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0708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一个森林中的全部金丝猴,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生存的基本单位,种群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数量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2、空间特征:种群有一定的空间分布3、遗传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基因库,以区别其他物种,种群的基本特征,一、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2、出生率和死亡率3、迁入率和迁出率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1)概念:(2)公式:(3)意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

2、度,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田鼠的数量,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大范围水生生物或陆生生物单位面积,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步骤:,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确定调查对象,取样,计数,计算,确定要调查的种群是哪一种双子叶植物,确定样方数目、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种群的数量,求各样方的平均值,取样,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会,一般来说样方数越多,调查结果越准确样方多大适

3、宜?草本植物样方的大小以1m2的正方形为宜,可根据调查对象进行调整取样的原则是什么?做到随机取样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哪些?五点取样方和等距取样法,?,五点取样法,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等距取样法,调查群体为长条形,计数原则:无论大小都要数,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该样方有多少株蒲公英?,计数,方框内+左边和上边及两边的夹角,蒲公英,其他植物,某同学在一草地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取了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m2),5个样方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株。那么该草地的蒲公英种群密度为多少?(单位:株/公顷,1公顷=10000m2),种群密度(46889)57株

4、m2 70000株公顷,练一练,除了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采用样方法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还能用样方法吗?,知识延伸,标志重捕法,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的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第1次,第2次,操作过程,注意事项:A、标志不能过分醒目B、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没有伤害C、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计算公式:,1、在调查一块1

5、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1)该农田中田鼠的大概有多少只?(2)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为多少?,(1)N总(4238)12133只,(2)种群密度1331133只hm2,练一练,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

6、刺猬被捕获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D,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年,我国平均每万人中出生个孩子,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是_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只,一年后有只死亡,猴的死亡率为_,2、出生率和死亡率,.,意义:,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 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种群密度增加,种群密度相对稳定,种群密度减少,3、迁入率和迁出率,概念:意义:,迁入率 迁出率 迁入率=迁出率迁入率 迁出率,种群密度增加,种群密度相对稳定,种群密度减少,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

7、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1)年龄组成概念:,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年龄的三个阶段: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老年(丧失生殖能力),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A,增长型,图中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为什么?,B,C,稳定型,衰退型,A:幼年个体数大于成年、老年个体数,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C:幼年个体数小于成年、老年个体数,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B: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出生

8、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会保持稳定,A,增长型,B,C,稳定型,衰退型,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呢?,不一定,种群数量不只受年龄组成的影响,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图甲、图乙为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不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年龄组成类型是,A 衰退型和增长型 B 增长型和衰退型 C 稳定型和衰退型 D 稳定型和增长型,B,练一练,意义: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2)性别比例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增长快,相对稳定,增长慢,意义:通过影

9、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次要依据,应用: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决定,种群数量,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反映,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归纳总结,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未来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而性别比例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次要依据,二、种群的空间特征,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反馈练习,1.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群一个湖泊中的

10、全部藻类校园中的全部树木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D,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主要来自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D.人口男女性别比例,A,3.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A.性别比例B.年龄组成C.出生率和死亡率D.迁入率和迁出率,CD,4.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8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鼠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A.46 B.25 C.12 D.100,D,5.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少生优生,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其目的主要是A.控制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B.控制年龄组成,稳定种群密度C.控制死亡率,

11、降低种群密度D.控制年龄组成,降低种群密度,A,6、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G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ACH,7.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1)此图表示_型的种群。(2)该种群中_个体多,_个体少。(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为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政策。,增长,幼年,年老,不断增长,计划生育,8、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湖泊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稻田中所有的稗草是一个种群 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 B C D,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