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522283 上传时间:2021-02-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 背土豆教学反思1背土豆是新版的北师版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首先是,整个课堂主要是以故事情节贯穿其中的,因此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情境图一时,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大部分都能学会从情境图中找到数学信息,但在要求学生“你从这些数学信息里,想提什么问题时?”学生表示比较困难,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由此知道学生在学会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这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在这一部分花的时间相对比较多,主要是先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描述数学信息,并由此学会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在问:“你是怎么计算出结果时”学生大部分

2、都能通过比手指头直接得出结果,由此我发现孩子对于接着数这一方法并没有怎么去运用,为了便于以后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够更快地计算出结果,于是我再次和孩子强调“接着数”这一方法的计算会更快,然而在后面的计算中,我没有一直强调,这也可能会造成孩子在计算方面所花的时间会相对比较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这一方法需要多次进行训练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在教学情境二时,同样还是让孩子学会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交流算法等过程并让学生思考: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列出有关7的其它加减法算式,最后通过读一读,达到对孩子是的巩固与熟悉,在练习中,我主要是通过创造情境“分香蕉应该怎么分?”我先示范

3、并列式,最后让学生学着自己动手分一分,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此外还通过游戏如“凑数法”来使学生学会快速反应“几加几等于7“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在做7的加减法时的正确率。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不足:一是组织教学不到位。部分同学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二是白板的使用不够熟练。三是预设的课堂情况不够充分,在讲课过程中没有预料到学生会出现的情况,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偏差时如何及时纠正和引导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让所有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预设可能出现的各种情

4、况,如何应对和引导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平时多向其他教师学习,互相交流成功经验,不足之处多多改进,这样才能够少走弯路,成长得更快。背土豆教学反思2背土豆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的内容,主要学习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这节课我借助学生感兴趣的食物薯条、薯片谈话,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常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此引出故事主角小老鼠,利用小老鼠背土豆这一情景导入,让学生观察情景图,采用编故事的方法,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尝试解决问题,引出相关的加法算式,探索算法。本节课我设计了4个学习活动:1、一共有多少个土豆?2、还剩下几个土豆?3、分一分、填一填。

5、4、说一说。我认为,学生的思维活动表现在语言表达上,学生肯定要经过思考,才能说出想法。在教学设计中,我比较重视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我在同一个问题上采取不同的问法让学生多说,比如在交流5+2=?时,当第一个同学回答7,我仍继续问: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谁理解了他的算法,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在探索7-1=?时,也同样请三位同学说自己的想法。如此反复,即使是不大会表达的同学,也能通过倾听来理解,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的积极表达,也是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的要素,没有交流、没有表达的课堂,无活力可言。但是对于我的这点考虑,听课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编故

6、事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耗时较多。应该及时地抓住学生回答的要点,点到为止,干脆地切入主题。2、解决问题1“一共有多少”时,提问较多,也用去较多时间。充分阅读本课及前后课时的教材,会知道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掉土豆”的过程学习7的加减法,问题1和问题2主要是一个引导,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较快地进入学习活动。3、这样,学习活动3就会有比较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7的加减法算式,也有时间进行学习活动4。通过这节课,我也注意到:虽然我在课堂上比较有亲和力、注重与学生交流、评价语言较丰富,但是有些语言还是不够凝炼、有些指令不够清晰、问题设计数学味不足。听课老师们专业的、中肯的点

7、评,给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十分感激!还有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一个多月,此次让他们用分小棒的方法来探索7的加减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学生的操作经验还不娴熟,注意力容易分散,部分学生在活动未进行之前就玩起了备用的小棒。一年级学生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待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继续培养。背土豆教学反思3今天我讲了背土豆一课。这节课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展开了有关7的加减法的学习。1、一共有多少个土豆?展示第一幅图,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土豆。接着解决这个问题列算式:5+2=7。提问:怎么得出5+2=7的?有同学说是一个一个数的,有同学说是从5开始往后数两个,通过

8、问其他同学哪种方法更为简便,总结:从5开始往后数两个数是更好的计算方法。2、还剩下多少个土豆?咱们知道了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一起来看看小老鼠接着干了什么?背土豆。它把所有的7个土豆都背走了吗?没有。袋子破了个洞,掉个一个土豆。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原来有7个土豆,掉了一个土豆,还剩几个土豆?解决这个问题列算式:7-1=6。提问:怎么得出7-1=6的?现在咱们摆一摆手中的小棒,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数学图形表示一下,看看能不能得到这个结果。同学汇报,先干什么(摆了7个小棒代表7个土豆),再干什么(拿走一个小棒代表掉的一个土豆),得到结果(还剩下6个小棒代表袋子里还有6个土豆)。总结:那么我们

9、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出7-1=6?3、填表格所以我们在表格里填上6,1。原来有7个土豆,掉个一个土豆,还剩下6个土豆。接着想想还会发生什么?又掉了一个土豆。那么现在掉了几个土豆了?2个。还剩下几个土豆呢,数学算式怎么列?7-2=5。如果我用摆小棒的方法,我应该再拿走几个小棒?1个。数数是不是还剩下5个?在表格里填几?好。接着又会发生什么?又掉一个土豆。怎么列式,列完算式自己在表格中填上相应的数字。把这个表格填完。找同学汇报结果。问:如果一个土豆都没掉,表格上应该填几?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所有土豆都掉了,表格上应该填几?表示什么意思。观察表格,说一说,7可以由哪两个数组成。3、练习根据图的数学信息,

10、提出数学问题,列算式。背土豆教学反思4背土豆是新版的北师版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首先是,整个课堂主要是以故事情节贯穿其中的,因此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情境图一时,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大部分都能学会从情境图中找到数学信息,但在要求学生“你从这些数学信息里,想提什么问题时?”学生表示比较困难,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由此知道学生在学会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这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在这一部分花的时间相对比较多,主要是先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描述数学信息,并由此学会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在问:“你是怎么计算出结果时”学生大部

11、分都能通过比手指头直接得出结果,由此我发现孩子对于接着数这一方法并没有怎么去运用,为了便于以后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够更快地计算出结果,于是我再次和孩子强调“接着数”这一方法的计算会更快,然而在后面的计算中,我没有一直强调,这也可能会造成孩子在计算方面所花的时间会相对比较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这一方法需要多次进行训练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在教学情境二时,同样还是让孩子学会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交流算法等过程并让学生思考: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列出有关7的其它加减法算式,最后通过读一读,达到对孩子是的巩固与熟悉,在练习中,我主要是通过创造情境“分香蕉应该怎么分?”我先示

12、范并列式,最后让学生学着自己动手分一分,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此外还通过游戏如“凑数法”来使学生学会快速反应“几加几等于7“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在做7的加减法时的正确率。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不足:一是组织教学不到位。部分同学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二是白板的使用不够熟练。三是预设的课堂情况不够充分,在讲课过程中没有预料到学生会出现的情况,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偏差时如何及时纠正和引导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让所有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预设可能出现的各种

13、情况,如何应对和引导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平时多向其他教师学习,互相交流成功经验,不足之处多多改进,这样才能够少走弯路,成长得更快。背土豆教学反思5教学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2.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并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3.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发展他们的数感。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加减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5以内的加减法 手势游戏师:你知道我们的手有什么用吗?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其实我们的手不仅有这些用途,而且还能做数学游戏呢,你们想用手和老师做游戏吗?

14、师左手出示2,右手出示3,再两手和在一起,请生用算式表示。师左手出示2,右手出示2,再两手和在一起,请生用算式表示。师左手出示1,右手出示4,再两手和在一起,请生用算式表示。师出示一只手,弯掉1个手指,请生用算式表示。师出示一只手,弯掉2个手指,请生用算式表示。师:刚才我们一起玩了一个小游戏,复习了前面我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减法,小朋友玩得都很开心。下面我们还有个游戏,大家想不想玩?二、探究新知(一)游戏学习6的加减法(师引导学习)活动一:师生进行猜数游戏猜数“1”或“5”1.教师谈话:我们一起玩一个猜数游戏好不好?(教师出示一个磁珠,让学生看看它的大小)猜一猜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抓了几个这样的磁

15、珠?2.学生猜数,并说出简单的理由.3.教师提问:(1)老师的手里到底有几个磁珠哪?想不想知道?(2)看看老师的左手有几个?(教师把左手的4个磁珠贴在黑板上)(3)右手哪?(教师把右手的2个磁珠贴在黑板上)(4)有谁猜对了?你怎么知道一共有6个磁珠呀?(左手有4个磁珠,右手有2个磁珠,合起来一共有6个.)(5)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1+5=6 5+1=64.教师谈话:还想不想再玩一次?我们还用这6个磁珠,(教师把这六个磁珠摘下,重新握在手里)老师的两只手里都有磁珠,如果告诉你一只手里有几个,你能猜出另一只手里有几个吗?(教师按照学生的意愿出示一只手中的磁珠的数量1或5)谁能猜出我的另一只手中有

16、几个?5.教师提问:(1)你猜对了吗?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猜对了?一共有6个磁珠,老师左手有1个,右手一定有5个.(2)能把你的想法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吗?1+5=6 5+1=66-1=56-5=16.小结:你们猜得有理有据,所以都猜对了,快为你们的胜利鼓鼓掌吧!猜数“2”和“4”还是这6个磁珠,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玩一玩,(教师悄悄地引导请上来的学生捂住1个)猜一猜他捂上了几个?2+4=6 4+2=66-2=46-4=2猜数“3”1.我们还用这6个小磁珠,换个玩法好不好?(教师用手捂住3个)猜猜老师用手捂住了几个?2.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3+3=66-3=3你们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数游戏?那同桌的两

17、位小朋友就来一次猜数大赛好不好?(二)迁移学习7的加减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二:生生进行“猜数游戏”1、教师谈话: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数出7个小珠子,看谁数得快!教师说明游戏规则:一个同学捂,另一个同学猜,并说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说对了,就可以从学具盒里拿出一个小珠子,放在盒盖中,表示得一分.比赛结束时,谁得的小珠子多,谁就获得了胜利.2、小组活动.3、你们俩是怎样玩猜数游戏的,结果怎样?0+7=7 7+0=7 7-0=7 7-7=01+6=7 6+1=7 7-1=6 7-6=12+5=7 5+2=7 7-2=5 7-5=23+4=7 4+3=7 7-3=4 7-4=34、小结我们一起玩了猜数游

18、戏,玩得高兴不高兴?我们今天又结识了许多算式朋友!这些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事,信不信?(三)小结(数字组合)对数游戏师生互动,两人合起来的数是6和7。如:我出3,你出3我出5,你出1三、巩固练习活动三:口算抢答3+4= 7-4= 7-3= 7-5= 1+6= 2+5=6-3= 7-1= 7-7= 4+2= 3+3= 1+5=活动四:找朋友出示图片:连一连教师提问:看一看,谁看明白了?(把加起来和是7的数连起来.)说明:学生在连一连的时候,可能是把两个数相连,有可能是把三个数相连,只要加起来和是7就是正确.活动五:小老鼠背土豆1、出示图片:老鼠背土豆有一天夜里,一只小老鼠实在太饿了,他就到土豆

19、地里偷土豆,你们看他来了.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哪?2、学生自编故事你们能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3、能根据他们编的数学故事列出数学算式吗?0+7=7 7+0=7 7-0=7 7-7=01+6=7 6+1=7 7-1=6 7-6=12+5=7 5+2=7 7-2=5 7-5=23+4=7 4+3=7 7-3=4 7-4=34、小结:看到你们这么聪明、能干,小老鼠自己却不劳动,偷东西吃,心里非常难过,他表示以后一定改邪归正,自食其力.四、总结师: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你都有哪些收获?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猜数游戏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6和7的加减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序思

20、维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并突破了重点,但是还未突破难点,对于有序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不好。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学游戏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它好比强大的磁场,最大限度的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着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在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兴趣之后,才能够产生学习的动力。在复习铺垫环节,用手势游戏来回顾5以内的加减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探究新知环节,师生进行猜数游戏学习6的加减法(师引导学习)可以上的活一点,早点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进而迁移学习7的加减法。这样可以节省操作时间,用来强化训练。本节课有游戏、有故事、有习题,在处理各部分时间的问题上把握得不是很好,有的部分用的时间应该再长一些,而有的就应该短一些,所以在处理课堂用时方面还要多花心思,仔细斟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