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论语今读.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20654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后感论语今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读后感论语今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读后感论语今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读后感论语今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读后感论语今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后感论语今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后感论语今读.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此间必有名世者。”1自尧舜禹之后五百年,商汤出世,伊尹相之;再五百年,天降文武周公,其助上帝,宠之四方;前周三百年而亡,然道统不绝,传于孔丘,仲尼厄而做春秋,开儒家大学之道。孔子气度恢弘,欲正人心、息邪说、距波行、放淫辞、以承三圣2o他秉持浩然正气,以大手笔改造先代的思想,顺仁性一路,由仁入心,以心论性,开出仁”性之论,作成先秦思想史上不可撼动的高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主要贡献在于道德。道德的核心是价值判断,它的系词是应该与不应该。那末它就应该是一个比较性与选择性的东西。西方哲学把人性二分,一半感性,一半理性;感性为恶,理性为善;人一半野兽一半天使。这种人性的二分

2、法把感性与理性作为二元对立来处理。但这种方法放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孟学领域,显然是不恰当的。如我所说,道德是一个选择性的东西,那末不同层面的人性应当是不同价值取向的代表,他们之间是地位上并列与层次上高低的关系。在阅读论语相关文献的时候,读者可以清晰地发现,孔子虽然时常心性并谈,但实质上,不同的语境下,孔子所言的人性是有不同涵义的。孔子的心性之学有三个不同层面,三者缺一不可,共同组成心性之学的结构。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命性、假智、神性三层。1Lti就这个层面而言,许多相关方面的解读将其归结为人的生理需求与生理本能,并将其命名为“欲性”。但我认为这显然是受了西方哲学感性范畴的影响,是不恰当的。原因有两点

3、。第一,欲字意指想要,指的是一种内在的需求和意愿。这种需求和意愿往往能够内化为一种主体进行追求境界提升的动力。在孔子哲学中,欲的范围是很大的,暂且也将它分为三层。孔子自身对这方面的表述不多,但后来的孟子对它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因此我在直阅了一些孟子相关的文献后,做出如下区分。第一层就是口体之欲,即人的生理欲望,譬如食欲、色域、财欲皆是如此。我将这一层欲望称为生之欲。在孟子书中,欲字有时就指这个意思。如养心莫善于寡欲”3。但除了这一层做简单的欲,孟子还提出了此外两种欲。第二层:大欲。孟子梁惠王上中记录了一段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语。B: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

4、与?抑为采邑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王岂为是哉?日:否,吾不为是也日: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4齐宣王的大欲”得到了孟子的认可,并且被认为是孟子以“仁政为核心的外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固然,第二层次的欲并不仅限于此。人在生理本能之外,依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欲望。孟子说:“人之患莫大于好为人师。好为人师”这种欲就属于这一类。我将之称为智欲。它是由人的生理本能之外的智力引起的。这种欲的种类繁多,其对道德的影响也不一而足。但应当说,这一层面的欲,给孟子的“外王”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果人彻底IS弃了这一层次的欲望,那末

5、天下就真的尽归于杨朱。第三层次的欲就是孔子所说:吾欲仁,斯人至矣。这一层次的欲是最高的欲,是人对道德的渴求,直接关乎人在价值判断中的取向。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种情况的实质就是人对道德的“欲”不够强烈。这一层次的欲,我称之为仁欲。依据对欲的分类,我认为欲是贯通人性三个层次的东西,是人进行实践的根本动力。它本身无善无恶,关键在于对它的引导。放任生理欲望,必然导致道德欲望不足,伤害到的本心,此是为恶。清心寡欲,凸显道德需求,则良心彰显,此又是大善。如果简单地将欲等同于生理欲望,归于第一层,无疑是对孟子哲学的一种误解。第二,孔子在多次谈话中早已给定了第一层次的名称:命。这里的命又要细分两种

6、。第一种就是生理欲望。孔子断言: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后来的告子持不同观点,将生理本能当做人性,而与告子同时代的孟子予以反驳,认为人性应当是异于禽兽的几希。而生理本能,孟子遵从孔子,将之称为命:考虑到孔子哲学中命”的涵义不仅限于此,我姑且将之称为“生命。生命之外的第二种命,我认为是天命。孟子的天命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孔子的影响,体现在他在公孙丑下的一E殳话中: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此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藤,则过矣;以其时考之,贝何矣。此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5这里,孟子把乱世的平治归于天命。孟子没有直接给出天命的概念,但他引用过一段诗经里

7、的话,我认为是对天命的注解:唯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从这里看,天命主要包含两个内容。第一是上天安排给圣人的任务(其助上帝),第二则是由这个任务所带来的时机、荣誉、权利等等(宠之四方)。以上两种命虽然看来内涵分殊,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时孟子所说: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6无论是生命还是天命,都是那个在外者”,个人的追求并没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与孔子道德体系中的性是相对的。善性”是反求诸己而得到的,是自身所内在的,并且“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综合以上两点,我认为将人性的第一层定义为命性”是比较恰当的。在这个层次人是被动的,是没有能力去承担道德责任的。因为它不

8、仅需要求于外,而且得与不得,也不是自身决定的。严格来说,这个性并非孟子性善论之性。如前文所说,孔子所说之“善性是人区别于禽兽的几希。然而在命性”层次人与禽兽是难以区别的。但是由于它是人性的基础,并且对道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故而依然要花大量笔墨进行阐述。12智性人性的第二层是智性。孔子哲学中对智性大书特书。在孔子那里,“智性”概念的主要内两方面:学与乱学”是的!德体性行为。“学”的对鳏礼。礼的人的德性,是社会的运行图示。是下合人心,上达天道的。于是在孔子哲学中,对礼的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他说:不学U,无以立。”与学相蜩是思。学是外向性0勺,“思贝强内向峥。“学是过认知能力对外在的礼”进行认

9、知。思则是运用核心的判断力对所学所得进行判断。“思”是将道德活动向内心结晶的能力,促进内心善”的生长。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T是认知,T是判断能力。只学不思,则对获得的认知没有判断,不知善恶真假,于是则迷惑。同样,只思不学,在进行判断时,缺乏相应的判断标准,就会疑惑。学而思之后,就达到了知。知”在古文中的普遍的意思有三个:知道、掌握、管理。我认为,这三者与才的三个意思一样,是逐一发展而来的。通过学”,人最初达到的境界是知道礼的内容,然后是把握礼的实质,最后亲身实践,参预到礼的管理中来。这就达到了孔子说的“克己复礼曰仁。到了这一步,就可以说:吾知道矣!固然,智性并没有达到

10、西方哲学逻辑思维、理性反思的水平。在儒家哲学这里,智性虽然代表了认知能力,但它只是我前文所说,是道德领域的认知能力,是服务于道德的。所以孔子所说的“学与思只是对礼。通过学礼,达于知道.而知道就是仁的重要方面。智性就是这样一个通过外学的路子达到内圣的途径。人性第三层我将其称之为神性,一方面因其是先天自明的道德之善,另一方面因其实人之主宰。智性是认知,神性是直觉。按照智性上升到“神性”的进路中,通过学礼然后知道,从而丰富心的判断标准。然后由判断力进行判断某种行为是不是合于礼合于道的,是不是道德的。这是后天判断。神性另有先天的判断标准,这些不需要认知,就可以直接做出判断。这个判断依靠的是直觉,它是生

11、而有之,先天自明的。孟子举例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吾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7孩提之童尚处于对社会缺乏认知的年龄,但依然具备了仁义之心,这就充分说明了仁义是先天而有。关于生而有之的“仁性”,孟子进行了三方面的说明。第一,神性人人固有。既然神性是先天有之的,那末就应该是所有人都具备的,与后天穷达贫富贤愚智不肖无关。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天下也:天下人都具备的德性,就是仁义。孟子认为,人人具有为善之性和为善之能,道德面前人人平等。他通过“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这一假设来点出人的本心。在这种极端心理场景下,人的本心天然的发生作用

12、,便皆产生怵惕恻隐之心”。这与后天的认知无关,与生理本能也无关。彻底是一种先天的善性。这种善性是人人固有的。因此孟子都认为在为善之性上,人与人都是平等的。后世妄图调和孟荀而提出的“性具善恶、性三品”等各种说法无疑在这一点上比起孟子是巨大的退步。第二,存养善性,人之良能。既然人先天的善性是平等的,那末为什么人会浮现道德品质的高的不同呢?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8道德境界的高低并非因为人先天的善恶之性不同,而在于后天对善性的存养不同。德性高尚的人,只是因为能够不丧失本心而已。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9尧舜率性而为善,汤武自身居仁由义而达善。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13、只是因为后天对善性的发用,而不是因为天生就是圣人的。那末为什么有人能存养,有人不能呢?人与人后天存养善性的能力是不是有差距呢?孟子的回答是否定的。而在存养善性的能力方面,在与弟子的多次的对话中,孑L子都说过一段很著名的话,被认为是他的I仁的思想在政治领域的集中体现。他把心就是善性的依据,并且认为持有“恒心就是重在强调对善性的存养上。从普通比较浅显的意义上看,孔子认为能严守道德的惟独士人。但事实上,这句话的意思并非士人天生比普通人具备更高的存养善性的能力。这个士人在在子这里并非一个阶层,而是一个道德群体的代称,是指一种高尚的境界。能很久保持善心的人群被称为士人。所以,并非有一个特殊群体天生比别的

14、人存养善性的能力高。在存善之能上,人与人也是平等的。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可以认为,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人与人不管是为善之性还是存善之能,都是平等的。这一点,按照钱穆宾四先生的说法,我姑且称之为孔子之平等义。第三,道德心之自律和自由。孔子认为,既然在为善之性和存善之能两方面人与人都是平等的,那末,人是否为善,就全在在我意愿上了。在这种情况下,人如果不为善,就不再是外部因素的作用,而蝌自我甘愿堕落了。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孔子哲学中是没有恶的概念的。恶作为善的对立面,没有一个独立的来源,它只是良心的放失。因此王充认为,不为善就是恶。人先天就具有善性和存善之能,殊不知存养,放其良心,这是主动的为恶。孔子痛恨这种人。他认为对待这种人应该: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反之,人之为善,也是彻底自我意愿主导的。而且由于善性的实存,人一旦为善,就一发不可收拾,犹水之就下也!这就如康德所言的绝对命令。道德心之自由、自律正在此处。牟宗三先生认为孟子思想中的心具有自我立法性,这点与康德哲学不谋而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