和理解,渐渐的,他们发展更多的技术,而不是理论。策略治疗 的主要特征是设计多种多样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他们的理论相比较学院派 和学术派的理论显得更简单、实用。策略治疗在80年代达到了顶峰。他 们具有理性、指导性和系统性,而当时有很多流派的家庭治疗师往往会被 卷进家庭的情绪中,这就显出了策略派的高明。然

13、而,几年之后,开始出 现对策略治疗的批评,说它的操作性太强。确实在那个时候,策略治疗师 对家庭系统的权力有夸大之嫌。(五) 社会建构主义家庭治疗1、主要观点社会建构主义家庭治疗的观点是:治疗师也是被治疗的家庭系统中的 一部分,因而,治疗是并不能客观的观察这个系统。所以,治疗师同任何 一个家庭成员一样,都不可能揭示家庭的“现实”,大家都是依据自己对 家庭的假设来看待家庭以及家庭中的问题。一个家庭有几个成员,就将有 几重“事实”,绝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事实”。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治疗师将不再是一个外来的专家。他们的任务不 是去指导或操纵家庭,使之符合治疗师设想的样子,而是和家庭团结成一 个治疗师一家

14、庭观察系统,双方平等地进行对话,一起检视治疗师以及各 成员对于家庭问题所赋予的意义,并“共同构建”出新的意义。2、评价:社会建构主义是家庭治疗最新的几种取向中最具代表性的 一个流派。它反映了第二序人工头脑学的观点。也就是说,知识是相对的, 并依赖于脉络之中。我们的信念系统仅仅反映出我对于这个世界所做出的“社会建构”,而非“真实”的真理。有批评家指出,通过强调认知维度的个体和他们的经验,社会建构主 义者背离家庭治疗的一些既定的顿悟,即家庭是运作的复杂整体且心理症 状常常是家庭冲突的结果。我们的经验和自我身份部分是由言语构建出来 的,但只是部分而已。如果社会建构主义过于忽略系统理论的顿悟和忽视 家

15、庭冲突,那么社会建构主义就与家庭治疗毫无关联。(六)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1、主要观点这是一种注重家庭系 统的体验式和人本主义治 疗模式。其治疗理论和方 法是基于人性本善的基本 信念以及对于家庭沟通的 重视。萨提亚家庭治疗模 式的关键是将控制个体或 家庭病态表现的能量重新 塑造和转化,而不是单纯 的消除症状,是健康取向 的治疗方法,因此又被称 为人性认同过程模型。萨提亚模式是一种心 灵体验过程。最大特点是 着重提高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Become more fully human),而非只求消除症状(Symptoms)。她帮助我们认识,每一个生命 都有着独特的成长脉络,无论旧有

16、的成长模式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经历和感 受,都值得尊重,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即身心整合和内外一致, 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萨提亚模式是关于“我自己”:内在和谐、做自己的主人;“我” 与“另一个人”:关系和睦;“我”所处的人际系统(家庭或组织)社 会和谐、家庭或组织成员之间和谐、协作、有凝聚力等的学问。萨提亚模 式把深邃广博的心理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建立起一座桥梁,使每一个人都有 机会得到萨提亚温暖而有力的心理支持,达致全新的生命境界。在萨提亚模式中,你会学习和体会到许多不同的技巧,例如家庭雕塑、 影响轮、团体测温,以及用一条白色绳索展现出家庭关系图,显示个人与 家庭之间的心理脐带关系。这些活动

17、均灵活地融合了行为改变、心理剧、 当事人中心等各派心理治疗技巧。2、评价:萨提尔的主要才能在于她是一个治疗师和训练师,而不是一个理论 的建立者或研究者,相对于其在治疗实践方面的贡献而言,萨提尔在理论 的建立与完善方面相对薄弱,她对概念(自我价值、家庭痛苦、家庭健康) 的界定常常失之准确,使其在家庭治疗领域的领袖地位因此受到影响。萨 提尔在晚年与继承者对其治疗理论和技术进行梳理,逐渐建立起萨提尔家 庭治疗模式的理论体系。但其理论对治疗师要求很高。萨提尔认为治疗师本人是治疗时最重要 的工具,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治疗师,自我成长被视为极其重要的一个方 面。要使用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来帮助人们改变,治疗师

18、本人必须能够为 家庭成员做出一致性沟通模式的示范。(七)对家庭治疗的整体评价在家庭治疗中,要使症状得 到解决,首先需要让家庭成员意 识到问题不仅仅是在一个人的 身上,需要家庭成员共同作出努 力。家庭治疗有家庭治疗的治疗 特点和技术。但是在建立关系以 及咨询的整个过程中,咨询的共 同要素(同感、共情、倾听、真 诚理解)同样需要遵守。家庭治 疗的各个流派之间不是孤立的,在治疗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例如在治 疗社交恐惧的案例中,可以运用多世代家庭治疗的区隔化理论,也可以使 用结构家庭治疗的重构技术、换位技术,还可以使用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 家庭雕塑技术。但要是治疗能达到效果,需要灵活使用这些技术。这与

19、 治疗师对理论的理解和个人经验有关系;由于参与治疗的人是一家人或是 家庭的一个次系统,时间上的安排比较受局限,连续性可能会受阻。因而, 家庭治疗的发展需要治疗师融汇各个流派的理论基础,增加个人经验。三、家庭治疗的模式(一) 结构性家庭治疗模式结构式家庭治疗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萨尔瓦多米纽钦 (Salvador Capuchin)创建的。此流派以简洁和实用两大特点,在20 世纪70-80年代称雄于整个家庭治疗界,成为家庭治疗学派中影响最深、 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流派,同时也带动了家庭治疗的发展。家庭治疗在进 21世纪后,虽然后现代和整合式的家庭治疗是主流,但结构式家庭治疗,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

20、在技术方面,通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依 然是家庭治疗界最具特点的主流学派之一。发展历史与代表人物同其它的家庭治疗流派一样,结构式家庭治疗起 源于现实的需要以及新理论的影响。对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产生起主要影响 的方法论是系统论和控制论,同时还吸收借鉴了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理论 和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当然这些理论也对整个家庭治疗的产生与发展起 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创立和发展,与米纽钦极具个人 魅力的人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技术大师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人怀 疑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流行是其流派特点所致,还是米纽钦的个人魅力所为。 因此,介绍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发展历史,还需从米纽钦的个

21、人发展经历 谈起。米纽钦1921年出生于阿根廷的一个叫圣萨瓦多的小镇,其中 四分之一是犹太人。父母都是有着犹太人血统的俄罗斯移民,父亲经营 一家杂货店。他从小生活在一个犹太人的大家族里,受犹太人生活方式 的影响下长大成人。米纽钦是家中老大,有一个妹妹和弟弟。在米纽钦 眼里,父亲是慈祥、公正但有距离感的人,母亲是一个始终陪伴着孩子 并保护和约束他们的人。家规很严谨,父亲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母 亲则是主要的照顾者。父母亲分别统治不同的世界,他们的相处之道在 于彼此互相需要和支持。1940年,米纽钦离开家庭开始读医学院,大 学第四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三个月。这段经历对他影响很大, 使他开始注

22、意制度的不公性,这也成为他日后工作的动力来源之一。大 学毕业后,米纽钦在一医院的儿科当一名住院医生,并修医学心理学的课程。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米纽钦受社会目的的感召,从阿根廷 远赴以色列自愿在军队当18个月的军医1950年,阿以战争结束后不久, 他来到美国芝加哥学习儿童精神病学,打算以后回到以色列当一名儿童 精神科医生。在此期间他得到了家庭治疗的先驱者之一纳森阿克曼是一位精神分析、如州岬邮WHEM 取向的儿童精神病学家,这段时期的学习对他将来的治疗 家庭理论形成有着重要的影知师AD OF响。完成培训后,1952年米纽钦同新婚不久的太太一同 移居以色列,帮助那些在纳粹 大屠杀中幸免于难的欧

23、洲孤 儿,也治疗来自印度、也门、Il伊朗和摩洛哥的儿童。在那时, 他开始深刻地体会到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力,并产生了对家 庭治疗浓厚的兴趣。1954年,米纽钦再次回到美国,在 纽约心理分析中心(William Alanson White)开始接受精神分析的训练,同时学习了沙利文的人际精神病学,并被 霍妮、弗洛姆、埃里克森等文化精神分析学说深深地吸引住。之后米纽钦来到了纽约郊区的威尔特维克(Wilmont)男子学校,一所专 门收留犯罪青少年的学校做一名住校精神科医生。在那里,他和同事 们主要处理来自纽约贫民窟或黑人和拉丁美洲移民中贫困家庭的青 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1959年,米纽钦受到D. 杰克逊

24、(Don Jackson)的一篇文章的启发,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儿童个体之 外,去检查和分析他们的家庭背景。他发现这些儿童的家庭,通常有 多重问题和分离的家庭结构,同时他还关注在贫困环境下的生活经历 是如何影响家庭功能的。于是,米纽钦和同事们决定同时与这些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一 起会谈,寻找通过改变家庭人际背景来解决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治疗 方法,他们开始称自己为家庭治疗师。他们设计了一间有单向玻璃 的治疗室,轮流观察彼此的工作过程。米纽钦是第一个提倡使用单 向玻璃对治疗过程进行观察的人,他开创了家庭治疗现场督导的先 河,这一技术对后来的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和督导有着积极的促进作 用。米纽钦在威尔特维克工作

25、了 8年,他的这段经历使他意识到家 庭的结构性特点和家庭成员之间等级形式的重要性,这为结构家庭 治疗理论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他形成了很多极具独创性的行为取 向的技术,以治疗处于弱势地位的贫困家庭。其成果由贫民窟家 庭(Families of the Slums)一书来具体体现。而这本书的 出版,标志着结构式家庭治疗开始形成,并使米纽钦在家庭治疗领 域内受到广泛关注和敬重。 1965年,米纽钦受邀担任费城儿童 指导中心主任一职。在那里,他将自己在威尔特维克男子学校里, 主要从低收入的破裂家庭和移民家庭中获得的经验,应用于相对完 整的白人和中产阶级家庭,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这为 结构式家

26、庭治疗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费城期间,为了培训一些没有相关专业学位,但有心理治疗禀 赋的人来从事家庭治疗事业,米纽钦从威尔特维克请来了过去的同事 布劳里欧蒙塔佛(Braulio Montalvo),还从著名的家庭治疗中心 帕罗阿尔托(Palo Alto)请来了 J哈利(Jay Haley),来帮 助他一起完成培训任务。蒙塔佛是一位有社工背景的杰出的家庭治疗 大师,米纽钦非常敬重他,称他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蒙塔佛还 是一位杰出的家庭治疗培训导师。他对家庭治疗师的督导过程进行了 许多革新,提出了现场督导技术,并培训了许多家庭治疗师。哈利则 是策略式家庭治疗的创始人,也是家庭治疗界大师级的人

27、物。他们两 人的加入对米纽钦完成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构建和技术形成,起到 重要的作用。有趣的是他们的成果常常是在三个人一起往返诊所的路 上,将各自的经验和观点相互碰撞和融合而成的。一位精神分析取 向的儿童精神病学家,这段时期的学习对他将来的治疗家庭理论形成 有着重要的影响。完成培训后,1952年米纽钦同新婚不久的太太一 同移居以色列,帮助那些在纳粹大屠杀中幸免于难的欧洲孤儿,也治 疗来自印度、也门、伊朗和摩洛哥的儿童。在那时,他开始深刻地体 会到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力,并产生了对家庭治疗浓厚的兴趣。1954年,米纽钦再次回到美国,在纽约心理分析中心 (William Alanson White )

28、开始接受精神分析的训练,同时学习 了沙利文的人际精神病学,并被霍妮、弗洛姆、埃里克森等文化精 神分析学说深深地吸引住。 之后米纽钦来到了纽约郊区的威尔特 维克(Wiltwych )男子学校,一所专门收留犯罪青少年的学校做一 名住校精神科医生。在那里,他和同事们主要处理来自纽约贫民窟 或黑人和拉丁美洲移民中贫困家庭的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1959 年,米纽钦受到D.杰克逊(Don Jackson)的一篇文章的启发, 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儿童个体之外,去检查和分析他们的家庭背景。 他发现这些儿童的家庭,通常有多重问题和分离的家庭结构,同时 他还关注在贫困环境下的生活经历是如何影响家庭功能的。在米纽钦大

29、胆和创造性的领导下,费城儿童指导中心很快从 开始仅有十名职员的小诊所,发展为有三百多名职员,并变为宾夕 法尼亚大学儿童医院的附属机构。费城儿童指导中心成为全世界家 庭治疗运动中最杰出的中心之一,成千上万的家庭治疗师在那里进 行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培训。1974年,米纽钦将其在费城儿童指导中心十年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出版了家庭治疗历史上最畅销的 经典之作一一家庭与家庭治疗 (Family and Family therapy)。该书详细阐述了结构式家庭治 疗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治疗方法,这也是米纽钦的第二部家庭治疗 专著。此书的出版则标志着结构式家庭治疗流派已发展到成熟阶段。 该流派的简明、实用的治疗

30、理念很快被广泛接受和传播,于是结构 式家庭治疗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流行的家庭治疗学派。米纽钦也成为 家庭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1981年,米纽钦离开费城,在纽约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治疗中心,继续他的家庭治疗临床实践和教 学工作,并完成了一系列有关家庭治疗著作的写作。其中有两部代 表性的著作,一部是1978年与罗斯曼和贝克尔合写的心身症患 者家庭(Psychosomatic Families ),该书研究了躯体症状与家 庭结构的关系,并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来治疗心身症状,证实有良 好的效果。一部是1981年与费施曼合著的家庭治疗技术 (Family Therapy Techniques ),再一次精辟地

31、阐述了结构式家 庭治疗的技术。这两部书进一步确立了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家庭治疗 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到了晚年米纽钦想写一本总结性的著作,2007年,他与尼克 尔和李维榕合写了家庭与夫妻治疗:案例与分析 (Assessing Families and Couples: From Symptom to S ystem)。该书囊括了他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精华,首次提出了家庭与 夫妻治疗的四步模式,引起了家庭治疗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赏。于此 同时,米纽钦还在世界各地培训了大量的家庭治疗工作者。留着花白的小胡子,戴着黑边眼镜,操着浓重的西班牙味口音,在全世界 的专业人士面前,演示他那激动人心的技术。1996年,米纽

32、钦退休后定居波士顿,为了表达对他为家庭治 疗发展所做出贡献的敬重,位于纽约的中心更名为米纽钦家庭治疗 中心。虽然退休了,他依然全心关注着家庭治疗的发展变化,身体 力行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2001年9月,米纽钦以80岁高龄亲临 北京,为中国首届结构式家庭治疗高级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了培训, 他那超凡的个人魅力和行云流水般的治疗技术,震撼了现场每一位 观摩者的心。目前纽约米纽钦家庭治疗中心拥有一群卓越的结构式家庭治 疗专家和培训讲师,他们包括:格尼约威赤(Emma Visiogenic)、 格林尼恩(David Greenspan)、西蒙(George Simon)和李维榕。 他们杰出的工作使结构式家

33、庭治疗在家庭治疗领域中依然保持着 领先的地位。中国地区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发展,开始于1993年李维榕在香 港讲授结构式家庭治疗。1996年,米纽钦来香港成立了香港家庭 研究所。台湾也于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结构式家庭治疗。2000 年李维榕开始在中国大陆讲授并推广结构式家庭治疗。2001年秋 天,李维榕陪伴米纽钦来北京讲授结构式家庭治疗。目前由纽约米 纽钦家庭治疗中心授权,李维榕牵头负责主讲的结构式家庭治疗三 年六期的培训班,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为中国大陆地区培养了一 批结构式家庭治疗的骨干力量。2009年底在深圳开始了第三届的 培训。由于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理念比较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 家庭特点

34、(二) 鲍恩家庭治疗模式20世纪40年代末,鲍恩在做精神科医生时,开始对家庭发生兴趣并将注意力 转向精神分裂症,在其到国家心 理健康中心工作时,他开始对精 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所有家庭成 员进行研究。问题的核心是依附 焦虑”这是由焦虑造成的病态紧 密关系。其中他观察到这些家庭 中许多和精神病家庭类似的作 用机制。由此他确认从正常家庭 到精神病家庭之间的变化是连 续的,但是所有家庭从情绪融合 到分化的程度不太相同。鲍文最 初是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师,后 来成为家庭系统理论的奠基人。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他对家庭关系的作 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深入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基础上,结合系 统理论,他提出了家

35、庭系统理论,并逐步完善。他认为们情感困扰的产生 与维持源自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联结。家庭成员在思想,情感与行为上都 与家庭系统存在关联。家庭的主要问题是情感融合,主要任务是自我分化。 情感融合表现为家庭成员间情感的过度联系,它和家庭功能失调有着直接 的关系。自我分化则是家庭成员健康成长的目标。另外,他非常重视家庭 成员代际间的影响。上一代没有解决的问题会传到下一代,即多代传承。 当然,家庭的这个情感系统也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这个概念是指家庭的情 感过程是通过多代传承的。多代的情感过程是固着于情感系统的,它包括 从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有主观决定的态度、价值观和信念。多代传承的假设是指今天所观察到的关系

36、类型和四、五百年前的关系 类型基本上是一致的,甚至可以回溯到这个家庭的更远的祖先。也就是说 在一代中表现出的家庭问题的方式对于下一代有预测的作用。虽然我们试 图对我们的传承做出反抗,但是它依旧紧紧地附着在我们身上。根据多代传承的理论,如果家庭中的孩子出现问题,那么问题不应该 只归因于孩子,同样父母也不应该单单成为受指责的人,问题是多代传承 的结果,在这个传承中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是参与者和反应者。这一点对系 统家庭治疗是极为重要的,治疗师不是要发现谁是问题的罪魁祸首,而是要发现家庭中反复出现的问题是什么以及重复出现的是哪些特征性的关 系,以便从这些关系入手展开治疗。由于家庭中的问题有着多代传承的特

37、征,为了对多代的家庭特征进行 评估,Bowen引进了家谱图这种技术。家谱图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工具有利 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家庭的特征。标准的家谱图有希望成为追踪家庭历史和 关系的一种通用的语言。家谱图已经在家庭治疗师、家庭医生、健康保健 的提供者中广泛应用。同时,针对祖先传承下来的症状,跨代心理治疗 (Transgenerational Psychotherapy)作为家庭治疗的一个分支已经有了 成熟的发展。系统家庭治疗最为重要的目标是改善自我的分化,包括认识到自我对 于他人的敏感性,以及伴随这些敏感性所产生的自动化的情感和行为。经 典系统家庭治疗流派的治疗师认为了解系统家庭的运作比具体的治疗技 术

38、重要的多,他们通过提问使家庭成员的情感反应速度下降,进而减轻焦 虑,开始思考;家庭成员不再去关注他人是怎样使自己不愉快,而是将关 注点转向作为参与者的他们是怎样卷入这种人际模式的。国内有关系统 家庭治疗的文献更多的是强调治疗技术,例如一些提问方式,循环提问, 差异性提问等;家庭的角色互换等,这些技巧多是建立在Batson等人的系 统论和控制论基础上的。Batson的理论也是系统流派的分支之一,但是 Bowen理论在系统流派中却是不容忽视的。在介绍经典的家庭治疗流派的 书中,Bowen的系统理论流派是排在第一位的。相对于其它家庭疗法而言,一些初学者会觉得Bowen的疗法不具有 可操作性,不易掌握

39、。但是必须了解的是Bowen本人不是很强调技巧, 真正经典的系统家庭治疗的精髓还是基于Bowen的系统家庭的基本概念。 Bowen比之其它家庭理论提供了更为宽泛的视角,是其它家庭疗法的基础。 在中国这种重视家族观念的国家中,Bowen系统理论会有着更为强大的生 命力和更为广阔的应用。(三) 策略派家庭治疗模式94虹4112气模型策略派家庭治疗以短程 快速治疗和治疗灵活见长,同时很注 意使用二级控制的悖论技术等等构成 转化。米兰家庭治疗是策略性家庭治疗 在意大利发展出来的一个著名学派, 也就是米兰小组。他们的治疗方式是 使用镜子小组和治疗师配合进行工作 兼临床治疗、学习训练、资源提供的 多个面向

40、。是国际上目前最著名和流行的家庭治疗方式。MRI模型策略派家庭治疗代表人物JaY Haley & Cloe Madanes案 例 JaY Haley 和 Cloe MadanesJay Haley一直有些像是一个圈外人。他进入这个领域,但是没有临 床执业资格证,在1962年,Bateson的项目遣散后,他加入7MRI,在MRI 一直待到1967年,然后,他在费城儿童临床指导中心与Salvador Minuchin联合,正是在那里Haley开始感兴趣于训练和督导。在这个领 域中,他作出了最大的贡献(Haley,1996) 1976年,Haley搬到华盛顿D.C。 在那里他与Cloe Madane

41、s 一起建立了家庭治疗研究所。Madanes是这个领域中最有创造性的治疗师,她早先也在MRI和费城 儿童临床指导中心工作。1995 年, Haley离开了华盛顿D. C的家庭治疗 研究所到圣地亚哥。在那里他教书、办工作坊,并且继续制作一些家庭治 疗领域中最具创造性的训练影片。Haley和Madanes就扮演了这样的灯塔角色,以至于他们的名字常常 遮盖了那些追随他们足迹的后人。在科罗拉多州,James Keim发展了一 个创造性的方法来对有抵触情绪的儿童进行治疗,巧妙性地延续了Haley-Madanes传统。关于这个模型,其他著名的实践者包括密歇根州的 Jerome Price,他的专长是给困难

42、青少年进行家庭治疗。Haley相信,如果想很好地结束治疗,那么就必须有一个恰当的开始。因此,他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治疗开始的进行过程中。不管谁是病人,Haley 在开始都要与整个家庭会面,或者是与尽可能多的家庭成员会面。初始会面的方法包括四个阶段:社交阶段、问题阶段、交互作用阶段,最后是目标设定阶段。在来进行治疗时,家庭通常有防御性。家庭成员可能不知道要期望什 么,他们也许担心治疗师会因为他们存在这样的问题而责备他们。因此, Haley利用第一次会面的最初几分钟帮助每个人放松。他会欢迎每个家庭 成员的到来,并且在会谈期间确保他们都很舒适。他就像一个主人,确保 每个客人都感到主人非常欢迎自己。在社交

43、阶段后,接下来进入问题阶段。在问题阶段,Haley静下心来 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他询问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因为相对父亲来说,母 亲通常处于中心地位,所以Haley通常建议让父亲先说,以增加父亲对治 疗的卷入程度。这是策略性的。Haley非常仔细地倾听每个家庭成员用自己的方式对问题进行的描述。 此时,要确保每个人话没有说完以前不被他人所打扰。在这个阶段中, Haley在寻找三角关系和等级的线索,但是他避免对这些观察结果进行任 何的评论,因为这样做会让家庭产生防御心理。一旦每个人都有机会说话 后,Haley鼓励他们去讨论成员之间的意见,即进入了交互作用阶段。在 其中,治疗师不仅倾听,也观察围绕问题而

44、进行的信息交换。在他们谈论 时,Haley在寻找家庭成员之间对抗其他人的联盟。等级是怎样起作用的? 父母站在一起还是相互拆台?在这个阶段过程中,治疗师就像一个人类学 家,试图去发现家庭运作的模式。有时候Haley通过给家庭布置一个任务来结束第一次会面。在接下来 的会面中,指导扮演了一个中心的角色。有效的指导通常不是以简单建议 的形式呈现,简单的建议几乎对治疗没有帮助,因为问题通常由于某种原 因而持续存在。下面的两个任务来自Haley的问题解决治疗。一对夫妇彼此都没 有对对方的挚爱,治疗师教他们做出一些挚爱的行为,为的是“教他们的 孩子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另一个个案中,妈妈不能控制他12岁的

45、 儿子,她决定将儿子送到军校。Haley暗示到,因为儿子不知道军校的生 活有多么艰辛,对于妈妈来说帮助儿子做一些准备可能是一个好主意。他 们都同意这样。Haley指导这位妈妈教儿子怎样立正,有礼貌,每天早上 很早起床整理床铺。他们两个都遵循这些指导,就像玩游戏一样,妈妈就 像军官,儿子就像士兵。两个星期以后,儿子的行为非常好,以至于最后 他的妈妈感到没有必要将他送到军校去了。Madanes观察到,如果以玩的形式进行,人们常会做一些他们在常规 情境下不会做的事。Madanes(1981)利用这个观察结果发展了整个假装技 术系列。其中的一个这样的策略就是让一个有症状的儿童假装表现出症状, 并且鼓励

46、父母假装帮助他表现症状。这个技术的原理在于:既然这个孩子 可以假装出症状来进行同样的家庭功能,那么他就可以放弃真正的症状。Haley的治疗中还有一种称为“严格意志考验”的处方,Haley认为, 开严格意志考验的处方是为了使症状表现比其实际情况更麻烦。他认为, “如果我们创设要求,使一个人表现出症状比放弃症状更加困难,那么他 将会放弃症状。”例如,如果一个来访者在白天表现出症状,那么他就要 在半夜起床,并且努力地练习症状。另一个例子就是来访者在每次症状发 生的时候,就要在与他关系不好的人面前表现症状;例如,岳母或是前妻。Haley也利用严格意志考验来重组家庭。例如,一个16岁男孩将各 种东西放在

47、自己背上,然后再起身将东西全部洒落在地上,留下混乱的局 面让继母来收拾。Haley规定,在每次如此的插曲之后,父亲将儿子带到 后院,然后让孩子挖一个深、宽相同的洞,将他放在后背,地所有东西埋 在里面。在这样做几周后,来访家庭报告说儿子的症状停止了。父亲陪伴 儿子的时间越来越多,继母与父亲的关系更亲密。Haley和Madanes的疗法在经过了一些治疗者的修改后,现在被称为 人道主义策略法,这种新方法仍然包括给予指导,但是他们现在更多地定 位于增加家庭成员的交往能力与爱的能力,而不是获取对别人的控制。这 表现出了一个主要的改变,并且这个改变朝向寻找增加家庭和谐的方法。Madanes运用假装技术的两

48、个案例案例一在这个个案中,妈妈来寻求治疗帮助,因为她10岁的儿子害怕夜晚。 Madanes怀疑妈妈过于关注她的儿子。她很穷,只会讲一点英语,并且两 度失去丈夫。因为孩子害怕黑夜,治疗师让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来描述他们 的梦,发现只有妈妈和儿子做噩梦。在妈妈的噩梦中,有一个人闯入了家 中。在儿子的梦中,他被一个女巫袭击。Madanes问妈妈,在儿子做噩梦 以后,她做了些什么事情,她说她让儿子钻回被窝,然后让他向上帝祈祷, 她认为他的噩梦是魔鬼在作怪。Madanes推测,儿子的噩梦是对妈妈的恐惧进行的隐喻性的表达,也 是一种试图帮助她的尝试:只要儿子一害怕,妈妈就必须坚强起来。不幸 的是,由于妈妈试图

49、去保护儿子,与儿子谈论上帝和魔鬼,这就更进一步 地让儿子感到害怕。因此,妈妈和儿子的相互帮助都是无效的。治疗师告诉家庭成员,让他们假装他们现在在家,妈妈担心有人闯人 家中,让儿子保护母亲。通过这种假装的方式,妈妈假装需要儿子的帮助, 而不是真正需要儿子的帮助。在刚开始时,这个家庭很难扮演这个场景, 因为在儿子帮助母亲之前,母亲就已经出手攻击那个假想的强盗了。从而 她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一一她能够照顾好自己,不需要儿子的保护。然后 他们正确扮演了这个场景,在其中,儿子打败了强盗,然后他们对这个表 演进行讨论。妈妈解释说表演她那部分很难,因为她是一个能干的人,她 可以保护好自己。Madanes给他们布置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