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责任督学督导案例(“校园文化建设”问题).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20275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责任督学督导案例(“校园文化建设”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责任督学督导案例(“校园文化建设”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责任督学督导案例(“校园文化建设”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责任督学督导案例(“校园文化建设”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责任督学督导案例(“校园文化建设”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责任督学督导案例(“校园文化建设”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责任督学督导案例(“校园文化建设”问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责任督学督导案例关于“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打造美丽快乐校园(苟中明)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打造美丽快乐校园【案例背景】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的师生则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如学校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不仅反映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反映

2、了学校的校风。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学校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案例描述】1.平安护航,打造美丽的快乐校园。努力打造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环境文化,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2 .学校提出了“习惯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并以此为主导方向,探索、研究、提炼形成“习惯文化”,最终达到以实现“行为习惯养成化”、“校园文化习惯化”、“习惯文

3、化生活化”的目标。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已初步落实到位,包括学校的三风一训、校门文化、墙面文化、楼道文化、班级文化等,营造出了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3 .积极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氛围,运用学校的已有设施,活用教学资源,增多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机会,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4 .要求每位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被理解、被关注、被接纳、被支持的宽松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感受到老师的爱,用爱心浇灌花朵。【案例分析】首先,在建设平安校园中,学校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校会、班会、宣传橱窗、板报等平台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制定消防、防震等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开展法制安全讲座、对学生进行防火灾、防食物中毒、防踩

4、踏、防泥石流、防盗、防地震、防溺水、防雷电、防校园暴力、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全面落实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和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强化门卫及安保人员管理,严把门口第一道关。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坚持每月定期排查与平时随机排查相结合,及时消除校园内各种安全隐患,并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视频全程监控,消除安全隐患。其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倡导学校师生“做雅儒文明、知书达礼的*中人”。学校编制了师生礼仪规范校本教材,开展文明礼仪特色教育。学生通过“在校

5、学习礼仪、走向社会实践礼仪、带动百千家庭传播礼仪”,来形成人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氛围。同时开展读书心得征文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徒步春游等活动,营造了新型班级、新型学校的良好氛围,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外文化生活,磨练了意志,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家乡,体验柳州魅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为保证学校有严明的纪律,学校建立和健全了各种制度,制定了班级量化考核制度以规范学生行为。政教处坚持开展“日检查、周总结、月评比”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设立每周“五星”评比,一月“星级奖杯”评比,做到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多数学生养成了良

6、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再次,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采取做生涯规划、开展研读活动、名师专家引领、教学实践锻炼、课后教学反思等方法促进教师成长。学校坚持开展同课异构、教研组大赛、骨干教师(新教师)”一月一展示“、教学管理团队“推门听课”等活动。同课异构活动是区域性教研活动,要求教研组每学期议一个主题,完成一个主题的研究。活动邀请城区级以上的教研员及学科带头人参加,通过授课教师上课、说课、学科教师评课、专家理论指导几个环节进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活动的有效性。教师们普遍反映收效大。同时不断完善新教师“汇报课”、说课、课件制作、主题班会展示以及其它教学技能竞赛的

7、一系列活动;开展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优秀青年教师上“展示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专业引领作用,极大促进了教师们的共同成长。“三课”活动为学校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同时又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最后,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开足、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自创了校园啦啦操,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切实发现和培养了学生的各方面兴趣和特长,目前学校的课间、课外活动呈现出全体学生积极健身的可喜局面。【案例反思】校园文化是一种文化,并不是有形的知识,其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是教职员工以及学生

8、的一种生活形态,是学校在发展中形成的,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综合,是潜移默化作用于人的灵魂的一种精神。回顾在*中的整个督导过程,我深深被*中的师生感动着。*中的校园面积小,师生的活动场地,包括体育活动场所、各类实验室、功能室等相比于许多学校而言是艰苦的,但全体师生身上所散发出来的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却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教师文化体现着学校的意志,也是班级文化和学生文化的“魂”,动态的校园文化体现着时代的精神,静态的校园文化是一首无声的歌,无言的诗,其育人功能具有独特的渗透性、潜在性和感染性。校园文化对人的教育不是靠主观的灌输和人为的引导,而是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受教育者,像“随风潜入夜”的细雨一样浸润着受教育者。学校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环节,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形成还需要众多环节的支持与协调,学校文化建设要形成一种粘力,始终离不开各个环节的具体的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