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特殊感觉器官.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9105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2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特殊感觉器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特殊感觉器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特殊感觉器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特殊感觉器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特殊感觉器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特殊感觉器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特殊感觉器官.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视 觉 器 官眼,第一节 概 述,第四章 特殊感觉器官,第三节 听 觉 器 官-耳,第一节 概 述 感觉的产生: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感受刺激 传导通路的信息传入 中枢的整合分析,1、感受器的类型和分类 感受器(receptor):是指分布于体表或机体内部组织中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适宜刺激:某一种感受器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能量刺激即成为感受器的适宜刺激。非适宜刺激也可使某种感受器反应,但需刺激强度大。,1)根据感受器分布的部位不同,可将其分为:内 感受 器:感知机体内部环境的变化。外 感受 器:感受外部环境的变化。2)根据感受器接受刺激的性

2、质不同,感受器可分为:化学感受器:主要感受化学物质浓度变化的刺激。机械感受器:主要感受机械力或引起感受器变性的 刺激。光 感 受器:感受可见光光强和波长的变化。温度感受器:可分为热敏感受器和冷敏感受器两种 不同类型。,2、感受器的换能的分子信号机制 感受器的换能:感受器必须将其他能量形式转换成为电信号形式,才能将机体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中,此过程称为感受器的换能。,感受器的换能的共同步骤:1、当感受器接收到不同的刺激能量。2、感受器细胞通过改变膜上某些离子通道的蛋白分子构型,引起某些离子的跨膜流动,在受体细胞中产生膜电位的变化,即感受器电位或称为发生器电位。3、感受器电位能调节某些通道(如电

3、压门控Na+通道或Ca2+通道)的活动开闭,或在同一细胞的不同位置引发动作电位。,3、感受器的编码 感受器在将外界刺激转换为神经动作电位时,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信息也就存在于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了,神经冲动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在神经纤维中的传输,即称为感受器的编码。频率编码:刺激越强,动作电位发放的频率越高,这就是刺激强度的频率编码。群体编码:刺激强度可以通过参与传输信息的神经纤维数目的多少来编码。标记线方式编码:由于某一种感受器只能选择性地对某些特殊能量刺激发生反应,由此产生的传入冲动只能通过特定的通路到达皮质特定部位,引起特定的感觉。,4、感受器的适应 感受器的适应:同一刺激强度持续作用于同一感

4、受器时,产生的感受器电位会逐渐减小或频率降低,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感受器的适应可降低去极化的范围和程度,使传入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频率下降,甚至不再产生反应。根据产生适应的快慢,将感受器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两种。,第二节 视 觉 器 官 眼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波长370740nm的电磁波)。,可见光,眼的折光系统,折射成像,视网膜的感光系统,换能作用,感受器电位视NAP,视觉中枢视觉,眼的基本概念,一、眼的结构,(一)眼球 1、眼球壁(1)纤维膜(角膜、巩膜)(2)血管膜(脉络膜、睫状体、虹膜)(3)视网膜 2、眼球内容物(1)房水(2)晶状体(3)玻璃体,1.眼球壁的结构:

5、(1)纤维膜(外膜):角膜占纤维膜1/6,无色透明,无血管的结缔组织组成。具有折光作用;有丰富的感觉N末梢,感觉灵敏。巩膜-占纤维膜5/6,白色不透明,前接角膜,后方与视N表面硬膜相连。具有保护作用。角膜与巩膜交界处有环形的巩膜V窦(许氏管)。,(2)血管膜(中膜):虹膜位于血管膜最前面,后接睫状体,虹膜颜色因种族而弃,我国为棕褐色。虹膜由平滑肌组成:瞳孔括约肌(缩瞳肌)环绕瞳孔周围,受副交感支配。副交感 缩瞳肌收缩 瞳孔缩小。瞳孔散大肌(扩瞳肌)放射状排列,受交感支配。交感 扩瞳肌收缩 瞳孔扩大。,睫状体:睫状突-最前端较厚的放射状突起.虹膜后方 睫状小带-睫状体发出与晶状体相连(悬韧带).

6、睫状肌-环形平滑肌,受副交感支配.睫状肌收缩和舒张可以改变晶状体前后的厚度和曲率,能调节远近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腔隙,被虹膜分隔,虹膜前为前房,虹膜后为后房,其中充满房水。脉络膜:位于眼球壁的后2/3,在睫状体后部。内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呈棕黑色。其功能是供给眼球营养,吸收眼球内散射后的多余光线。,(3)视网膜(内膜):衬在脉络膜的内面。外层色素细胞上皮层。内层神经细胞层,有三层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层,有三层神经细胞组成.外:感光细胞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中:双极细胞.内:神经节细胞其轴突为视神经纤维组成 视神经,在眼球后方穿出。视神经-起始处视网膜呈白色圆形隆起称视

7、N乳头(视N盘),中央有血管出入,无感光细胞称生理盲点。视N乳头外侧约3.5mm稍偏下方为黄斑,其中凹陷称为中央凹是感光最敏感处。,2.眼内容物(眼内折光系统):(1)房水:无色透明液体,充盈于前,后房中。房水的作用:折光作用,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内压。房水生成:由睫状肌上皮细胞内含大量碳酸酐酶有关。其形成机制尚不太清楚,一般认为除来自血浆的被动滤过外,还有主动过程参与。,房水循环:进入 经瞳孔 睫状体产生房水 眼后房 眼前房 虹膜角间隙 巩膜V窦 睫状V。,*房水不断生成,不断回收,生成与回流达动态平衡,使眼内保持恒定的房水,维持眼内压(2.3-3.2KPa)。*如房水循环受障,房水积聚

8、,使眼内压,视力减退,甚至失明-青光眼。,(2)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方,外包弹性透明囊,其边缘有睫状小带连于睫状体。睫状肌舒缩可调节其凸度。作用:聚光作用,具有弹性,所以凸度可改变。*晶状体发生混浊,可影响视力-白内障。(3)玻离体:无色透明胶状物,充满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作用:折光和支撑视网膜的作用。,(二)眼球的附属装置,1、眼睑2、结膜3、泪器4、眼外肌,二、视觉生理视觉生理可分为(1)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过程;(2)视网膜感光细胞如何将物像转变为神经冲动的过程。,外界光线,眼 折 光 系 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感光细胞,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将光线刺激的视觉信 息转

9、变为神经冲动,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 中枢(枕叶),视觉,1、物象形成:当看6m以外的物体时,远物发出的光线(平行光线)入眼后,折射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看清远物。但当看6m以内的近物时,近物发出的光线(是辐射状)入眼后,折射聚焦、应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视物模糊不清。,实际上,正常人眼看近物时,眼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能随物体的移近而相应的改变,使物像仍落在视网膜上,看清近物。,眼的调节:晶状体调节、瞳孔调节和眼球会聚。,(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1)晶状体调节,视近物时,物像落在视网膜后,大脑皮层枕叶区,中脑正中核,动眼神经缩瞳核,动眼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睫状神经节,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凸度,折光

10、能力,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视远物时,晶状体凸度(睫状肌舒张,悬韧带拉紧).,调节前后晶状体的变化,视神经,皮层-中脑束,睫状短神经,睫状肌(环形肌)收缩,(2)瞳孔调节(瞳孔缩小)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1.58.0 mm之间。,当视近物时,除发生晶状体的调节外,还反射性的引起双侧瞳孔缩小。看近物,模糊成象视N皮层视区(枕叶)中脑动眼N副交感核动眼N另一分支(副交感f)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光线,减少折光系统球面差,使成象清哳。瞳孔近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概念:瞳孔的大小还随光照强度而变化,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称为瞳孔对光反射。特点:具有双侧效应(互感性对光反

11、射),即不仅光照侧瞳孔缩小,而且对侧瞳孔也缩小。,意义:调节光入眼量:强光时瞳孔缩小,保护视网膜;弱光时瞳孔散大,增加视敏度;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协助诊断:通过观察缩瞳的程度、速度和双侧效应等,帮助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部位、全身麻醉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过程:,强 光,视网膜感光细胞,视 神 经,中脑的顶盖前区(双侧),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双侧),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当双眼凝视一个向前移动的物体时,两眼球同时向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眼球会聚。它也是一种反射活动,其反射途径与晶状体调节反,3.眼球会聚:,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为效应器(内直肌)。意义:使物像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的

12、对称点上,使视觉更加清晰和防复视的产生。,(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作用 视网膜衬在脉络膜的内面,是眼的感光系统,其功能是感光和换能,即接受光刺激,并把光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1.视网膜结构:外层为色素细胞层 内层为神经细胞(三层细胞组成)外:感光细胞(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中:双极细胞 内:N节细胞-其轴突为视N纤维组成视N,在眼球后方穿出.,(1)色素细胞层:内含黑色素颗粒和Va,对感光细胞有营养和保护作用:,(2)感光细胞层 外段呈圆盘状重叠成层,感光色素镶嵌在盘膜中,是光-电转换产生感受器电位的关键部位。产生的感受器电位以电紧张方式扩布到终足。,(3)神经细胞层 细胞层间存在着复杂的突触联系,

13、有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可纵向和水平方向传递信号。当最初产生的视觉电信号,将首先在这些细胞层中处理与加工。,项 目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分 布 视网膜黄斑部 视网膜周边部,感光色素 有感红、绿、蓝光色素3种 只有视紫红质1种 统称视紫兰质,种族差异 鸡,爬虫类仅有视锥细胞 鼠,猫头鹰仅有视杆细胞,适宜刺激 强光 弱光,光敏感度 低(强光兴奋)高(弱光兴奋),分 辨 力 强(分辨微细结构)弱(分辨粗大轮廓),专司视觉 明视觉+色觉 暗视觉+黑白觉,视 力 强 弱,(中央凹为主)(向外周递减),结构特征,功能作用,(4)两种感光细胞的结构、功能比较,(5)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视 紫 红 质,光照分

14、解暗处合成,Va,醇脱氢酶,视蛋白+全反型视黄醛,注 视紫红质由视黄醛和视蛋白构成的结合蛋白,是视杆细胞内所含的感光物质.光照时视紫红质分解,视杆C产生光感受器电位,再引起视网膜电活动。分解与合成速度取决于光强:暗处分解合成,亮处分解合成,强光处于分解状态。分解与合成过程中要消耗一部分视黄醛,需血液循环中的Va补充,缺乏Va夜盲症。,(6)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光 照,视紫红质分解变构,无 光 照,视紫红质(中介物),激活盘膜上的传递蛋白(G蛋白),激活磷酸二酯酶,分解cGMPcGMP,cGMP依赖性Na+通道关闭,外段膜Na+内流(内段膜Na+泵继续),感受器电位(超极化型),电紧张方式扩

15、布,终 足,cGMP含量高,cGMP依赖性Na+通道开放,外段膜Na+持续内流(内段膜Na+泵泵出Na+),静息电位(-30-40mv),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超极化型),电紧张方式扩布,终 足,双极细胞(去或超极化型),电-化学-电,电-化学-电,神经节细胞(动作电位),(7)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和色觉,视锥细胞有分别含有感红光色素、感绿光色素、感蓝光色素三种视锥细胞。感光色素统称为视紫兰质.也是视黄醛和视蛋白的结合物.视锥细胞的功能特点是分辨力强,并具有辨别颜色的能力,色盲缺乏相应的视锥细胞。,(四)视觉的传导通路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产生电位变化双极细胞 神经节细胞视神经。视神经在视交叉处进行

16、半交叉(来自视网膜鼻侧的纤维交叉到对侧,而颞侧的纤维不交叉仍在同侧前进),每侧眼球的交叉与不交叉的纤维组成一侧视束,视束到达丘脑后部的外侧膝状体,换神经元后,其纤维上行经内囊后到达大脑的枕叶视觉中枢。,(五)几种视觉生理现象1、暗适应与明适应,(1)暗适应:概念:指从明处进入暗处,最初看不清,经过一定时间恢复暗视觉的过程(约2530min)。机制:视紫红质的含量在暗处恢复的过程。,(2)明适应:概念:从暗处到强光下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不能视物,只能稍等片刻,才能恢复视觉,(约1min)。机制:视紫红质分解的过程。,3、视野 概念:指单眼固定不动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看到的空间范围。,范

17、围:上眼框和鼻粱遮挡的缘故,单眼视野的下方上方;颞侧鼻侧。三种视锥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不匀,色视野的白色黄蓝红色绿色。,绿,红,蓝,白,生理盲点投射区位于视野的颞侧15处。,2.视力:指视觉器官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4、眼的折光异常,正常眼(正视眼)通过调节,可以分别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称为屈光不正(非正视眼)。常见的有远视、近视和散光。,(1)近视眼: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角膜和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小,折光能力过强。故远处物体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以致视远物模糊不清;而近处物体发出至眼的辐射光线,眼不需

18、调节或作较小的调节,就能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而看清近物。因此,近视眼的远点比正视眼的近,远视力差,近视力正常。矫正:配戴适宜凹透镜。,(2)远视眼: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故远处物体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以致视远物模糊不清;而近处物体发出至眼的辐射光线,眼需作更大程度的调节,才能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而看清近物。因此,远视眼的近点比正视眼的远,看远物、看近物都需要调节,故易发生调节疲劳。矫正:配戴适宜凸透镜。,(3)散光眼:角膜或晶状体(常发生在角膜)的表面不呈正球面,曲率半径不同,入眼的光线在各个点不能同时聚焦于一个平面上,造成在视网膜上的物像不清晰或变形

19、,从而视物不清或视物变形。矫正:配戴适当的柱面镜,在曲率半径过大的方向上增加折光能力。,复习思考题 1.眼在看物体时是如何进行调节的?2.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有什么区别?3.简述视杆细胞接受光线产生视觉的基本过程。4.在夜间视物时,为什么注意力越集中,视物效果反而更差?5.生理性盲点对人的视觉有无影响?为什么我们一般感受不到视野的缺损?6.试述眼的各组成部分发生病变时,对视力将产生什么影响?各有何特点?7.晶状体摘除的病人视物有何特点?如何进行矫正?8.肝脏功能严重障碍时对视觉有何影响?可采用什么对症治疗措施?,第三节 听、位器官耳,一、耳的解剖与功能(一)外耳,2、外耳道:,1、耳廓:利

20、于集音;判断声源:依据声波到达两耳的强弱和时间差判断声源。,传音的通路;增加声强:与4倍于外耳道长的声波长(正常语言交流的波长)发生共振,从而增加声强。,结构特点:是一个具有一定紧张度、动作灵敏、斗笠状的半透明膜,面积约5090 mm2,对声波的频率响应较好,失真度较小。,外耳道,鼓膜,镫骨,锤骨,砧骨,半规管,3、鼓膜:,功能作用:,能如实地把声波振动传递给听小骨。,(二)中耳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等。1.听小骨:结构特点:,由锤骨-砧骨-镫骨依次连接成呈弯曲杠杆状的听骨链。这一杠杆系统的长臂为锤骨柄、短臂为砧骨长突、支点恰好在整个听骨链的重心上。,长臂长度短臂长度=1.3 1 功能作用:,外

21、耳道,鼓膜,镫骨,锤骨,砧骨,半规管,增强振压(1.3倍),减小振幅(约1/4),防止卵圆窗膜因振幅过大造成损伤。,经听骨链的传递使声压增强1.3倍;,鼓膜有效振动面积与卵圆窗面积之比为:553.2=171 鼓膜的传递将使声压增强17倍;,2、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功能:构成传音的有效途径,具有中耳传音增压效应(171.322倍)。机制:,3.咽鼓管:(1)结构特点:是鼓室与咽腔相通的管道,其鼻咽部的开口通常呈闭合状态,当吞咽、打呵欠或喷嚏时则开放。(2)功能作用:调节鼓膜两侧气压平衡、维持鼓膜正常位置、形状和振动性能。咽鼓管粘膜上的纤毛运动可排泄中耳内的分泌物。,(三)内耳 内耳由一系列复杂

22、的管腔所组成,亦称迷路,位于颞骨部内,有骨迷路和膜迷路之分。内耳迷路中可分为耳蜗和前庭器官二部分。,骨迷路,膜迷路,1、耳蜗的结构特点:,内耳耳蜗形似蜗牛壳,其骨性管道约2 转,蜗管腔被前庭膜和基底膜分隔为三个腔:前庭阶、蜗管和鼓阶。,3 4,上方为前庭阶,下方为鼓阶,其中充满外淋巴。,Na+很低,K+很高。其原因与蜗管外侧壁的血管纹细胞膜上的Na+-K+泵:泵K+入内淋巴量泵Na+回内淋巴量有关。,内淋巴:,蜗管:,是个盲管,管内充满内淋巴。,前庭阶和鼓阶:,基底膜:由辐射状纤维丝(2000030000根)构成,其宽度愈近蜗底部愈窄,愈近蜗顶部愈宽;每一听丝上有一个螺旋器(科蒂器)。,螺旋器

23、:由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及盖膜等构成,是听觉感受。每个毛细胞的顶部都有数百条排列整齐的听毛,有些较长的听毛埋置于盖膜中。螺旋器浸浴在内淋巴中。,听毛,毛细胞,听神经,二、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骨导:2、气导,(2)中耳气导:在正常情况下并不重要,仅当听骨链损坏时才起作用,但听觉敏感度要大为减低。,声 波,外耳道,鼓 膜,听骨链,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基底膜,鼓室内空气,蜗 窗,鼓阶外淋巴,(1)中耳骨导:为正常听觉传音途径。,声 波,外耳道,鼓 膜,基底膜,1、空气传导 1)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 听小骨链运动 卵圆窗 引起前庭阶的外淋巴液振动 前庭膜振动 引起膜迷路内淋巴液振动 螺旋器感受

24、听觉 经蜗神经 大脑听觉中枢。2)声波 鼓室 蜗窗 鼓阶的外淋巴振动 基膜 蜗管内的内淋巴液振动 螺旋器感受听觉 经蜗神经 大脑听觉中枢。,2.骨导:声波颅骨耳蜗壁蜗管内淋巴基底膜。骨导在正常时敏感性比气导要低得多,当气导明显受损时,骨导才相对增强。助听器就是根据骨导的原理设计的。3.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特点:正常时:气导的传音效应骨导;传音性耳聋时:骨导气导;感音性耳聋时:气导和骨导都减弱甚至消失。,声 波,外耳道,鼓 膜,听骨链,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基底膜,毛细胞顶端膜上的机械门控阳离子通道开放,激活毛细胞底部膜电压依赖性Ca2+通道,毛细胞去极化感受器电位(微音器电位),螺旋器上下振动,

25、毛细胞的听毛弯曲,内淋巴中K+顺电-化学梯度扩散入毛细胞内,Ca2+入胞毛细胞释放递质,毛细胞的听毛与盖膜发生交错的移行运动,听神经动作电位,(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声波传导,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卵圆窗)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声-电转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听觉的产生过程,声波传导:空气振动-外耳(集音,声波共鸣)-鼓膜振动(频率响应)-听小骨(内移)-卵圆膜窗振动-耳蜗内淋巴振动-基底膜振动-毛细胞听纤维弯曲-听神经接收动作电位听神经中枢,(三)听冲动的传入途径,第一级神经元:螺旋神经节(蜗神经节)第二级神经元:耳蜗核(蜗神经背侧核、腹侧核)第三级神经元:中脑

26、下丘第四级神经元:内侧膝状体,复习思考题 1.外耳、中耳(包括咽鼓管)有哪些生理功能?2.中耳在传音过程中通过什么途径放大作用在卵圆窗膜的声压?这种放大有何生理意义?3.内耳柯蒂氏器由哪些结构组成?基底膜的振动怎样引起毛细胞感受器电位的形成?感受器电位怎样引起听神经动作电位的形成?4.耳蜗是怎样辨别声音的频率的?5.耳蜗通过哪几条途径分析声音的强度,使中枢感觉声音响弱?6.叙述听觉冲动从内耳柯蒂氏器传至听皮层的传导途径。7.为什么切除一侧听皮层后中枢辨别声源方向的能力降低?,8.为什么中耳肌反射对脉冲噪声保护作用不大?9.为什么缺氧可立即使耳蜗微音器电位幅值下降?10.试述毛细胞形成感受器电位

27、,传入神经末梢形成动作电位的离子转运过程。11.毛细胞的感受器电位和耳蜗微音器电位有什么不同?听神经单根纤维动作电位和负荷神经动作电位有何不同?12.毛细胞的静纤毛紊乱、倒伏或折断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13.毛细胞的外环境和一般细胞的外环境有何不同?毛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和一般细胞有何不同?这种差别的生理意义是什么?14.外淋巴液中Ca2+浓度如果大幅度下降,对听力有无影响?为什么?,三 平 衡 功 能(了解),前庭器官,椭圆囊,球囊,半规管,下半规管,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椭圆囊,球囊,腔内充满内淋巴。,囊斑和壶腹嵴是感受人体在空间的位置以及运动状态的装置。,囊斑和壶腹嵴的结构,囊斑,壶

28、腹嵴,动毛:1条,一侧边缘,静毛:60-100条,(一)、椭圆囊的功能,耳石膜是一胶质板,内含许多细小的耳石(碳酸钙结晶)和蛋白质,其比重大于内淋巴,任何原因引起耳石膜与毛细胞的纤毛发生相对位移(直线变速运动),都是囊斑的适宜刺激。,1、囊斑的适宜刺激 椭圆囊的囊斑位于椭圆囊的前壁下部、内壁底部,囊斑中的毛细胞呈水平位,纤毛朝上,纤毛的游离端均嵌在毛细胞上方的耳石膜中。,2、椭圆囊的功能(1)感受水平平面上头部的直线加减速运动,产生运动感觉。(2)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引起姿势调节反应,维持身体平衡。(3)过久、过强的刺激也可引起植物神经性反应(运动病)。,(二)球囊的功能,1、囊斑的适宜刺激,

29、球囊囊斑位于球囊的内侧壁,囊斑中的毛细胞呈斜挂位(与地面垂直),纤毛朝外侧壁水平伸出,纤毛的游离端也嵌入悬在纤毛一侧的耳石膜中。,2、球囊的功能(1)感受垂直平面上头部的直线加减速运动,产生运动感觉。(2)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引起姿势调节反应,维持身体平衡。(3)过久、过强的刺激也可引起植物神经性反应(运动病)。(4)也感受静态时头部相对于重力方向的位置变化。,(三)半规管的功能1、壶腹嵴的适宜刺激,(1)结构特点:三条半规管各处于一个平面,彼此间约互成直角。每条半规管有一个壶腹嵴:壶腹帽是一胶状物、呈悬浮状态、具有弹性;毛细胞的纤毛埋植在壶腹帽中。动毛的方位在各半规管不同:水平半规管位于近壶

30、腹侧(正中线侧);上、后半规管位于近半规管侧。,由电生理实验可见,纤毛的倾倒方向决定于感受器的兴奋性。当向动毛侧偏曲时兴奋,,当向静毛侧偏曲时抑制。,导致纤毛偏曲的因素=适宜刺激。壶腹嵴=角变速运动:淋巴液流动壶腹帽倾倒壶腹帽与纤毛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纤毛偏曲。,2 适宜刺激:,2、半规管的功能,转椅(开始左转)实验功能反应动画,由转椅实验可见:旋转开始时:出现前庭-脊髓反射(歪头踢腿)及前庭性眼球震颤等功能反应。,转椅(匀速与突停)实验功能反应动画,匀速旋转时:不出现上述反应。旋转突停时:出现上述相反的反应。,结论:半规管的主要功能有:感受角加减速运动,产生旋转感觉。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引起姿势

31、调节反应,对抗刺激动因,维持身体平衡。旋转开始时:同侧伸肌紧张性增强,对侧颈肌紧张性增强(头歪向对侧);旋转突停时:相反。,特殊的反应眼球震颤:快动相方向与旋转方向一致。,过强、过久的刺激可引起一系列植物神经性反应(运动病)。,其他感觉器官1、嗅觉感受器 嗅觉感受器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上部的嗅上皮中,总面积约5cm2。此处是一个隐窝,平静呼吸时吸入的空气不易到达,须用力吸气使气流上冲,才能抵达此处。嗅上皮由三种细胞组成:嗅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嗅细胞是感受细胞,呈圆柱状,每个嗅细胞的顶部有6-8条纤毛,埋于Bowman腺所分泌的粘液中,细胞的底部发出的无髓纤维组成嗅丝,穿过筛骨直接进入嗅球。

32、,2、味觉器官 味觉属于化学感觉,主要存在酸、甜、苦、咸4种类型的味觉感受器。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舌的侧缘,在口腔和咽部表面也有散在的分布。人的味蕾总数约有10万个。味蕾由支持细胞和味觉细胞组成。味觉细胞的顶端呈纤毛状,自味蕾孔伸出,浸浴在舌表面的液体中,是味觉感受的关键部位,泛称味毛。,3、皮肤感受器 皮肤是人体中存在最多感受器的组织,有触-压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和伤害性或痛觉感受器等。触觉感受器:触觉是微弱的机械刺激皮肤使感受器兴奋而引起,其感受器有:麦斯纳小题、毛囊感受器等。麦斯纳小体位于无毛皮肤的真皮乳头内;毛囊感受器位于表皮下,皮肤毛发附近。,压觉感受器

33、 压觉是指较强的机械刺激导致深部组织变形引起的感觉,其感受器有:梅克尔小盘、鲁菲尼小体等。梅克尔小盘位于皮肤区表面最下层,其感觉神经末梢顶端特化成膨大结构,与皮肤的某些上皮细胞形成神经末梢上皮细胞复合体。鲁菲尼小体位于真皮内,不仅对直接的皮肤压触刺激起反应,而且也对关节运动时造成的皮肤牵拉起反应。,振动感受器 皮肤接受机械振动刺激时可产生振动觉,其感受器为环层小体。环层小体是一种有囊包被的感觉神经末梢,广泛分布于有冇或无毛皮肤的皮下脂肪组织内。温度觉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一般认为是位于真皮和表皮层的游离神经末梢,能对温热刺激产生特异性温热反应。温度感受器有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两类,分别感受皮肤上的热

34、刺激和冷刺激。痛觉感受器 为游离神经末梢,分部于真皮内,任何伤害性刺激均可引起痛觉。其分布密度高。,复习思考题 1.前庭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它们的感觉装置是什么?2.半规管的适宜刺激是什么?水平半规管的生理功能是什么?3.前庭毛细胞的静纤毛分别顺矢量方向和逆矢量方向偏曲时,膜电位产生什么变化?毛细胞底部的传入神经冲动发放有何变化?4.根据囊斑位置及囊斑中毛细胞的矢量分布特点,叙述椭圆囊和球囊的主要生理功能和它们的适宜刺激。,5.人体向左水平旋转突然停止时,左右水平半规管壶腹嵴的兴奋状态有何不同?为什么?此时眼球震颤的慢相向何方运动?6.为什么说椭圆囊和球囊的协同可感受三维方向的线加速度?7.一侧膜迷路炎症性水肿,会引起什么症状?8.为什么耳石器官能感受静态下头部相对于重力的位置(倾斜),而半规管在这方面的作用较小?9.人在加速度运行的火车内为什么能看清远方的静态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