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区经贸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洲地区经贸地.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亚洲经济贸易地理,亚洲经贸地理概况日本与韩国经贸地理东南亚经贸地理南亚和西亚经贸地理,本章目标,掌握亚洲经贸地理概况熟悉东亚地区日本、韩国的经贸概况了解东盟经贸地理概况了解南亚、西亚经贸地理概况,9.1 亚洲概述,面积与人口44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亿,占全世界人口的4/7。,人口中,黄种人最多,占60%,白种人占1/3。民族构成复杂,有1000多个民族,约占世界的1/2语种复杂,汉藏语系约占全洲人口的40%,印欧语系约占24%。,亚洲地形复杂,山区占全洲面积的3/4。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陷相间,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平原占总面积的1/4。河流众多
2、,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也有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经济概述二战后,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为活跃的地区。但是发展极不平衡,日本在亚洲国家中发达程度最高,而一部分亚洲国家尚未能摆脱贫困。亚洲工业发展迅速,日本工业化程度最高;中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韩国在电子重大装备制造领域发展最快;印度在软件产业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亚洲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大洲。亚洲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6年,亚洲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34.95%,进口占世界的29.87%。主要以出口制成品为主。约一半左右的贸易是在亚洲国家间进行的。,9.2 东亚地区经贸地理,一、日本经贸地理
3、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上,东濒太平洋,北隔宗谷海峡与俄罗斯的萨哈林岛相望,南与我国台湾省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相接近,西隔东海、黄海、日本海与中国、韩国、俄罗斯相望,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是个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日本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1自然地理环境,日本是多山的国家,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6%,美丽著名的富士山,被称为日本的“圣丘”,为日本最高峰。平原面积狭小,只分布在河流两岸及滨海地带,位于本州东南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也是日本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平原少、耕地就少,对种植业发展不利;山地、丘陵多有利于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多
4、山地形使日本缺乏平坦、广阔的平原。日本众多的人口大多集中在狭小的平原上,农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平地少也给工业和建筑用地造成困难,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地表崎岖,河流短促,水流湍急,多峡谷,多瀑布,不利于内河航运,有利于水力资源开发。山地多,林地多。山地的地形和季风气流配合,形成丰沛的降水,一方面为工农业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另一方面为开发水力资源提供条件。,由于它欧美各国远隔重洋,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极深刻,较晚进入资本主义。孤悬于大洋之中,国土狭小,人口众多(产生近乎疯狂的向外扩张意识)海空运输是对外联系的根本途径。,地质活动活跃火山活动(1)火山土壤十分肥沃,有利于种植业和林业。(2)
5、多温泉。(3)火山活动的结果形成形态优美的火山锥和一些壅塞湖,从而构成风光优美的旅游胜地。“地震国”矿产资源贫乏,分布零散,开采条件差。,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春夏之交有梅雨期。海洋性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1)对日本农业的发展相对较有利。(2)充沛的淡水资源。(3)不利的方面:夏秋季节易受台风袭击。,海洋环境长而曲折的海岸线,海岸线长达近3万公里许多优良港湾:黑潮暖流,三湾一海地区:东京湾、伊势湾、大坂湾、濑户内海。(造船业、捕渔业、海洋运输业、对外贸易等经济部门的发展都极为有利)北海道附近的西北太平洋渔场处于寒暖流交汇的地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日本是世界渔业大国。
6、,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且分布零散,除煤、锌有一定储量外,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棉花、羊毛、小麦、大豆等绝大部分依靠进口。水力资源丰富,近海渔业资源丰富。,2 人口和民族,人口1.26亿,人口平均密度高,为320人/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占3/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民族构成:大和民族占99%。少数民族阿伊奴族人,主要居住在北海道地区。外来人:朝鲜、中国。大多数信仰佛教,部分信奉神道或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3 经济地理环境,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工业化历史不长,但是发展极快。1900年的工业产值只相当于英国的5.5%,1939年提高到
7、英国的36%,20世纪60年代中期超过英、法和联邦德国,80年代超过前苏联。1953年,日本人均GDP为573美元,不到美国的1/4;1973年为2964,超过英国,达到美国的52%;1978年突破3000美金,为美国的83.6%;2011年日本人均GDP42983美元,是美国的91.2%。我国在50年代初人均GDP与日本差别不大,目前仅为日本的1/10。,日本经济规模庞大,部门结构完整,发展水平高。但是垄断性强,三井、三菱、住友、富士、第一劝银、三和等六大财团左右着日本经济和内政外交。日本高度依赖对外贸易。90%以上的原料靠进口,大部分工业产品靠出口。日本大部分工业集中于“三湾一海”地区,俄
8、农业生产主要集中于日本领土“内部”。,农业农业在日本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日本农业劳动力投入相对较高,而粮食自给率却相对较低。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大米、小麦、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有蔬菜、水果、花卉等。,工业日本工业高度发达,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产值制造业、建筑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约占38.6%;从业人口制造业、建筑业、矿业为l787万人,约占总劳力的26.8%。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的“三湾一海”(东京湾、大阪湾、伊势湾和濑户内海)地区。工业部门齐全、体系完整,原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开始向电子信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为了降低成本,打开国外市场,开
9、始把劳动密集、资本资源密集乃至技术密集的汽车、电子等工业生产向海外迁移。,钢铁工业钢铁工业是日本重点投资部门,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欧美主要产钢国家。日本钢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均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钢铁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除石灰石、耐火材料可以自给外,绝大部分靠海外市场。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钢材出口国,日本钢铁生产所需原料、燃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日本钢铁生产分布集中。阪神是最大的钢铁基地。,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是日本最大的工业部门,包括普通机械、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等。日本机床工业发达,现已普遍采用电脑和数控装置,通用性强,实现了快速和智能化,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床生产国。在精密仪器方面,
10、日本手表的产量多年来居世界第一位。手表和照相机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强,已成为日本出口的重要产品之一。,汽车工业汽车工业是日本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与钢铁、船舶一起被称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汽车工业是日本的支柱产业和最大的出口产业。汽车的1/2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产品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著名的汽车公司有“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和“三菱”等。汽车生产主要集中在京滨、名古屋两个工业区,约占全国产量的70%。丰田是日本的“汽车城”。,电子信息工业日本电子信息工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在世界十大半导体厂商中,日本有三个:东芝、NEC和日立。日本是世界上
11、最大的集成电路生产国和电脑芯片生产国。电子工业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从沿海到内地,从北海道到九州岛均有电子生产,但仍以京滨、阪神和九州地区最为集中。九州岛是日本最大的集成电路和电脑芯片生产基地,因此有“硅岛”之称。造船工业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王国,以建造商船和油轮为主,是世界最大的船舶输出国。造船工业是钢材的大消费者,故日本的大造船基地基本上与钢铁基地相近,集中分布于“三湾一海”地带。长崎是日本和世界最大的造船中心。,交通运输业日本的铁路电气化率超过一半,是世界上铁路网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主要线路分布在沿海地带日本是世界海事大国,造船业发达,商船吨位仅次于希腊。航空业十分发达,东京和大阪是日本的
12、两大国际航空港。,4 对外贸易,战后,“贸易立国”作为基本国策。日本主要进出口区域为亚洲、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欧盟,这三大区域合计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87.8%。从出口国别来看,美国是日本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和韩国是日本第二大和第三大出口市场。中国和美国是日本第一和第二大进口市场。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继续维持日本第三大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国的地位。,车辆及其零附件、机械设备和电气和电子产品是日本主要出口产品类别,美国仍是该产品最主要出口目的地,俄罗斯已经跃升为日本载人机动车辆的第二大进口国家。日本出口机械设备占其出口总额的20.0%左右,该类产品主要出口国家是中国和美国,其中对中国的
13、出口一直维持较快的增长,但对美国的出口额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从具体商品来看,半导体、视频、音频设备及其零部件是日本电气和电子产品出口最多的产品类别,出口额合计占该类产品出口总额近一半的份额。矿产品、机电产品是日本主要的进口产品类别,原油仍是日本第一大进口产品。,5 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外部因素: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国际市场原料和能源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美国的支持和援助。如韩战订单。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战后“关贸总协定”大力倡导贸易自由化,为日本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宽松的市场。,内部因素国防开支少,全国的财力、物力主要用于发展经济。重视教育,努力提高人才素质重视引
14、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本国质量高价格低的劳动力大力紧缩政府行政费用支出充分发挥岛国特点和位置优势,二、韩国,1 自然地理环境,面积9.9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约17000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韩国多丘陵和平原,约70%是山区,地势比半岛北部低。丘陵大多位于南部和西部。西部和南部大陆坡平缓,东部大陆坡很陡,沿西海岸河流沿岸有辽阔的平原。韩国最高的山峰济州的汉拿山,海拔1950米;智异山,海拔1915米;雪岳山,海拔1708米。,汉拿山,由于受海洋暖流及东南亚潮湿季风的影响,韩国具有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双重特征。一年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昼夜温差不大。雨
15、雪丰富,由于受季风影响,雨季和旱季较明显。韩国拥有相对多的河流,这些河流在形成韩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韩国实现工业化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2 人文地理环境,韩国人口为4685.8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72人,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生活在首都首尔。,在韩国,人们信仰各种各样的宗教。韩国称为“多宗教之邦”。其中佛教9.87%、基督教22.78%、天主教4.89%、圆佛教0.24%,还有大宗教、天理教、伊斯兰教、国际道德协会、太极教、性德教等。其中既有朝鲜本土产生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宗教,又有外来宗教。,3,经济地理环境,韩国从1962年起,实施5年经济开发计划,提出了“贸易立国”方针,走上了“出口主导型”
16、的发展道路。70年代,韩国件产业发展转向重化工业。1973年确定了10大战略工业部门,加速重工业发展,创造了“汉江奇迹”。韩国经济发展迅速,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人均国民收入从60年代的60多美金提升到2005年的1.63万美金。2011年韩国人均GDP为2.24万美金,是中国的5倍多。,农业韩国曾是个传统的农业国,但韩国农业发展缓慢,在国民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韩国是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家,其粮食自给率不高,且呈下降趋势。水稻是韩国最重要的农产品,水稻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0%左右。韩国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烟草、大豆和麻类等。,工业韩国工业以重、化工工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
17、、纺织等。浦项钢铁厂是世界第二大钢铁联合企业。造船能力居世界第二。汽车产量是世界第五位。电子工业以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为世界十大电子工业国之一。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尤为迅速。韩国的工业中心是北部以汉城、仁川为中心的京仁工业区和南部以釜山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工业区。,钢铁工业。韩国是世界第五大钢铁生产国,排在中国、日本、美国和俄罗斯之后。汽车工业。韩国汽车工业是韩国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韩国主要汽车厂有家,有现代、大宇和起亚等。造船工业。造船业是韩国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韩国三大造船企业是: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和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影视业近15年来,韩国影视业异军突起,风靡国际市
18、场。2005年,韩国电影出口额达6700万美元,增长近15,电视剧出口额近1亿美元。韩国影视产品已经登陆欧洲和北美市场,并确保占有一席之地,在全世界刮起“韩流”。美丽产业韩国有“整容大国”之名。整容美容健身已经与媒体广告、演出策划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美丽产业”链。,4 对外贸易,贸易大国,韩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制成品,包括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汽车、纺织服装、船舶等,进口商品主要是矿产品、机电产品、电子元件、原油、煤炭等。中、日、美是韩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连续多年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顺差来源国。,9.3 东南亚经济贸易地理,一、地区概况东南亚
19、即南洋,由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组成,面积407万平方公里,人口5.6亿多,是世界人口稠密区。,1 地理位置,处于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长约800千米,最窄处约37千米,水深25-113米,可通行25万吨级以下的巨轮。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主要水道,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印尼的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也是重要航道。,2 人文地理环境,人口众多,绝大部分是黄种人。华侨数量较大,约2000万。如马来西亚的华人约占1/3,新加坡华人占77%,印尼有华裔华侨600多万,菲律宾华侨约60多万。东南亚各国宗教信仰不同。印尼、马来西亚、文莱和东帝汶信奉伊斯兰教;泰
20、国、缅甸、越南、新加坡多信奉佛教;菲律宾则是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3 经济地理环境,东盟 成立于1967年,总部在印尼的雅加达。东盟不是一个超国家组织,而是一个国家间组织,是一个松散的多国联合体。2008年东盟宪章生效,是东盟历史上的里程碑,赋予了东盟法人地位,对各成员国均有约束力,为东盟一体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亚洲经济最活跃地区 独立前东盟经济结构单一,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新加坡,新兴工业化国家,目前的人均GDP达3万多美元;文莱,石油输出国,工业化程度很低,98%的出口是石油,东南亚首府,人均GDP3.5万美元。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四国,人均GDP在1000-
21、6000美元之间,属于中等收入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属于贫穷国家,4 对外贸易,目前是全球重要的电子及其他高附加值工业品生产基地,如集成电路、手机、计算机及其部件;进口以机械设备、技术及原材料为主。物流业发达,新加坡是亚太地区领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心,整合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网络供应链管理系统,构建了亚太地区的外包供应网。新加坡港和樟宜机场分别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和航空货运中心。东南亚国家的主要对外贸易伙伴是日本、美国、中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9.4 南亚和西亚地区经贸地理,一、南亚地区又称南亚次大陆,共有七个国家: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另外还
22、包括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1 地形与气候,可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中部为恒河-印度河冲积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2 人文地理环境,现有人口超过15亿,印度人占主体,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人口也超过1亿。居民中间有白、黄和黑色人种,尤以白、黑人种的混合人种为主南亚是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发源地,婆罗门教演变为印度的国教,佛教在斯里兰卡被奉为国教,不丹则信奉喇嘛教。,3 经济地理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南亚地区创造了地区经济增长的奇迹。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本地区最大的国家。印度是“金砖四国”之一,人均实际收入达到2500美元,南亚其它国家大部分是贫困国家。农业是南亚最基本的经济部门。南亚各国农业
23、生产总值约占30%,远超过世界其它地区。其中,尼泊尔是典型的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86%,农业占生产总值的50%。斯里兰卡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马尔代夫以渔业为主,孟加拉国主要出口黄麻及其制品,巴基斯坦主要生产棉花及其制品。南亚各国的粮食自给程度较高,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黄麻和茶叶生产地。,南亚工业基础薄弱,缺乏能源,制造业除印度有较大的规模外,其他国家主要有传统的手工业和轻工业为主。印度是世界铁矿石出口大国,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巴西,其中大部分出口到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达。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IT大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国和出口各国,也是第二大软件储备库。印度的班加罗尔是IT中心。印度的制药
24、业实力十分雄厚,除了能生产各类“批量药”之外,还几乎掌握了全部“处方药”的生产技术。印度是世界三大氮肥生产国之一。,二、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的交界地带,西北部的黑海海峡是欧、亚两洲交通的咽喉。红海南面的曼德海峡-亚丁湾,控制着红海到苏伊士运河的进出。霍尔木兹海峡-阿曼湾是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国际石油通道”,是世界重要的战略要地。,2 人文地理环境,西亚人口约3.2亿,是世界上人口最稀疏的地区之一,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4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巴林人口密度为1059人每平方公里,沙特每平方公里11人。城市人口占主体,平均约70%,外籍劳工较多,海湾6国劳工占总人口的1/3,科威特则达到
25、2/3。大部分人口为阿拉伯人。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大部分国家居民,特别是妇女,喜着长袍。,3 经济地理环境,是世界能源基地,其石油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均是年产亿吨以上的产油大国。海湾地区油田规模大,波斯湾储油大于6.7亿吨的特大油田27个。其中,沙特的盖瓦尔油田和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储量均超过100亿吨,相当于美国的总储量。地质条件好,单井产量高。油气埋藏浅、渗透性强、自喷率高,单井产量最高达到14万吨,高出美国220倍,拉美17倍。油田离海近,石油运输方便。大部分油田离海岸100公里以内,是由外运十分方便。,石油输出国经贸特点石油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约占海湾各国生产总值的36%-70%。各国还加强了炼油工业和石化工业。积极发展基础工业、新兴工业,经济趋向多元化、现代化。海湾国家还大力发展水电、建材、钢铁、机械、炼铝、炼铜、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另外,大力兴建海水淡化工程,科威特、沙特都有海水淡化工厂。沙特农业发展迅速,粮食、蛋奶已经实现基本自给,而且小麦、鱼虾还可出口。伊朗则是传统的生丝出口国。,非石油输出国经济多以农牧业为主,但也有发达国家,如以色列工农业和军事科技水平高,经济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