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至上读书心得.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518592 上传时间:2021-02-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约至上读书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简约至上读书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简约至上读书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简约至上读书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简约至上读书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约至上读书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约至上读书心得.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简约至上读书心得 简约至上读书心得1这本书篇幅很短,但几乎每一页都值得细细思考,所以读的很慢。尤其在讲简约交互式设计四策略时,每一个点,如果结合一些产品思考,感受会更深。譬如作者写的转移策略,我归类为:同一个产品不同设备之间的功能转移;用户与计算机的任务转移;产品中功能之间的转移。其中,用户与计算机的任务转移,就是要我们辨别计算机和用户的擅长之处,并将任务合理分配转移给计算机和用户。比如:用户擅长控制结果,设定目标和制定规划,辨别信息,在少量数据中发现规律,在包含少数项的列表中选择,估算,想像;而计算机则擅长执行程序,精确计算,存储和检索信息,在大量数据中发现规律,对大型列表排序和筛选,度量,

2、交叉引用详细信息。用户指挥,计算机操作,就会给人简单的感觉。具体结合了一些案例思考,有兴趣可以往下翻。第一章 话说简单简单源自专注。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容易迷途知返。 必须先专注,明确核心用户群体,核心战略要求,核心问题,去协调各种意见,才能做到简单。第二章 考虑用户一、为什么?1.设计的时候弄清用户真正的使用目的。2.以用户为导向统一各方共识,减少设计阻力。二、怎么做?3.用户调研:去真实的用户使用环境考察。不同的环境,有影响用户体验的不同因素。4.三种用户:专家用户:喜欢探索,占比少随意用户主流用户:有明确的使用目的,使用产品就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为主流用户设计5.主流用户希望自己掌控起来容

3、易、可靠、迅速。6.关注核心行为,并且从用户的视角把它描述出来。用户体验地图。7.利用故事描述用户体验,尽可能细节。要简短:通过一个小故事展示每一个需求点,并确定满足该需求的核心功能;为故事增加细节。要具体:描述用户具体行为而不是单纯介绍用户性格。要真实:一个特定的故事可以组合不同的元素,可以糅合不同情节,即便不是真事也要让人觉得真实可信。8.故事的组成要素:谁、为什么(角色)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环境)做什么,做的怎样(情节)9.设计的简单意味着追求极端的目标10.洞察力:从故事中、用户调研中洞察用户真正的需求,将需求排优先级,最后验证自己的假设和想法(观察更多的人或竞品分析)11.不要匆忙

4、设计,理解核心问题需要时间。12.要有设计原则和愿景,指导。第三章一、简化设计的阻碍:来自利益相关方的不同意见对结果的不确定性二、怎么简化1.专注在简单的战略和愿景,目标都是建议稳固的用户群以保证生存。2.方案多样,选择方案既要看到影响,也要看到可行性。3.通过把想法与解决用户问题联系起来,可以得到一个粗略的路线图:从“有所改进”到“哇噢”。并且,借此可以获取组织中不同人群的支持。4.注重细节。5.简化的四策略:删除、组织、隐藏、转移第四章 删除一、优化基础核心功能,砍掉新的功能。二、不要舍不得砍掉不太好用的功能,思考一个功能的去留,我为什么要留它?它接下来还有什么价值?而不是想着,我花了好长

5、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去做这个功能,丢弃了很可惜。不要陷入沉没成本的心理去。三、考虑核心用户的核心痛点和诉求。四、思考客户提出的功能诉求背后真正存在的问题,不要因为顾客说要加这个功能就加,找到真正的问题,可以想出多种解决方案,不一定通过新增功能来解决。五、替换方案。如果某个方案实施起来很复杂,那么退一步,想一下有没有更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六、消除错误。让用户少出错。七、给功能排优先级遵循以下规则:1.确定用户的不同目的2.给不同的目的排优先级,即找到最核心,优先级最高的需求3.删除重复的方案,功能类似,功能达到的目的相同的方案。八、选择越多,给用户越多负担,难以抉择。相反,越少,用户感到轻松,感觉

6、在把控局面,更容易做出抉择,满意度也会提高。九、聪明的默认值。给用户提供默认选项。而这个默认选项,可以通过研究用户群体的特性,做出特殊的智能处理。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用户再次打开某应用时,他们愿意以上次离开的状态为起点。比如,打开sketch,面板会优先显示最近关闭的文档。2.热门的、与内容相关联的(相关内容)、个性化信息比较复杂需要用在多个场景(使用地址自动填写表单;记住密码)十、精简句子。1.句子的结构要简单。2.少用介词,少用被动句式,开门见山,减少废话(不重复相同意思,精炼)。总结:删除即聚焦。聚焦核心用户,核心诉求。第五章 组织一、重点。强调一两个主题,让用户的注意力集中。二、分块

7、。分块越少,负担越小。三、行为。一切围绕用户的行为去组织信息,符合用户的心智模型。四、界限。分类要有明确界限,是非分明,尽量让信息在分类里少重复交叉。五、相关。按照什么维度去分类呢?按照与任务相关的索引去分类。比如电影,可以按热度分类;人名,可以按字母分类。六、模式。符合用户心智模型。按照人们都熟悉的模式去组织信息,用户会识别的很快。锚定用户的注意力,通过一些特定的信息引导他们倾向看到某种模式。七、搜索。我们常说搜索是针对有明确浏览目的的用户,但是如果将信息合理分类,给用户好的浏览体验,用户其实更倾向于浏览探索。仔细观察各大内容社交类,资讯类产品,他们对内容的分类,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比如知乎

8、,内容非常庞杂,在信息分类上做的非常棒,符合内容消费用户的心智模型。好的分类不仅提高用户的浏览体验,从某种程度上也激励内容创作者创作的积极性。八、时间和空间。信息按照时间或者空间分类,都密切与信息属性相关,如果用户对信息的时间排序很敏感,那么就有必要将信息按照时间分类。九、格式塔原理。按照大小、颜色、位置等合理组织信息。十、期望路径。不要仅仅在设计的视角去规划你路径,有时候用户总有自己的习惯,观察用户,思考为什么他要这么走。简约至上读书心得203简约四策略删除:删除不必要的功能,砍掉残缺的功能组织:将功能通过各种组织的方式进行分类重组隐藏:隐藏非核心功能转移:将复杂性转移到适合它的地方04删除

9、简化设计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删除不必要的功能(避免错删)删除功能时要避免错删,而把一切难于实现的功能统统抹杀就是典型的错误做法要总揽全局,保证只交付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功能和内容与新增功能相比,客户更关注基本功能的改进(砍掉残缺功能)删除实现得不够理想的功能也是很重要的问题绝非“为什么应该去掉它”,而是“为什么要留着它”以“去掉它们是一种浪费”作为理由而抓住残缺的功能不放,可能会妨碍你成功不要猜测用户可能会或者可能不会怎么样(假如用户.)如果你发现自己(或别人)说:“假如用户需要.”那么只有一个答案:搞清楚这个功能对用户是否真的重要问一问:“我的目标用户会经常遇到这个问题吗?”如果回答是:“几乎没有遇

10、到”,那么,请放弃这个想法继续前进不要再“假如”了,还是去发现问题吧要倾听客户的意见,但决不能盲从(但我们的用户想要)客户向我们提出了很多功能要求,但他们从来不知道如果想到一个点子就直接放到产品中,很可能导致产品失败搞清楚用户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仔细斟酌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由我们的软件来解决增加功能不一定会让用户体验更简单,反而经常会导致更多的迷惑长远来看,增加功能有害无益(如果功能不是必要的)设计的产品如果承载过多的功能,更有可能降低主流用户的满意度,从而对产品的长期盈利能力造成损害给那些轻易就能够满足主流用户需求的功能排定优先次序(排定功能优先级)不要以功能的多寡来认定产品的价值,应该看产品

11、能否满足用户最高优先级的目标负担界面中的各种小细节会增加用户的负担,会像公路上的减速带或坑坑洼洼一样降低用户的效率去掉分散注意力的视觉元素,可以让用户感觉速度更快,而且更加有安全感,细节决定成败选择有限,用户反而更欢喜(决策)选择过多很容易让用户无所适从,选择超过了一定的界限,特别是在很多选择都相似的情况下,选择反而成了负担删除不必要的说明,删除烦琐的解释(删除文字)把每一页中的文字删掉一半,然后把剩下的再删掉一半删除引见性文字,例如“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删除混乱的要素可以让用户聚焦于真正重要的功能(焦点)“删除策略的核心就是干掉那些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聚焦于项目聚焦哪些内容?聚焦于对用户有价值

12、的功能聚焦于可用资源,通过删除残缺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价值聚焦于达成用户的目标删除那些干扰增加用户负担的内容、不知所云的文字、不必要的选项和造成视觉混乱的元素05组织组织往往是简化设计的最快捷方式用户界面设计离不开分块,分块的建议是把项组织到“7加减2”个块中分块越少,选择越少,用户负担越轻围绕行为进行组织,理解用户他们想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06隐藏无论隐藏什么功能,都意味着你在用户和功能之间设置了一道障碍,必须仔细权衡要隐藏哪些功能不常用但不能少的功能可以隐藏只要不让人找太久,隐藏就是有效的07转移将不擅长的转移到擅长的平台移动平台与桌面平台结合简单界面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专家和主流用户都会感

13、觉它非常好用创造简单用户体验的秘诀就在于把复杂性转移到正确的地方,让用户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简单之美简约至上读书心得3第一章 话说简单1.人们喜欢简单、值得信赖、适应性强的产品。2.复杂的产品不可持续。用户胃口是善变的,盲目添加新功能早晚会成为垃圾功能。增加复杂性意味着遗留代码越沉重,导致成本越高越来越难以应对市场变化,造成用户对产品越来越不满意。3.简单并不意味着欠缺和低劣,也不意味着不注重装饰和完全赤裸裸。而是说装饰应该紧密贴近设计本身,任何无关的要素,都应该剔除。4.最重要的,也是最可行的,应该是立即去实施的。第二章 明确认识1.长期坚持理解用户的世界、偏好和行为,是创造简单体验的第一位。

14、2.软件使用环境是观察用户的最佳地点。3.三种用户:(1)专家型用户(忽略型用户)他们需求的复杂且精确的功能会吓到主流用户 ;(2)随意型用户;(3)主流用户(核心用户);4.理解感情需求能够帮你把握设计重点。5.简单体验应该适用极端可用性,因为真实世界有各种压力,且用户不会主动研究产品。6.尽可能用最简单的词汇描述自己的想法,讲述产品故事。7.简单对用户来讲意味着可控制。简约至上读书心得4Part1:用户相关在谈这四策略之前,先说一些跟用户相关的问题。了解用户不能只在安静舒适的会议室中,要到用户使用产品的地方做实地调查。我们无法控制用户使用软件的环境,而只能使软件设计符合环境需求。要倾听用户

15、的意见,但绝不盲从。如果根据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成三类:专家型、随意型、主流型。专家型用户愿意花时间研究新产品,往往属于技术狂热派。随意型用户有兴趣使用更高级更复杂的产品,但却不愿意接触全新的东西,一句话,学习意愿不强烈。主流型用户使用产品的唯一目的是完成某项任务,永远不会产生学会所有功能的想法,一句话,简单的体验。从数量上来看,主流型占据绝大多数。产品的设计应该忽略专家型和随意型,时刻将心思花在主流型用户身上。这是吸引大众,创造大众产品的不二法门。在描述用户需求的方法上,还是使用情景分析法。时间、地点、谁、为什么、怎么样,这几个要素必不可少但又力求简短生动。Part2:删

16、除为什么要删除?删除有助于让设计师专注于把有限的重要问题解决好,删除有助于让用户有简单的体验,也就是抓住了主流型的用户。那如何删除呢?有这么一个原则说得非常好:“把某个功能去掉,如果不影响产品的工作,那么这个功能就不是产品的核心功能。”而“把一切难于实现的功能都删除”是典型的错误做法。(*选自mingrenzhuan)除此之外,删掉实现得不够理想的功能删除也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关于功能和可用性的对比试验。实验结论表明:功能多对于没有机会试用的消费者有吸引力。但是,在消费者使用了产品之后,他们的偏好就会改变,从重视功能变成重视可用性。当我们给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的时候,

17、在用户看来,这并非是一件好事。从心理认知层面来看,原因有二。第一,我无法完全掌控这东西,选择成了我的负担。第二,对某些功能的不使用会让我产生放弃某些可能性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令人非常不愉快的。由此也可以看出,研究人类心理学用助于准确把握用户心态。之前了解到一本名叫无从选择的书,正好是专门研究这一话题,正计划接下来拜读。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能够减少用户的选择。比如根据分析用户信息,选定合适的默认值。如果想要用户再点开复杂的首选项进行一一设置的话,这体验对于主流型用户来说实在不是简单的。比如在某些有输入限制的地方,应该不让用户选择不能选择的内容。比如让用户无限选择日期,然后再弹出类似“你选择的日期超

18、过了范围,请重新选择”这样的语句的话,用户肯定会想:“尼玛!既然不能选,你干嘛还让我选!”大多数的人就会转向你的竞争对手,如果可能的话。删除这一思想不单单可以应用在功能上,还可以应用在一切跟用户体验相关的内容上。比如删除杂乱元素避免视觉混乱,比如精炼字句以减少阅读负担等等。Part3:组织组织,核心是只强调一两个最重要的主题。如果你发现“最重要的”主题竟然有很多,请使用上面的删除法则对付。关于分块,有个经典的建议是把选项组织带“7加减1”个块中,这个数字是人的大脑瞬间能够记住的最大数目。分块就像数学中的分类一样,要做到不重不漏。若非得有重复,也得选择重复交叉最少的分类方法。除了分类,大小和位置

19、也是组织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同样的,大小和位置也必须反映同一个原则:只强调一两个最重要的主题。重要的元素大一点,不重要的元素小一点,相似的元素放在一起运用色彩进行感知分层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法,常见的就像公共交通中的地铁路线图。关于组织的最后一个话题是路径。路径就是用户从他所处位置到达他目的地所经过的一系列节点。有这么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阐述这个话题。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三年的施工,终于快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间的道路该怎么连接还没有确定最后的方案。后来他受到卖葡萄的老太太开放葡萄园这一做法的启发,想出了在乐园的空地洒满草种的办法。在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了

20、许多小道。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并因此获得1971年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的世界最佳设计奖。从这儿可以看出,我们给用户设计的路径绝对不是用户心中最佳的路径,如何听取用户的意见并不断更迭,是改善体验的有效方法。Part4:隐藏无论隐藏什么功能,都意味着你在用户和功能之间设置了一道障碍。那么,我们到底该隐藏那些功能呢?不常用但不能少的功能是第一选择。比如个性化设置,服务器配置等等。渐进展示是隐藏的一种表现方式。所谓渐进展示,类似于先展现基本所需信息,假如用户需要更进一步的信息的话,单击那个“高级”按钮就可以看到。刚刚的渐进展示是从同一个时间点对隐藏进行解释,假如从

21、时间维度对隐藏进行解释的话,那就是阶段展示。所谓阶段展示,类似于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分割成几个步骤,然后在不同的步骤展示其所需信息(隐藏不需要的信息)。还有一种隐藏是捕捉特定动作才会出现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浏览器上选定某些文字之后,附近会浮现出一个翻译的快捷图标。隐藏标签表现形式的选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良好的标签应该采用应邀探索设计模式,激励用户进行探索学习,比如Abode Illustrator对高级绘图工具栏的“小三角”处理;差劲的标签,诸如“高级”之类仿佛在告诉用户:“你不配使用这项功能!”除了要考虑标签的形状,还要注意标签的位置。把标签放在哪里比把标签做成怎么样要重要得多,把标签放在

22、用户视觉关注点上。比如当用户刚刚打开一个站点的时候,目光会扫视整个屏幕。当用户专注于一项任务的时候,他的关注点就会聚焦,这时候的标签就必须出现在用户的关注点附近。Part5:转移转移,目标是“转移后能够更好地展示和实现功能”。转移,可以是从一个设备到另一个设备,就像将复杂的遥控器的部分功能转移到电视的屏幕上。也可以是从一个平台到另一个平台,就像移动端不方便查看的内容同步到PC端进行查看。总结创造简单用户体验的秘诀就在于把复杂性转移到正确的地方,让用户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简单之美。简约至上读书心得5少即是多。简单的产品(如flip、甲壳虫、打印机,Twitter)会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们:简单

23、易用,因此能为大众接受;值得信赖,因此会赢得用户;适应性强,因此会发展出别具一格的应用方式。夸耀效用原理:人们喜欢自己被包围在不必要的功能中。复杂的产品:不可持续。不断向软件中增加功能,也是不可持续的:越难发现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新功能,增加复杂性,代码越来越沉重,维护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产品设计3个角度:管理人员、工程师和用户。本书从用户角度看问题,即如何让用户用起来感觉简单。简单不意味着最少化。朴素的设计仍然具有自身的特征和个性(如椅子)。简单的个性应该源自你使用的方法、所要表现的产品,以及用户执行的任务。貌似简单:如减肥药、快速学英语、说明书、操作向导、引导动画向导。

24、能解决眼瞎的问题,相对便宜,而且不会引起争议。在考虑简化用户体验之前,必须搞清楚公司如何运作(收入与支出)。如汽车领域,简化功能前,总有销售反对。第2章 明确认识什么是简单?如何定义简单的标准:1.用一句话写出来,包括我要设计什么、要遵循哪几条设计规则,尽量使用最简单的术语;2.描述用户的使用情景,我希望用户拥有什么体验。总之,长期坚持理解用户生活的世界,理解他们的偏好和行为,始终是第一位的。走出办公室,软件使用环境,是观察用户的最佳地点。无法控制用户使用软件的环境,只能使软件设计符合环境要求。你的设计要能适应各种干扰。一些环境场景:办公室:大量的相互干扰、听到谈话、电话、短信、邮件;事情往往

25、到最后才办。家里:笔记本的小屏幕;网速会较慢;户外:打手机时还背着包,按钮不大不好用;随时被打断;明亮的阳光;过重的平板用户体验应简单到不受环境干扰的影响,能够在人们被打断的间隙生存。三种用户:专家型:探索你的产品和服务,并会提出改进建议,占少数。随意型:可能使用过类似的产品或服务,有兴趣使用更复杂的产品,但不愿接触全新的东西。主流用户:会掌握一些重要功能的使用方法,使用你产品的目的是完成某项任务。忽略专家型用户:专家不是典型用户,他们的判断会出现偏差,不会体验到主流用户遇到的问题,他们追求主流用户根本不在乎的功能。主流用户应该是目标用户。主流用户/专家用户 特点:立即把工作做完/首先设定自己

26、的偏好认为容易操控最有价值/在乎操控是否精确想要得到可靠的结果/完美的结果害怕弄坏什么/拆解一切刨根问底只要合适即可/必须精确匹配想看示例和故事/原理理解感情需求能帮助把握设计重点。简单意味着控制:首先用户希望自己在掌控自己使用的技术;其次,用户希望感觉实在掌握自己的生活。应该对用户的行为而不是自己的设计感兴趣。不能遗漏用户体验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关注主要的行动,并且要从用户的视角把它描述出来。用三言两语的故事把核心体验表达出来。好处:1.故事可以浓缩大量信息;2.故事很容易记住,便于分享。讲故事要点:情节要简短;展示而不是讲;不要编造;对别人讲,重新修改。达到简单、明确、可信,并且有相应细

27、节。环境角色情节:按照这个思路构思用户体验故事。要想简单,务必把目标定的高些,不要使用常规的可用性目标。 好处是永远可以保持正确的方向,即使是极端的要求。用简单的语言把正在设计的东西描述出来,并且与人分享。甚至只用一句简短的话,基恩能够忽略细节而概括出主要活动,又不能让听众失去兴趣,即达到了简洁的标准。运用学到的东西构思故事,再深刻理解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写出自己的认识比自己想象的时间要长,不要匆忙着手设计,理解核心问题需要时间。与人分享你的认识,让最核心的理念随处可见,提醒人们时刻谨记。第3章 简约4策略删除不必要的,组织要提供的,隐藏非核心的。以简化遥控器为例。删除:去掉不必要的按钮;组织:

28、按照有意义的标准分组;隐藏:把不是最重要的按钮安排在活动仓盖之下;转移:只在遥控器上保留最基本功能按钮,其他控制转移到电视屏幕菜单里。第4章 删除核心:删掉分散用户注意力的因素,聚焦于项目。删除杂乱的特性可以让设计师专注于把有限的重要问题解决好,也有助于用户心无旁骛的完成目标。删除要避免错删,不能把难于实现的功能抹杀。增加价值始于改进核心体验,按照用户体验的优劣为标准对功能排序,划分优先级。砍掉残缺功能,沉没成本不能影响决策。不要因为用户要求就增加功能,而是对用户的要求做逆向工程。步骤:确定用户目的,排定优先次序;寻找能满足优先级最高的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确定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最常见的干扰源,并

29、将解决问题的功能按难易程度排优先级;要知道主流用户的需求与专家需求的差别。去掉可有可无的选项、内容和分散注意力的玩意儿,可以减轻用户负担,让用户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选择过多会让用户无所适从。增加文档中的超链接会降低读者的理解力,即使读者不打开连接。选择聪明的默认值可以减少用户的选择。尤其在首选项。即使非常小的错误也会让用户烦恼,消除错误的*是简化体验的重要思路之一。减少视觉混乱:使用空白或轻微的背景色划分页面,而非线条;少使用强调;别使用粗黑线;控制信息的层次;减少元素大小和形状的变化。删减文字:好处:突出重要的内容,消除分析满屏内容的麻烦,用户会对自己所看更有自信。方法:删除:引见性文字;不

30、必要的说明;繁琐的解释;使用:描述性链接。精简句子:不使用介词;不使用is的动词形式;被动句式换为主动;删掉索然无味的开头,开门见山;减少废话。避免删减过多。如东京苹果店,电梯。注意:法律要件不能删;不能脱离环境删除某些功能。第5章 组织界面设计分块:7加减2个块。组织前首先要理解用户的行为:她们想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确定清晰的分类标准,重复交叉最少的分类方法。按照字母表或者格式排序是2种看似简单实则费力不讨好的分类方法。先对内容有效的组织,再考虑如何设计搜索。按照时间组织活动是一种简单通用的方式。布局要清晰明了。利用不可见的网格对其界面元素。重要的元素要大写,即使比例失调;不重要的应该

31、小很多。把相似元素放在一起。感知分层技术:按照颜色、灰色阴影、大小缩放的方式呈现相似信息。使用颜色标记信息需要用户花心思学习和理解。确保用户会付诸时间学习时,色标系统非常合适。第6章 隐藏相比组织,用户不会因不常用的功能分散注意力。主流用户很少使用,但自身需要更新的功能通常是适合隐藏的功能。如:事关细节;选项和偏好;特定于地区的信息。主流用户更感兴趣展示自己的个性,而非自定义自己的设置。不应让用户自定义他们的软件。自动定制不会让界面简单,反而会更复杂。隐藏精确的控制部件,核心功能+扩展功能的模式。若用户需要寻找复杂的功能,阶段展示是一种方法。适时出现:首先,尽可能彻底隐藏所有功能;其次,只在合

32、适的时机、位置上显示相应的功能。隐藏处理好的界面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界面中包含的线索尽管细微,却恰到好处地提示隐藏功能的位置和功能。如Adobe illustrator。把标签放在那里比把它做的大重要的多。当用户打开一个新站点时,会扫视整个屏幕;而用户专注于一项任务时,专注点会聚焦。第7章 转移实质:转移复杂性到合适的平台或系统组件中,而非用户。让用户感觉简单的前提,搞清楚把什么工作交给计算机,什么工作交给客户。即用户指挥,计算机操作。让一个组件具有多种用途(汽车后窗天线)。简单的最高境界:让专家和主流用户都觉得好用。不要让用户填写结构化表单,让计算机完成数据的结构化工作。愤青设备之间如何协同工作是转移的前提。第8章 最后的叮嘱如何把功能设计的简单,实质是把复杂性放到哪里。把复杂性转移到正确的地方,让用户感觉到简洁之美。绝不能超出用户的能力范围。不能让设计干扰用户的思绪。为用户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从而创造更丰富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党团建设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