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测试专题.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15220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4.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太网测试专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以太网测试专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以太网测试专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以太网测试专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以太网测试专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太网测试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太网测试专题.ppt(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骆胜 52739,Optix OSN产品以太网测试专题,2,前言,基于以太网测试原理,开发此课程。本课程旨在以太网测试的基础原理知识,掌握以太网测试仪表的使用方法,以太网测试重要指标的理解和测试方法。,3,学习指南,本课程主要针对以太网测试的内容进行组织。学习本课程之前,建议先学习数据特性原理;本课程的重点是理解以太网测试原理知识、以太网测试仪表的使用方法;本课程的难点是理解以太网测试4个指标的含义和测试结果的分析。,4,参考资料,数据单板开局指导书SmartBits测试仪表使用手册,5,课程目标,学习完此课程,您应能:理解以太网测试的基础知识理解以太网测试4项指标的含义掌握SmartBits

2、测试设备的测试方法掌握测试结果的分析方法,6,内容介绍,以太网测试原理知识介绍以太网测试设备及测试软件介绍使用SmartBits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解读其他测试工具介绍,7,内容介绍,以太网测试原理知识介绍以太网测试原理简介常见测试指标介绍,8,以太网测试原理简介测试项目,性能测试吞吐量(Throughput)时延(Latency)丢帧率(Frame Loss Rate)背靠背(Back-to-Back)功能测试组播功能测试MAC地址表深度测试,9,以太网测试原理简介性能测试目的,设备制造商所采用的系统结构的性能表现能到达哪一地步?产品的强项是什么?产品的弱势在什么地方?运营商和服务供应商网络能

3、否处理突发性数据?每个元器件的极限怎样?设备能提供不同的QoS吗?企业网和大用户哪种产品能提高最好的性能。所购买的设备性能是否象供货商所说的那样?是否物有所值?设备在负载下的表现如何?网络设计的参数是否适当?能用到实际的网络中吗?,10,以太网测试原理简介性能测试思路,让被测试设备承受不同的负载,检测他们的表现(正常情况下和超大负荷情况下的表现)。测试它的容量(例如吞吐量),以及处理业务的特征如何(例如时延)。不同的设备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硬件结构,性能表现会有所不同。同一个设备在不同的负载时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设备的配置不同也会引起不同的表现。,11,以太网测试的主要方法,网络设备性能验证测试主要

4、针对单台设备的性能网络性能测试主要针对整个网络的应用自定义测试可能是前两种的组合,12,网络设备性能验证测试,在测试期间,测试仪表将尽量模拟实际应用中的数据流的情况。验证网络设备的性能,检测其是否与厂商所提供的指标一致。,Tester,Device Under Test(DUT),Traffic generation,Traffic analysis,13,网络性能测试,验证网络系统的性能,例如系统时延、QoS等等,System Under Test(SUT),Input,Output,Traffic generation,Traffic analysis,14,自定义测试,对于系统开通测试则

5、侧重于测试网络对实际业务的支持能力,包括系统延时、吞吐量、丢包率,System Under Test(SUT),GPS,Input,Output,Traffic generation,Traffic analysis,15,内容介绍,以太网测试原理知识介绍以太网测试原理简介常见测试指标介绍,16,常见性能测试项目,Throughput 吞吐量网络不丢帧情况下的最大帧转发速率。Latency 时延 存储转发和比特转发。Frame loss rate 帧丢失率在网络稳定状态下由于网络资源缺乏造成的不能转发的数据帧和总数据帧的百分比Back-to-Back 背靠背 长度固定的数据包以最小间隔的速率(

6、即对应介质的最大速率)向设备发包,不丢包的最大数目。,17,从设备所能支持的最大的线速帧速率Xmax开始测试当设备开始丢帧的时候,降低帧速率Y当设备没有丢帧的时候,提高帧速率Y通常通过二分法来测试出当X=Y下的最大的帧速率ThroughputY/Xmax*100%,吞吐量,18,吞吐量,当设备满流量发送数据,则其最小包间隙应该12Byte。通用的一个计算公式。(L8+M)8N=100ML为以太网帧长;M为包间隙;N为设备每秒钟发出的数据帧的个数;括号中的8为每个以太网帧前面的7个前导码1个定帧字节;括号外面的8为一个Byte包含8个Bit;100M表示物理层的bit速率;因此,如果设备满流量发

7、送64字节的帧,则每秒钟可以发送148810个。,图示,64字节吞吐量=82508/148810100%=55.45%,EFS单板绑定1个VC3的吞吐量,为什么短字节的吞吐量较长字节的值要大呢?其有效净荷怎样计算呢?如果是线速系统,吞吐量应该为多少?,19,时延,设 定 Frame rate=throughput,为什么?将目标数据帧插入数据流中(Tagged frame is injected into data stream)测试计算目标数据帧的时延(Latency of the tagged frame is measured),20,存储转发设备的延时,数据帧的最后一个bit进入设备开

8、始计时数据帧第一个bit出现在输出端口结束二者时间差为存储转发设备的延时反应网络设备的性能(包转发速度),通常都是不和位转发设备进行比较。,Input port,Output port,t,21,比特转发设备的延时,从第一bit位进入开始记时到第一bit位出现在输出端口结束二者时间差为比特转发设备的延时反应网络设备的性能,通常都是不和存储转发设备进行比较。,Input port,Output port,t,22,时延,时延通常测试的都是测试网络的时延。我司设备都是存储转发设备。时延测试的时候,其发帧速率应该小于其吞吐量。仪表工作在何种方式可以设置。,EFS单板绑定1个VC3的时延,23,丢帧率

9、,Frame loss rate=(X-Y)/X*100%(通常丢包率吞吐量1)从最大的帧速率开始在不同的帧速率下测试(Measure at various frame rates starting with maximum frame rate),Tester,24,首先给被测试设备发送最小包间隙且规定数目的数据帧如果没有帧丢失的话,增加数据帧的突发尺寸(数量)(If no frames are dropped,increase burst size)测试被测设备所能处理的最大的突发尺寸(数量)(Determine the largest burst size the DUT can han

10、dle),Back-to-Back,25,Back-to-Back,此指标测试结果为实际通过的帧的个数。通过这个表格,你能算出来这块单板在该配置下,对于每个典型包长不丢帧的最长时间是多少吗?,26,需要关流控。测试必须连接设备的不同端口。(仪表要求)保证对接设备两端端口的物理层工作模式要一致,且为全双工。测试时延需要将最高帧速率低于吞吐量。每次测试时间和测试次数需要。设备上只配置不区分Vlan的EPL业务即可。一般要求测试时间为60秒,次数为1次。(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10秒或3秒)且只测试典型包长的值即可。如果每次测试的时间太短(0.01秒甚至更小)会有什么问题?会影响到哪个指标的测试

11、?,测试注意事项,27,小结,测试方法,对单台设备的测试,对系统的测试,自定义测试,测试项目,Back-to-Back,吞吐量,时延,突发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处理的最大速率,存储转发,比特转发,稳定状态下的帧丢失情况,丢帧率,28,问题,问题1:以太网测试的主要方法有哪些?问题2:以太网测试常见四个指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9,小结,本节我们主要讲解了:以太网测试的基本方法以太网常见四个指标的含义,30,内容介绍,以太网测试原理知识介绍以太网测试设备及测试软件介绍使用SmartBits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解读其他测试工具介绍,31,内容介绍,以太网测试设备及测试软件介绍以太网测试设备介绍Smart

12、Window介绍SmartApplication介绍,32,以太网测试设备介绍,常见的以太网测试设备有:Spirent公司的SmartBits系列IXIA公司的IXIA系列华为公司的Tesgine本胶片以SmartBits600为例进行以太网测试设备的介绍。其他设备的测试原理相同,只是相关的测试软件不同,具体的操作方法请参见相关的设备测试手册。SmartBits等网络测试仪除了具有以太网指标测试功能以外,还有网络分析功能。,33,SmartBits系列测试设备,2000,200,6000B,6000C,600,34,SmartBits 600/6000B/6000C,SmartBits 600

13、2槽位机箱1 到 16 端口/机箱支持所以已有模块前面板有重启和控制状态指示SmartBits 6000B 和 6000C12槽位机箱1 到96 端口/机箱支持所以已有模块前面板有重启和控制状态指示,35,SmartBits 特性,SmartBits的控制接口提供了以下的特性和能力:通过以太网或RS232接口控制SmartBits 600/6000B/6000C只能通过以太网控制高稳定性的内部时钟外部时钟支持GPS 和 CDMA,36,SmartBits 600 背板,LEDs,RS-232 接口同PC相连以初始化SmartBits配置,10/100,ACT/COL,LNK/ERR,HDX/F

14、DX,LEDs,同 GPS 或 CDMA接收器相连,最多8个机箱时钟同步接口,10/100 以太网控制接口。,37,SMB-600/6000B LED 状态指示,Rear Panel LEDs,Front Panel LEDs,38,SmartBits IP 地址设置,将PC和SmartBits以RS232接口相连,连接参数为 38400 8N1 XON/XOFF.键入“help”或“h”,回车。工厂缺省的IP 地址,掩码,网关如下和。,39,LAN-3101A 10/100Base-TX SmartMetrics 模块介绍,TX/PAUSERed-模块没有初始化Green-正在发送Amber

15、-RX 暂停状态RX/ERRGreen-正在接收Red-RX 错误事件TRIG/COLRed-冲突事件Green-RX 触发事件DUPLEX/SPEEDGreen-全双工Amber-半双工 Steady-100 Mbps Flashing-10 Mbps,40,内容介绍,以太网测试设备及测试软件介绍以太网测试设备介绍SmartWindow介绍SmartApplication介绍,41,SmartWindow是什么?,SmartBits前面板一样的用户界面。,42,SmartWindow 特性,支持多用户。支持手动配置帧和测试(完全控制)。分析根据包括 捕获,计数器,和 LEDs.可以保存参数和

16、测试配置.单向和双向测试:点到点测试点到多点测试混合拓扑测试支持 10/100/1000/10Gig 以太网,4/16 令牌环,ATM,WAN,POS,和 Fibre Channel.结果可保存为Microsoft Excel 格式。,43,SmartWindow 到 SmartBits 的连接,在主菜单,选择 Options Connection Setup.在Remote SmartBits 地址框,输入机箱的 IP address.点击 OK(Connection Setup 窗口消失).在主菜单,选择Actions Connect.,44,预留板卡和模块,Red,Green,或Blue

17、 三角,指示了板卡的预留状态,在一块板卡上右击选择Reserve,或Release,或 Refresh,45,10/100 接口模块,是否使用Pause 流控?10 或者100 MFull或者Half双工模式,46,发送设置窗口,47,发送设置 模式选项,Continuous Mode不停止的发送流量Single Burst Mode用户自定义的发送基于发送包的数量Timed Burst Mode用户自定义的发送基于时间Multi Burst Mode用户自定义的发送用户自定义数量的突发Continuous MultiBurst Mode用户自定义的发送发送无限数量的突发Echo触发响应:数据

18、包的回传,48,发送数据包长度设置,49,发送填充数据包的设置,在发送的包内您需要填充何种类型的内容?,50,发送填充的IP数据包的编辑,选择IP流量后,点击Edit按钮,弹出有一个更改内容的窗口。,51,发送速率的设置,您想要发送的流量的速度?,52,发送错误包的设置,53,可变区域的设置(VFDs),Variable Field Definitions,54,观察计数器,55,观察捕获的数据包,56,内容介绍,以太网测试设备及测试软件介绍以太网测试设备介绍SmartWindow介绍SmartApplication介绍,57,SmartApplication,4个在RFC1242和RFC25

19、44里定义的自动测试最大吞吐量延时包丢失背靠背性能每个测试可以单个运行或按顺序运行测试可以按照用户定义的帧大小和速率范围自动运行保存所有的结果和日志内容在一个文件中结果也可以以Microsoft Excel 格式保存,58,SmartApps 主窗口,测试选择按钮,提供四种测试,端口选择区域,测试模块属性区域,连接状态,流量属性,59,端口设置和数据内容,选中的Test Pairs 将在这个区域中显示分别设置端口速率和双工模式选择是否使能流控和自协商功能每块卡都有一个“SmartCard MAC”地址,这个地址反映了该卡在SmartBits机箱里的位置设置背景协议,60,运行“1 to 1”测

20、试,运行“1 to 1”测试:1.选中 1 to 1 选项。2.分别从Source 列表和Destination列表中各选择 一个端口,点击 按钮到 Test Pairs列表中3.设置测试数据流的方向,Bi-directional 选项,这个选项只在“1 to 1”测试中可用,61,测试配置,在Test Setup 窗口中选择Test Configuration在这个窗口中,可以配置以下的测试参数:Test duration(测试持续时间),Number of trials(尝试的次数),Packet sizes(测试包大小)从主菜单中选择Setup Test,出现Test Setup 窗口,

21、62,测试的运行,63,测试过程的描述,下面时SmartApplications运行一个测试过程的步骤:复位测试端口 SmartApps 将测试端口复位到默认的配置;测试配置 将测试配置信息发送到测试模块(包括 Trigger 的设置);发送学习数据包 帮助DUT 建立它的MAC地址转发表或者路由表和ARP表;接收学习的结构 确定 DUT 是否可以正常的转发单播数据包;发送 实际的测试过程;接收测试结果 接收测试模块的计数器和实际的测试结果;更具用于设置的参数,重复以上过程对于吞吐量的测试,将使用二进制搜索算法和用户选择的参数一直重复进行,直到测试到没有丢包的最大传输速率,64,测试过程和结果

22、的查看,所有详细的测试信息都记录在LOG文件中测试报告中记录的是简要的测试信息,每完成一个测试将积累显示一次每个测试的结果将被记录在一个类似Excel的表格中所有的记录都可以被保存成 Excel 表格,进行导出,65,测试LOG,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必须从log文件中检查测试的正确性!,66,生成测试结果的图表,可以使用不同的图表来表示测试的结果,使测试结果更加直观。,67,测试结果的查看和打印,SmartApplications为每种测试提供了两份测试报告:一份详细的报告和一份总结性的报告。详细的报告详细的报告包含了测试过程中的每种测试的任何一个测试过程的详细内容。有两种格式的详细报告:

23、表格式的(默认格式)非表格式的 查看详细的测试报告:在 Results 窗口中点击 Reports 标签详细测试报告的打印:在菜单栏中选择 File Print总结性报告SmartApplications 对每种测试同样生成一个总结性的测试报告。注:只能使用文本编辑器阅读和打印这种测试报告。可以对不同大小的测试包生成不同的测试报告:在Test Setup 中的参数选择标签中重新命名测试文件。,68,问题,问题1:SmartBits使用的两个主要测试软件是什么?可以使用这两个软件进行哪些以太网测试?问题2:两种测试软件测试结果的查看方法是什么?,69,小结,本节我们主要讲解了:SmartBits

24、测试设备两种测试软件的配置方法和结果的查看方法,70,内容介绍,以太网测试原理知识介绍以太网测试设备及测试软件介绍使用SmartBits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解读其他测试工具介绍,71,内容介绍,使用SmartBits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解读以太网4项指标测试方法及结果解读以太网其他功能的测试方法及结果解读,72,RFC2544测试,Throughput(吞吐量)Latency(延时)Frame Loss Rate(丢包率)Back-to-Back Frames(背靠背),73,Throughput 测试,如果X=Y,则增加发送速率如果X Y,则减小发送速率使用二进制搜寻算法来测试DUT的最高包转发

25、速率,74,Throughput 测试配置,Duration(持续时间)每次测试的持续时间(以秒为单位)Number of Trials(测试的次数)每中大小的数据包测试的次数Packet Sizes(测试数据包大小)测试的包大小设置Initial Rate(初始测试速率)测试开始时使用的速率,用线速的 百分比表示Resolution表示测试的精度Learning(学习数据包)设置发送熟悉数据包的频率,以确 保DUT没有将测试数据包老化掉,75,Throughput 测试结果,状态工具栏表示测试是否一直在运行端口1到端口2的吞吐量在使用64字节的数据包时为148,810 pps,76,Thro

26、ughput 测试报告,77,Throughput 测试日志,78,NG SDH 吞吐量测试结果,配置绑定20XVC12的实际带宽,不同大小的数据帧,实际的带宽不同,79,Latency 测试,数据帧发送速率=吞吐量在发送的数据流中加入了Tagged数据帧Tagged数据帧的延时是有规律的,并且以FIFO的形式进行记录Tagged 数据帧的bit时间将从FIFO中减去,以确定LIFO,80,Latency 测试配置,Duration(持续时间)每次测试的持续时间(以秒为单位)Number of Trials(测试的次数)每中大小的数据包测试的次数Packet Sizes(测试数据包大小)测试的

27、包大小设置Initial Rate(初始测试速率)测试开始时使用的速率,用线速的百分比表示ResolutionThe test stops when the last pass is within Resolution of the last failStep Rate(速率步长)每次测试速率的增长百分比Learning(学习数据包)设置发送熟悉数据包的频率,以确保DUT没有将测试数据包老化掉,81,Latency 测试结果,82,Latency 测试日志,83,Packet Loss 测试,Frame Loss Rate=(X-Y)/X*100适配不同的用户可选数据帧发送速率,84,Pack

28、et Loss 测试配置,Duration(持续时间)每次测试的持续时间(以秒为单位)Number of Trials(测试的次数)每中大小的数据包测试的次数Packet Sizes(测试数据包大小)测试的包大小设置Initial Rate(初始测试速率)测试开始时使用的速率,用线速的百分比表示Step Rate(速率步长)每次测试速率的增长百分比Learning(学习数据包)设置发送熟悉数据包的频率,以确保DUT没有将测试数据包老化掉,85,Packet Loss 测试结果,86,Back-to-Back 测试,测试DUT在零丢包率的时候可以处理的最大突发数据包大小测试过程中,如果没有丢包,

29、将继续加大突发数据包的大小SmartApps 允许用户选择速率,但是RFC 2544规定了最小的帧间隙,87,Back-to-Back 测试配置,Duration(持续时间)每次测试的持续时间(以秒为单位)Number of Trials(测试的次数)每中大小的数据包测试的次数Packet Sizes(测试数据包大小)测试的包大小设置Initial Rate(初始测试速率)测试开始时使用的速率,用线速的百分比表示Step Rate(速率步长)每次测试速率的增长百分比Learning(学习数据包)设置发送熟悉数据包的频率,以确保DUT没有将测试数据包老化掉,88,Back-to-Back 测试结

30、果,89,内容介绍,使用SmartBits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解读以太网4项指标测试方法及结果解读以太网其他功能的测试方法及结果解读MAC地址表深度测试组播功能测试,90,MAC地址表深度测试,发目的MAC不同的数据帧,发源MAC不同的数据帧,查看该端口的收包情况,交换机根据源MAC地址进行学习,根据目的MAC地址进行转发,91,MAC地址表深度测试,NGSDH VB 设备配置,创建了一个4口VB,其中3个端口为MAC端口,92,MAC地址表深度测试,目的MAC地址16K个,源MAC地址固定,SmartWindows配置,93,SmartWindows配置,目的MAC地址固定,源MAC地址16K

31、个,MAC地址表深度测试,94,MAC地址表深度测试,没有学习到的MAC进行广播,SmartWindows测试过程,95,SmartWindows测试过程,MAC地址表深度测试,学习完成后,进行单播,96,内容介绍,使用SmartBits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解读以太网4项指标测试方法及结果解读以太网其他功能的测试方法及结果解读MAC地址表深度测试组播功能测试,97,Multicast组播功能测试,发Multicast查询包,加入组播组的应答包,发组播数据包,查询VB中第三个端口的收包情况,组播使用IGMP Snooping协议来维护组播地址表,98,Multicast组播功能测试,设备以太网交换

32、功能配置,创建了一个4口VB,其中3个端口为MAC端口,99,Multicast组播功能测试,设备以太网交换功能配置,创建VB的VLAN过滤表,100,Multicast组播功能测试,设备Multicast功能配置,启用VB的IGMP Snooping功能,101,Multicast组播功能测试,IGMP查询包的创建,该值固定,为组播查询数据包的查询地址,源MAC地址,为发送端口的MAC地址,Vlan ID,同VB过滤表中配置相同,该地址固定为组播查询目的地址,IGMP协议版本 1/2/3,组播组地址,全零表示查询所有的组播组,源IP地址,IGMP协议数据包类型 1=查询包 2=响应包,102

33、,Multicast组播功能测试,IGMP响应包的配置,组播MAC地址,源MAC地址,为发送端口的MAC地址,Vlan ID,同VB过滤表中配置相同,该地址为组播地址,IGMP协议版本 1/2/3,组播组地址,源IP地址,IGMP协议数据包类型 1=查询包 2=响应包,103,Multicast组播功能测试,组播数据包的配置,组播MAC地址,源MAC地址,为发送端口的MAC地址,Vlan ID,同VB过滤表中配置相同,该地址为组播地址,源IP地址,104,Multicast组播功能测试,发送组播查询数据包的端口作为组播路由器端口,105,Multicast组播功能测试,查询到组播组01-00-

34、5E-01-02-03,组播地址表,详细记录了属于该组播的所有端口,106,Multicast组播功能测试,SmartWindows测试结果分析,没有开启组播功能时,组播数据采用广播的方式进行转发,107,Multicast组播功能测试,SmartWindows测试结果分析,只有申请加入该组的端口才可以收到该组的数据,108,问题,问题1:对于RFC2544测试,一般使用哪种测试软件?问题2:四个测试指标之间的测试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要有这种测试顺序?问题3:组播功能测试和MAC地址表深度测试使用的测试软件是什么?,109,小结,本节我们主要讲解了:RFC2544的测试方法和结果解读MAC地址

35、表深度和组播功能的测试方法结果解读,110,内容介绍,以太网测试原理知识介绍以太网测试设备及测试软件介绍使用SmartBits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解读其他测试工具介绍,111,其他以太网测试工具介绍,PingTracertIperfMulticast专用测试软件,112,Ping,113,Ping,典型应用:ping 192.168.0.234 t/持续ping ping 192.168.0.234 l 5000/ping长度为5000字节的数据包 ping 192.168.0.234 f/不进行分包 ping 192.168.0.234 l 5000 f/ping 5000字节的包,并且不分包

36、(在测试数据单板是否能够正常传输 大包时使用),114,Tracert,115,Tracert,典型应用Tracert 192.168.0.211/IP地址Tracert/域名,116,该软件在dos下运行使用方法:将该软件直接copy到硬盘,如D盘根目录下:分别在需要测试的两台PC上运行;一台作为服务器端,一台作为客户端。作为服务器端的PC上使用:iperf s D:iperf s作为客户端的PC上使用:iperf c ipaddress(其中的ipaddress是服务器端PC的IP地址)D:iperf c serveripaddress,Iperf.exe,117,客户端运行:,服务器端运

37、行:D:iperf-s,客户端的显示:,Iperf.exe,118,服务器端的显示:,根据这个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知道,这两台PC间的实际带宽为94.7 Mbits/sec,Iperf.exe,119,Multicast专用测试软件,发端(Server),设置组播地址、端口号,Server的IP地址,120,收端(Client),Multicast专用测试软件,要加入的组播地址和端口号,Client的IP地址,121,注意事项:可以设置多个组播组;可以设置多个client加入同一个组播组;如果没有使能组播功能,也可以收到组播包,因为没有使能组播时,组播数据包是以广播形式转发;使能组播功能后,从网管上查看设备检测到的组播组信息是否正确;,Multicast Toolkit,122,小结,本节我们主要讲解了:常用以太网测试命令的使用方法吞吐量和组播功能测试小工具的测试方法,123,总结,本课程我们主要讲解了:以太网测试的基本原理测试设备和测试软件介绍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的解读常用测试小软件的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