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8118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毛建芬,乙肝患者检查项目,检查项目,一、乙肝五项,乙肝两对半的意义,1、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物质,本身没有传染性。阳性往往提示有完整的病毒颗粒存在。2、抗一HBs(乙肝表面抗体,HbsAb)它是HBV自然感染人恢复期出现的抗体,此时HBsAg自然消失了。存在提示人对乙肝有了抵抗力,不会再得乙型肝炎了。我国有27.42%的人口有此抗体。,乙肝两对半的意义,3、HBeAg(乙型肝炎e抗原):它产生于病毒内部,可分泌血液中,e抗原阳性提示病毒有活动,乙肝病毒复制速度很快,而且是具有传染性的指标。4、抗HBe(乙肝e抗体,HB

2、eAb)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的一种蛋白物质,阳性结果提示病毒的传染性变弱,病情已处于恢复阶段。但另一种情况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此时血清中无HBeAg,但可产生抗一HBe,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查HBVDNA来判定是否还有病毒存在。还有病毒存在。,乙肝两对半的意义,5、抗一HBc(乙肝核心抗体,HbcAb):这种抗体分IgM和lgG两种:抗HBcIgM阳性提示病毒活动,有传染性;抗HBcIgG阳性提示为以往感染,无传染性,不需抗病毒治疗。,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阳性的意义,1、表抗原阳性:表示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伴有第3、5项阳性就是大三阳,伴有4、5项阳性就是小三阳。但不论上述何种情况,只要伴有

3、第2项阳性就表示乙肝在恢复期,趋于痊愈。2、表抗体阳性:表示乙肝已痊愈或有效接种乙肝疫苗后。伴第5项阳性意思差不多。3、乙肝五项指标第3、4项阳性:极少见,建议重新复查。伴有第1项和第5项表示大三阳或小三阳。4、乙肝五项指标第5项阳性:在潜伏期肝炎患者,隐匿性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痊愈患者,接种疫苗后的健康人中都可能出现单五阳,单五阳不可大意,建议去查查有无肝炎、丙肝,是否是病毒携带者等。第五项阳性代表的意义没有针对性,所以伴有其他阳性时可以忽略不看,多作为其他项的辅助判断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核心抗体(抗-HBc),e 抗原(HBeAg),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呈活跃复制状态,且其

4、血液具有传染性。,1,3,5阳性,大 三 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核心抗体(抗-HBc),e 抗体(抗HBeAg),HBV DNA 阳性的“小三阳”,这种情况表示肝内仍有炎症、纤维化进展,需要根据肝功能情况选择治疗时机进行治疗。,1,4,5阳性,小 三 阳,乙肝五项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二、HBVDNA,是病毒的遗传基因,存在于病毒的核心部位,它的阳性和HBeAg阳性意义基本是一致的。公认的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主要是以HBeAg和HBVDNA的阴转或定量的明显减少为指标。,HBVDNA 结果及意义,乙肝病毒DNA的数值小于10的二次方时,说明患者的

5、病毒DNA呈阴性,传染性小,此时如果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做好定期检查。把数值大于10的3次方认为阳性,把3-5次方认为是低量复制,5-7为中等量,大于7次方为大量。HBVDNA越高表示病毒复制越厉害,传染性越强。,三、肝功能检测,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多的国家;,全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例;,每年有35万人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肝功能检测主要包括四大类,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试验:酶和血清Fe,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胆汁酸,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试验白蛋白和PT,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试验HA、LN、型前胶原肽、型胶原,血清酶,肝脏是人体含酶最

6、丰富的脏器,酶蛋白占肝总蛋白含量的2/3,在肝有实质损伤时:有些酶从受损的肝细胞中大量逸出(ALT);有些酶因肝功能的不良而滞留在血液中(AKP);有些酶在病变情况下产量增多(MAO);有些酶在肝病变时生成减少(凝血酶)。因此血清酶的活性测定是肝脏病变实验室检查中最活跃的一个领域。,转氨酶,分布,03,AST,02,ALT,01,ALT(丙氨酶转氨酶)旧称 GPT 谷丙转氨酶,AST(天冬氨酶转氨酶)旧称 GOT 谷草转氨酶,分布:ALT 肝肾心肌肉 AST 心肝肌肉肾 均属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转氨酶正常值通常为:40 U/L 转氨酶是临床上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标。转氨酶升高对急性肝炎

7、的诊断、慢性肝病的活动有重要意义;ALT是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强的极敏感指标;(ALT 半衰期47h,AST 半衰期 17h),ALT增高的绝对值与预后无关,转氨酶的临床意义,急性肝炎ALT升高更明显,12周达高峰,35周渐下降;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LT轻度或中度升高或反复异常;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ALT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升高的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酒精肝AST显著升高,常大于2倍ALT,与酒精的线粒体毒性有关。胆汁淤积时,转氨酶正常或轻度上升。,转氨酶的临床意义,ALT/AST正常1急性肝炎时ALT/AST常大于1,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LT/AST常大于1,若小于1,常提示肝炎进入活

8、动期。AST显著大于ALT情况分析:慢性肝炎(活动期)重型肝炎 酒精肝 其它器官病变(心肌炎 等)降酶药物,转氨酶肝功能,易混淆的概念(一),劳累,熬夜,剧烈运动,饮酒,大量高蛋白高脂饮食,女性月经等均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转氨酶升高肝炎,易混淆的概念(二),转氨酶升高病毒性肝炎,易混淆的概念(三),以下情况也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1 其它肝脏病(脂肪肝、酒精肝、药物肝等)2 心肌炎,心肌梗死3 胆结石,胆道梗阻4 劳累,饮酒,月经期,肝脏病变范围不大 病毒感染时间不长 肝炎恢复期肝细胞仍需修复,肝功能正常肝脏无病变,易混淆的概念(四),肝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转氨酶升高有传染性,第一、胆道疾病、

9、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脂肪肝、心源性肝损转氨酶也可升高。第二、真正传染时期往往是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即潜伏期)此期无症状、肝脏无炎症、ALT也正常。,易混淆的概念(五),病毒性肝炎病人转氨酶正常没有传染性,易混淆的概念(六),转氨酶水平正常而胆红素升高胆酶分离,易混淆的概念(七),T.BIL tatal billirubiu(总胆红素)D.BIL direct billirubiu(直接胆红素)I.BIL indirect billirubiu(间接胆红素),二.胆红素,溶血性 肝细胞性 胆汁淤积性 TB 增加 增加 增加 DB-增加 明显增加 DB/TB 5060%尿胆红素-+尿胆原 增加

10、 轻度增加 减少或消失肝功能 正常 损伤 可损伤,胆 红 素,D/T 即 D.BIL/T.BIL 20%50%为肝细胞性黄疸 5060%为阻塞性或混合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时,T.BIL与肝损呈正比,三.蛋 白 总蛋白 6080g/L 白蛋白 3550g/L 球蛋白 2030g/L 白/球 比 1.52.5 慢性肝病可出现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倒置 代偿良好的肝硬化患者即使出现显著增高的总蛋白(以球蛋白血升高为主)白蛋白轻度减少,白/球比值仍然降低ALB.(Albumin)每日合成约12g,100200mg/kg/d,每天降解4,半衰期1921天,1g白蛋白产生渗透压6mmHg,1g球蛋

11、白产生渗透压1.5mmHg蛋白与胶体渗透压关系=A6+G1.5 正常25mmHg,17mmHg预后差白蛋白与腹水关系=3.56A+G=K 正常K16,若K14.2则常出腹水注:蛋白的单位为g/dl,四 AKP-GTAKP正常值为40150U/LAKP 半衰期7天,大部分来源肝脏和骨骼。AKP1 细胞膜组分+AKP2复合物AKP2 肝型(占总AKP的90%)AKP3 骨型(发育期儿童增多,占总的60%以上)AKP4 胎盘型(妊娠期增多,占总的50%左右)AKP5 小肠型AKP6 IgG+AKP2复合物,AKP检测临床意义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型肝炎的检测(常高于4倍)。

12、肝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K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细胞肿胀)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返流入血而引起AKP升高。AKP升高还见于生理性增高:生长期儿童、妊娠中晚期孕妇。甲亢、传单、肝脓肿、骨癌、骨折愈合期、佝偻病等。,正常值为 350U/L 肾、肝、胰含量丰富,主要来源肝胆系统。GGT在肝脏中分布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一侧和整个胆管系统。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时可轻中度升高;当阻塞性黄疸时因排泄障碍逆流入血,使血中含量明显升高;肝癌时,此酶在肝内合成亢进,显著升高可达10倍以上;酒精中毒者,此酶也明显升高;-GT下降至正常较转氨酶迟,急性肝炎时,如果转氨酶正常,-GT持续升

13、高则提示转为慢性肝病。,-GT(-谷氨酰转肽酶),凝血酶原含量(凝血因子正常20mg/d),半衰期60小时(2.5d)正常凝血酶原时间为11 13秒,延长3秒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降低,延长两倍以上(25120秒)则提示预后不良PTA(active)PTA正常为75 100%60%肝坏死严重,有重型倾 40%重肝诊断成立,20%预后不良,五.PT,CHO(总胆固醇)正常值为5.2mmol/L,CHOL由肝细胞微粒体合成,6080%来自肝脏,严重肝损时下降,若2.0mmol/L则预后不良,胆固醇愈低,预后愈差。梗阻性黄疸时胆固醇升高。TG(三酰甘油)正常值为0.561.7mmol/L,肝坏死

14、时下降。Fg(纤维蛋白原)正常值为150400ng/dl,半衰期为90小时(3.5天)100ng/dl,则预后不良。,r-球蛋白由抗原刺激网状内皮系统而产生当慢性肝病时,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肠源性抗原物质,致血中r-球蛋白增高。HA、LN、型前胶原肽、型胶原反映肝脏内皮细胞、贮脂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变化,与肝纤维化、肝硬化密切相关。,小 结:,重肝诊断实验室标准(金指标)PTA 1.5T.BIL 171umol/L,肝坏死特征:1.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PT PTA Fg2.酶代谢障碍 ALT AST ALT/AST 3.白蛋白代谢障碍 ALB A/G PT 4.脂类代谢障碍

15、 CHOL TG HDL-C 5.胆红素代谢障碍 T.BIL D.BIL D/T6.糖代谢障碍 肝糖原 血糖 胰岛素水平,瘀 胆 型 肝 炎(1).临床特点:一浅一深(大便色浅、小便色深)一轻一重(症状轻、黄疸重)一大一小(肝脏大、胆囊小)又痒又痛(皮肤瘙痒、肝区叩痛)(2)实验室检查(六高现象)T.BIL高 D/T高 AKP高 CHO高 GGT高 CG高,讨 论(一),门诊患者化验单如下:ALT 1574 U/L,AST 1246 U/L,T.BIL 142umol/L,D.BIL 59.26 umol/L,乏力、纳差一周,皮黄、眼黄三天。既往无肝炎病史。此人初步诊断应当考虑?,病毒性肝炎(病原未定)急性黄疸型,讨 论(二),门诊患者化验单如下:ALT 144 U/L,AST 185 U/L,T.BIL 32.00umol/L D.BIL 13.26 umol/L,反复乏力、纳差两年。有乙肝病毒携带史8年。此人初步诊断应当考虑?,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如果此人既往无肝炎病史,且无不适症状,则应考虑什么?,讨 论(三),门诊患者化验单如下:D.BIL 374.26 umol/L,皮黄、眼黄一周,皮肤瘙痒4天。此病人还需做什么检查?大肝功能,血PT-GT 608 U/L,AKP 306 U/L,PT 14.0秒此人初步诊断应当考虑?,阻塞性黄疸,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