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zxm.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2643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zxm.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zxm.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zxm.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zxm.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zxm.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zxm.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zxm.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课前练习,人体重要的三大营养物质是_,糖类 脂肪 蛋白质,那么,这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是怎么被利用的呢?,血糖,消化 吸收,分解,转化,氧化分解,转化,合成,90mg/100ML,食物中的糖类,肝糖元,脂肪、蛋白质,CO2+H2O+能量,肝糖元肌糖元,转变为脂肪贮存,尿糖,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够保持相对平衡,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来源,去路,1.糖类的利用 阅读P141-142思考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是怎么被利用的?,一、营养物质的利用,脂肪的利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脂肪酸、甘油,氧化分解供能,合成脂肪贮存,蛋白质的利用,食物的消化和吸

2、收,氨基酸,氧化分解供能,合成自身蛋白质,合成糖类和脂肪,(产物是CO2、H2O、含氮废物),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二、体内能量的获得,讨论:,1、如果一个人过度节食,会带来什么后果?,如果一个人过度节食,他获得的能量少于消耗的能量,体内贮存的脂肪就会分解供能,导致人体脂肪积累过少,身体过于消瘦,体质下降,严重时还会引起神经性厌食症等疾病。,青少年和老年人相比,每天获得的能量有何区别?,2、根据能量的获得、消耗和贮存的关系:如果是正常的成年人,则关系是();如果是久病不进食的人,则关系是();如果是青少年,则关系是()A、能量的获得大于能量的消耗B、能量的获得等于能量的消耗

3、C、能量的获得小于能量的消耗,A,C,B,营养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或合成其它物质的同时,会产生废物,这些废物是怎样排出体外的呢?,泌尿系统和皮肤,活着的生物体要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_,同时生物体内又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_。,新陈代谢,交换,转变,同化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异化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物质,分解自身物质排出代谢废物,贮存能量,释放能量,新陈代谢,关系: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相互独立,矛 盾 统 一,同 时 进行,有人说“在生物的生活过程中,总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这种说法对吗?,思考:,从新陈代谢的

4、角度看,身体长胖的原因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3、正常状态下,人在老年时期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关系是()A 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 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 C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趋于平衡 D 无法确定,C,新陈代谢的意义,新陈代谢是人和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和生物表现出来的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和变异等特征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1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是()A.生长和发育 B.呼吸和消化 C.运动和繁殖 D.新陈代谢2下列对新陈代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相互矛盾的过程B.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5、C.新陈代谢表现为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两个相互联系过程D.新陈代谢不仅需要酶,而且还需要能量,A,D,自学指导,阅读142-143页,完成:1.什么叫排泄?与排遗一样吗?2.排泄有几种途径?3.结合142页的图,记忆泌尿系统的组成;你认为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关吗?4.结合143页的图,掌握肾脏的结构,,泌尿系统,一、排泄和排遗,排泄: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就叫排遗。,二、体内物质的主要排泄途径,排泄的途径,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方式排出,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人体中的代谢

6、废物有10%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有10%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有80%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据东营日报报道:2003年月12月1日,人民医院接收了一位病人,此病人发烧、身体浮肿、尿急、尿频、尿量增加,肾区钝痛,你能否推测这位病人可能是哪个系统出现了问题?,医学快报,泌尿系统的组成,1,2,3,4,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排出尿液,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1,2,3,4,肾皮质,肾髓质,肾盂,输尿管,肾动脉,把血液从大动脉运送至肾脏,肾静脉,把血液从肾

7、脏运回大静脉,膀胱,肾脏的结构,肾脏的结构,肾脏,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肾实质,肾盂,肾皮质,肾髓质,尿液,肾小体,尿的形成,边学边想:,一、尿的形成包括哪几个过程?,二、理解尿的形成过程。(注意:血液和尿液成分的区别),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P143,水、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血细胞和尿素,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大部分的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水、无机盐、尿素、,(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水、无机盐、尿素、),(水、无机盐、尿素、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血液,(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8、),(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滤过时不仅滤出血液中的废物,而是营养物质与废物一起滤出;重吸收时,只吸收有用的营养物质而不吸收废物,练一练,下表为终尿、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回答:(请点击脸谱选择所需答案),1.甲是,乙是,丙是,A 原尿 终尿 血浆 B 终尿 原尿 血浆 C 血浆 原尿终尿,练一练,下表为终尿、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回答:(请点击选择所需答案),2.甲的蛋白质为8,而乙为0。这是由于,练一练,下表为终尿、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回答:(请点击选择所需答案),3.乙的葡萄糖为0.1,而丙的为0。这是

9、由于,练一练,下表为终尿、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回答:(请点击选择所需答案),4.乙的尿素为0.03,而丙的为2。这是由于,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什么原因?,思考,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分、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吸收所造成。,如果某人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作为医生的你推测,这位病人可能哪个部位出现了问题?,过把医生瘾,肾小球,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强,拓展学习 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衰竭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除,人就会中毒死亡。如果在不能做肾脏移植手术

10、的情况下,请根据今天所学知识分析,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病人排除废物维持生命呢?(可查阅书籍或相关网站),人工肾来透析血液P143,肾脏,肾单位,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尿的形成和排出,膀胱的剖面图,尿是不断产生的,而排尿却是间歇的,为什么呢?,思考,膀胱具有贮存尿液的作用,膀胱充盈,膀胱排空,括约肌收缩,括约肌舒张,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排尿的意义,1、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2、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3、注意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泌尿系统的卫生,之水的平衡,水的吸收水的排出,

11、来自饮水,来自食物,来自物质代谢,由肺排出,1.由大肠排出,由皮肤排出,1.由肾排出,人体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水分?又通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水盐平衡,为何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且浓度稀而干旱口渴时尿量减少且浓度高?喝很多水,不增加盐分,会产生低浓度的盐尿液;摄入较多的盐分,不多喝水,产生高浓度的盐尿液?,肾对水和盐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进多出多,进少出少。,之钠离子的平衡,食物中的Na,粪便中的Na,尿液中的Na,汗液中的Na,水盐平衡,Na主要排出途径是由尿液,严重腹泻,剧烈呕吐,人体无法及时吸收所需水分,只能靠输液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高温作业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丢失过多出现中暑时,也可通过输

12、液维持体内水盐平衡。,肾对水和盐浓度虽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有一定限度。,人为什么不能饮用海水?,谢谢指导,再见,练一练,下表为终尿、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回答:(请点击脸谱选择所需答案),1.甲是,乙是,丙是,A 原尿 终尿 血浆 B 终尿 原尿 血浆 C 血浆 终尿 原尿,练一练,下表为终尿、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回答:(请点击脸谱选择所需答案),1.甲是,乙是,丙是,A 原尿 终尿 血浆 B 终尿 原尿 血浆 C 血浆 终尿 原尿,练一练,下表为终尿、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回答:(请点击脸谱选择所需答案),1.甲是,乙是,丙是,A 原尿 终尿 血浆 B 终尿 原尿 血浆 C 血浆 终尿 原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