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鸟》教后反思.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522267 上传时间:2021-02-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号鸟》教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寒号鸟》教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寒号鸟》教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寒号鸟》教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寒号鸟》教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寒号鸟》教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号鸟》教后反思.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寒号鸟教后反思 寒号鸟教后反思1寒号鸟一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民间故事。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本课教学时我是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着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

2、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不过我感觉到自己在这里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第二次阅读我是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体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简洁点。寒号鸟教后反思2寒号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它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预期效果。一、从课题入手正式上课

3、以前,在与学生问候以后,直接提问“寒号鸟”是鸟吗?学生可能接触到类似读物,部分说是“鸟”,出示寒号鸟的挂图或图片,才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有误。接着从“号”的读音(二声)入手,理解是大声叫的意思,再从四声入手,区分多音字,能正确读课题,首先让学生们先从感官上初步认识寒号鸟,然后再从听觉上感受寒号鸟为什么要哀号,在导入课题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想要知道寒号鸟名字的由来,以及它为什么如此叫。这样,就巧妙的从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迁移到对课文内容的探索上,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二、识字教学生字教学有些词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表演,理解如“打哆嗦,冒汗”。又如“寒号鸟,崖缝,当作”中多音

4、字的读音,特别出示词语,范读,为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寒号鸟教后反思3这是一篇民间故事,教学的要求是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判故事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于未来,从现在做起。第二点就是按照顺序去理清课文层次,能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编续写课文,改编故事。最后就是教师培养儿童自学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我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分别安排了六个教学步骤:描述带入情境,自学课文,交流检查自学,读讲课文,创造性地复述(新编,续编)补充课文和小结。我的教学设计比较注重小学生的复述和造句表达能力。首先我引导学生描述带入情境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5、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第二次阅读是我引导学生有表情朗读喜鹊两次劝告寒号鸟的语句,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理清*的脉络。最后教师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我的教学设计比较注重学生的语句训练。寒号鸟教后反思4寒号鸟一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民间故事。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

6、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本课教学时我是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着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不过我感觉到自己在这里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第二次阅读我是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

7、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体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简洁点。寒号鸟教后反思5一、教材分析:*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8个生字。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

8、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四、教学准备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2.课文录音。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二)教学过程1.揭题。(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2.布置自学。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2)读

9、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3.检查自学情况。(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4)指名齐读。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2)将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5)练一练:号(学号)(号角)堵(堵着)(

10、围堵)缝(石缝)(墙缝)朗(朗诵)(开朗)衔(衔接)(衔着)枯(枯草)(枯萎)劝(劝告)(劝导)趁(趁着)(趁早)将(将来)(将就)且(并且)(而且)腊(腊肉)(腊月)狂(疯狂)(轻狂)吼(吼叫)(大吼)复(复习)(重复)哀(哀求)(悲哀)5.理清*脉络。(1)默读全文。(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6.学习第1自然段。(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3)齐读第1自然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讲读_文,理解“冰窖”、“哀号”、“得过且过”

11、、“哆嗦”等词语的意思。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课件、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的喜鹊。二、学习25自然段。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幻灯片):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

12、会寒号鸟懒惰。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_对读)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_齐读)三、学习69自然段。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b.谁怎么劝告?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3.学生轻

13、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点拨要点:问题b,比较喜鹊说:“”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9自然段。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1.齐读第九自然段。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3.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如果寒号鸟也做窝会是怎样的?五、分角色扮演朗读。寒号鸟教

14、后反思6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理解“晴朗、劝告、啰唆、冰窖、哀号、得过且过”等词语。(重点)2.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和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美好生活的道理。(难点)课前准备1.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新词卡片、关于寒号鸟的资料。(教师)2.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师:小朋友,老师想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故事里寒号鸟住在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如果你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它哀号的声音:哆啰啰,哆啰啰听到这里,你有什

15、么想问的吗?2.学生质疑。3.板书课题。4.指导学生认识多音字“号、当”,并组词。5.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自读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教师相机正音:“缝、当、朗、将、狂”是后鼻音;“面、衔、劝、趁、阵、纷”是前鼻音;注音区分“却”“劝”“且”的读音;“吼”不读kng,“复”不读f。(2)注意这些生字的字形了吗?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如:加一加良+月=朗木+古=枯换一换“芬”的草字头换成绞丝旁就是

16、“纷”。(3)学习多音字“号、当”。用不同的读音组词。(4)巩固识字:老师读生字,学生快速找生字。(5)课件出示词组,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呼呼地刮着冻得直打哆嗦温暖的窝里冷得像冰窖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教师相机正音。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里,采用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这个故事里有几个动物?它们发生了什么事?2.学生自由交流。预设:生1:故事里有两个动物寒号鸟和喜鹊。生2: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喜鹊让寒号鸟垒窝,寒号

17、鸟一拖再拖,最后冻死了。3.指导学生画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4.指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三个时间里发生的事。四、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说说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预设:生1:“纷、阵、枯、将”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生2:“却”字左右大致一样宽。生3:“夜”和“衣”的字形相近。生4:“面”是独体字,里面是两个小横。2.师着重指导书写“阵、却、纷”三个生字。3.师范写,学生书空。提醒学生注意“却”的最后一笔是竖。“纷”字右上部是“八”,不是“人”;第五笔捺要写得舒展。4.学生描红、临写。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1.课

18、件出示寒号鸟和喜鹊各自的窝。师范读第1自然段。2.听了朗读,再观察插图,你知道了什么?预设:生1:我知道了寒号鸟住在哪里。它住在山脚下的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生2:我知道了喜鹊的窝在河边的大杨树上。生3:我知道了寒号鸟和喜鹊住得很近。二、朗读品味,感受特点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天气越来越冷?2.交流。(1)“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尽”字写出了冬天快要到了。(2)“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呼呼地”写出了风很大,寒风就是北风,吹到身上非常冷。(3)“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联系实际说一说大雪纷飞的天气是怎样的。听音频,理解

19、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感受天气的寒冷。有多冷呢?(冷得像冰窖)看图,老师介绍冰窖,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寒冷。模仿“冷得像冰窖”,说说冷得怎样?(冷得像在冰窟窿)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天气的寒冷。4.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喜鹊的做法的句子,用“_”画出描写寒号鸟的做法的句子。5.交流一下。说说你对喜鹊和寒号鸟的看法。(1)预设:生1:喜鹊很勤劳,看得远。冬天快要到的时候,它就已经给自己做窝了。我是从“一早、忙着”看出来的。生2:寒号鸟很懒惰。它“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生3:寒号鸟很懒,还不听别人的劝告。喜鹊让它做窝,它说喜鹊傻,而且还说太阳高照,正好睡觉。生4:寒号鸟不吸取教训,很懒。

20、已经挨了一次冻,嘴里也说要做窝,但第二天天气一好,又去玩了。理解“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2)寒号鸟说喜鹊傻,你怎么认为呢?(喜鹊不傻,因为天一冷,喜鹊就住进了自己搭好的温暖的窝里。)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1)想想喜鹊会怎么说。喜鹊热心帮助寒号鸟,语气诚恳。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再不做窝的后果,语气加重。换用句式:“今天_,_。”“从小_,_。”(2)指导学生读寒号鸟说的话。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喜鹊劝告?为什么不做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做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做窝?(3)小结:寒号鸟不仅懒惰,还非常糊

21、涂。“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三、课外拓展,总结回顾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寒号鸟说些什么?2.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讲给别人听。寒号鸟教后反思7天气慢慢变凉了,街上行走的人们都披上了颜色各异的外套,而路两边的大树叶儿金黄,冬天即将来了。说起冬天,我想起了二年级的课文寒号鸟。这篇课文讲的是,在山脚下的石崖缝里,住着一只寒号鸟,河对面的杨树上,则住着一只喜鹊,他们俩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喜鹊每天东奔西跑找枯草,忙着做窝过冬。而寒号鸟却每天游山玩水,玩累了就回来睡觉。喜鹊看见了,对寒号鸟说:“别睡了,天气暖和,赶紧做

22、窝吧。”可是寒号鸟不但不听劝告,还嘲笑喜鹊说:“傻喜鹊,太阳高照,正好睡觉!”冬天如期而至,有一天夜里,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北风就像一只大老虎似的往寒号鸟扑过来早上,喜鹊站在枝头呼唤着寒号鸟,可惜它已经不再有回应了,因为在昨天夜里,寒号鸟已冻死在崖缝里了。寒号鸟几次哀号的声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懒惰与得过且过是造成它被严寒夺去生命的最直接原因。如果它能够在暖和晴朗的秋天就开始做窝,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同时我也明白了几个道理,第一: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并且付诸行动,持之以恒,只有不怕苦不怕累,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第二:做人不能得过且过,安于现状,要往更高的层次发展,不断学习,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双手付出辛勤劳动才能获得美好的生活;第三:要知错就改,对于自己不足的地方要虚心接受劝告并及时改正。寒号鸟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