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9108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经系统,基础学院生理学系 汪 胜,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神 经 元 神经网络,胞体,突起,树突,轴突,轴突始段N纤维末稍,一、神经元(neuron),功能:处理信息,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无髓鞘神经纤维为近距离局部电流,有髓鞘神经纤维为远距离(跳跃式)局部电流,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特征*,、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神经纤维传导的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粗细、有无髓鞘、温度相关 神经纤维粗:传导快 有髓纤维传导快 温度下降:传导慢,轴浆运输,概念:在轴突内借助轴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象顺向轴浆运输:线粒体、递质囊泡和分泌颗粒逆向轴浆运输:狂犬病病毒、辣根过氧化酶,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功能性作用:N元通过传导AP递质释放调控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 营养性作用:N元合成、轴浆运输、末梢经常性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神经胶质细胞(一)分类 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卫星细胞。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二)基本功能 1.支持作用 2.修复和再生作用 3.免疫应答作用 4.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5.绝缘和屏障作用 6.稳定胞外K浓度 7.参与物质代谢,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化学性突触 定向突触 非定向突触电突触,突触(synapse):神经元间功能接触的部位,(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1.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突触小泡 递质、受体 突触间

3、隙:水解酶 突触后膜:受体、离子通道2.突触的分类 轴突-树突式 轴突-胞体式 轴突-轴突式,3.突触传递的过程,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突触小泡内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Na+(主)K+通透性,Cl-(主)K+通透性,突触前膜Ca2+内流,IPSP,EPSP,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电化学电,4.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兴奋性递质引起的突触后膜的局部去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抑制性递质引起的突触后膜的局部超极化,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取决于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代数和去极化电位总和超极化电位:兴奋性升高 爆发动作电位去极化

4、电位总和超极化电位:兴奋性降低,6.突触传递的特征*单向传递:突触前N元 突触后N元 突触延搁:需时约0.30.5ms/突触总和:时间总和、空间总和兴奋性节律的改变:在同一反射弧中的传入N元与传出N元上记录的放电频率不同后发放:结构基础环状联系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突触传递疲劳是防止中枢过度兴奋的保护机制,(二)非定向化学突触传递,结构基础:曲张体 突触小泡传递过程:经组织液扩散到邻近的效应器上,传递特征:1、无突触前后膜特化结构2、非一对一3、扩散距离远4、效应与突触后受体有关,(三)电突触传递 结构基础:缝隙连接 传递过程:电-电(AP以局部电流方式)传递特征:双向性 速度快 几乎

5、无潜伏期,两类突触主要特性,电突触 化学性突触超微结构 缝隙连接,无囊泡 有囊泡、受体、前后膜突触间隙 2-4nm 20-40nm 传递物质 电流 化学物质 传递方向 双向 单向 突触延搁 不存在 至少0.3ms 整合特性 几乎无 有整合及时空总和现象 耐受力 较大 差,受温度、代谢影响,三、神经递质和受体,1.神经递质的标准,以往:一N元只能释放一种递质=Dales原则近来:一N元内可存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递质=共存,2.递质的共存,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物质及酶系统,能够合成该递质 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冲动到达时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能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发挥特定的生理作用 存在能使该递

6、质失活的酶或其它环节(如重摄取)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递质的作用,3.神经递质分类分类 家 族 成 员胆碱类 乙酰胆碱 胺类 多巴胺、NE、5HT、组胺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GABA肽类 下丘脑调节肽、ADH、催产素、阿片肽、脑-肠肽、A、心房钠尿肽等嘌呤类 腺苷、ATP气体 NO、CO脂类 PG类,(二)受体 概念: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促离子型受体(配体门控通道)促代谢型受体(与G蛋白耦联受体),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分类:,生物效应分:,配体: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化学物质,受体的

7、上调、下调,(三)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1、乙酰胆碱(ACh)胆碱能受体(N型;M型)合成部位:胞浆贮存:囊泡去路:突触后膜的胆碱酯酶()水解2、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能受体(型;型)合成部位:胞浆、囊泡贮存:囊泡去路:1、突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取利用 2、突触后神经元的COMT、MAO酶灭活 3、经血液循环在肝脏失活,四、反射中枢(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应,2.分类: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3.反射弧:感受器 传入N 中枢 传出N 效应器,环式,(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1.突触后抑制 机制:,回返性抑制,(三)中枢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

8、兴奋冲动,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性递质,突触后N元产生IPSP,突触后N元发生抑制,分类:,2.突触前抑制,特征:是超极化抑制,兴 奋 冲 动 传 入,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N元,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另一N元,突触后膜产生IPSP,传入侧支性抑制:,意义:调控其它N元,以便活动协调同步,兴奋一N元,突触后膜产生,EPSP,回返性抑制:,意义:调控N元本身,使其活动及时终止,N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N元,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原兴奋的N元抑制,突触后膜产生IPSP,兴奋效应细胞,突触后膜产生,EPSP,(2)突触前抑制,实验A:刺激轴突1时,胞3产生10mV的EPSP;实验B:先刺激轴突2,再刺激轴突1时,胞3产生5mV的EPSP。,结构基础:轴2-轴1-胞3串联突触概念:通过改变突触前膜(轴1)电位使突触后N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意义:减少或排除干扰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更为精细,机制:,先刺激轴2,轴2兴奋释放递质(GABA),轴1部分去极化(Cl-电导),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1,轴1产生AP幅度,轴1 Ca2+内流量,轴1释放递质量,胞3EPSP幅度,胞3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胞3抑制,特征:是去极化抑制,要点小结,1、神经纤维的传导特征 42、突触传递的过程和突触后电位 3、突触传递的特征 64、化学性突触与电突触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