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阻断(次仁白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型肝炎阻断(次仁白玛).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乙型肝炎阻断,一、概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急性患者在潜伏期末及急性期有传染性,但不超过6个月。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其传染性与病毒复制或体液中HBVDNA含量成正比关系。乙型肝炎是传播最广泛,传播途径复杂的肝炎。,我国乙肝的流行和危害,中国是世界乙肝大国.HBsAg阳性携带率为 9.75%,城镇为8.1%,农村为10.5%;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人.我国约有2000万慢性肝炎患者.,我国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乙肝患病率约1000/10万 与HBV感染有关的死亡率23/10万其中肝癌13/10万 根据传染
2、病报告和疾病监测网统计:急性肝炎年发病约270万其中乙肝占10%-30%,乙肝年发病率22.5/10万-72.5/10万。,HBV感染的转归,隐性 HBV 急性肝炎 病毒携带者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 产生抵抗力,乙型肝炎的危害性,我国的肝癌患者中有90%左右有被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背景。每年约有100万新生儿由于母亲为HBV携带者而被感染,其中有相当数量将发展成为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HBV的抵抗力,HBV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30-32时可存活至少6个月,在-20时可存活15年。60加热1h,98加热1min,乙醚或pH2.4处理6h均不能完全灭活HBV。在121高压20
3、min、100干烤1h、100直接煮沸2min、0.1%高锰酸钾2-5min、1:4000甲醛37 72h、2%戊二醛10min、0.5%过氧乙酸、3%漂白粉溶液、5%次氯酸钠和环氧乙烷等处理可灭活HBV。灭活后的HBV无感染性,但免疫原性仍可保留。,二、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过程,乙肝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指标,(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膜蛋白,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早期出现。表面抗原本身无传染性,但因其和乙型肝炎病毒同时存在,故表面抗原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是由表面抗原诱导产生的保
4、护性抗体。在乙型肝炎感染恢复期或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出现,它的出现标志着对乙型肝炎病毒产生了特异性免疫。,(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是组成乙型肝炎病毒核壳中的成分,是乙型肝炎病毒活跃复制和有传染性的标志。(4)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是由HBeAg诱导产生的非保护性抗体。当血清HBeAg阴性而e抗体阳性时,可能有2种临床意义,即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减轻或乙肝病毒前C区基因发生变异,使e抗原不能产生。,乙肝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指标,(5)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是由核心抗原诱导产生的非保护性抗体,分核心抗体 Ig
5、M和核心抗体 IgG。核心抗体 IgM出现较早,但消失较快,持续时间短,故其阳性可作为乙型肝炎感染及复制的标志;核心抗体 IgG出现较晚,持续时间长,也是乙型肝炎感染的标志。,乙肝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指标,乙肝五项分析,乙肝的常规检查,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传染源,各型乙型肝炎病人 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乙肝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急性乙肝病人潜伏期后期既有传染性发病后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降低慢性乙肝病人传染性
6、与肝脏病变程度无关与血中HBsAg滴度相关与HBV复制活跃程度有关。,ASC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1),我国无症状HBV携带者数量多、分布广、活动性大;大多数人携带病毒时间长,是乙肝传播的最主要传染源。,请问:,我国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有哪些?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人(包括急慢性乙肝),三、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输血、血制品、医疗器械等),日常生活(伤口、共用刀具、消化道粘膜破损或溃疡等),母婴 传播,性传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高,中,低,血液,精液,尿液,血清,阴道分泌液,伤口渗出液,唾液,汗液,泪液,乳汁,羊水,不同体液中乙肝病毒的浓度,母婴传播(
7、1),在我国这种传播方式最为重要,有近30%的ASC为此途径感染。母婴传播包括3个阶段:宫内传播:出生前已被感染。产程传播:分娩时被感染。产后传播:抚养过程中被感染。,母婴传播(2),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分娩时母亲的血液、阴道分泌物通过胎儿的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染。胎盘剥离时微量血液漏至胎循环中。产前或产程中胎儿吸入母亲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而感染。出生后通过哺乳等密切生活接触的水平传播,母婴传播(3),HBsAg(+)母亲的婴儿生后一年内将有40%以上HBsAg阳转 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的婴儿,出生半年内80%以上受到传染;一年后,近100%HBsAg阳转,其中80%90%将成为慢
8、性携带者 如ASC母亲抗-HBe阳性,其婴儿被HBV感染的机率要小得多,且多为自限性。,乙肝感染年龄与变成携带者的机率,感染年龄 HBV携带者的机率 出生 90%1-6月龄 80%7-12月龄 60%1-4岁 35%较大儿童和成人 10%,医源性传播,它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它物品,或意外地接触污染的血液或体液等途径,使HBV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而感染。输血(血浆);因子;白蛋白等。器官或组织移植医疗器械(有创性诊治);不洁注射;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某些牙科器械消毒不便;职业接触;,双亲对子女HBsAg感染的影响,双亲HBsAg阳性情况 被检子女
9、数 子女HBsAg阳性数 阳性率(%)父母均阳性 452 199 44.03 母阳父阴性 2697 1035 38.38 父阳母阴性 2979 536 17.99 父母均阴性 26173 2049 9.20,接触传播,乙型肝炎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表明家庭成员中可造成彼此间的传播。其主要通过:性接触、接吻、共用牙刷、剃须刀、茶餐具等。唾液作为传播媒介,在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中意义重要唾液本身就可以查出HBsAg。口腔粘膜、牙龈的破溃出血可混合在唾液中,家庭聚集性,有HBV携带者的家庭较无HBV携带者的家庭成员中,HBsAg的检出率高6.8倍、Anti-HBs高2.7倍。新婚夫妇中,一方HBsAg阳性
10、,另一方未受感染,婚后经过2.25年,原未受感染方有52.6%发生感染,其中14%将变成HBsAg携带者。,无症状HBV携带者(ASC)(1),形成原因:围产期和婴幼儿期被感染 机体免疫机能低下转归 自然阴转:平均年阴转率1%-3%14岁阴转率1.7%,15岁阴转率3.2%,四、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乙肝的免疫预防,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国一般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09%,44.62的成年人无保护性抗体必须加强乙肝疫苗接种,以有效
11、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那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群体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均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而像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等群体特别需要进行免疫。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因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的正确方法是什么?,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
12、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g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g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对成人建议接种20g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注意什么?,不能因为已接种乙肝疫苗就对肝炎掉以轻心,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10mIU/ml以上的人,才能起有效的预防作用。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只
13、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诸如甲、丙、丁、戊肝等病毒性肝炎是没有预防作用的。同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并不是都能完全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生活中仍应注意避免与乙肝病人的排泄物、血及分泌物接触。与病毒携带者接触时,也应注意采用公筷、分食等问题。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也不是永久性的,应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每个接种者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有高有低,持续时间有长有短。,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要点,HBV的母婴阻断,母婴阻断的重点时期:围生期是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时期 胎婴儿感染率在妊娠早、中期约为5%,主要时期妊娠晚期及分娩时,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预防,我国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14、,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疫苗及其接种费用需由家长支付;2002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需支付接种费;2005年6月1日起改为全部免费。,卫生部 2012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24小时内及1月龄和6月龄儿童的三次乙肝疫苗接种。,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HBIG(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剂量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10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1个月后再注射第二针HBIG,并按程序(0、1、6)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臀部外
15、侧肌肉,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国产乙肝酵母疫苗的母婴传播阻断率达到80.56%-92.59%(87.8%),婴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血清免疫效价最好,能较好地阻断HBV的母婴传播。,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后,随时间的推移,抗HBs可阴转,但仍具有对HBsAg的特异性免疫回忆反应。受益终生。,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1个月接种(12月龄);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6个月(58月龄)接种。如果出生后24小时内未能及时接种,仍应按照上述时间间隔要求尽早接种。如果第2针或第3针滞后,应尽快补种
16、。第2针和第1针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如第2针滞后时间较长,第3针与第2针间隔不得少于2个月,并且第1和第3针的间隔要在4个月以上。,HBIG使用禁忌症,禁忌症:超敏性体质,IgA缺乏 使用后6周-3个月内可降低减毒活疫苗的作用:如麻疹疫苗、风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HBIG应在生后24小时之内注射,越早效果越 好: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在肝细胞内繁殖,抗HBs只能在体液中不能进入肝细胞。出生48小时后注射,其预防作用明显减小,超过7天无效。,乙肝免疫球蛋白正常为冷藏储存方式2-10,在常温下(25 摄氏度)不宜保存超过30分钟 乙肝免疫球蛋白应冷藏贮存,严禁冻结,久存可能出现低量沉淀,
17、但一经摇匀立即消散。若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安瓿有裂纹等,均不可使用。,乙肝疫苗和HBIG的作用,乙肝疫苗系主动免疫,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持续时间长,并有记忆性免疫反应,主要针对HBV母婴的产时、产后传播。HBIG系被动免疫,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持续时间短,无记忆性免疫反应。主要针对HBV母婴的产时传播及填补乙肝疫苗,婴儿免疫后几种常见的化验结果,单项抗HBs阳性是最理想的结果,100mIU/ml 抗HBs、抗HBc二项均阳性为免疫成功,是母婴预防后最常见的结果;如一年后抗HBc不转阴,应查HBVDNA 抗HBs、抗HBc、抗HBe三项阳性,应查HBVDNA,如为阴性,表示预防有效 抗HBs、HBsA
18、g同时阳性,需延长监测时间,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即未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携带者应注意以下事项:,定期检查:携带者虽然没有任何症状,肝功正常,但仍要注意生活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个月去正规医院检查肝功,七项指标及腹部超,如果有乏力,纳差等症状,应及时来院诊治;不能献血;口杯专用,做到分餐饮食,禁大量饮酒;牙刷、洗具、毛巾独用;分娩及人流注意防护:携带者不管男女均可以结婚、生育。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重要的传染途径之一。分娩后应及时清除新生儿的口腔及咽部的内容物,并于小时内给婴儿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按要求用药);外伤出血要妥善处理。,切断传播途径,阻断母婴传播加强环境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避免日常生活接触传播防止性接触传播输血管理:加强对输血员的筛查,大力提倡义务献血,严格掌握输血和血制品的指征。防止经微量血传播的医源性感染医院管理,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