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报告急救与避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报告急救与避灾.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事故报告,急救与避灾,授课人:王云,二一六年七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第一节 事故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都明确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迅速报告相关部门,及时处理事故现场情况,配合事故调查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取证、伤亡事故分析工作。同时,事故发生单位还应从事故处理结果中吸取教训,指导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的要求事故报告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义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要求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
2、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其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2)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在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时,还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时,可以立即报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4)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负责事故报告的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及时续报。,较大涉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3、每日至少续报2次。(5)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于当日续报。(6)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事故报告的内容(1)报告事故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2)使用电话快报的事故
4、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事故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负责事故报告的单位可以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第二节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一、冒顶片帮事故应急处置(1)当工作面发现冒顶预兆,而又来不及采取措施防止顶板冒落时,作业人员应迅速离开危险区域,撤退到安全地点,若被堵地点有电话,应立即向调度室汇报灾情、遇险地点、人数以及计划采取的避灾自救措施。(2)发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若遇险人员靠近岩壁时,应迅速靠拢岩壁,贴帮站立避灾,但要注意片帮伤人。若遇险人员位置靠近木垛时
5、,应迅速撤至木垛处避灾。,一、冒顶片帮事故应急处置(3)遇险后在冒落基本稳定后,应立即采用呼叫、敲打(如敲打岩石、物料,但因敲打可能引发新的冒顶时,则不能敲打,只能呼叫)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信号,以便救援人员和已撤出的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救援。(4)被物体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在条件不允许时,切忌采用猛力挣扎的办法脱险,以免造成事故扩大。服从跟班领导或班组长的指挥,尽量减少体力和堵塞区内的氧气消耗。,一、冒顶片帮事故应急处置(5)如果被困人员地点有压风管,应打开风管输送新鲜空气,同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6)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展开自救互救,尽快救出被埋压的伤员。并采
6、取止血、包扎、骨骼固定等必要的医疗急救措施。,二、炮烟中霉事故应急处量(1)确定矿井发生有毒有害气体灾害后,应迅速戴好自救器,沿着作业规程规定的避灾路线按顺序撤离,并在第一时间向调度室报告事故情况。(2)要充分利用好自救器,佩带自救器呼吸时感到稍有烫嘴,是正常现象,不得取下口具和鼻夹,以防中毒。(3)处于有毒有害气体灾害的进风侧时,要迎新风流方向撤退。处于有毒有害气体灾害的回风侧时,选近路到有新风流的地点。(4)现场人员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有伤员中毒,应迅速将其转移到通风处,进行紧急救护。(5)无法撤退时,就近进入避难硐室,等待营救。注意消除紧张慌乱情绪,确保自救行动有序进行。,三、爆炸事故
7、应急处置 井下发生爆炸事故后,应该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迅速报告矿调度室。(2)现场人员进行营救或自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把中毒窒息人员或炸伤人员转移至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3)现场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应按照矿井炸药爆炸应急预案,首先将人员撤离危险地区,并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炸药爆炸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4)搜索附近作业点有无伤亡人员。,(5)烧伤的现场急救。爆炸事故发生后,可能对现场人员造成多种伤害,如骨折、脑震荡、以及各种肢体创伤,此外还会导致烧伤。在此,仅介绍烧伤的救护措施,其他伤害可参照其他事故的现场救护措施。烧伤的救护注意事项包括:使伤员尽快脱离
8、火(热)源,缩短烧伤时间。注意避免助长火势的动作,如快跑会使衣服烧得更炽热,站立将使头发着火并吸人烟火,引起呼吸道烧伤等。被火烧者应立即躺平,用厚衣服包裹,湿的更好;若无此类物品,则躺着就地慢慢滚动。用水及非燃性液体浇灭火焰,但不要用砂子或不洁物品。,(5)烧伤的现场急救。查心跳、呼吸情况,确定是否还有其他外伤和有害气体中毒以及其他合并症状。对爆炸冲击烧伤人员,应检查有无颅胸损伤、胸腹腔内脏损伤和呼吸道烧伤。防休克、防窒息、防创面感染。烧伤的伤员常常因疼痛或恐惧而发生休克,可用针灸止痛或用止痛药;若发生急性喉头梗阻或窒息时,请医务人员将气管切开,以保证通气;现场检查和搬运伤员时,注意保护创面,
9、防止感染。,(5)烧伤的现场急救。迅速脱去伤员被烧的衣服、鞋及袜等,为节省时问和减少对伤面的损伤,可用剪刀剪开。不要清理创面,避免其感染。为了减少外界空气刺激伤面引起疼痛,暂时用较干净的衣服把创面包裹起来。对创面一般不做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不要涂一些效果不肯定的药物、油膏或油。迅速离开现场,立即把严重烧伤人员送往医院。注意搬运时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稳,随时观察伤情。,四、透水事故应急处置(1)紧急疏散。一旦井下发生透水事故,遇险人员要一起按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躲过水头向高处撤离,撤出危险区,进入安全巷道,同时要立即向调度室和应急指挥部报告。(2)现场人员要尽快判明水源情况,立即关闭巷
10、道防水门封堵防水墙和其他防控水闸门,要保证排水设备不被淹没,根据水情决定是否切断现场电源,防止水中带电伤人,电气设备短路烧坏。,四、透水事故应急处置(3)假如撤退路线已经被水隔断,要迅速寻找其他安全疏散路线,如果找不到其他出口,要找最高的位置暂时躲避,必要时先撤离到防透水避险硐室,发出求救信号(如大声呼叫或敲管子等)等待救援。(4)如有人员受伤或发现溺水者,要迅速将溺水人员转到空气新鲜的温暖地点,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5)一旦被困,尽量寻找通风良好的地方等待救援,保存好所带有限的水和食物,静卧休息,节省体力,延续生命力。,五、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1)立即报告有关人员及部门,组织抢救。(2)
11、首先清理干净坠落处上方的松石、杂物等,防止松石、杂物等坠落下去伤人。(3)抢救人员进入坠落面要系好安全带和安全绳。(4)不应用绳索将受伤的人拉上,应将伤者放在担架、吊桶内拉上。(5)若救出者身上有外伤,把他抬到安全地点后,尽快松开衣服检查受伤情况,如发现伤口出血,则先止血。,五、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6)若伤者有骨折,应对骨折作临时固定。(7)若伤者已停止呼吸,就要立即让他躺平,解开其衣服和裤带,撬开他的嘴,取尽嘴里和鼻孔里的泥砂,用手帕或毛巾拉出其舌头,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抢救。(8)对内伤或骨折者,救护时应慎重,防止救护时加重伤害。(9)在对重伤人员采取必要的现场急救措施后,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
12、治。,六、坍塌事故应急处置(1)立即向有关人员和部门报告事故情况。(2)如果人员被埋压,在灾害事故基本稳定之后,要迅速展开营救。营救时要时刻注意周边情况,防止二次伤人。仔细观察清楚伤者的位置和被埋压的状况。再由外向里,边支护边施救。若发现顶帮有再冒落危险时,要先维护好顶帮,然后小心地把遇险者身上的砂石搬开,把人救出。若石块较大,无法搬运,可用千斤顶等工具抬起拨开,绝对不可用镐刨或铁锤砸打。,六、坍塌事故应急处置(3)如果采空区底板坍塌,人员坠落采矿区,必须确保施救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施救人员才能进入采空区。(4)若救出者身上有外伤,把他抬到安全地点后,尽快松开衣服检查受伤情况,如发现伤口出血,则
13、先止血。若伤者有骨折,应对骨折作临时固定。在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之后,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或等待医务人员救治。,七、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处置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及时科学地进行应急处置,能有效降低伤害和损失。(1)事故发生后,迅速向有关人员和部门汇报事故情况。(2)按照“先人后设备”的原则,首先对人员实施救护,然后对设备设施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损失。(3)迅速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在此过程中救援人员必须冷静观察现场环境,防止对伤员或救援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必要时必须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再实施救护工作,或在必要时设置临时隔离区,并派专人看护。,七、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处置(4)保持伤者呼吸道畅
14、通,发现窒息者,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功能障碍,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5)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包扎、止血、固定措施,如判断为骨伤,应将伤者轻轻地放在平板上,不可在搬运时将病人身体弯曲或剧烈震动。(6)对伤员进行了现场紧急救护处理后,应迅速将伤员转移到就近医院进行救治。,八、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现场人员不要害怕和慌乱,要保持冷静。(1)事故发生后,迅速向有关人员和部门汇报事故情况。(2)遵循“先救命、后救肢”的原则,优先处理颅脑伤、胸伤、肝、脾破裂等危及生命的内脏伤,然后处理肢体出血、骨折等伤。(3)检查伤者呼吸道是否被舌头
15、、分泌物或其他异物堵塞。(4)如果呼吸已经停止,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如果脉搏不存在,心脏停止跳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伤者出血,进行必要的止血及包扎。(5)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或在现场等待专业医护人员急救。,九、触电事故应急处置 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是触电急救的关键。一旦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触电时间越长,抢救难度越大,抢救好的可能性越小。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是减轻伤害,赢得救护时间的关键。,1低压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置(1)如果离通电电源开关较近要迅速断开开关。(2)如果开关较远,可用绝缘物使人与电线脱离。如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
16、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人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源。(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上时,可以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拉开绝缘物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挑开的电线应放置妥善,以防别人再触电。(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不得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鞋。,2高压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置(1)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2)抢救者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3)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断开电源。注意:掷金属前,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
17、他人员。,3触电事故现场救护(1)对触电者应立即就地抢救,解开触电者的上衣纽扣和裤带,检查呼吸、心跳情况。(2)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等症状,或者触电者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治疗。(3)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心跳存在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要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观察,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暖。(4)在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之后迅速送往医院治疗。,4现场救护的注意事项 急救及护理必须坚持到底,直到触电者经医生做出无法救活的诊断
18、后方可停止。实施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等抢救方法时,可以几个人轮流进行,不可轻易中断;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仍必须坚持救护,直至交给医生。抢救中途,如触电者皮肤由紫变红、瞳孔由大变小,证明抢救有效;如触电者嘴唇微动并略有开合或眼皮微动、喉内有咽东西的微小动作以致脚或手有抽动等,应注意触电者是否有可能恢复心脏自动跳动或自动呼吸,并边救护边细心观察。当触电者能自动呼吸时,即可停止人工呼吸;如果人工呼吸停止后,触电者仍不能自己呼吸,则应继续进行人工呼吸,直到触电者能自动呼吸并清醒过来。,触电者出现下列五个死亡现象,并经医院做出无法救治的死亡诊断后,方可停止抢救。(1)心跳及呼吸停止。(2)瞳孔散大,对强光
19、无任何反应。(3)出现尸斑。(4)身体僵硬。(5)血管硬化或肛门松弛。,第三节 事故现场自救与互救,一、事故现场急救的原则 伤害事故发生后,对伤员要进行紧急救护,救护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事故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包括:(1)稳定情绪,学会保持冷静,保持自控,并帮助他人也保持冷静。(2)评估现场,理智科学地判断,确保自身、伤病员及旁观者的安全。(3)条件允许时,尽量减轻伤病员的痛苦。(4)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和物力。,一、事故现场急救的原则(5)事故现场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救后送。煤矿“三先三后”的原则:先复苏、后搬运,先止血、后搬运,先固定、后搬运(
20、6)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7)尽力保护好事故现场。,二、事故现场急救的基本步骤 事故现场紧急救护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正确施救,切不可盲目施救,否则不但救不了伤员,反而有可能使伤员的伤势加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事故现场急救的基本步骤包括:(1)紧急呼救。当紧急灾害事故发生时,最先要做的就是尽快拨打电话120、119、110呼叫急救车,或当地担负急救任务医疗部门的电话。以寻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科学的医治。(2)判断伤情。准确判断伤情,不但应迅速明确损伤累及部位,还应明确损伤是否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需优先处理。其救护顺序一般为:心胸部外伤腹部外伤颅脑损伤四肢、脊柱损伤
21、等。,二、事故现场急救的基本步骤(3)调整体位。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被救者呼吸道通畅和调整到合适的体位。(4)紧急施救。紧急施救过程中,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当发现伤员呼吸微弱时,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发现有伤员心搏和呼吸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对外伤出血的伤员,应该先进行止血包扎。对骨折伤员,应先进行固定。,二、事故现场急救的基本步骤(5)撤离现场。当伤员情况稳定后,应迅速而安全地使伤员离开现场。搬运过程中,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适当的体位。当伤员伤情较重时,非专业人员切勿盲目施救,应调整好伤员体位,等待专业医护人员救援。,三、事故现场急救的方法 现场创伤急救的方法:1、人工呼吸 2、心肺复苏
22、3、止血 4、创伤包扎 5、骨折临时固定 6、伤员搬运。,1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如果呼吸停止不久大都能通过人工呼吸抢救过来。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将伤员领口解开,放松腰带,注意保持体温。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常用的方法:1、口对口吹气法 2、仰卧压胸法 3、俯卧压背法,(1)口对口吹气法。口对口吹气法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
23、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入,使伤员吸气(见图51)。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伤员呼气。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416次。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为宜。,(2)仰卧压胸法。仰卧压胸法如图52所示,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其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伤员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使空气吸入肺内。如此有节律地进行,要求每分钟压胸1
24、620次。,此法不适用于胸部外伤或SO2、NO2中毒者,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按压法同时进行。,(3)俯卧压背法。此法与仰卧压胸法操作大致相同,只是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见图53)。因为这种方法便于排出肺内水分,因而此法对溺水急救较为适合。,2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1)心前区叩击术。心脏骤停后立即叩击心前区,叩击力中等,一般可连续叩击35次,并观察脉搏、心音。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立即放弃,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操作时,使伤员头低脚高,施术者以左手掌置其心前区,右手握拳,在左手背上轻叩。,(2)胸外心脏按压术。此法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
25、心跳骤停者。在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先做心前区叩击术,如果叩击无效,应及时正确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2)胸外心脏按压术。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将伤员仰卧木板上或地上,解开其上衣和腰带,脱掉其胶鞋。救护者位于伤员左侧,手掌面与前臂垂直,一手掌面压在另一手掌面上,使双手重叠,置于伤员胸骨13处(其下方为心脏)(见图54),以双肘和臂肩之力有节奏地、冲击式地向脊柱方向用力按压,使胸骨压下34 cm(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即可);按压后,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以利于心脏的舒张。按压次数,以每分钟6080次为宜。按压过快,心脏舒张不够充分,心室内血液不能完全充盈;按压过慢,动脉压力低,效果也不好。,使用此法时的注意事
26、项如下:(1)按压的力量应因人而异;对身强力壮的伤员,按压力量可大些;对年老体弱的伤员,力量宜小些。按压的力量要稳健有力,均匀规则,重力应放在手掌根部,着力仅在胸骨处,切勿在心尖部按压,同时注意用力不能过猛,否则可致肋骨骨折,心包积血或引起气胸等。(2)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吹气应同时施行,一般每按压心脏4次,做口对口吹气1次,如1人同时兼做此两种操作,则每按压心脏10-15次,较快地连续吹气2次。(3)按压显效时,可摸到颈总动脉、股动脉搏动,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口唇、皮肤转为红润。,3止血法 止血方法很多,常用暂时性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1)指压止血法。如图55所示,即在伤口附近靠近心脏一端
27、的动脉处,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以阻断血流。此法是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暂时性止血措施;在指压止血的同时,应立即寻找材料,准备换用其他止血方法。,a)前臂的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b)肱骨动脉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c)下肢股动脉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d)前头部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e)后头部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l域f)面部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g)锁骨下动脉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h)颈动脉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2)加垫屈肢止血法。当前臂和小腿动脉出血不能制止时,如果没有骨折和关节脱位,这时可采用加垫屈肢止血法止血。在肘窝处或膝窝处放入叠好的毛巾或布卷,然后屈肘关节或屈膝关节,再用绷带或宽布条等将前臂与上臂或小腿与
28、大腿固定(见图56)。,(3)止血带止血法。当上肢或下肢大出血时,在井下可就地取材,使用软胶管或衣服、布条等作为止血带,压迫出血伤口的近心端进行止血。,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在伤口近心端上方先加垫。急救者左手拿止血带,上端留5寸,紧贴加垫处。右手拿止血带长端,拉紧环绕伤肢伤口近心端上方两周,然后将止血带交左手中,食指夹紧。左手中、食指夹止血带,顺着肢体下拉成环。将上端一头插入环中拉紧固定,如图57所示。在上肢应扎在上臂的上13处,在下肢应扎在大腿的中下13处。,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扎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防止肢体远端因淤血而增加失血量。扎止血带时要有衬垫,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以免损伤皮下神经。
29、前臂和小腿不适于扎止血带,因其均有两根平行的骨干,骨间可通血流,所以止血效果差。但在肢体离断后的残端可使用止血带,要尽量扎在靠近残端处。禁止扎在上臂的中段,以免压伤桡神经,引起腕下垂。,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止血带的压力要适中,即达到阻断血流又不损伤周围组织为度。止血带止血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 h,太长可导致肢体坏死,太短会使出血、休克进一步恶化。因此使用止血带的伤员必须配有明显标志,并准确记录开始扎止血带的时间,每051 h缓慢放松一次止血带,放松时间为13 min,此时可抬高伤肢压迫局部止血;再扎止血带时应在稍高的平面上绑扎,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使用止血带以不超过2 h为宜,应尽快将伤员
30、送到医院救治。,(4)加压包扎止血法。主要适用于静脉出血的止血。其方法是:将干净的纱布、毛巾或布料等盖在伤口处,然后用绷带或布条适当加压包扎,即可止血。压力的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而不影响伤肢血液循环为宜。,4创伤包扎 包扎的目的:保护伤口和创面,减少感染,减轻痛苦;加压包扎有止血作用;用夹板固定骨折的肢体时需要包扎,以减少继发损伤,也便于运送医院。包扎时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绷带、三角巾、四头巾等。现场进行创伤包扎可就地取材,用毛巾、手帕、衣服撕成的布条等进行。,包扎的方法如下:(1)布条包扎法。环形包扎法。该法适用于头部、颈部、腕部及胸部、腹部等处。将布条做环行重叠缠绕肢体数圈后即成。螺旋包扎法。该
31、法用于前臂、下肢和手指等部位的包扎。先用环形法固定起始端,把布条渐渐地斜旋上缠或下缠,每圈压前圈的一半或13,呈螺旋形,尾部在原位上缠2圈后予以固定。,包扎的方法如下:螺旋反折包扎法。该法多用于粗细不等的四肢包扎。开始先做螺旋形包扎,待到渐粗的地方,以一手拇指按住布条上面,另一手将布条自该点反折向下,并遮盖前圈的一半或13。各圈反折须排列整齐,反折头不宜在伤口和骨头突出部分。“8”字包扎法。该法多用于关节处的包扎。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两圈,然后以关节为中心,从中心向两边缠,一圈向上,一圈向下,两圈在关节屈侧交叉,并压住前圈的1/2。,(2)毛巾包扎法。头顶部包扎法。毛巾横盖于头顶部,包往前额,
32、两角拉向头后打结,两后角拉向下颌打结(见图58)。或者是毛巾横盖于头顶部,包住前额,两前角拉向头后打结,然后两后角向前折叠,左右交叉绕到前额打结。如毛巾太短可接带子(见图59)。面部包扎法。将毛巾横置,盖住面部,向后拉紧毛巾的两端,在耳后将两端的上、下角交叉后分别打结,眼、鼻、嘴处剪洞。,(2)毛巾包扎法。下颌包扎法。将毛巾纵向折叠成四指宽的条状,在一端扎一小带,毛巾中间部分包住下颌,两端上提,小带经头顶部在另一侧耳前与毛巾交叉,然后小带绕前额及枕部与毛巾另一端打结。肩部包扎法。单肩包扎时,毛巾斜折放在伤侧肩部,腰边穿带子在上臂固定,叠角向上折,一角盖住肩的前部,从胸前拉向对侧腋下,另一角向上
33、包住肩部,从后背拉向对侧腋下打结。,(2)毛巾包扎法。胸部包扎法。全胸包扎时,毛巾对折,腰边中间穿带子,由胸部围绕到背后打结固定。胸前的两片毛巾折成三角形,分别将角上提至肩部,包住双侧胸,两角各加带过肩到背后与横带相遇打结。背部包扎与胸部包扎法相同。腹部包扎法。将毛巾斜对折,中间穿小带,小带的两部拉向后方,在腰部打结,使毛巾盖住腹部。将上、下两片毛巾的前角各扎一小带,分别绕过大腿根部与毛巾的后角在大腿外侧打结。臂部包扎与腹部包扎法相同。,包扎时注意事项:包扎时,应做到动作迅速敏捷,不可触碰伤口,以免引起出血、疼痛和感染。不能用井下的污水冲洗伤口。伤口表面的异物(如煤块、矸石等)应去除,但深部异
34、物需运至医院取出,防止重复感染。包扎动作要轻柔、松紧度要适宜,不可过松或过紧,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结头不要打在伤口上,应使伤员体位舒适,绷扎部位应维持在功能位置。脱出的内脏不可纳回伤口,以免造成体腔内感染。包扎范围应超出伤口边缘510 cm。,5骨折的固定 骨折固定可减轻伤员的疼痛,防止因骨折端移位而刺伤邻近组织、血管、神经,也是防止创伤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操作要点如下:(1)要进行骨折固定时,应使用夹板、绷带、三角巾、棉垫等物品。(2)骨折固定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在肩、肘、腕、股、膝、踝等关节处应垫棉花或衣物,以免压破关节处皮肤,固定应以伤肢不能活动为度,不可过松或过紧。(3)搬运时要做到
35、轻、快、稳。,6伤员搬运 搬运时应尽量做到不增加伤员的痛苦,避免造成新的损伤及并发症。现场常用的搬运方法有担架搬运法、单人或双人徒手搬运法等。(1)单人徒手搬运法。单人搬运法适用于伤势比较轻的伤病员,采取背、抱或扶持等方法。(2)双人徒手搬运法。一人搬托双下肢,一人搬托腰部。在不影响病伤的情况下,还可用椅式、轿式和拉车式。,6伤员搬运(3)担架搬运法。担架可用特制的担架,也可用绳索、衣服、毛毯等做成简易担架。由34人合成一组,小心谨慎地将伤员移上担架。伤员头部在后,以便后面抬担架的人随时观察伤员的变化。抬担架时应尽量做到轻、稳、快。向高处抬时(如走上坡),前面的人要放低,后面的人要抬高,以保持
36、担架水平状;走下坡时相反。,第四节 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矿山企业应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安装使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一、监测监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是由主机、传输接口、传输线缆、分站、传感器等设备及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和声光报警功能,用于监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通风机开停状态、地压等,其结构示意图如图510所示。,图51 0 监测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1监测监
37、控系统的安装地点(1)主机应安装在地面,并双机备份,且应在矿山生产调度室设置显示终端。(2)井下分站应安装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且围岩稳固、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安装时应垫支架或吊挂在巷道中,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0.3m。,2监测监控系统的安全要求(1)监测监控设备应定期进行调校,传感器经过调校检测误差仍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更换。(2)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时,监测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应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置,处置结果应记录备案。(3)监测监控中心设备应有可靠的防雷和接地保护装置。(4)主机和分站的备用电源应能保证连续工作2h以上。,二、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是由主机、传输接
38、口、分站(读卡器)、识别卡、传输线缆等设备及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具有对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信息进行监测、显示、打印、储存、查询、报警、管理等功能,其结构示意图如图511所示。,图511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结构示意图,1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地点(1)人员定位系统主机应安装在地面,并双机备份,且应在矿山生产调度室设置显示终端。(2)人员出入井口和重点区域进出口等地点应安装分站(读卡器)。(3)分站(读卡器)应安装在便于读卡、观察、调试、检验,且围岩稳固、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不容易受到损害的位置。,2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要求(1)
39、井下最多同时作业人数不少于30人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建立完善人员定位系统;井下最多同时作业人数少于30人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建立完善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制度,准确掌握井下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2)应定期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在故障期间,若影响到对井下人员情况的监控,应采用人工监测,并做好记录。,2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要求(3)主机及分站(读卡器)的备用电源应能保证连续工作2 h以上。(4)识别卡应专人专卡。每个下井人员应携带识别卡,工作时不得与识别卡分离。(5)检测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工作不正常的识别卡严禁使用。,三、紧急避险系统 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矿山井下发生灾变时
40、,为避灾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由避灾路线、紧急避险设施、设备和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其组成如图5-12所示。,1紧急避险系统设置(1)每个矿井至少要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间距不小于30 m;每个生产中段必须有至少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和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每个采区必须有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经上、下巷道与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2)井巷的所有分道口要有醒目的路标,注明其所在地点及通往地面出口的方向,并定期检查维护避灾路线,保持其通畅。,(3)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求如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及复杂或有透水风险的地下矿山,应至少在最低生产中段设置紧急避险设施。生产中段
41、在地面最低安全出口以下垂直距离超过300m的矿山,应在最低生产中段设置紧急避险设施。距中段安全出口实际距离超过2000m的生产中段,应设置紧急避险设施。应优先选择避灾硐室。,(4)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应满足本中段最多同时作业人员避灾需要,单个避灾硐室的额定人数不大于100人。(5)紧急避险设施应设置在围岩稳固、支护良好、靠近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高于巷道底板05 m以上,前后20 m范围内应采用非可燃性材料支护。(6)紧急避险设施外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牌,标识牌中应明确标注避灾硐室或救生舱的位置和规格。,(7)在井下通往紧急避险设施的入口处,应设有“紧急避险设施”的反光显示标志。(8)矿山井下压风
42、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供电系统的管道、线缆以及监测监控系统的视频监控设备应接入避灾硐室内。各种管线在接入避灾硐室时应采取密封等防护措施。,2紧急避险系统的安全要求(1)应定期对紧急避险系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紧急避险应遵循“撤离优先,避险就近”的原则。(3)所有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防护时间不少于30 min的自救器。(4)在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或及时升井时,避灾人员应就近撤到紧急避险设施内。(5)紧急避险设施的额定防护时间应不低于96 h。(6)避灾硐室和救生舱配备的食品和急救药品,应保证在保存期或有效期内。,四、压风自救系统 压风自救系统是
43、指在矿山发生灾变时,为井下提供新鲜风流的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三通及阀门、油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等。1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地点(1)压风自救系统的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并能在10 min内启动。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地点有效供风时,可以安装在风源质量不受生产作业区域影响且围岩稳固、支护良好的井下地点。(2)压风管道敷设应牢固平直,并延伸到井下采掘作业场所、紧急避险设施、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主要地点。,四、压风自救系统(3)各主要生产中段和分段进风巷道的压风管道上每隔200300 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4)独头掘进巷道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100 m处的压风管道上
44、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向外每隔200300 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有毒有害气体涌出的独头掘进巷道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100 m处的压风管道上应安设压风自救装置。(5)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的压风管道上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6)主压风管道中应安装油水分离器。,2压风自救系统的安全要求(1)应定期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2)应配备足够的备件,确保压风自救系统正常使用。(3)每位入井人员应都能正确使用压风自救系统。(4)压风管道应采用钢质材料或其他具有同等强度的阻燃材料。,2压风自救系统的安全要求(5)压风管道应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内,并设置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
45、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应为0103MPa,供风量每人不低于03m3min,连续噪声不大于70 dB(A)。(6)压风自救装置、三通及阀门安装地点应宽敞、稳固,安装位置应便于避灾人员使用;阀门应开关灵活。,五、供水施救系统 供水施救系统是指在矿山发生灾变时,为井下提供生活饮用水的系统,包括水源、过滤装置、供水管路、三通及阀门等。1供水施救系统的安装地点(1)供水管道敷设应牢固平直,并延伸到井下采掘作业场所、紧急避险设施、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主要地点。(2)各主要生产中段和分段进风巷道的供水管道上每隔200300 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3)独头掘进巷道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
46、100 m处的供水管道上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向外每隔200300 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4)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的供水管道上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2供水施救系统的安全要求(1)应定期对供水施救系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2)应配备足够的备件,确保供水施救系统正常使用。(3)每位入井人员应都能正确使用供水施救系统。(4)供水施救系统应优先采用静压供水;当不具备条件时,采用动压供水。,2供水施救系统的安全要求(5)供水施救系统可以与生产供水系统共用,施救时水源应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6)供水管道应采用钢质材料或其他具有同等强度的阻燃材料。(7)供水管道应接人紧急避险设
47、施内,并安设阀门及过滤装置,水量和水压应满足额定数量人员避灾时的需要。(8)三通及阀门安装地点应宽敞、稳固,安装位置应便于避灾人员使用;阀门应开关灵活。,六、通信联络系统 通信联络系统是指在生产、调度、管理、救援等各环节中,通过发送和接收通信信号实现通信及联络的系统。典型通信联络系统示意图如图513所示。,1通信联络终端设备的安装地点 井底车场、马头门、井下运输调度室、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井下各中段采区、主要泵房、主要通风机房、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提升机房、井下爆破器材库、装卸矿点等,应设有可靠的通信联络终端设备。,2通信联络系统的安全要求(1)系统维护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2)应定期对通信联络系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3)通信联络终端设备应设置在便于使用且围岩稳固、支护良好、无淋水的位置。(4)通信线缆应分设两条,从不同的井筒进入井下配线设备,其中任何一条通信线缆发生故障时,另外一条线缆的容量应能担负井下各通信终端的通信能力。(5)严禁利用大地作为井下通信线路的回路。(6)通信联络系统的设备设施要做好标识、标志。,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