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3046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本章内容,第一节 系统第二节 信息第三节 信息系统第四节 信息化,第一节 系统,系统概念基本系统思想系统方法,一、系统的概念,贝塔朗菲(Bertalanffy)的定义: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系统由若干元素组成元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小部分或基本单元,即不可再划分的单元。系统有一定的结构同一系统的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元素之间一切联系方式的总和,称为系统的结构。系统具有整体性凡是系统都有整体的形态、整体的结构、整体的边界、整体的功能、整体的特性,等等,突现若干事物按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它的组分和组分的总和所没有的新性质(系统质

2、或整体质)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原理,又称为非还原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级存在一个组织层次等级体,每一层级都比它下一级层次复杂,每一层级都以比它低的那一层级不存在的突现性质为特征 等级层次结构是复杂系统最合理的组织方式,5,二、突现与等级,通信等级的维护需要一系列为着调节和控制而进行的信息交换过程 控制等级中一个层次上的元素集合相联系的突现性质,与对元素自由程度所加的约束有关系,各个层次间起作用的控制过程是等级体的特征,6,三、通信与控制,四、系统类型-1,按复杂性划分,四、系统类型-2,按起源划分,五、系统方法,古代朴素的整体观 近代科学的还原论 现代系统科学,(1)古代朴素的整体观,

3、中国:系统思维是我国传统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春秋时期孙武所作的孙子兵法运用系统思想从全面战略高度来讨论战争,提出了与现代“综合国力论”相似的理论(道、天、地、将、法五因素)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着重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和协和(天人合一,太极,中医望闻问切,经络学说)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论述,就是系统论最基本的思想。,(2)近代科学的还原论,朴素的系统思想带有浓厚的猜测和思辨性质机械论成为近代科学的一大特征,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秩序井然的机械系统笛卡儿写过一本书:动物就是机器法国学者拉美特利进而声称人是机器“拉普拉斯决定论”机械论的世界观也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但

4、这种整体观并不符合系统思想,(3)现代系统科学,近代科学方法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它应付复杂性的能力活力论: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生命现象不能还原为基本的物理、化学过程。“活力”是超物质的 机体论:只有把生命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某些实验事实 一般系统论:1937年贝塔朗菲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概念:新陈代谢等过程仅仅发生在很有个性的、拥有确定结构的物质客体中。此类过程的这种组织化,是使生命现象与普通物理化学过程区分开来的最显著、也是唯一有决定意义的特征 系统论是通过揭露和克服还原论的局限性而发展起来的,第二节 信息,信息的定义信息的属性人和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特点信息与

5、决策,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信息与数据可看作原材料和成品的关系相对/绝对主观/客观抽象/具体,1、事实性2、扩散性3、传输性4、共亨性5、增值性6、不完全性7、等级性8、滞后性,二、信息的属性,三、人作为信息处理器的模型,人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 1)人需要反馈2)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3)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4)人们需要的口味各异5)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来自感官的输入,记忆器官,通道,思维过程,通道,输出应答,滤波,三、人和计算机的区别,四、信息与决策,信息是管理的基础:信息是制定计划的基本依据 信息是组织实施的保证 信息是调节控

6、制的指示器 信息是激励职工的依据 信息是领导指挥的基础 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决策过程和信息的关系,决,策,方,法,决策类型,传统方法,现代方法,结构化决策,1.,习惯,2.,标准作业规程,3.,适当的组织机构,MIS(包括各种管理科学方法),非结构化决策,1.,判断力、直觉,2.,经验规则,3.,选拔训练管理人员,1.,DSS,2.ES,3.,人机对话进行探索,四、结构化决策与非结构化决策,四、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战略性决策有关重大方向性问题的决策战术性决策战术性决策为了保证战略性决策所需要的人、财、物的准备而进行的决策日常业务活动决策为了提高日常工作效益而作的决策,第三节 信息系统,信息技术

7、的应用:辅助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辅助日常生活:各种嵌入式技术,智能控制的家用电器、移动设备辅助企业管理:试图实现“管理自动化”,这就是各类信息系统,占IT总应用率的80%以上,一、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信息的采集和输入:主要是识别、采集、校验信息的传输:数据通信的手段信息的存储:介质、地点、时效信息的加工:查询、排序、归并、数学模型、人工智能信息的维护:准确、及时、安全、保密信息的使用:输出、体现信息价值,信息系统的发展,IS技术发展顺序:19501960年数据处理系统电子数据处理、业务处理、记录保存、传统的簿记应用19601970年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报告系统、信息管理系统1

8、9701980年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19801990年战略和终端用户支持系统终端用户运算系统主管/经理信息系统(EIS)、主管支持系统专家系统(ES)战略信息系统(SIS)、竞争情报系统(CIS),二、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事务处理系统(TPS)阶段用来处理日常交易数据,产生各种报表,重点在于实现手工作业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数据处理系统主要功能是:记录、保存精确数据,检索数据,计算,产生报表、账单。支持日常运作、重复性强,逻辑关系比较简单,精度要求高,高度结构化。以单项应用为主,往往隶属于一个单一的职能部门,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三、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阶

9、段(MIS)集成多部门多职能的人-机系统,提高管理效益。面向中层管理人员。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问题。实现业务的汇总、计划、控制和反馈。采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三、管理信息系统图示,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概念结构(总体结构)基于管理层次的逻辑结构 基于管理职能的逻辑结构 基于计算机实现的物理结构,(1)总体概念结构,信息的处理模型,辅助作业控制的信息系统,各项事务,事务处理,业务输出,用 户,处理报告,报 告,要 求,查询处理,(b)处理报告,结 果,(c)查询处理,(a)事务处理,文 件,文 件,文 件,辅助战略规划的信息系统,(2)基于管理层次的结构,(3)基于管理职能的结构,根据管理

10、职能分工和管理层次处理特点:,(4)综合结构,(4)基于计算机实现的物理结构,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体现在两个方面:硬件结构(物理设备、网络连接等方面)软件结构(软件模块、组件、数据文件等方面)物理结构的类型:主机-终端的集中控制结构文件服务器的分布结构服务器-客户机的分布结构C/S结构B/S结构,1、主机-终端式结构,处理能力集中于主机终端用于输入和输出,无CPU,主机Host,终端Teminal,控制台Console,2、文件服务器结构,程序和数据集中于文件服务器中客户机可以根据权限存取服务器中的文件,客户机具有处理能力,文件服务器,微机,3、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处理分布于客户机和服务器客户机

11、完成本地运算,可向服务器请求某种服务(如查询数据),服务器相应请求,完成运算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数据库服务器,客户机,3、客户机-服务器的不同结构,Client/Server(C/S),Windows窗口应用程序,数据库,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浏览器程序(如 IE),Browser/Server(B/S),(5)管理信息系统实例,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企业可能拥有卓越的销售人员推销产品,但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却没有办法如期交货;车间管理人员抱怨说采购部门没有及时供应他们所需要的原料;而采购部门效率过高,仓库可能囤积几年都用不完的材料,库存饱和,资金周转很慢;要用613个星期的时间,才能

12、计算出产品生产所需要得物料量,所以订货周期只能为613个星期;财务部门不信赖仓库部门的数据,不以它来计算制造成本,制造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60年代解决“订货点管理”不足,发展了控制物料的物料需求计划MRP70年代闭环式的MRP能适应主生产计划的改变,也能适应现场情况的变化80年代发展了MRPII,这时企业资源不仅是材料,人力、资金、设备和时间也被看成企业资源,并加以控制。MRPII的功能已能满足制造业的所有经营生产活动。MRPII是对内管理的系统,在战略规划、市场和决策方面功能较弱。90年代出现了ERP,它是MRPII基础上的扩充市场、财务等功能的系统。,MRPII结构举例,ERP结构举例,

13、四、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SS)以交互方式支持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不强调全面的管理功能。面向决策者、高层管理人员。强调“支持”,而不是“代替”。模型驱动。解决的是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问题。强调交互。,四、决策支持系统图示,语言系统LS(language system):是用户与DSS对话的工具。它是供决策者表述问题的载体,同时也限定了所允许的表达方式。知识系统KS(knowledge system):包含关于决策问题领域的知识。知识可以是他人的经验教训,决策问题的外部环境,决策过程中所用的公式、模型或规则,各种分析工具、推理规则和评价标准,等等。问题处理系统PPS(proble

14、m processing system):根据从LS接收的问题,利用KS中的领域知识,通过处理产生信息以支持决策过程。,四、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1.早期DSS1975年以前,从理论上提出了DSS的概念。2.智能化的DSS80年代,处理不确定性领域的问题,形成了DSS的结构。3.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支持群体成员更好地相互作用。4.行为导向的DSS从业务导向(business oriented)转为行为导向(behavior oriented),主要研究对象是人,而不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处理系统。,第四节 信息化,信息化的定义信息

15、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与管理变革,一、信息化的含义,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即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利用信息资源而创造的价值上升,直到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六个组成部分:信息网络信息设备信息资源信息人员应用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特别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既不可能走西方国家先工业化再信息化的老路,也不能越过工业化实现信息化,而必须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产业研究发

16、展,提高设计水平,变革工艺技术;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推动营销、运输和服务方式的变革,降低成本,扩大市场规模;通过信息技术在新产品中的广泛应用,信息产品和传统产品的融合,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1986:国务院批准建设了国家经济信息系统;1993:成立了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八五”:国家开发了一批大型信息系统,其中有:电子数据交换系统、银行电子化业务管理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公安信息系统、大型企业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CIMS等。1996:成立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01:重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总理任组长;“九五”: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金税工程等一系

17、列“金”字号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十五”、“十一五”: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教育信息化、医疗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三、信息化与管理变革,BPR电子商务电子政务,(1)BPR,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哈佛大学哈默教授正式提出企业过程再工程、企业流程再造、企业流程重组定义:以企业过程为对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地思考和彻底地再设计;以信息技术和人员组织为使能器(ebable),以求达到企业关键性能指标和业绩的巨大提高或改善,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四个关键点:根本性的(fundamental)彻底的(radical)巨大的(dram

18、atic)过程(process),BPR的特点,以过程为导向目标远大打破常规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2)电子商务,定义: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目的:实现企业贸易活动的高效率和低成本(1)广告宣传(2)咨询和洽谈(3)产品订购(4)货币支付(5)电子账户管理(6)商品查询(7)用户意见征询(8)交易活动管理,电子商务类型,按交易对象划分,有以下几种类型:企业对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即BtoB,也写B2B企业与顾客间的电子商务,即BtoC顾客与顾客间的电子商务,即CtoC企业与政府间的电子商务,即BtoG消费者与政府间的电子商务,即CtoG,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改变企业的营销方式促进企业供应链的有效建立供应链是相互间通过提供原材料、零件和产品等的厂家、供应商等组成的网络。为组建虚拟企业创造了条件电子商务大大增加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可能性。这就为上、中、下游企业建立虚拟企业创造了条件。促进企业体制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电子商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整个社会商业体系结构发生变化电子商务打破了对市场的时空限制。对经济理论产生影响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数字经济、网络经济、注意力经济等等。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信息化社会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多门类高科技产业为支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