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二数学求曲线的方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A版高二数学求曲线的方程.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曲线和方程,2.1.2求曲线的方程(一),复习监测,1坐标法与解析几何的研究对象(1)坐标法:借助于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点,把曲线看成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用曲线上点的坐标(x,y)所满足的方程f(x,y)0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就叫做坐标法(2)用坐标法研究几何图形的知识形成的学科叫做解析几何,待定系数法,1,1,直接翻译法,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点;2.设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3.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P=M/p(M);4.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x,y)=05.化方程f(x,y)=0为
2、最简形式;6.说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课本例,建系设点,列式,代换,化简,审查,最为核心的是:1.找等量列方程;2.化简;3.去杂补漏,例1.已知一条直线l和它上方的一个点A,点A到l的距离是2,一条曲线也在l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A的距离减去到l的距离的差都是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这条曲线的方程.,取直线l为x轴,过点A且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xOy,解:,2)列式,3)代换,4)化简,5)审查,1)建系设点,因为曲线在x轴的上方,所以y0,所以曲线的方程是,设点M(x,y)是曲线上任意一点,MBx轴,垂足是B,,通过上述两个例题了解坐标法的解题方法,
3、明确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是求解曲线方程的基础;同时,根据曲线上的点所要适合的条件列出等式,是求曲线方程的重要环节,在这里常用到一些基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的斜率公式,中点公式等,因此先要了解上述知识,必要时作适当复习.,变式练习2:已知RtABC,|AB|2a(a0),求直角顶点C的轨迹方程,解题过程以AB所在直线为x轴,AB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有A(a,0),B(a,0),设顶点C(x,y)由ABC是直角三角形可知|OC|OB|a,C点的轨迹是以O为圆心,以a为半径的圆(除去A、B两点),C点的轨迹方程为x2y2a2(xa),题后感悟如果动点
4、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依据定义结合条件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利用定义法求轨迹要善于抓住曲线的定义特征要注意:去杂补漏,如三点不共线,斜率是否存在,分母为0,圆周角90度不包括直径端点,变形过程是否等价。,.,B,例2、动点M与距离为2a的两个定点A,B的连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2,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A,M,解:如图,以直线AB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a,0),B(a,0)。设M(x,y)是轨迹上的任意一点,则,由上可知,动点M的轨迹上的任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1);容易证明,以方程(1)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轨迹上。所以,方程(1)就是动
5、点M的轨迹方程。,题后感悟(1)求曲线的方程时,若题设条件中无坐标系,则需要恰当建系,要遵循垂直性和对称性的原则,即借助图形中互相垂直的直线建系,借助图形的对称性建系一方面让尽量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另一方面能使求出的轨迹方程形式简洁(2)如果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依据定义结合条件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利用定义法求轨迹要善于抓住曲线的定义特征,变式:已知B(1,0),C(2,0)是ABC的顶点,ACB2ABC.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解题过程,题后感悟(1)本例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即直接根据已知等量关系式列方程求解(2)注意:列方程时,如果出现分母,要考虑可能为零的情况,如在本例中,分x
6、2和x2两种情况讨论,并且据等量关系式和图象,又可判断x1.这些隐含的约束条件不仅要挖掘出来,还要在求出的方程中标示出来,例3、已知ABC,A(-2,0),B(0,-2),第三个顶点C在曲线y=3x2-1上移动,求ABC的重心的轨迹方程.,3.代入法:这个方法又叫相关点法或坐标代换法.即利用动点P(x,y)是定曲线F(x,y)=0上的动点,另一动点P(x,y)依赖于P(x,y),那么可把这种依赖关系转化为这4个坐标间的关系式:然后代入方程F(x,y)=0中,得到动点P的轨迹方程.,变式:动点M在曲线x2y21上移动,M和定点B(3,0)连线的中点为P,求P点的轨迹方程,(3)何时用代入法求轨迹
7、方程?已知一个点在已知曲线上运动,并带动另一个点M运动,在求动点M的方程时,往往用代入法,几何法,变式 练习 分析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2,0)和圆O:动点M到圆O的切线长与|MQ|的比等于常数 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例3、求抛物线 的顶点的轨迹方程。,4.参数法:当动点P的坐标x,y之间的直接关系不易建立时,可适当地选取中间变量t,并用t表示动点的坐标x,y,从而得到动点轨迹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t,便得到动点的轨迹的普通方程。相关练习:课本P37-B组T1,归纳:选参数时必须首先考虑到制约动点的各种因素,然后再选取合适的参数,常见的参数有角度、直线的斜率、点的坐标、线段长度等。,B,D,A,C,B,课堂小结,最为核心的是:1.找等量列方程;2.化简;3.去杂补漏,2.“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基础,3.建立适当的坐标系(1)若条件中只出现一个定点,常以定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2)若已知两定点,常以两定点的中点为原点,两定点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3)若已知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则以它们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4)若已知一定点和一定直线,常以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中点为原点,以点到直线的垂线的反向延长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回到原来总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