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9321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自学考试地理专业授课辅导 授课教师:山东教育学院教务处处长林成策教授 电话 邮箱,第一篇 可持续发展概论,第一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重点章节)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 一、历史的教训 了解全球环境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单纯以增长为目标的发展带来的危机 掌握二战以后全球经济“增长热”的内涵 了解全球经济“增长热”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阶段性,一、从传统的人地关系论到可持续发展理论 了解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学派的观点(天命论,环境决定论,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或然论或地理可能论,协调

2、论等)。理解并掌握人地关系协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在联系。二、从“增长的极限”到可持续发展理论 掌握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世界和人类前途问题讨论的主要论点: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悲观论调;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乐观论调;1980年联合国大会提出“保持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三、从理论到实践,(一)掌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举办时间、地点及会议主题和大会通过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21世纪议程)(二)掌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时代意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阶段,是人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

3、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里程碑;工业革命以来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及“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受到否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普遍接受。会议提出环境与发展不可分割,两者相辅相成。要促进发展,必须同时考虑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而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必须同时考虑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解决;要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标志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为加强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三)理解并掌握全球21世纪议程的主要特点,1、将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2、提出了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以保证人类拥有一个更加安全和美好的未来。

4、3、它的一个主题是消除贫困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最先解决的问题。4、强调公众参与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四)掌握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时间,(五)理解并掌握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意义 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第一个国家级21世纪议程,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的原则立场和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在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决心与信心;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对于推进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六)理解并掌握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1、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包括中国可持续发展的

5、背景、必要性,战略目标与战略对策等。2、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等。3、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交通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生产与消费。4、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包括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荒漠化防治、保护大气层和固体废物无害化管理等。,(七)理解并掌握中国21世纪议程的六大基本特点,1、中国21世纪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2、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题词是发展,体现了新的发展观。3、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好人口与

6、发展的关系是中国21世纪议程的又一战略重点。4、根据中国人均资源不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较大的特点,中国21世纪议程 突出表述了中国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战略。5、中国21世纪议程充分注意到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与全球环境与发展战略的协调。6、中国21世纪议程从机制、立法、教育、科技、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并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创造适宜契机和良好环境。,第一章作业,1、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世界和人类前途问题讨论的主要论点有哪些?2、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时代意义。3、论述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4、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5、名词解释:中国21世纪议程;“

7、增长的极限”。,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特征与目标,(重点章节)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了解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科技属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二、普遍接受的定义布伦特兰的 可持续发展定义 掌握布伦特兰的 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与原则,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与特点(一)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一是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时,应当坚持其与自然相和谐,而不应当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等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二是强调当代人在创

8、造和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一味片面地、自私地追求自己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剥夺后代人本应享有的同等的发展与消费的机会。,(二)理解并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含义,(1)可持续发展仍把发展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2)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建立一个合理而有效的经济政治运行机制。(3)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4)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人们的自身发展需求应与资源、环境的发展相适应,人们需要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5)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们树立全新的现代文化观念。,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

9、则,理解并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六个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代内与代际)(2)持续性原则(固有原则)(3)共同性原则(有矛盾但目标一致)(4)限制性原则(持续性的前提)(5)协调性原则(纵向与横向的关系)(6)需求性原则(持续性的目的),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理解并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环境目标、社会目标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第四节 有关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探讨,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了解)。2、可持续发展的范畴问题(了解)。3、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问题(了解)。4、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问题(了解)。5、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差异问 题(了解)。,第二章作业,1、可持

10、续发展理论的含义包括哪几个方面?2、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说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4、名词解释:可持续发展。,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重点章节)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一、自然生态系统(一)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占据一定空间的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实体,它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各种组成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转化,有规律地组合成的相对稳定的矛盾统一体。(二)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群落(包括能量、基质、代谢材料、媒介等)。(三)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二、人类生态系统,(一

11、)掌握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本质与基本特点 人类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是该生态系统以人工因素占优势,这是区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态系统的根本标志。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简单化和年轻化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特点。(二)理解并掌握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三、人口与生态平衡,(一)掌握生态平衡的概念(二)理解并掌握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1、生态平衡破坏与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2、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社会根源。3、生态平衡破坏与人类认识自然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4、生态平衡破坏与人口增长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传统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一、传统发展观及其弊病掌握传

12、统发展观的基本主张,了解传统发展观存在的弊端。二、“增长”与“发展”的分野理解并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量的增加,一般意味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而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产出量的增加,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社会福利、卫生教育等情况的变化。其含义比经济增长广泛,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因此,两者是有区别的。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经济发展主要表明人类经济生活的质的变化,而经济增长则是引起人类经济生活的质的变化的量的积累。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总是表现为经济增长的一定状态,人类经济生活的每一历史性

13、进步总会带来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没有增长便没有发展。三、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 了解可持续发展观确立的背景,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基础,一、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生态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学科特点及其衡量标准了解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及学科特点三、生态经济效益(一)识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生态经济效益的概念(教材第70-73页)(二)识记生态效益的特点(教材第72-73页),(三)理解并掌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对立统一关系 1、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对立。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迅速

14、增强,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或者不按生态经济规律办事,自然环境会朝着不利于人们经济活动的方向发展,而环境污染与破坏又造成经济损失。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往往造成这种矛盾与对立。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重视生态效益,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会使经济建设投资相应减少,影响经济效益的暂时提高。2、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首先,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人类只有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重视提高生态效益,使经济活动有良好的生态基础,才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否则,人类经济活动会受到生态环境的限制,即使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暂时较好,也迟早会影响到长远经济效益的提高。其次,经济

15、效益的提高为生态效益提高提供了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提供了内在条件。同时,经济效益提高可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提供资金、技术和设备等。,第三章作业 1、名词解释:自然生态系统 人类生态系统 生态经 济效益 生态平衡 经济增长 2、为什么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3、简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4、简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第四章 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一般章节)第一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要素分析(一)识记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要

16、素 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和核心,是全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是环境要素中能被人类利用的部分。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的总称,它既包括全部资源要素,又包括人类本身。(二)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科技、教育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法制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了解加强法制建设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教材P88)了解可持续发展法制建设的原则与内容(教材P90-)。,第四节 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一、贫困的标准和定义 掌握贫困的基本类型、贫困线的概念:贫困包括相对贫困和绝

17、对贫困两种基本类型。贫困线是用价值表示的、为社会所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准,一般以家庭人均收入能否达到维持正常生存所需的最低生活费用支出来衡量。二、贫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了解我国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的范围与分布 识记导致贫困地区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大纲P15-16),第五节 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一、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理解并掌握市场经济在哪些方面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教材P98)二、增长方式的改变与可持续发展 了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第四章作业1、简要说明导致贫困地区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2、什么是贫困线?贫困可以分哪两种基本类型?,

18、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衡量方法与对策建议,(次重点章节)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理解并掌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1、我国是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制约因素,要求我们必须十分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基本取得了全球共识,这为我国走出环境与发展问题恶性循环怪圈提供了机遇。3、我国经济已有一定基础,给环境治理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4、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的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5、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科学决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提供了技术保障。6、国际社会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

19、关注和积极响应。7、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方法及指标 了解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及其相关指标 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掌握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广开就业门路,加速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加快“两个转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三、坚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方针。四、国家对资源利用的宏观调控。五、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环保体系。第五章作业 1、为什么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2、试论述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第二篇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六章 资源

20、的概念、分类与特征(次重点章节)第一节资源的概念与分类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掌握自然资源的一般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下,能被利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自然物质和能量。了解人们对于自然资源概念的不同范畴的界定。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了解自然资源依据其自然其自然性质的分类。(教材P123),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理解并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一、自然资源的自然性和社会性 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发展性 三、自然资源的多用途性和替代性 四、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性与可调节性,第三节 人口与自然资源,一、人口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利用 掌握人类

21、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教材P128)二、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基本关系了解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基本关系,防止面对资源问题的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教材P129-130)第六章作业1、试论述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2、简述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3、什么是自然资源?依据其自然性质,自然资源可分为哪几类?,第七章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综述,(次重点章节)第一节 资源是发展的物质基础一、资源的数量、质量及配置与发展了解资源的数量、质量及配置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二、资源的利用状况与发展掌握资源的利用状况的含义。(教材P134)掌握“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

22、源的内涵。(教材P134),第二节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向了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向二、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理解并掌握当今世界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2、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3、资源过度开发殃及子孙后代4、资源利用不当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三、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了解我国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的主要对策掌握自然资源核算的概念及进行进行自然资源核算的意义(教材P145页),第七章作业,1、当今世界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怎样理解“资源是发展的物质基础”?3、什么是自然资源核算?进行自

23、然资源核算有何意义?,第八章 几种主要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点章节)第一节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一、地球上水资源分布的缺陷了解全球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了解我国及全球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三、水资源遭到人为的严重污染加重了水资源问题了解水污染对水资源问题的影响四、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了解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五、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具体措施了解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具体措施,第二节 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一、矿产资源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了解矿产资源在人类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产及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二、全球人口与矿产资源 了解全球矿产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三、我

24、国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掌握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理解并掌握我国人口与矿产资源问题形成的关系:1、庞大的人口对矿产资源造成沉重的压力;2、人口增长加速矿产资源消耗;3、农村过剩人口冲击矿产资源;4、人口多,经济相对落后,资源流失严重。掌握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资源流失的主要表现(教材P161)了解我国矿业持续开发的战略对策,第三节 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一、土地资源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土地资源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地位和作用二、全球人口与土地资源了解全球对土地压力的主要表现理解并掌握全球土地资源退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1、水土流失日趋严重2、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大3、土地质量下降三、我国土地资

25、源与可持续发展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特点理解并掌握我国人口与土地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我国人口与土地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1、人均耕地面积急剧下降2、庞大的人口压力致使土地资源急剧退化掌握我国土地资源退化的表现和原因:(1)水土流失加重。水土流失主要人为破坏植被造成的;(2)土地沙漠化速度加快。盲目开垦、过度放牧、破坏植被等导致土地沙化(3)土地肥力下降。长期的重用轻养导致土壤肥力不断下降;(4)土地污染严重。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污染。了解保护我国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了解粮食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我国所应该采取的战略对策,第四节 森林资源与

26、可持续发展,一、森林资源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森林资源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识记森林的直接经济效益、派生的经济效益、社会公益效益概念(教材P184-185)理解并掌握正确评价森林资源的意义(教材185)二、全球人口与森林资源识记全球森林资源演变的特点1、森林资源的破坏速度不断加快;2、目前热带森林资源破坏最为严重;3、发展中国家森林资源破坏特别严重;4、人类破坏和消耗森林的速度远快于造林速度;5、世界各大洲、各国森林资源分布很不平衡。识记全球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1、殖民者掠夺式砍伐;2、农民为建房、作燃料砍伐木材;3、毁林开荒,把森林变成农田或牧场后两者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27、,三、我国森林与可持续发展了解我国森林的基本特点理解并掌握从人口角度看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人均占有量很低,森林资源承受着过重的需求压力;2、农村人口增长和农村能源短缺,导致滥砍滥伐;3、人口增长对粮食和耕地的需求压力加剧了毁林开荒;4、长期重伐轻育的林业经营方略,加剧人口与森林资源的矛盾;5、林区人口密度大,素质低,加重了森林火灾。了解保护我国森林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第八章作业1、从人口角度分析我国矿产资源问题形成的原因。2、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资源流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简述全球土地资源退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4、试论述我国人口与土地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28、5、简要说明保护我国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6、简述我国人口与森林资源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三篇环境 与可持续发展,第九章 环境的概念、分类与特征(一般章节)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分类识记环境的一般概念一、社会环境了解社会环境的内涵二、自然环境识记自然环境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第二节 环境的基本特征理解并掌握环境的基本特征:一、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二、人类生存环境的有限性;三、环境的动态性;四、环境的整体性。第九章作业1、什么是自然环境系统?其由哪几部分组成?2、简述可持续发展中环境的基本特征。,第十章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次重点章节)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环境一、人口对生态环境的依赖了解

29、人口是生态环境的产物,生态环境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二、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和改造了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的特点三、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了解自然环境的内在规律对人口利用和改造生态环境的制约四、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同人口与社会的关系识记人口与生态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人口能够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去利用和改造生态环境,从而满足人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类在认识生态环境、改造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必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包括控制自身的繁殖。这样,人类才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

30、国的飞跃。,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环境,理解并掌握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1、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2、环境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3、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一致的。第三节 科技发展与环境识记科技发展与环境的关系1、科技发展的积极作用:科技发展空前增强了人类征服和改造环境的力量,为人类改造环境、美化环境提供了条件;2、科技发展增强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加速了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3、解决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应当依靠科技的发展。第十章作业1、如何正确理解人口与生态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2、简述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3、简述科技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第十

31、一章 发展的环境代价,(重点章节)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实际与当代环境问题的特征一、环境问题及其实质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环境”的概念识记从哲学的角度环境问题的实质:人与环境,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识记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质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二、环境问题的演变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环境问题的特点三、现代环境问题的特征理解并掌握现代环境问题的五大特征:1、全球化 2、综合化 3、社会化 4、高智能化 5、政治化(大纲3233页),第二节 全球环境问题,识记目前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一、大气污染的挑战酸雨增加、气候变暖、“臭氧洞”出现等。二、淡水资源不足,水污染加剧淡水缺乏、水质污

32、染等。三、自然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等。四、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频繁,第三节 中国的环境问题,理解并掌握中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继续恶化;2、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3、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加剧了环境保护的难度;4、工业总体技术水平低,物料消耗高、流失大,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大;5、工业布局不合理,加剧了环境污染的危害;6、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失效”加重了环境污染;7、环境法制不健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等问题相当突出;8、国际形势的变化,使我国面临新的考验。,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一、人口数量对环境污染的

33、影响了解人口数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了解人口数量及其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具体作用途径:A、人口数量与生活排污 B、人口数量与工业排污 C、人口城市化与污染密度 D、乡镇企业与环境污染 E、人口对经济的阻碍影响治理和预防的能力。二、人口质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了解人口质量对环境污染的具体作用途径(教材P243页),第五节 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一、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自然环境了解不同的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二、矿产开发利用的不同阶段对环境的不同影响了解随着矿产开发利用的层次不断加深,其产生的环境问题愈加严重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影响是长期和复杂的了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34、造成的环境影响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四、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努力降低环境代价了解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降低环境代价的措施,第六节 公地矛盾现象与环境问题,一、何谓公地矛盾识记公地矛盾的一般概念(教材P249页)二、经济的外部性了解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概念及其研究意义(教材P250页)三、我国的公地问题了解我国的公地问题主要表现及其治理对策,第七节 关于环境问题的两种态度,识记环境问题的两种态度(关于环境与发展的两种道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和”边发展,边治理”的道路一、“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巨大代价识记西方发达国家走上“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制度原因和历史必然性1、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是经济发展

35、的主体,它们以获取利润为唯一生产目的,在尽可能大的利润率驱使下,投资者和经营者把生态平衡和社会效益撇在一边,导致经济越是发展,环境破坏越是严重。2、人类对环境破坏后果的认识是逐渐加深的,不可能及早采取措施,只有等到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才会注意到其严重后果,采取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了解“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危害,二、中国只能走“边发展,边治理”的道路,理解并掌握我国选择“边发展,边治理”的道路的客观依据:1、国际环境已不允许我们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中国的国情不允许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3、“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代价太大,我们难以承受;4、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

36、了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5、我国存在走“边发展,边治理”的道路的有利条件。,第十一章作业,1、简述现代环境问题的五大特征。2、目前全球环境问题严重,其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3、论述中国存在的主要环境有哪些?4、在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上,分析我国选择“边发展,边治理”的道路的客观依据。,第十二章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次重点章节)第一节国际间的合作与斗争一、环境与发展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热门议题识记环境与发展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热门议题的背景1、随着地球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人类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工业增长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环境的舆论压力增大。发展中国家处于贫困与环

37、境恶化的双重困境。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是全球共同面临的课题。2、一些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跨越国界,使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表面化,需要国际协调与合作,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参与。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发展上的矛盾日益突出。发达国家不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和浪费。他们在经济和环保技术得到相当发展的条件下,试图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把严重污染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反对。二、合作与斗争并存理解并掌握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论的焦点问题:1、责任问题;2、重环境,轻发展,抑或两者结合;3、重全球,轻地区,抑或两者兼顾;

38、4、无视主权、干涉内政,抑或尊重主权,实现真诚的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第二节 保护我国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了解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一、落实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二、研究、改革国民经济计划和核算体系;三、认真执行并不断完善中国的环境政策;四、适当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比重;五、依靠科技搞好环境保护;六、实施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战略;七、重视和解决乡镇企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八、积极发展环境产业;九、确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观;十、努力提高我国人民的环境素质。第十二章作业1、简述环境与发展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热门议题的背景。2、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论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