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车场第五节斜井井底车场zs.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8841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底车场第五节斜井井底车场zs.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井底车场第五节斜井井底车场zs.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井底车场第五节斜井井底车场zs.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井底车场第五节斜井井底车场zs.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井底车场第五节斜井井底车场zs.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井底车场第五节斜井井底车场zs.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底车场第五节斜井井底车场zs.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节 斜井井底车场,一、井底车场形式及斜井与中段的连接形式 1、斜井有轨提升的方式 矿车提升、箕斗提升(大于30)、台车等。斜井矿车提升:单钩、双钩,单车、串车。2、斜井井底车场的形式 环形车场:用于箕斗或带式输送机提升的大、中型斜井。箕斗提升的下部装载系统与竖井装载系统相似 折返式车场:中、小型矿山(特别是金属矿山)的斜井多用串车提升,串车提升的车场均为折返式。,2、串车提升斜井井筒与车场的连接方式(1)旁甩方式(甩车道)由井筒一侧(或两侧)开掘甩车道,经甩车道由斜变平后进入车场。(2)吊桥方式(吊桥)从斜井顶板方向出车,经吊桥变平后进入车场。(3)平车场 当斜井不再延深时,由斜井筒直接过

2、渡到井底车场,串车提升斜井与车场的连接方式(a)甩车道 1、斜井;2、甩车道;3、吊桥;4吊桥车场;5-信号硐室;6-人行口;7重车道;8-空车道,串车提升斜井与车场的连接方式 吊桥 1、斜井;2、甩车道;3、吊桥;4吊桥车场;5-信号硐室;6-人行口;7重车道;8-空车道,串车提升斜井与车场的连接方式 平车场 1、斜井;2、甩车道;3、吊桥;4吊桥车场;5-信号硐室;6-人行口;7重车道;8-空车道,3、斜井与中间中段连接形式,a 甩车道;,b 斜井中段吊桥;,c 吊桥式甩车道,斜井与各中段连接形式的比较,4、吊桥分类,(a)普通吊桥,(b)吊桥甩车道,(c)高低差吊桥,4、折返式斜井车场运

3、行线路,(1)甩车道车场线路:1)左翼运输巷道来车:在调车场线路1调转电机车头,将重车推进主井重车线2,再去主井空车线3拉空车,拉至调车场线路4,调转车头,将空车拉回左翼运输巷道。2)右翼来车:在调车场调头后将重车推进主井重车线,再去空车线将空车直接拉走。3)副井调车与主井调车相同。,(2)主斜井双钩提升平车场左翼来车:在左翼重车调车场支线1调车后,推进重车线2,电机车经绕道4进入空车线3,将空车拉到右翼空车调车场,在调车场支线5进行调头后,拉回左翼运输巷道。,设两个调车场,左翼为重车调车场;右翼为空车调车场。,5、串车斜井井底车场的组成,(1)斜井连接部分 用斜井甩车道或吊桥将斜井与车场连接

4、起来,并使矿车由斜变平。一般在变平处进行摘空车挂重车(摘挂钩段)。(2)储车场 紧接摘挂钩段为储车场,设有空、重车的储车线(上图中2,3)。(3)调车场 电机车在此处调头,将重车推进重车线,改变拉空车的运行方向。(4)绕道线路:绕道与各种连接线路。(5)硐室:井筒附近的各种硐室。,二、斜井甩车场设计,1、甩车场结构组成 平面线路和硐室 平面线路和各种硐室的布置与竖井井底车场没有原则差异。甩车场(甩车道)结构 甩车道和储车线。甩车道:指从斜井分岔到落平点(起坡点)的一段线路;储车场:指起坡点以外的双轨线路。,2、甩车场结构特点:1)甩车道岔和分车道岔:位置10处:设甩车道岔(I号道岔),岔向甩车

5、道。位置9处:设分车道岔(II号道岔),单轨变成双轨。双轨布置:内侧为提重车线路,外侧为甩空车线路。2)线路竖曲线、落平点(起坡点)及储车线:竖曲线:由斜变平的过渡线路;重车线竖曲线75;空车线竖曲线 86;线路起坡点(落平点):竖曲线的终点(6、5)。空车储车线:6至III号道岔警冲标(00处)间的线路。重车储车线:5至III号道岔警冲标间的线路。,3)高低道(储车线采用自溜坡时)空车在储车线的运行:摘下的空车背向斜井顺坡沿储车线60自动滑行到电机车挂车地点;重车在储车线上的运行:重车从电机车摘车地点向着斜井沿储车线0-5自溜到挂钩处。高低道:储车场巷道底板形成高低台道(上图(c),空车道在

6、高处,重车道在低处;空重车线最大的高低差:两个起坡点的高差H。,5)储车线中的平曲线一般在储车线中设有平曲线,来改变线路方向,目的是同运输巷道(或调车场)连接。,2、甩车、提车线路,(1)线路布置方式 双道起坡系统:甩车、提车线路采用不同的线路,此方式常用,特征是设置双道岔;单轨起坡系统:甩空车线路,提重车线路使用同一线路,只有提升量很小时采用,特征是单道岔设置。双道起坡系统的两种线路布置方式:道岔曲线道岔双道起坡系统;道岔道岔双道起坡系统;,1)道岔曲线道岔双道起坡系统特点:在道岔之间的斜面上加入曲线段。优点:甩车道很快岔离斜井,2号道岔设在甩车道上,从而减小了交岔处的长度和跨度,有利维护。

7、缺点:把钩人员来往于1号道岔和摘挂钩点间,不便操作,安全性差;增加了转角,加大提升钢绳磨损,加大提升牵引角,不利于安全行车。,使用条件:岩石稳固性很差时才采用。替代方法:在两个道岔之间加入较长的直线段,这种布置对把钩工作不利,但减轻了钢丝绳的磨损。2)道岔道岔双道起坡系统。起坡系统特点:两个道岔在斜平面上直接连接。斜井倾角较大时,在两个道岔之间加一缓和段。优点:无曲线段,无前者缺点。缺点:交岔处长度和跨度加大,掘进和维护不便。,左图特点:2号道岔主线接直线,岔线连接接点曲线(或经缓和段连接),适用于连接与石门方向一致的储车线。右图特点:2号道岔主线与接点曲线相接,岔线接直线,适用于连接与主要巷

8、道方向一致储车线。,3)防止甩空车掉道措施 为了防止甩空车时矿车可能碰撞二号道岔岔尖而掉道,可以在两个道岔之间设一较小的曲线段,使二号道岔向斜井方向转2-3,以便隐护二号道岔的岔尖,曲线半径取12-15m。同样使提升牵引角减少2-3。,一号道岔与二号道岔可加入转角,提升牵引角示意图,(2)提升牵引角和道岔选择1)提升牵引角 提升牵引角:重车上提时,钩头车起钩方向与钢丝绳牵引方向之间的夹角。牵引角大小是影响矿车在提车线上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参数。提升牵引角的影响:重车上提时,提升牵引角使钢丝绳产生一个横向力。该力有可能使矿车掉道或倾倒。特别是当矿车经过竖曲线时更容易掉道。,牵引角的计算 牵引角计算:

9、按矿车稳定不倾翻的条件来确定,影响原因复杂,故在设计中,提升牵引角应参照实际经验数据确定。实际中牵引角的取值要求:牵引角不超过10一15且要求钩头车的起钩方向大体对着一号道岔的岔心。若超10一15时,必须使提升钢丝绳不跨过二号道岔末端,因为跨过标高大的空车道提重车时,容易使矿车离轨掉道。,2)道岔选择 原则:斜井倾角较大时,为了保证矿车运行稳定顺利,必须设法减少提升牵引角和选择岔心角较小的道岔;选择较小岔心角的原因:斜井倾角使车辆对轨面的正压力减少,同时串车提升主绳的抖动大,容易使矿车脱轨,所以应选用岔心角较小的道岔,一般选择1/5号或1/6号道岔,当提升量不大时,也可采用1/4号道岔。选择较

10、小岔心角带来的问题:巷道交岔处的长度和跨度均增大,使掘进和维护工程量增加。,3、储车线的高、低道路布置储车线的起止点:起坡点到3号道岔前的线路端部(警冲标)。储车线长度:电机车运输倍的列车长;人推车时不小于二倍的串车长。储车线路的坡度:为简化调车工作,通常将 其(或其中一部分)设计成自溜坡,使矿车自溜。储车线路中的平曲线:根据连接运输巷道(中段巷道或石门)的要求,在储车线路中还要铺设一段平曲线。为了便于说明储车线高低道的结构,以下将由斜变平的变坡方式和竖曲线一并讨论。,(1)高低道变坡方式1)根据经验,为了便于摘挂钩工作,摘挂钩处的高低差不应大于1.0m,同时要求空、更车线的起坡点间距为。2)

11、高低道变坡方式(考虑保持空重车线起坡点的合理间距、空重起坡点高差):空车线(高道)一次变坡:用半径较大的竖曲线一次变,此种变坡方式应用最广。高道两次变坡:为了避免高道竖曲线半径过大,高道可两次变坡,第一次变坡角大些,第二次变坡角小些。,(2)竖曲线半径为便于甩车道从斜面过渡到平面,必须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最小值的限定:在竖曲线终了的起坡点处(摘挂钩的地方),为了便于摘挂钩工作,竖曲线半径应保证串车位于竖曲线处时,相邻两矿车的车箱上缘之间要保有一定的(不小于20cm)间隙。最大值的限定:竖曲线半径过大时会使起坡点远离斜井,增加曲线段长度。,(3)储车线坡度原则:储车线坡度

12、一般均按自留坡计算;计算:矿车自溜到储车线终点处(空车为三号道岔警冲标,重车为变坡点处,两者起点相反,终点相反,设阻车器)来计算;经验值:空车储车线坡度10-14,重车储车线8-10。,(4)平曲线 平曲线设置的方式:取决于斜井与运输巷道之间的距离。竖曲线-直线段-平曲线(距离较大时):在竖曲线之后铺设一段直线,再设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平曲线半径比运输巷道中的曲线半径大,一般取15-20m。竖曲线和平曲线结合的方式(距离较小且生产能力不大时):竖曲线与平曲线结合(重合),边下降边转弯,共用一条空间曲线。这种布置的优点是工程量小,甩车场可以设在距离斜井很近的运输巷道中,但是施工困难很难保证设计要求,车辆容易掉道钢丝绳磨损大,很少采用。实际中使两者部分重合,即竖曲线从平曲线2-3m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