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学第一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会计学第一讲.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本章学习目的: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2、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与会计的关系3、了解会计核算的基础4、掌握会计等式,第一章 总 论,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的特点,第一阶段古代会计阶段。会计的特点:计量单位尚未完全固定为货币;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以官厅会计为主;会计方法主要是单式记账法。,第二阶段近代会计阶段。会计的特点:货币成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成为独立的管理职能;转变为以企业会计为主;形成会计方法。,第三阶段现代会计阶段。会计的特点:形成了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会计成为了一门应用科学;会计标准、规范逐步完善并向国际化发展;注册会计师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二、会计的含义:,会计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最本质特点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标准;,会计工作的对象是企业等的经济活动;,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收集、加工和利用经济信息,并对会计对象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亦即核算和监督);,会计要采用专门的方法对其工作对象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的目标是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会计是通过专门的方法收集、加工和利用以一定货币单位计量标准来表现的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
3、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职能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见现代汉语词典)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三、会计职能,怎样理解职能,从而进一步理解会计职能这一抽象的概念呢?我们可进行总结: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因为,会计要对每一以货币反映的经济事项进行连续、系统的记录,要根据记录的结果编制会计报表,因此,其内在的功能就是提供核算资料和监督经济活动。对比其他经济管理活动又可看出,这种内在功能只是会计具有,其他的核算诸如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则不具有或者不全面。,(一)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
4、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例:采购员赴外地签订采购合同。确认:差旅费计量:报销标准记录:记账凭证报告:资产负债表反映货币减少,利润表反映费用增加 这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会计核算职能的基本特点为以下三项:,第一: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第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第三: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不仅要进行事中、事后的核算,还可以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货币量度:会计主要采用,其他管理部门参考使用;实物量度:销售、采购、生产部门主要采用,会计部门参考使用;劳动量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采用,会计部门参考使用。由此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会
5、计在计量属性方面的特征。,完整性:对所有的会计对象都要计量、记录、报告,不能有任何遗漏;连续性:对会计对象的计量、记录、报告要连续进行,不能有任何中断;系统性:保证所提供的会计资料能够成为一个系统的、有序的整体。这也是会计与其他管理活动,如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等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事后核算: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对一定期间经济活动的价值总结;事中核算:会计利用价值数据、指标等对单位经济活动的控制和调节;事前预测:会计利用以往的价值数据和相关变化因素对未来经济活动及结果的预计。这还是会计本身特性的体现,也是完整的、系统的管理赋予会计的重任。,(二)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通过预测、决策、
6、控制、分析、考核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是会计的另一个职能,与前述的会计核算职能相辅相成。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为以下3点:,第一:主要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第二: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事中、事前的全过程监督。,第三:目的是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以价值指标为核心才能发挥货币反映的综合性和完整性;因此,会计监督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监督,可以全面、及时、有效地控制经济活动。,事后监督: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及相应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分析;事中监督:依据经济活动发生时的资料来纠正偏差及失误,发挥对经济活动的控制作用;事前监督:审查未来经济活动是否合乎规定和要求,
7、是否切实可行。,合法性: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规,会计准则等;合理性: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会计核算职能与会计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这一职能的派生。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相比,这种核算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会计的监督职能寓于会计的核算职能之中,是在核算过程中的监督。也只有搞好会计监督职能,才能保证经济活动按预期的要求进行,才能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四、会计目标 会计的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会计应当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终极目标。经济效益,就是已经投入及消耗的价值量与收回的价值量之比。具体来说,
8、我们还应当分析会计核算的目标。,(一)会计信息 通用信息 特殊信息,(二)会计信息使用者,企业,1、投入资金,2、收回投资,4、归还贷款,3、贷款,6、支付货款或工资,5、提供商品或劳务,8、支付现金,7、销售商品或劳务,(三)会计目标: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亦即客观经济活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首先要有可供利用的物质资源,这些物质资源的具体表现即为企业的资产,这些物质资源有着不同的取得来源,如果是从外部借入的,被称为负债,这些物质资源如果是由所有者(业主)投入的,被称为所有
9、者权益,我们应当说:这是从静态的角度对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物质资源进行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解释:我们对企业的物质资源(其实,这只是一个内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若从表现形态分析,为资产;若从取得来源分析,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物质资源,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亏损,费用,从另一方面来看,企业要想从经营中取得经营效果,就会形成一定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亦即费用。包括工资、设备、材料消耗,而企业支出的结果,应当形成一定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亦即收入。包括提供商品、劳务,会计工作的最重要内容,就是要比较二者之差,确定企业的经营损益。,按照法规的规定进行分配,我们应当说:这是从动态的角度对企业经营
10、活动过程进行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解释:我们对企业的经营过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从经济利益流入方面的收入,从经济利益流出方面的费用,作为二者比较结果的利润或亏损。,费用,收入,利润,二、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从会计的角度解释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即前面解释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非流动资产,(一)资产与权益 1、资产。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动资产,资产的进一步划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可划分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非流动资产又可划分为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
11、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 货,资产的特征:(1)资产必须是企业所拥有的或所控制的,即拥有产权(所有权)或有支配使用权;(2)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3)资产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未来的交易可能形成的资产不能加以确认;(4)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不能确认和计量其价值的不能作为资产。,2、负债。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的进一步划分: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
12、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等。,负债的特征:(1)负债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潜在的义务不能确认为负债;(2)偿还义务的履行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一定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的进一步划分:企业投资人对企业投入的资本,即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企业在经营中形成的盈余,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积累的资本增值额。,投入资本,留存收益,所有者权益的特征:(1)所有者仅对企业的净资产享有所有权,净资产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2)所有者
13、权益不是一个独立的要素,其金额的确认、计量需依赖于资产和负债金额的确认、计量。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相同点:都是企业可利用物质资源的取得来源。不同点:(1)负债需要偿还;反映企业作为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债务资本;(2)所有者权益不需要偿还;反映的是所有者对企业的产权关系;形成永久性资本。,由于这是一个事物从两方面看待的结果,即表现形态的资产,取得来源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以二者总是相等的。,4、会计恒等式。,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二)收入、费用与利润1、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可进一步划分: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
14、务收入和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收入,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收入,收入的特征:(1)是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2)收入形成经济利益的流入,即日常活动能形成企业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3)收入的形成伴随着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费用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其本质是资产的转化形式。,费用的进一步划分:原材料费用;工资费用;折旧费用;其他管理费用。,费用的特征为:(1)是为取得收入而付出的代价,其确认应与收入配比;(2)表现为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或者说是企业收入的一种扣除。,3、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
15、成果,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的结果就是利润(亏损)。,利润的计算公式:收入费用利润,进一步解释: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以现金或者应收账款的形式,从客户获得的收入,导致了资产增加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企业为了获得收入就需要支付费用,一旦资产投入使用,资产形态就转变为费用形态,因此费用可视为瞬间的资产,费用的增加导致了资产的减少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利润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净资产的增加额,亦即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三)会计等式的恒等性,2 现金28 银行存款140 应收账款480 存货350 固定资产,短期借款 200应付账款 400,实收资本 350盈余公积 50,1000,600+400,企业发
16、生下列经济业务将会对会计等式产生影响。1、物质资源流入企业。2、物质资源流出企业。3、物质资源的表现形态在企业内部相互转化。4、物质资源的取得途径在企业内部相互转化。但是,上述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1、物质资源流入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左右两方等额增加,即资产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增加,会计等式保持平衡。,2 现金28 银行存款140 应收账款480 存货350 固定资产,短期借款 200应付账款 400,实收资本 350盈余公积 50,短期借款 600应付账款 400,2 现金428 银行存款140 应收账款480 存货350 固定资产,+400,400+,10
17、00+400,1000+400,1400,1400,1000,1000,2、物质资源流出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左右两方等额减少,即资产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同时等额减少,会计等式保持平衡。,短期借款 600应付账款 400,实收资本 350盈余公积 50,短期借款 600应付账款 250,2 现金428 银行存款140 应收账款480 存货350 固定资产,-150,-150+,1400-150,1400-150,1400,1400,1250,1250,2 现金278 银行存款140 应收账款480 存货350 固定资产,3、物质资源的表现形态在企业内部相互转化。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
18、计等式的左方内各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增减额相等,即资产类项目一个增加,一个减少,会计等式也会保持平衡。,实收资本 350盈余公积 50,短期借款 600应付账款 250,2 现金278 银行存款140 应收账款480 存货350 固定资产,1+,-1+,1250+1-1,1250,1250,3 现金277 银行存款140 应收账款480 存货350 固定资产,4、物质资源的取得途径在企业内部相互转化。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右方内各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增减额相等,即负债类内部项目之间、所有者权益类内部项目之间或者负债类项目与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之间此增彼减,会计等式也会保持平衡。,实收资本
19、350盈余公积 50,短期借款 600应付账款 250,+200,-200,1250,1250,3 现金277 银行存款140 应收账款480 存货350 固定资产,短期借款 600应付账款 50,实收资本 550盈余公积 50,1250-200+200,前面的计算过程也可以用下表表示:,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前提:在推理上可以推出另一个判断的判断;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见现代汉语词典)我国会计学界承认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为四个。1、会计主体。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即会计人员进行核算(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界定。会计主体与法人主体不是等同
20、的概念;会计主体可能是法人主体之下细分的分支机构;会计主体也可能是企业集团众多法人主体的集合。可以被概括为:会计要为特定的主体进行会计核算。,2、持续经营。指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破产和清算,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只有不会破产清算,企业拥有的资产才能在正常的经营过程耗用、出售、转换等;它为正确地计量财产的价值、确定收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与上一条前提结合为:会计要为特定的会计主体在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下进行会计核算。,3、会计分期。指会计为了确定损益和编制财务报表,定期为使用者提供信息,必须将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划分成若干期间。它一般按照日历时间划分,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它可能与实际的经济活
21、动周期不一致,有的经济活动可以持续至多个会计期间。可以与前两条前提结合为:会计要为特定的会计主体在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分期进行会计核算。,4、货币计量。指用货币来反映一切经济业务。企业经济活动中凡是能够用这一尺度计量的,就可以进行会计反映,凡是不能用这一尺度计量的,则不必进行会计反映。货币计量前提包括币值稳定前提;货币计量前提一般包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的前提。可以与前三条前提结合为:会计主要以货币(我国是人民币)为计量单位,为特定的会计主体在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分期进行会计核算。,二、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即费用或收入是否计入某会计
22、期间,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负担来确定。收付实现制原则。指会计核算以现金收付的时间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1、适用范围2、问题3、改进,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原则说话和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见简明汉语词典)会计原则是会计核算具体操作行为的规范,是会计实践工作经验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同时又用来指导和规范会计实践工作。我国现阶段承认的会计原则为真实性,有用性,可比性,及时性,清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共8条。,1、真实性原则。指会计核算要客观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要求。2、有用性
23、原则。指会计核算的资料必须有用,必须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3、可比性原则。指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相互可比,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4、及时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5、清晰性原则。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都应当清晰明了、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利用。,6、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指在企业经济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会计核算应尽可能减少经营者的风险负担,以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与费用则要算足。7、重要性原则。指可以根据会计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的影响程度来决定会计核算的精确程度及会计报表内容的详略程度,进而决定核算的工作量。8、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会计核算依据的法律形式。会计核算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而不是其法律形式进行核算。,思考题:1、举例说明会计信息使用者如何使用会计信息。2、如果企业缺少资金,欲申请贷款,请问应向银行提供哪些财务资料,为什么?3、根据自己的体会说明会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