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地方标准DB35T 702000 古田银耳.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9356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地方标准DB35T 702000 古田银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地方标准DB35T 702000 古田银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地方标准DB35T 702000 古田银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地方标准DB35T 702000 古田银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地方标准DB35T 702000 古田银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地方标准DB35T 702000 古田银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地方标准DB35T 702000 古田银耳.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古 田 银 耳GuTianTremellaFuciFormisDB35/T 702000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目 次 前 言1、范 围12、引用标准13、定 义24、产品分类45、要 求46、试验方法77、检验规则98、标志、标签、包装、贮运11前 言古田县是我国代料袋栽银耳的发源地和主产区,生产的银耳营养丰富、形美鲜白、胶质润嫩、口感爽滑、药食兼用,以其特殊功能和特有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原产地古田素有“银耳之乡”之美称。 九六年首次制订的DB35/T 7096银耳标准,经四年多的应用实践,标准中的部分条文,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

2、要,根据GB/T1.193、GB/T 1.397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规定,对DB35/T 7096银耳,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古田银耳标准,从内质到外包装、装量的要求更加严格,提高消费者对古田银耳的信誉感。 本标准1996年首次制定2000年修订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替代DB35/T 701996 本标准由古田县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古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祖寿、张国雄、徐彦彦、李育光、黄智平 本标准经三明真菌研究所研究员黄年来所长审阅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代料袋栽各等级干银耳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代料袋栽的银耳。2 引用标准

3、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968788 食品包装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ll67589 银耳卫生标准 GB/T1253090 食用菌取样方法 GB/T1253190 食用菌水分测 GB/T 1253290 食用菌灰分测定方法GB/T 1253390 食用菌杂质测定方法GB/T 1272891 食用菌术语GB 7718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国技监局43号令-95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GB/T 1567295 食用菌总糖含量测定方法GB/T 1567

4、395 食用菌粗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GB 7096-96 食用菌卫生标准GB/T 500910-96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GB/T 500911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1296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 500917-96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GB/T 500919-96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国技监局监发172号-97 产品标识标注规定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除本标准另作规定外,其余按GB/T 12728定义。3.1.1 银耳俗称白木耳,属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子实体胶质或角质。 3.1.2 代料袋栽 用其他材料代替适生阔叶树作为原料,以塑料

5、袋为载体盛装代料人工培育银耳子实体的栽培方式。3.1.3 色泽 鲜银耳以干燥后的自然颜色与光泽。3.1.4厚薄 朵片厚度以“mm”为单位表示。3.1.5大小 银耳的直径或朵片的长度和宽度以“cm”为单位表示。3.1.6 霉烂耳 干银耳因保管不善,受潮形成结块发霉变质的干银耳。3.1.7 拳耳 在阴雨多湿季节,翻晒不及时耳片之间互相粘裹形似拳状3.1.8 泡松率(干湿比) 指干银耳与浸泡吸水并滤去余水后湿银耳的重量之比。3.1.9 碎耳片 5mm以下不规则银耳碎片。 3.1.10 杂质 附着在银耳产品中的培养料和夹杂物。4 产品分类4.1 雪花银耳 鲜银耳除基、剪切、加工、经脱永干燥,保留自然色

6、泽形态片状或连片松散状的干银耳。4.2 冰花银耳 剔除耳基的鲜银耳,经脱水干燥保留自然朵形和色泽,形态较松散的干银耳。4.3 银耳 保留耳基的鲜银耳,经自然干燥保留自然朵形和固有色泽,形态较紧密的干银耳。5 技术要求5.1 感官指标51.1 雪花银耳见表1:表1 等 级项 目优一二色 泽朵片半透明、表面有光泽,耳基呈米黄色或橙色。色白略带微黄色白带淡黄色较白带米黄厚 薄(mm)1.00.80.6形 状单片或连片疏松状、带少许耳基泡松率(干湿比)1:131:121:11朵片大小长L(cm) 宽W(cm)L3.5 W1.5L3.0 W1.2L2.5 W1.0气 味银耳特有香味、无异味碎耳片%(m/

7、m)0.51.02.0拳耳%(m/m)无0.5杂质%(m/m)无0.30.5不允许混入霉烂耳、活虫体、动物毛发和排泄物、金属物、矿物质。5.1.2 冰花银耳见表 2表 2 等 级项 目优一二色 泽朵片半透明、表面有光泽,耳基呈米黄色或橙色。色白略带微黄色白带淡黄色较白带米黄厚 薄(mm)1.00.80.6形 状自然朵形疏松状带少许耳基泡松率(干湿比)1:131:121:11大 小(cm)5.04.03.0气 味银耳特有香味、无异味碎耳片%(m/m)0.51.02.0拳耳%(m/m)无0.5杂质%(m/m)无0.30.5不允许混入霉烂耳、活虫体、动物毛发和排泄物、金属物、矿物质。5.4 出口产品

8、的检疫,按国家植物检疫有关规定执行。6 试验方法6.l 感官试验6.1.1 肉眼观察色泽深浅、形状完整程度、朵片大小。注意均匀度、拳耳、碎耳片和杂质是否符合等级要求,看有无不允许混入物混入。6.1.2 鼻闻、嘴尝。允许有异味。6.1.3 手感测试干度搓之扎手,具有弹性,耳片不碎为含水量适兰,握之扎手易碎,为干燥过度,握之不扎手,手感柔软为含水量过多。6.2 称重试验 分取样品500g,检出碎耳片、杂质、拳耳。称重,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结果计算: m1X(%)=100 m 式中: X碎耳片、杂质、拳耳、百分数,%; m1碎耳片,杂质、拳耳、重量,g; m样品重量,g。6.3 泡松试验 精确

9、称取10g银耳样品放入水中,在室温18-20室内浸泡lOh,观察朵形完整,直径明显增大,朵片应完全展开或基本展开,边缘整齐、有弹性、无发粘,软塌。取出后用漏水容器滤尽余水,称重。 结果计算: m1X(%)=100 m式中:X一泡松率(干湿比); m1银耳样品湿重引 g; m银耳样品干重 g。6.4 朵片厚薄、长度(L)和宽度(W)的测量试验: 泡松试验后的湿银耳,用卡尺量取朵片最厚处,用尺量取朵片最长和最宽处。6.5 理化和卫生指标试验6.5.1 水分测定按GB/T 12531进行。6.5.2 总糖测定按GB/T 15672进行。6.5.3 粗蛋白测定按GB/T 15673进行。6.5.4 粗

10、纤维测定按GB/T 5009.10进行。6.5.5 灰分测定按GB/T 12532进行。6.5.6 杂质测定按GB/T 12533进行。6.5.7 米酵菌酸测定按GB ll675进行。6.5.8 砷测定按GB/T 5009.11进行。6.5.9 汞测定按GB/T 5009.17进行。6.5.10 铅测定按GB/T 5009.12进行。6.5.11 六六六、滴滴涕测定按GB/T 5009.19进行。7 检验规则7.1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出厂前,按4.1-4.3分类和5.l相应的要求进行感官检验合格后,签署产品合格证出厂。7.2 交收检验 交收时应随附型式检验报告,按4.1-4.3分类和5.1相应

11、的要求,以感官检验为主,如果在交收检验中发生异议,应重新检验,以两次检验结果的平均值来确定。7.3 型式检验 a、每年生产旺季或代料配方改变时应进行一次。 b、企业无条件进行形式检验时可委托国家监督检验机构检验。 c、国家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d、型式检验项目:理化指标、卫生指标。7.4 仲裁检验 交收双方发生争议时,可由有关各方协商解决或委托法定检验机构仲裁检验,检验结果为最后判定依据。7.5 取样方法 按GB/T 12530进行。7.6 检重:在验收时,每件包装内古田银耳净含量必须符合定量偏差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7.7 判定规则 按4.1-4.3分类和5.1相应的要求

12、以感官检验后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7.7.1 雪花银耳,冰花银耳、银耳符合下列二项或二项以上规定为合格,任何二项不符合规定为不合格。7.7.1.1 色泽、厚薄符合指标的雪花银耳、冰花银耳、银耳重量占80以上。 7.7.1.2 形状、均匀度、大小符合指标的雪花银耳、冰花银耳、银耳耳重量占80以上。7.7.1.3 拳耳、碎耳片、杂质等项重量总和符合指标。8 标志、标签、包装、贮运8.1 标志、标签8.1.1 外包装标志产品的标志应严格执行国技监监发1997172号产品标识标规定,清晰、正确、完整、牢固、易于识别,标明: a、产品原产地 b、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 c、产品名称 d、产品标准号 e、小心

13、轻放、防雨淋、防潮、防晒、防重压等标志 f、食品标志 g、数量(重量)kg8.1.2 产品标签 产品标签按GB 7718规定,清晰、正确、完整标明: a、产品名称 b、产品标准号 c、质量等级 d、净含量 e、保质期 f、产日期 g、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 h、食用方法 i、贮存指南8.2 包装8.2.1 同一批古田银耳必须包装一致,每一包装件内必须是同一等级,不允许混级包装。8.2.2 银耳内包装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成型袋包装。包装袋卫生指标应符合GB9687规定。8.2.3 银耳外包装采用耐破强度18.9Mpa以上的纸材制作纸箱,纸箱上部和底部用大于4cm宽的胶带封口。8.2.4 包装袋内应随附产品合格证。8.3 贮存8.3.1 银耳干品不得直接裸露空间,应分级装入聚乙烯或聚丙烯袋内,严格密封情况下贮存。8.3.2 三个月以内中短期贮存干银耳的应避光、常温,阴凉干燥、防虫蛀、防鼠咬并有防潮设备处贮存。8.3.3 三个月以上长期贮存,除按8.3.2规定外,应严格控制温度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50%60%,箱体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8.3.4 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放、混存。8.4 运输8.4.1 不得与有毒品混装,不得用被有毒或其他有害物质污染的运输工具运载。8.4.2 银耳运输时要有遮蓬,防止雨淋,避免挤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