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Humananatomy.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9093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9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学Humananatomy.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人体解剖学Humananatomy.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人体解剖学Humananatomy.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人体解剖学Humananatomy.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人体解剖学Humananatomy.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学Humananatomy.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学Humananatomy.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体 解 剖 学Human anatomy,第五篇 感觉器概述:一、感觉器(sensory organs):机体感觉刺激的 装置,是感觉器和附属结构的总称。感受器:是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结构。二、据部位和接受刺激的来源:(一)外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鼻腔和口腔粘 膜、视器、听器。(二)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三)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韧带和内耳平衡器等处。,第一章 视器组成 眼球眼副器: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筋膜及眶脂体。第一节 眼球 前极:前面的正中点 后极:后面的正中点一、眼球的外形 赤道(中纬线):两极间中点 沿眼球表面所做的环行线 眼轴:前极至后极

2、的矢状轴 视轴:瞳孔中央至视网膜中央凹 的连线,二、眼球的构造:(一)、眼球壁:1、纤维膜(外膜):强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构 成,保护。1)角膜:前1/6,无色透明,曲度较大,有折 光作用,无血管,有大量的感觉神 经末梢 2)巩膜:后5/6,不透明,乳白色,厚而坚 韧,血管少。巩膜静脉窦:位于巩膜与角膜交接处深部的环 形小管。,2、血管膜(中膜、色素膜):含有大量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分三部分:1)虹膜:呈圆盘状,中央有瞳孔,内有两种平滑肌(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开大肌交感神经支配)2)睫状体:位于巩膜与角膜移行部的内面,其矢状面呈三角形。前部:睫状突,连虹膜 后部:睫状环,连脉络膜 睫状肌:

3、连睫状小带,调节晶状体的曲度。3)脉络膜:后2/3,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起营养视网膜外层和遮光作用。,3、内膜(视网膜)睫状体部 盲部1)分部 虹膜部 脉络膜部(视部):前部薄,后部厚2)视神经盘:节细胞轴突在视网膜后部集结成束,并形成圆盘状结构称,无感光作用,称生理盲点。黄斑:视神经盘的颞侧约0.35cm并稍偏下方,中央的凹陷称中央凹,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二)眼球内容物1、眼房和房水1)眼房:是位于角膜、晶状体、睫状小带和睫 状体之间的空隙,被虹膜分为眼前房和眼后房,两房借瞳孔相通。2)房水的产生和循环途径:睫状体产生 眼后房 瞳孔 眼前房 虹膜角膜角 虹膜角膜角隙 巩膜静脉窦 睫前静脉

4、 眼静脉 房水功能:折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内压。临床:房水过多或循环受阻,眼内压增高,引起青光眼。,2、晶状体:双凸透镜状,无色透明。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 睫状小带松弛 晶状 体变厚视远物时:睫状肌舒张 睫状小带紧张 晶状 体变薄晶状体异常:近视眼、老花眼、白内障。3、玻璃体:无色透明胶状物质,有折光和对视网膜支撑作用。,第二节 眼副器一、眼睑:1、主要结构:上睑、下睑、睑裂、内眦、外眦2、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结膜。特点:皮肤细薄,皮下组织疏松,水代谢异 常,可引起水肿。前缘:长有睫毛、睫毛根部有睫毛腺,急性炎症(睫毛腺感染)时称外 3、睑缘 麦粒肿。后缘:睑板腺的开口,受阻时

5、(睑板腺 囊肿)称为霰粒肿。急性炎症时称 为内麦粒肿。,睑结膜:眼睑内面二、结膜 球结膜:眼球外面 结膜穹:睑结膜与球结膜移行部分,结膜上穹比下穹深,异物易滞留。结膜囊:睑裂闭合时,结膜形成的囊 状腔隙。三、泪器:1、组成 泪腺:眶上壁前外侧的泪腺窝中。排泪管道: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2、泪液的产生和排出途径:泪腺产生 瞬目作用 上下泪小点 上下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下鼻道,四、眼外肌,上斜肌,第二章 前庭蜗器一、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三部分。(一)耳廓:收集声波(二)外耳道: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外侧1/3:软骨部 连接处较狭窄,异物易嵌顿。内侧2/3:骨部 走向:先向前上,继而

6、稍向后,最后弯向前下,成人检查鼓膜拉向后上。婴儿外耳道短而窄,检查鼓膜时将耳廓拉 向后下方。,(三)鼓膜:半透明,椭圆形,向前下方倾斜(外耳道前下壁较长)。主要结构:鼓膜脐,反射光锥,锤纹,锤骨前、后襞(将鼓膜分为松弛部和紧张部。)特点:1、无残余震动 2、无固有有震动,二、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一)鼓室:颞骨岩部内含气的不规则小腔。上壁(盖壁):为一薄骨板分隔鼓室和颅中窝,中 耳炎可引起颅内感染。下壁(颈静脉壁):分隔鼓室和颈内静脉起始部,有先天性缺如者。前壁(颈动脉壁):有鼓膜张肌半管、咽鼓管半管后壁(乳突壁):有鼓窦口,是寻按鼓室的标志。外侧壁(鼓膜壁):大部分由鼓

7、膜构成 内侧壁(迷路壁):有岬、卵圆窗(前庭窗)、蜗窗(圆窗)、面神经管凸。,(二)鼓室内容物:1、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 2、肌肉:鼓膜张肌、镫骨肌(三)咽鼓管:为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可 分为软骨部和骨部。小儿咽鼓管短而宽,略呈水平位,咽部感 染可引起中耳炎。(四)乳突窦(鼓窦):鼓室与乳突小房之间的 小腔,前通鼓室,后通乳突小房。乳突小房:为颞骨乳突内的许多含气小腔。,三、内耳:(一)骨迷路:1、前庭:构成鼓室的内侧壁,有岬、前庭窗、蜗窗,后上方借5个孔通骨半规管,前下方通前庭阶。2、半规管:前(上)半规管、后半规管、水平(外)半规管,每个半规管有两个脚:单骨脚和壶腹脚,前后半规管的单骨脚合成一个总骨脚。3、耳蜗:蜗螺旋管环绕蜗轴卷曲两圈半构成,蜗顶朝向前外,蜗底朝向后内。骨螺旋板将蜗螺旋管不完全地分为前庭阶和鼓阶,二者借蜗孔相通。,(二)膜迷路:1、椭圆囊:椭圆囊斑 感受静止和直线变速运 动时位置变化的刺激。球 囊:球囊斑 2、膜半规管:壶腹嵴,感受旋转变速运动时位 置变化的刺激。上壁:前庭襞3、蜗管 下壁:基底膜,有螺旋器(Corti器),为听觉感受器。外侧壁:富有血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