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jiangke.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8531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jiangke.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jiangke.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jiangke.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jiangke.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jiangke.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jiangke.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jiangke.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及案例分析,2012年2月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各地、各校紧密结合实际,抓紧落实,准确的理解是有效落实的前提,标准的本质属性是对同类事物或活动所作的“统一规定”,这种统一规定是作为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内容提要,一、前言部分:制定教师业专标准的背景 制定教师业专标准目的、依据、特点二、专业标准的基本框架与体系三、中学教师应秉持的基本理念四、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五、专业标准的实施建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要特征和路径是实施优质化发展、均衡

2、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与此同时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监测和督导。这一切都需要有教师专业标准来作依据,作保障。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石。要建设一直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基础和关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目的和依据,目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特点 突出理念引领、强调师德要求、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专业能力、关照“教”与“学”结合、体现时代特点、彰显我国特色、兼顾“基准”与“导向”的双重特征,专业标准的性质与定位,(一)“专业”标准标准是基于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性职业、教师

3、是专业人员的基本理念而制定的“专业”标准,即是对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的基本规定,也代表了当下中国社会和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专业与职业的差异,“专业”意味着你能干的事情不是随便每个人都能干的,构成“专业”的八大要素:,完整的知识系统长期的培养训练严格的资格证书较大的自主权力不断的在职进修健全的专业组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社会地位。,(二)“合格”标准专业标准是国家对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规定的是中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专业标准是关于教师素质要求的统一标准,也是最低标准。,(三)“通用”标准标准=“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4、”=在本质上是对同类事物或活动所作的“统一规定”。但同类事物或活动之中也有不同的类别,所以适用的标准也就自然不同。根据适用对象和范围,教师专业标准可以分为适用于所有教师的“通用标准”和适用于特定教师群体的“特殊标准”或“具体标准”。,教师专业标准的颁布实施,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系统思考的视角来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加强教师管理,引导教师发展,规范教师行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二、专业标准的基本框架与体系,标准的结构,基本理念 师德为先 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 终身学习基本内容 3大维度 14个领域 63条基本要求实施建议4条 教育行政 师范院校 中小学校 中小学教师,三、中学教师应秉

5、持的基本理念,教师理念:教师在工作情境中的决策和行为依托的基础。“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是教师秉持的四项基本理念。涉及了教师的专业精神与服务理念、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专业发展等方面,他们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教师的专业思维与专业实践。,(一)师德为先强调“师德为先”出自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诉求:专业化的核心特质之一是专业精神,即把服务对象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教师职业要成为专业,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职业道德守则,一方面可以规范教师的行为,保证受教育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又能以此赢得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信任与尊重,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自身的权益也得到保障。,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师

6、德为先”,1、树立职业理想(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2、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3、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4、教书育人,指引学生成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学生为本标准高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德育和管理工作中。,具体体现,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

7、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三)能力为重教师教育教学职责的履行不能只靠一颗“红心”,更要以教育实践能力为根本保障。研究与实践揭示: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将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不仅需要有教育理论知识,更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形成个人实践理论的能力。,具体体现,1、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2、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3、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研究中学生中学教师作为研

8、究者的主要内容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反思),(四)终身学习教师职业是复杂的专业性职业,从事这一职业,需要终身不断地学习。在现今的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中,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成为生存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具体体现,1、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2、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 3、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教师生涯发展历程图,高原期,第一次发展,第二次发展,衰退期,入职期,四、标准的基本内容,(一)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理念”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观念和信念

9、;“师德”是指教师在教师职业生活中处理各种关系所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遵循这些规范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专业理念与师德”既超越了“专业理念”所属的“认识论”范畴,延伸至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层次;也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师德”范畴,要求教师形成坚定的专业认同和信念。,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四个领域:对待职业: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对待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对待自身:个人修养与行为,(一)专业理念与师德1.职业理解和认识主要要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团结协作。最为核心的是“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它们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追求。而对教师职

10、业是一个专业性职业的职业理解与认识是教师“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前提和基础。,爱岗敬业的内涵、意义和要求,内涵: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到底,重视并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对本职工作勤奋有加。意义: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是在岗位上有所作为的必要前提。要求:热爱中学教育事业;认同中学教师职业;提高道德修养,注重为人师表,(一)专业理念与师德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主要要求:关爱学生(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信任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开展

11、专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尊重信任学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深化与落实。,关爱学生的内涵、重要性、要求,内涵:教师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全身心的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所有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不体罚;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全心全意把他们塑造乘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人才。重要性:是教育获得成功的需要;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需要要求:教师把关爱教育事业与关爱学生结合起来;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权益。,国内(查有梁)关于优秀教师素质的调查,(一)专业理念与师德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主要要求:育人为本,德育

12、为先:教书育人。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材施教的意义和要求,意义:有效教学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一)专业理念与师德4.个人修养与行为教师是以心育心的职业,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工作和生活方式,甚至服饰仪表等,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手段。关于教师“个人修养与行为”的要求体现了对教师“内外兼修”,“为人师表”的期盼。,教师忌语40条(1),我要是你早不活了!你真笨!你真傻!看见你,我就烦!谁教你谁倒霉。回家让你

13、妈带你查查,是不是弱智!你这孩子无药可救。坐下,你真笨!不知道,干嘛举手,总是耽误大家的时间!您的孩子没法教,领走吧!你是吃饱了混天黑,吃嘛嘛香,干嘛嘛不行,你真没救了。闭嘴!我不想听你说。讨厌,不要脸!你是最差的一个!你长眼睛干什么用的呀!你有病呀!低能。住嘴,不要再说了。一边呆着去。我看你这辈子算是完了。简直是木头桩子多俩耳朵。你有没有良心?,教师忌语40条(2),21.现在的学生,一拨不如一拨!22.讲了多少遍了还不会,真是个榆木疙瘩。23.死鱼不张嘴。24.明天让家长写一份保证书,再犯错误,干脆别上学啦!25.老师就是老师,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你不听就不成!不听你可以不来。26.再不改

14、,就请你家长。27.看你长不长记性。28.不懂人话。29.真笨,不是学习的料。30.你给我出去!31.缺心少肺!32.你给我站起来。33.缺心眼儿。34.不争气的东西。35.你真傻,去检查一下智商。36.跟头猪似的,怎么那么懒呀!37.你简直就是个白痴!38.一边站着去,想通了再找我!39.你别在我们班里混,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40.谁再不给我好好学,就请你家长。,43,(二)专业知识教师知识的结构关系,(二)专业知识1.教育知识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教育知识: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教育知识主要包括:一是有关

15、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知识;二是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的知识。,(二)专业知识2.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有关任教学科的知识。学科知识的重要性:从事教学的前提。学科知识的基本要求: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和实践活动的联系。,(二)专业知识3.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指教师在面对特定的主题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并进行教学方面的知识,是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融合的产物。主要要求: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的知识。根据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教学的知识

16、,48,袋鼠外跑的症结,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启示: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只知道有问题,却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根基。,(二)专业知识4.通识性知识主要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

17、的知识;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有关中国教育国情的知识。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是因为它是信息社会中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要求了解中国教育的基本情况,是期望教师的教育教学不脱离当下中国的教育实际。,(三)专业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上课之基,上课之本。主要要求: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导学设计能力。标准把导学设计能力作为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三)专业能力2.教学实施能力主要要求:教学环境创设能力;教学应变能力;有效教学能力;探究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从“基本要求”中强调“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

18、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等规定来看,标准体现了“学生为本”理念。,教学中的五 个“要 让”,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三)专业能力3.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教师的“教书育人”使命。主要要求:班级管理能力:建设班级;开展班级活动。育人能力:结合教学进行育人活动;组织开展德育、健康教育、学生指导等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教师的“育人”能力教育教学“育人”作用的发挥,不是只靠德育教师和班主任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

19、要每一个教师的参与。学科教师参与“育人”活动,不是让他们进行开设道德教育课,而是将学科教学以及日常活动与德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使教书与育人成为一体两面的共同体。,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风建设、班级管理和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也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不要亲力亲为,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确立目标、制定与实施计划,并由学生自己对活动进行自我评价等。另一方面则要消除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依赖少数几个班干部实施班级管理的思维与做法。不仅是因为班级管理等应是民主的管理,而且是因为开展班级管理等活动也是一种教育和锻炼自己的活动,每一个学生都应有这种锻炼和自

20、我教育的机会,而不能只让班干部享有。,(三)专业能力:4.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是教师运用各种手段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以判断是否完成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主要要求:评价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教学评价(或反思)的能力。(发展性评价;学生为本)。,八 个“是 否”,是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否关注了每一个学生是否尊重了每一个学生 是否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确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是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否挖掘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教育资源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找到了不足之处,(三)专业能力5.沟通与合作能力教师

21、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拥有与学生、同事、家长、社区等建立良好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主要要求: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同事的合作交流能力;与家庭、社区的沟通合作能力。,(三)专业能力6.反思与发展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是一个终身不断的持续过程。特别是在终身学习社会中,教师只有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主要要求:反思能力;研究能力;生涯发展规划能力。,五、标准的实施建议,1、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标准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 标准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

22、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建成能具有满足教育发展需求,高水平的教师专业队伍。,2、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院校要将标准作为培养培训的 主要依据。专业标准是中学教师教育院校开展中学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主要依据。“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将专业标准“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贯穿在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社会实践、教育实习,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等系列改革中,造就符合专业标准的大批新型教师和创新人才。,3、中小学校 要将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基本依据。专业标准强调中学“要将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4、中小学教师要将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专业标准强调中学教师要“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