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17109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0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内容,任务型教学法:内涵;特征;理论基础;基本要素;原则;步骤任务型写作教学法:步骤;注意点;优势;问题;建议参考文献,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任务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就某个语言环境下设定一个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通过语言的实践习得语言”。【曾纪伟,2005:(14)】它旨在通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语言的使用来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语言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

2、语言,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的特征,纽南总结出了五个方面:1.强调通过用目的语互动学会交际;2.将真实文本引入学习环境;3.为学习者提供不仅关注语言,而且关注学习过程本身的机会;4.增强学习者个人经历作为重要的、促进课堂学习的要素的作用;5.努力使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激活联系起来。【魏永红,2003(30-31)】语言学家Feez将任务型教学法的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1.关注的重点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2.基本的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和任务,强调交际和意义;3.学习者在参与活动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际性的和有目的的交互活动掌握语言

3、;4.任务活动既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任务和活动,也可以是具有特定教育目的的课堂活动;5.按照难度大小来排列任务型大纲中的任务和活动;6.任务的难度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学习经历,任务的复杂程度,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和可以得到的支持。【索磊,2004:(27)】,理论基础,1.语言习得理论。2.输入与互动假设理论。3.建构主义理论体系。4.杜威等的“做中学”理论。,基本要素,(一)目标。这种目标指向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要达到的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任务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二)内容。任务的这一要素可简单地表达为“做什么”。任何一个任务都需赋予它实质性的内容,任务的内容在课堂上的表现

4、就是需要履行的具体的行为和活动。(三)程序。指学习者在履行某一任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怎样做”。它包括任务序列中某一任务所处的位置、先后次序、时间分配等。(四)输入材料。指履行任务过程中所使用或依据的辅助资料。,(五)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任务并非都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任务履行中的角色,但任务都会暗含或反映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点。教师既可以是任务的参与者,也可以是任务的监控者和指导者。在任务设计中,设计者也可考虑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明确的角色定位,促进任务更顺利有效地进行。(六)情景。任务的情景要素指任务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包括语言交际的语境,同时也涉及课堂任务的

5、组织形式。在任务设计中,应尽量使情景接近于真实,以提高学生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关系的意识。,任务型教学法原则,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在专著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一书提出任务实施应遵循的五个原则:1.要接触有意义且实用的语言;2.要使用语言;3.任务促使学生使用语言;4.在任务链的某一点上要注意语言本身;5.不同时期要不同程度的突出语言。,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在英语写作任务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给学生传递一种十分明确的语言信息,任务设计要有现实意义,而且语言情境和形式都要符合语言运用的规律使学生尽可能

6、在真实的环境和情景中使用语言,体会英语写作乐趣掌握英语写作技巧。2.目的性原则。教师在英语写作任务设计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让学生了解这种目标,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情与课堂教学任务目标保持总体一致,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最终实现英语写作教学目标。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中运用,不仅有简单的语言目标,而且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提高和积极情感培养的目标。3.阶梯性原则。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英语写作任务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先输入后输出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使英语写作教学呈现出一个阶梯式的逐渐上升推进过程,任务型教学法步骤,英国语言学家Ja

7、ne Willis在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中提出的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2.任务循环流程(Task-cycle):a.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b.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c.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3.语言聚焦(Languagefocus):a.分析(analysis)学生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b.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1、“课堂导入”环节:按照常规的课堂教学程序,课堂教学首先需要导入。在

8、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导入中,我们应该强调导入与任务的相关性。该环节用来激活并提示与主题相关的重要词汇及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明确任务方向,降低任务本身的认知难度,增强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2、“参与任务”环节:任务呈现。这是任务型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任务型教学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task-driven)去学习语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自始至终使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中,这样有利于强化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语言意义的交换,并完成课堂任务;在其他学生和老师的帮助

9、下,对语言修改、完善进行改进。3、“学习新知”环节:学生具备了这种心理倾向就进入了学习过程的第三环节“学习新知”环节。“学习新知”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语言知识教学,学习的内容可以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但任务型教学强调知识教学与任务相关,即知识本身应该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而学生在此前所缺乏的。,4、“巩固新知”环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在学生没有对新知识达到熟练程度之前,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此时,可由师生共同合作,结合任务进行对话、交流和讲座,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教师在帮助学生共同合作时应注意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准确性和流利程度。5、“操练运用”环节:这是任

10、务型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即任务完成环节。学生 掌握新知之后,形成“活学活用”能力。这一环节是学生形成知识迁移,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任务,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要求设计一些与他们的生活、学习贴近的活动情景,目的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在该环节针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分析,并指导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关注,使学生内化语言知识,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任务型写作教学法的步骤,1任务前写作阶段:这一阶段是任务型写作教学的前奏和准备阶段,教师设计并布置写作任务,开展相关

11、教学活动来为学生写作任务的执行做一系列准备。如讨论相关写作任务的范文,为学生提供相关写作素材,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等。2.任务中写作阶段:任务中活动包括完成和汇报写作任务(1)完成任务: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通过归纳总结、独立思考等过程初步完成写作任务,教师与各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做学生写作的辅助者。(2)汇报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各自的写作成果。各组选出优秀的学生代表向全班总结并汇报讨论结果。,3任务后写作阶段:任务后活动包括写作评价、修改和教师点评与总结(1)写作评价: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两组之间交叉展开写作自评与互评。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教师深入各组,对学生

12、写作进行评价,表扬优点,指出问题。(2)修改:学生结合同伴和教师的修改意见,正视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再次进行修改。(3)教师点评与总结:教师综合各组在完成写作任务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予以点评和总结,并对相关写作知识或技巧进行归纳性讲解、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做练习。【张彤,张俭,2012:(55)】,任务型写作教学中的注意点,1.制定写作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现状制定难度适中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有系统性,让学生学习写真实生活。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制定。2.在写作教学中要把写作的真实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在设计写做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规律和语言

13、功能,使学生在自然、真实中学会写作。写作内容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3.提倡“交互性”写作。开展小组活动,通过讨论合作等方式完成。完成后还应组织作品汇报或者展览,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激发兴趣树立写作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4.接受型任务和创造型任务并重。写作训练要和当前的输入内容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1.在学习机动方面,任务型写基本条件作发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任务型教学法符合语言学习的基本条件,即“社会语言环境、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14、和学习机会”。首先,学习者可以在三个不同的阶段,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应用目标语言进行不同程度的联系。其次,分阶段给学习者提出学习目标能激发学习者短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2.在语言环境方面,任务型写作发能更多地创造语言的运用机会。在任务型写作课堂中,学习者通过“小组讨论首次写作汇报反馈二次写作”的过程,在口头和笔头运用目标语言进行反复的练习,并且可以从教室和其他的学习者那里获得更好的语言观点,从而认识其错误和不足,提高二次写作的水平。3.在学习环境方面,任务型写作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尊重、接纳其个人兴趣、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的学习环境。在学生感兴趣的环境中学习,会

15、促进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灵活性,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洞察力。,任务型教学法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问题 1.认识上的误区:首先,有些教师难以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思路,认为课堂就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练习的模式,不能很好地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其次,有些教师误认为写作“任务”就是写作“练习”。实际上,任务和练习有着本质区别:首先,任务具有目的性。这里的“目的”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所包含的非教学目的,二是任务设计者所期望任务参与者达到的教学目的,而练习通常只具有教学目的。其二,任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而练习总是产生语言性结果。第三,任务具有开放性,

16、也就是说,任务的履行并非有一套预定的模式或途径,或者会达到统一的结果,完成任务的途径,包括应用的语言是可选择的、不固定的、非限制性的。第四,任务具有交际性或互动性。任务通常是集体性和合作性活动,它的履行通常以交际或互动的方式进行,这种互动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输入材料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互动。,2.对任务设计认识不清:任务是在语言教学中为达到某一具体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活动。这些任务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他们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这些方面包括目标、顺序、进度、结果、学西策略、评估、语言等。有些教师设计的任务没有一个明确目标,没有阐明目标是什么,参与这个任务后可以学会什么;对于序列任务重

17、某一任务所处的位置,以及完成这一任务所花的时间没有前期安排。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的任务过于简单或者复杂。,学生的问题 1.观念态度难以转变:我国学生受传统教育影响,适应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习惯了“老师讲解写作技巧个人写作老师修改”的写作教学模式,对于任务型教学法缺乏清晰的认识,不能较好地配合老师完成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另外,很多学生认为写作只是单纯的笔头输出练习,只能依靠自己的思维和词汇来提高写作水平,认为口头交流的任务,意义不大,缺乏参与热情。2.哑巴英语学生多外部条件的限制 1.教学时间的限制 2.大课堂现象 3.缺乏任务型教学法的专门教材,建议,1.教师应系

18、统学习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方法;2.合理设计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3.合理运用小组活动,提高大课堂教学效率;4.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童晓岚,2012:(3)】,建议,课程标准对任务型教学法提供的六点建议1.任务型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应具有可操作性;2.任务型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学生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内容尽量体现真实性(authenticity);3.教学活动要立足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技能,并能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4.教学活动应该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5).教学活动要能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教学活动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参考文献,曾纪伟,任务型教学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2005:(14)魏永红,外语任务型教学研究,2003:(30-31)索磊,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研究,2004:(27)张彤,张俭,论大学英语任务型写作教学法,2012:(55)童晓岚,论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2012:(3),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