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量计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20499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排放量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碳排放量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碳排放量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碳排放量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碳排放量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排放量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排放量计算.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碳排放量计算【信息时间:2012-6-7阅读次数:1249】【字号大中小】【我要活动所产生的CO2排放量=活动数据X排放系数重油排放系数:2.99IkgCO2/L柴油排放系数:2.778kgCO2/LC2H2排放系数:3.3846kgCO2/L汽油排放系数:2.361kgCO2/L厌氧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排放公司有污水处理设备一套,处理过程中会有CH4气体逸散排出,公司目前为止尚未采取措施对放总量为8692m30活动/设施排放源GHG类别排放系数(kgCH4/kgCOD)污水处理厌氧池生产污水CH40.25全球变暖潜能值GWP(kgCO2kg)21报告期污水排放量(m3)B(CH4捕捉/烧毁)CO

2、D(mgl)报告期GHG排放量CO2e(ton)86920.91注:(1)排放系数及GWP取自IPCC,SAR:ClimateChange1995;(2)CH4排放(kg/year)=OCEF-Bo排放系数取自IPCC,SAR:ClimateChange1995化粪池所产生的排放公司报告期内雇员人数平均为人/月,每人每年平均工作时间为ho化粪池所产生的排放根据IPCC2000,GoodPractice,C5.2进行计算,化粪池甲烷排放量:WM=P?FTE?D?SBF?EF?FTA?365?10-6活动/设施排放源GHG类别化粪池生活污水CH4D:人均BOD排放系数(gBOD/人/天)60SBF

3、:BOD稳定系数EF:排放因子(g-CH4g-BOD)FTA:BOD降解系数P:员工人数(个)员工平均工作时数(小时/人-年)FTE:员工全年在工作现场系数报告期天数(天)0.50.60.8365全球变暖潜能值GWP(kgCO2kg)21报告期GHG排放量CC)2e(ton)注:CH排放量WM=P?FTE?D?SBF?EF?FTA?365?10-6;(2)排放因子取自IPCC2000,GoodPractice,C5.2,GWP取自IPeC,SAR:ClimateChange1995;外购电力所产生碳排放量活动/设施排放源GHG类别排放因子(kgCO2/kWh)生产/力、公/生活电力CO20.8

4、825全球变暖潜能值GWP(kgCO2kg)1报告期用电量(kWh)报告期排放量CO2e(ton)注:(1)排放量采用活动数据X排放因子XGWP的方法进行计算;(2) GWP取自IPCC,SAR:ClimateChange1995;(3)排放因子取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关于公布2009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商务飞机CO2排放量计算:活动/设施排放源GHG类别排放系数(kgCO2e/Pkm)商务飞机航空汽油CO21600kmEF=0.11报告期里程数(km)里程数类别/里程数(km)报告期GHG排放量Co2e(ton)里程数类别/里程数(km)报告期GHG排放量CO2e(ton)里程数类

5、别/里程数(km)报告期GHG排放量CO2e(ton)1600km注:(1)排放量采用活动数据X排放因子的方法进行计(2)排放因子取自UKDEFRA;乙烘使用产生CO2排放量活动/设施排放源GHG类别排放系数(kgCO2kg)报告期消耗量(kg)电焊/切割C2H2CO23.3846报告期GHG排放量CO2e(ton)注:(1)排放量采用活动数据X排放系数的方法进行计算;(2)排放系数由质量守恒法得出,2C2H+5024C02+2H2O每kg乙族燃烧可产生3.38(3) GWP取自IPCC,SAR:ClimateChange1995o碳排放量编辑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

6、体排放量。而动态的碳排放量,则是指每单位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比如一家超市货架上的某只箱子来自某一特定的装瓶厂,而其旁边的另一只箱子则来自数百公里以外的工厂,并且这两只箱子是通过不通过的物流公司运输的,那么它们的碳排放量就具有很大的不同。目录1简介 全球情况 排行榜2低碳对策 换种活法 低碳生活小窍门3相关报道 扭曲的碳排放量 核算系统1简介编辑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口而动态的碳排放量,则是指每单位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2比如一家超市货架上的某只箱子来自某一

7、特定的装瓶厂,而其旁边的另一只箱子则来自数百公里以外的工厂,并且这两只箱子是通过不同的物流公司运输的,那么它们的碳排放量就具有很大的不同。家庭碳排放如何计算:每家每户在生活中都要排放“碳”,你知道每天的碳排放量是多少吗?家庭用电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耗电度数乘以0.785o也就是说,你用了100度电,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全球情况在国际社会,说起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掌握着”先进技术,而且占领着道德高地和生杀大权。不是么,正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奥巴马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对中国恶言相向,称中国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欧盟同样对中国进行指

8、责。对此,一些西方媒体也感到如此指责有点过分了,认为世界上大多数MP3播放器在中国制造,生产一个MP3会增加17磅碳排量;iPod同样在中国工厂生产,但出口供欧美消费者使用,中国应该为这些碳排放负责吗?排行榜主要国家排行榜全7.巴西l,014.12.69%5.4(74)8,德国977.42.59%11.9(25)9.力口拿大73L6L94%22.6(8)629.91.67%6.1(65)12 .印尼594.4L57%2.7(IOl)13 .伊朗566.31.50%8.2(54)14 .意大利565.71.50%97(45)15 .法国550.19 .西班牙4387L16%10l(41)20 .

9、南非4228112%9.0(48)21 .土耳其393.2L04%5.5(73)22 .波兰374.60.99%9.8(44)23 .沙国374.30.99%16.2(13)24 .泰国351.30.93%5.6(71)25啊根廷318.30.84%8.2(53)26 .尼日利亚296.60.79%2.1(112)27 .台湾(中国)271.20.72%11.8(26)28 .委内瑞拉266.3071%10.0(43)29 .巴基斯坦240.6064%1.5(128)30 .荷兰22440.59%13.8(16)注:(a)计量单位为百万公吨,包含6种温室气体(L二氧化碳(Co2)2.甲烷(CH

10、4)3.氧化亚氮(N20)4.氢氟碳化物(HFCs)5.全氟化碳(PFCs)6.六氟化硫(SF6)的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CO2e)表示。(b)按人均量排名的全球4大碳排放国,分别为卡塔尔(每人55公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8.8公吨)、科威特(35.0公吨)与卢森堡(27.5公吨)。2低碳对策编辑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人们公认的地球最大危机之一,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通常被认为是地球变暖的最“低碳生活”正在悄然兴起:少开私家车、坚持爬楼、不用电脑时选择关机人们可以用各种办法减少碳排放。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节水、节电、节油、节气,是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出行

11、时,如果开小轿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油耗数乘以2.7o家用天然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天然气使用度数乘以0.19。家用自来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自来水使用度数乘以0.91。生活中,我们一方面要鼓励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一定碳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种树就是“碳中和”的一种方式,需种植的树木数(棵)等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除以18.3o换种活法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的专家提出了“低碳生活”的建议:衣,随季节更替,穿着适宜的应季服装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选择环保面料并减少洗涤、选择手洗、减少服装的购买。食,购买本地、季节性食品,减少食物

12、加工过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少油少盐少加工的烹饪方法,健康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地球。住,居住面积不必求大,理智选择适合户型。因为住房面积减少可以降低水电的用量,这在无形之中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行,选择合适的汽车车型,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汽车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户,应尽量选择低油耗、更环保的汽车。用,洗菜水洗澡水循环利用、每间房只装节能灯、不吃口香糖、使用时尚的环保袋、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尽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既减少生产中消耗的能量,也减少了垃圾。低碳生活小窍门使用洗衣机时,同样长的洗涤周期,柔化”模式比标准”模式叶轮换向次数多,电机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5至7倍,标准洗更省电

13、;如果每个汽车司机都注意给轮胎及时适当充气,车辆能效就能提高6%,每辆车每年就可以减少9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用微波炉加工食品时,最好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膜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发,食品味道好又省电。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1度(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为此可推算出以下公式:节约1度电=减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节约1千克标准煤=减排2.493千克“二氧化碳工(说明:以上电的折标煤按等价值,即系数为1度电=0.4千克标准煤,而1千克原煤=0.7143千克

14、标准煤。)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也能以自身的行为方式,为节能减排出一份力。以下是“碳足迹”的基本计算公式: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度数x.785;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公升数x.785;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二公里数0.275;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到IOoO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5+0.105x(公里数一200);长途飞机旅行(IoOo公里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二公里数X0.139。3相关报道编辑扭曲的碳排放量碳排放量到底应该算到谁的头上?2009年9月14日,中国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韩文秀局长在德国驻华大使馆举办的关于绿色经济的一个讨

15、论会上,对欧美等国的碳排放量归属计算标准提出异议,他还呼吁在“国内排放值”和“国民排放值”之间做出一个区分。韩文秀指出,目前算在中国名下的很多碳排放量其实来自在中国设厂的跨国公司。这些公司在中国生产,造成了污染,同时把很多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并赚取利润。由它们造成的排放量完全由中国承担是不合适的。不过,韩文秀在会场并没有明确回答本报记者提出的如何界定“碳(排放量)所有权”归属的问题。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克劳斯齐默曼教授就此问题回应道,碳排放量的分配权是最棘手的问题。“中国固然可以把问题本身国际化”,他说,但是就像世界各国在资源分配上始终是不均衡的一样,如何在综合考量历史维度、所有权维度后,界定各国

16、合理碳排放量是一个无法由经济学家解决的政治问题。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副所长奥特马埃登霍夫尔教授则用一则“绿洲故事的寓言展示了他对发达国家历史排放责任的看法。“在沙漠两个绿洲之间行进着十名旅行者,其中的两人在达到下一个绿洲前就喝掉了团队一半的饮用水。“他笑道,“这时候主要的不是追究被用掉的一半水的分配权,而是剩下那一半的分配权。”埃登霍夫尔教授是伦敦G20峰会报告实现全球绿色复苏一G20即时行动建议的撰写者。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不少国家政府把经济复苏和节能减排看做一对非此即彼的矛盾。为此,埃登霍夫尔建议,中国、欧洲、美国、印度等温室碳排放大国致力于发展全球碳交易市场,通过征收“碳税”,发放碳

17、排放权交易许可证等办法,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埃登霍夫尔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现在可再生能源在市场上确实缺乏竞争力”,但政府不应就此对可再生能源产业进行补贴,而应注意培养它们的市场竞争力。他表示,只要各国增强中期技术研发投入,改革产业结构,整合环保技术,世界经济在未来10年内就可以因绿色经济的发展增长一到两个百分点。埃登霍夫尔的“碳税”设想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美国国会此前提出的“碳关税”议案。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边界调节税”法案,计划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即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该议案的实质就是在环保名义下,实

18、行贸易保护主义,削弱竞争对手。韩文秀局长明确表示,中方对“碳税”和贸易保护主义之间微妙联系非常担心。核算系统建立中国碳核算系统碳排放量研究阶段建立中国碳核算系统根据荷兰环境评估局提供的资料,中国如今是头号碳排放国。中国自然是建立温室气体测量与报告基础设施的下一个中心。显然,中国将大大得益于转变为资源节约型以及能源基本自给自足的经济体。成为环境友好技术及政策方面的领跑者,中国必将大有好处。这一现实在中国政府雄心勃勃的节能目标中得到了反映,如果得以贯彻执行,定将成为世界最积极环境政策的一部分。然而,为了实现那些目标,中国需要建立一套量化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此系统必须以增长为导向、透明、精

19、确可靠、符合国际标准,并伴之以第三方认证系统。一个碳与能效在线注册系统,将为中国实现其自身能效目标的努力提供支持,促进中美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双边合作,支持中国参与减少碳排放的国际协议。假如中国能在未来的5至10年里实现其目标,那么注册系统必须立即上线。但是,关于如何实施这一工具、由谁来管理以及采用一套什么样的方法,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最佳测量排放,也许取决于提出这一问题的理由。例如,各国政府可能基于经济方面的假设来制定国家气候变化政策,使用自上而下的评估。地区贸易机制取决于较小地域内特定减排项目有关的彼此无关联的排放活动的精确计算和测量。管理部门希望有评估同类设施绩效的参照数据:例如,比较两家工厂

20、,以了解减排效果。各公司为了成为良好的企业公民,可能想了解来自其所有经营活动的碳足迹,包括任何的相关责任及风险。在中国建立这种网上自愿报告系统,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在过去12年里,越来越多的全球大公司,为了了解它们自身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温室气体核算纳入其标准商业实践。而且,它们期望供应商、竞争对手和客户也这样做。在中国,这方面的努力才刚刚出现,为依靠现有的经验并开始进行强有力的严格核算提供了机遇。最佳的做法是,采用气候注册组织和加州气候行动注册专案在加州发展的模式,两者共有500个会员,其中包括美国一些最大的排放企业。这一模式建立在温室气体协议:企业核算和报告准则(通称为“GHG协议”)

21、的基础之上,该协议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共同制定。GHG协议提供了中立的、高水平的核算标准,被公认为是确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责任的国际最佳实践。不同于跟踪某一单位或设施的排放的传统污染控制方法,GHG协议仿效财务核算标准,并根据一家企业所拥有的不同排放源或设施,认定其排放责任。鉴于温室气体的全球性,这种方法认为,每家企业的碳足迹可能来自于该企业可直接或间接控制的诸多活动,包括移动排放源和电力使用,以及发电和重工业生产等活动。GHG协议建立了一套温室气体核算语言,包括划定企业(“实体”)的报告范围和定义报告的内容,其依据是实体的经营控制、财务控制、排放源

22、或每一排放源的股权情况。也许最为重要的是,GHG协议出于核算目的定义了不同的的范围。当考虑一家实体的碳足迹时,可能存在:范围2-间接排放:实体控制之下的耗电量所产生的排放,但发电不是:电力、蒸汽、加热及制冷方面的购买行为。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涉及使用生产的产品、员工通勤、差旅等等所产生的排放。通过把排放划分为不同的范围,一个组织机构就能逐步形成自身的全部碳足迹。范围2中终端用户耗电量带来的每一点排放,也许还被算作发电厂的范围1排放。把排放分成不同的范围,有助于确保不会大范围重复计算排放量。除了可靠的方法学之外,注册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有一个让企业披露其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

23、强有力的刺激措施,这些数据信息通常没有确定或公开。注册温室气体对企业有利有诸多的理由。首先,通过向注册系统报告,在中国的企业就能够提升和宣传其绿色形象。其次,在增加透明度和执行能源使用内部监测系统的同时,有一些公司能够减少能源成本,并在减少碳排放方面领先一步。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指出,工商业界对加入注册系统的很多担忧是毫无根据的。例如,担心获得准确数据方面的管理成本的企业通常发现,跟踪数据的效益要大于成本。担心不必要地披露其经营信息或相关信息会成为不利因素的企业发现,对于信息披露的担忧往往被夸大了:信息披露让股东对公司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并认为投资风险减小。最后,对那些担心这类数据公开将触犯隐私

24、并为其他要求打开闸门的企业,反而发现与股东合作提供了将来设定有利条件的机会。总之,在中国建立一个通过可测量、一致和可验证的方式量化碳排放的注册系统,是朝着更大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迈出的必要的坚实的第一步,也是气候变化双边和多边合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注册系统将使中国摆脱全球最大污染国的负面形象,走向一个负责的、资源节约型的、能源自给自足的国家,成为绿色技术的领跑者。这一发展必定会使中国受益良多。1度电约0.904kg二氧化碳1吨水约0.194kg二氧化碳1升汽油约2.25kg二氧化碳1斤猪肉约07kg二氧化碳1斤牛肉约18.2kg二氧化碳1张A4纸约0.09kg二氧化碳1个塑料袋约0.1G二氧化碳怎

25、样计算每天的碳排放量发布日期:2010年05月12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做假、取暖、用水、用电、乘坐交通工具等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二氧化碳的产生。对于每位普通人来说,如何用直观、易操作的方式了解自己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了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呢?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先将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出来,再选择更环保的方式生活和工作。现在不少网站都有碳排放量的计算工具,这种工具不仅能帮你计算出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还能显示出不同的生活方式,住房结构以及新兴科技等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产生的影响,从而对个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提供简便易行的帮助指导。在国内某知名网站有一款“碳排放计算器”,它是根据个人或家庭一年从

26、衣食住行各方面计算全年的碳排放量。网站显示,中国每人年均排放量为2.7吨。碳排放量的计算国际上有很多通用公式,这些公式是由世界各地相关环保组织制作的。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也公布了一组计算公式: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量x785开私家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公升数x2.7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200公里以内=公里数x.275;200公里至1000公里=55+0.105x(公里数-200);1000公里以上=公里数X0.139家用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天然气使用立方米数0.19家用自来水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自来水使用吨数x91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

27、锭明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排放量,“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为碳排放买单叫肖然兴起为了缓解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变,一些企业和个人开始尝试为碳排放量买单。先计算自己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再支付相应费用用于植树等环保项目从而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这就是为碳排放量买单的方式。消耗100度电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种棵树来抵消;消耗100公升汽油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种3棵树来抵消为了维持生态平衡

28、,对于那些无法避免而产生的碳排放进行碳补偿,植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植树和保护现有森林可以帮助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从阳光中获得能量,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5元钱可以为西部贫困地区捐植一棵树,400元可以捐植一亩生态经济林,2000元能资助一户西部家庭种植5亩生态经济林,3到5年可帮助这些家庭实现约3000元的年收入。由气候组织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起的“百万森林项目号召社会公众倡行低碳生活,应对气候变化,支援西部生态脆弱地区气候贫困人口。它一方面倡导公众每天做到10件日常生活中的减碳小事来达到“减碳”目的,另一方面鼓励公

29、众以每棵5元的价格向西部干旱地区认捐一棵树,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善全球气候,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和“百万森林项目”一样,国内还有一些环保公益组织先后发起类似活动。如中国绿化基金会成立中国绿色碳基金会,号召人们通过网上“购买碳汇”的形式履行义务植树愿望。当然,这样的交易方式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经济实力为自己的碳排放量直接“买单”。现在,少数责任感强的企业和个人已经开始做出表率行动,主动购买碳排放额度,但基本上属于公益层面。气候灾害敲响警钟,低碳生活刻不容缓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极端天气现象,已对全球人类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任何人都无法摆脱、无法忽视气候对于人类自身的影响

30、。2009年,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越肆虐。旱灾呈现持续时间长、干旱面积大、影响程度重的特点。与此同时,沙尘天气不断肆虐中国北方大部和南方部分地区,其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在应对具体自然灾害气候的同时,气象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2010年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60周年。世界气象组织确定今年世界气象日的纪念主题为“世界气象组织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60年”。作为普通公民,关心气象,就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培养低碳生活方式,让“低碳生活成为从今往后代代相传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而让整个社会进入低碳生活状态。也许你没经历过一次寒潮将大面积花卉冻伤损坏,但你可能有过雪天堵车

31、的抱怨;也许你没领略过台风暴雨的侵袭,但你可能有过被沙尘暴裹袭的经历2010年的3月23日是第60个世界气象日。回顾近年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从2006年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到2010年的“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气象对人类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防御自然灾害上,更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以及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与此同时,关注气象、发展气象、利用气象,让其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则是一项关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重大行动。气象灾害为人们敲响警钟阳春三月,席卷新疆地区的雪灾和南方的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已渐行渐远,但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思考却远未消除。台风卷走的房屋、暴雪掩埋的牲畜、干旱炙烤的大地,气象灾害正在为

32、人类敲响警钟。打开历史的记忆,我们看到,人类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个战胜自然的奇迹,却也一次次受到了自然灾害的侵袭。我们忘不了1998年的长江全流域性大洪水,夺去了4150人的生命;我们忘不了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15.6万个无辜生命瞬间陨落;我们忘不了那些有着不同名字,却有同样毁灭性的台风,将曾经坚固的房屋变成汪洋中的一块块木板虽然营养水平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进步延长了人们寿命,但全球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与天气有关的死亡人数每年却以5%的速度递增;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产量,可全球气候变暖又淹没了大量良田;当我们享受着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便利时,一棵棵参天大树在隆隆声中倒下,一片片沙漠在不断逼近,一条条河流变得浑浊不堪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甚至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对人类生存安全威胁最大的是气象灾害。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多、造成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气象灾害损失占自然灾害损失的70%,每年造成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对此,“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旨在提醒人类提高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