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3082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结构式家庭治疗 理论与方法一、领军人物简介Minuchin生长于阿根廷。他曾在以色列的军队里做过医生,1954年来到美国,在纽约开始精神分析训练。他于1965年成为了费城儿童指导诊所的主任,那时侯这个诊所只有近10个职员。Minuchin将这个规模不大的诊所,变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且最具有声望的儿童指导诊所之一。在费城,Minuchin和他的同事们创立了结构式家庭治疗。1981年,Minuchin退休,他在纽约建立了他自己的中心,继续家庭治疗的临床治疗和教学,为了表达对他的尊重,位于纽约的中心被更名为Minuchin家庭中心。李维榕是Minuchin家庭中心的唯一华裔治疗师。二、理论建构初学者

2、因为没有理论基础帮助他们看到家庭动力的模式,很容易深陷入家庭问题的内容之中。结构式家庭治疗为分析家庭互动过程提供了一个蓝图。结构式家庭治疗有三个重要的构造:结构、子系统和界限。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互动的组织模式,是一个决定论的概念;(厌食症孩子和父亲的争吵,不去关注到底吐了几次,而是关注每当父亲一说话,女儿就会训斥父亲这种的互动模式)缠结的子系统虽然能给予很大程度的相互支持,但却以牺牲独立和自主为代价;人际界限程度从僵化到弥散有所不同。僵化的界限具有明显的约束力、限制与外部子系统的接触,这样就导致了疏离。疏离的个体和子系统虽然独立,但却被孤立。从积极的角度来来讲,这样促进了自立。而从另外的角度上

3、来讲,疏离限制了情感和互动。疏离的家庭如果不能相互支持,必定面临严重的应激。僵化的界限清晰的界限弥散的界限疏离正常范围缠结三、家庭治疗的工作概念、互补性互补性指的各种既定特点的互惠。在每种的关系中,一个人的行为是和别人密切相关的,看下面的阴阳图谱,宇宙中的男性和女性力量。注意他们是如何联系,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是这样,如果这一个人变化了,关系就变了,另一个人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丈夫可以多做点家务,妻子就可以做少点。家庭治疗师应该考虑到互补性,无论他们听到是哪一方抱怨另一方,例如,丈夫抱怨妻子唠叨,她总是追着我做这做那,她总是在抱怨。从互补的角度,家庭治疗师可以假设妻子的抱怨不过是互相影响的一半

4、模式,当一个人被认为唠叨时,可能觉得她长久以来都没有被倾听,不被倾听使她感到愤怒,觉得她会失去支持,难怪她会变得唠叨。如果不是等待妻子抱怨,丈夫问她的感受,她会觉得他在关心她的感受,至少她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互补性并不意味关系中的互相控制,而是表示他们互相影响。治疗师能帮助家庭成员度过批-和批评带来的无力感受-通过指出他们行为的互补性。例如:你越唠叨,他越忽略你;你越忽略她,她越唠叨。、循环因果在家庭治疗出现之前,心理治疗的解释是建立在线形模式之上的:医疗、心理动力和行为。原因也被认为是那些之前发生的事件-疾病、情绪冲突或者学习历史-这些造就了现在的症状。家庭治疗师运用循环的概念,帮助我们改变了

5、思考精神病学的旧有的方式:从现在是由过去造成的变成现在是正在进行的、循环反馈圈的一部分。举一个男人踢石头的例子。踢石头的影响当然可以通过测量踢的力度,角度及石头的重量三者准确地预测出来。但是如果一个男人踢一只狗的话,这个影响就不好预测,这只狗可能对踢做出下列任何一种反应:畏缩、逃跑、咬或者想跟他玩。这视狗的心情以及它怎样理解这种行为,针对狗的行为,男人又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可能性是无限的。狗的反应(例如咬)回馈并影响了男人的下一个行为,这一行为又会影响狗,循环往返。最初的行为促使了循环的顺序,继而相应的行为反过来影响另一方的行为。线形的因果消失在相互影响的循环之中。相互和循环因果的想法对于

6、治疗师非常有用,因为许多家庭来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谁该为问题负责。不将整个家庭逻辑地来看,单纯寻找原因常常是毫无成效的,循环因果表明问题是存在现有一系列的行为之中。谁先开始的?没有必要追究。改变互动的循环也没必要去追溯开始。、三角化大多数来访者用线型的术语表达他们的担心。比如说,这个4岁的孩子很麻烦,或者是前妻对探视权不合作。即使这样的抱怨显示问题是个人的,大多数治疗师更愿意寻找关系因素。麻烦的孩子常常有一对教子无方的父母(讨论关于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的说法,其实我更倾向于说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因为如果对一个家庭说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常常会引起父母的愤怒和反抗,治疗师可以

7、说个人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他们的合作出了问题),前妻的非理性也有她自己的故事,所以做为治疗师,愿意与孩子和父母、愤怒的父亲和前妻一起会谈。假设治疗师会面4岁小孩和父母之后发现真正的问题是缺乏管束。母亲抱怨女儿从来不听她的话,父亲点头表示同意,孩子满屋子跑,就是不理母亲让她安静下来的要求。父母看来希望得到建议去处理这个问题。或许如此,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常常是站在父母中一方的肩膀上。当小孩子持续不听话时,常常意味着父母在制定规则和怎样强化规则上有冲突。案例分享:回龙观家庭治疗个案录像:站在母亲的尸体上攻击父亲。李老师个案:妈妈下岗在家带儿子,父亲是警察,工作忙,很少回家。孩子会打

8、妈妈和毁坏家里的东西。是谁把9岁的孩子变成了巨人,因为他站在大人的肩膀上。或许父亲很严厉,如果这样的话,母亲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女儿,反对丈夫的粗暴,于是她变成了女儿的盟友,而不是有效的母亲。一些父母之间对对方不满且矛盾一目了然,但是他们并不愿意谈论自己的问题。他们的冲突很痛苦,所以将其掩盖起来。或许他们认为这些个人关系和治疗师无关,或许丈夫觉得如果妻子不喜欢的他的做法那为什么她自己也做不好关键在于:关系常常会变成三角,即使不是很快就显现出来。另一个不那么典型的复杂三角关系常常发生在离婚夫妻当中,他们为探视权争论不休。大多数离婚者有很强的受伤害和愤怒的感觉,于是对前妻、前夫必然充满仇恨,加上父母

9、对孩子有负疚感(无论是感到还是投射出来),双方都希望在假期的时候给孩子补偿,许多事情两人都达不成协议,两人都很愤怒,最后会发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除非第三方出现了。三角化能够稳定关系,也会冻结冲突,是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涉及第三方呢?不是,但大多数都有。(沟通估计是女人发明的一个词,女人喜欢沟通,大多数男人其实并不喜欢沟通。沟通有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两种模式,只是女人大多数时候不接受男人的沉默也是沟通的一种形式。姜文答记者问,问及影片的内容,姜文说自己很难描述,记者问,一个连导演都很难表达出来的影片怎么能让观众看明白?姜文答:表达从来都有两种形式: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他最欣赏的导演就是那种能将用语言很难

10、表述出来的事情,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表达的清晰而生动。)当有问题的家庭来了,我们往往会让家人之间多沟通,但事实上他们的沟通是天衣无缝的,不同的是一个用的是言语,一个用的是表情。强调沟通,往往会使沟通变成了一个追一个逃。案例:一个母亲苦苦对不肯上学的孩子说;你有什么心思,一定要与我沟通,结果孩子听后脸色大变:不要沟通,不要沟通,每次沟通你都话不停口,一句话要说三遍以上。沟通有时只有独白,没有交流,一个用不停的抱怨、一个用鄙夷不屑的表情。有的家庭每天吃饭时父母总是唠叨,希望和孩子多沟通,其实孩子有时候需要的是静静地一起吃顿饭,不问工作不问婚姻,也不问学业,只想静静地和家人吃一顿饭。所以,沟通的前提是

11、要给对方独立的空间,否则沟通将变成一种负担。、过程/内容家庭治疗往往聚焦在沟通的过程:即人们怎样说话,而不是内容:即说了什么,可能是家庭治疗师要做的最有成效的改变。案例:一个高三的女生,这个年轻女孩几乎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但陷入了消极并有攻击性的反抗,于是治疗师鼓励忧郁的女孩和父母交谈。另一方面,她那忧心忡忡的父母太擅长表达他们的看法。后来在治疗师的鼓励下女孩开始表达她的感受,说上大学是浪费时间,父母立刻给予强辩的理由说上大学是多么的重要。这时候,如果治疗师由于担心这个女孩会真的退学,用支持父母的内容来干预,就会失去一个让女孩学会表达自己观点的重要机会,所以,治疗师要支持女孩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

12、而不是做出自我破坏行为的过程。家庭来寻求治疗常常关注内容,丈夫希望离婚、孩子拒绝上学、妻子抑郁等等。家庭治疗师与家庭谈论他们问题的内容,不如思考他们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家庭讨论孩子不去上学要怎么办的时候,治疗师注意到父母是否做主或是否互相支持。治疗师如果告诉父母怎么去解决问题(例如怎样让孩子去上学)其实是在讨论内容而不是过程。即使孩子可能去上学了,但父母在决策过程中的能力依然毫无进展。厌食症女孩的案例:父亲一直在描述女儿每天吃几次,吐几次,每说一句话,女儿就会跳起来说:胡说八道!治疗师不会去关注谁的描述真实,而是去发现他们在描述过程中的互动方式,这时治疗师就会说:我发现每次不管父亲说什么,女

13、儿都会跳起来反对。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案例二:丈夫不停地抱怨妻子对自己的不理解,并且说自己已经想尽办法来和妻子沟通,然后举了许多例子来说自己是怎样和妻子沟通的。治疗师说:我觉得你对妻子讲话时,有一些象一个老师对学生在讲话,太太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症状的意义(功能)当家庭治疗师发现目标病人的症状常有稳定家庭的影响,他们将这一动态平衡影响称之为症状的功能。在一篇重要的文章心理受伤的孩子是家庭的替罪羊,观察到心理受伤的孩子几乎总是卷入父母的张力之中。通过将冲突转嫁到一个孩子身上,父母可以继续维持稳定合理的关系,然而孩子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有某些特征的孩子会被挑选出来,并被过程中的焦虑的关注塑造成

14、家庭成员中有失常行为的成员。这时,只要夫妻将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他们自己的冲突就可以被忽略掉。家庭成员的症状会变成维持家庭平衡的稳定器的观点使得治疗师要对表述的抱怨保持警惕,因为背后可能有潜在的冲突。如果孩子有行为问题,通常是父母在如何管教孩子这个问题上意见不一。然而,这不等于说孩子的行为问题有益于家庭,父母的冲突可能是结果而不是造成孩子问题的原因。顺便我们要注意,使用替罪羊这个词常常是单方面的而且带有道德评判的。认为症状服务于家庭的后果会将治疗师和家庭置于敌对关系,这种敌对常常是同情孩子并认为父母是压迫者(这是不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感受呢)?实际上,父母很为难,这是世界上最难做的一份工作。如果

15、有个麻烦的孩子更是难上加难,在这时,父母如果要听治疗师的假设,孩子的病症有益于家庭,怎么能不大为恼火呢?现在症状服务于家庭这一观点已不足信任,大多数治疗学派强调与来访者的合作关系。然而,如果说症状有益于维持家庭的平衡功能的话,值得考虑下列说法的可能性:母亲的抑郁和孩子不愿意上学可能都是为了保护家庭的功能。、家庭生命周期当提及生活周期时,我们会想到个人经历不同的时期,接受每个阶段的挑战,然后再渡过到下个阶段。人类生活周期可能是有顺序的,但不是稳定、持续的过程。我们经历稳定期、发展的困难并要求改变。成长和改变的过程常常是跟在一段相对稳定时期之后,然后,改变得到稳固。家庭生活周期的理念使我们对个人发

16、展增加了两个理解,首先家庭必须重组以顺应成员的成长和变化;其次,家庭中每一代的发展都会对一个或所有其他成员有影响。例如,儿子或者女儿去上幼儿园或进入青春期,不仅孩子要学习怎样应对新环境、新情况,整个家庭都要重新调适,也就是说,这些变化并不只影响孩子也影响父母,甚至祖父母。14岁的孩子与父母关系紧张,可能和父亲的中年危机、母亲担心她自己父亲的退休都相关,而不仅是男孩自己一个人要面对的问题。代际变化使得他们之间的调整变得复杂。中年父亲不再对事业抱有幻想于是想更多关注家庭,可是孩子已经长大了,想要丰满羽翼。于是父亲希望和孩子亲近的愿望可能会受挫,因为孩子觉得阻碍了他的独立。另一个例子大家都很熟悉,正

17、当一对夫妻在孩子离开之后准备更多的为自己生活时,可孩子又重新返回家庭(因为退学、买不起房子、离婚等等原因),于是他们面对第二次担当父母的尴尬图景。家庭与其他复杂系统共同特征在于:它们不是迅速发生变化,而是逐渐发生变化,有时也会发生突然的飞跃。认识到没有固定的或者标准的家庭生命周期非常重要。不仅家庭有多种形式-单亲家庭、同性伴侣、继父母家庭等-但不同的宗教、文化、伦理团体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规范。生命周期概念的临床价值并不在于知道在特定阶段通常会有什么现象、什么期盼,而在于家庭常常在生命周期发生转换的时候出现问题,因为没有能力或者害怕这种变化。当家庭面对挑战时,不管是环境的还是发展的,如果不能

18、改变结构以顺应改变的环境,就会出现问题。于是问题常常会被视为一个标志,不是说这是一个丧失功能的家庭,而只是说这个家庭在生命周期的转折关头的调整遇到问题。所以当个人有了心理症状的时候,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让我们思考,或许家庭只是卡在了发展阶段的转折关头。、阻抗家庭常常害怕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如果他们的冲突被公开化,可能将抵制的关注点放在敏感问题上。早期的家庭治疗师将阻抗,或者称为害怕更为合适,误解为顽固或者抵制改变(动态平衡)。近来,治疗师认识到,如果认为是在冒险的话,所有人类系统是不愿意作出改变的。家庭应该抵制改变-即使变化对于外人看来是有益的-直到清晰地看到变化的结果是安全的且治疗师是可信的。于是

19、可以将阻抗看作是一种谨慎,而不是顽固。治疗师认识到阻抗的保护功能,就会让家庭觉得安全去卸掉保护墙,而不是偷袭或将它们击败。他们会尽力创造一个温暖的、没有批评意味的治疗环境,给家庭成员带来希望,治愈具有威胁性的因素也是可能的。案例:一个单身母亲她想管教儿子,但是儿子受到姥姥的保护,她避免和母亲讨论这件事情,因为她觉得没有用。她害怕如果挑战母亲,母亲将会对他更挑剔,她自己也会变得更抑郁。这些害怕不是没有道理的,过去她批评母亲的话,事情总是这样发展的。所以,当人们反映好像不太理性的时候,只因为我们不知道她们的记忆。对她而言,如果要她去尝试让母亲知道自己的感受,治疗师首先要让她相信,治疗必然能促进她和

20、母亲的关系。为了建立起这种信任,治疗师需要尊重她的步调,并认识到她的恐惧,而不是直接质问或者操纵她的阻抗。治疗师如果将家庭视为同伴的话,而不是将自己视为专家只是给出建议或是指出错误,就会受到较少的阻抗,试图帮助家庭辨别是什么约束了他们,使得他们得不到所希望得到的,而不是要像专家一样给出建议并指出缺点。家庭治疗师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人的乐观态度。很多家庭治疗的模式也证实了这样的假设:在人们愤怒和焦虑的保垒背后,是有理性的、尊重的、有同情心、宽容的和愿意改变的健康的自我。当用这种方式互动时,家庭成员发现自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因为他们的保护情绪造成的僵局。不论治疗师的技巧,造成有效互动关键在于:即使在

21、最苦难尖酸的面谈中,对每个人都有建设性的潜力抱有信念。在这一信念之下,治疗师才能承担起合作的角色,因为相信来访者拥有他们需要的资源。没有这个信任,治疗师将被置于专家的角色,负责提供各种缺少的原料,例如建议、顿悟、教育、胜至药剂。这并不是说对人怀有尊重观点的治疗师从不需要提供上述这些东西,他们只是不假定自己总是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家庭叙事最初,家庭治疗师的目光从个人转到家庭关系上,解释问题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后来显示,行动是扎根在互动中的,也就是说最明显的互动都是行为的。双重束缚、问题维持的顺序、令人厌恶的控制、三角化、缠结和疏离。这些家庭治疗中的传统概念都是扎根在行为中。除了是彼此生活中的行

22、动者,每个家庭成员也都是讲故事的人。通过将生活中的事件重建成持续的叙事,家庭成员擅长将他们的经验赋予意义。也就是说,不仅是行动和互动塑造了家庭生活,成员们也构建和讲述了他们的故事。父母说两岁的孩子是反叛的,或者是勇气十足的,可能带来很不一样的反应。家庭叙事组织并使得经验有意义。他们强调特定的事件并强化这一事件,筛选出或年扭曲那些不适应的事件,父母将两岁的孩子视为反叛的话,就更容易记得他说不的时候,而不记得他说好的时候。家庭互动和他们对事件叙述是循环相关的:行为事件被叙事方式认知和组织,相应地,叙事也会转而塑造影响将来行为的期望。、文化背景在影响家庭行为的众多因素中,文化情境非常重要。治疗师需要

23、对文化多样性保持敏感,也就是说避免将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和假设强加在少数群体上。认识到家庭情境文化的复杂性,大多数家庭受到多种情境的影响,这使得总结规律非常困难。在与不同背景的家庭工作时,许多治疗师常犯的错误是将文化差异病态化。如果治疗师可以了解他治疗的这一群体的语言、习惯和价值观当然很好,如不是十分了解的话,对其他文化保持尊重和好奇,绝对要好过将自己的伦理观强加于别人身上,或者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了解别人,实际上承认我们无知也相当重要。一个有效的治疗师必须尊重他人的做事方式,但同时不放弃对无效模式质疑的权利。四、家庭治疗工作步骤、初次访谈和家庭成员建立友好的关系并且获取信息。(问名字,从年纪最大或

24、最小的孩子入手,年纪最小的孩子,另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孩子是拒绝成长的问题,单独问他们给予了他们尊重,并且用成人的方式。做个案常常从孩子的名字入手,因为孩子的名字往往寄托了家族的期望)。为下一步寻找家庭互动模式做准备。、评估虽然结构式完全是整体性的-也就是说,包括这个家庭的基本组织-但评估还是集中于目前的问题,然后再探索家庭对问题的反映。假设有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她父母抱怨她撒谎,第一个问题可以这样问:她对谁撒慌?让我们假设答案是对父母双方都撒谎,接下来就可以这样问:父母是如何发现她在撒谎的?或者也可以不带责难意思的问:父母谁最擅长发现女儿撒谎?也许这样会将话题或者矛头转向母亲,事实上,母亲也许沉溺

25、于寻找女儿的谎言,其中大多数谎言是在寻求独立,而这种方式却增加了母亲的焦虑,这样一个忧心忡忡地母亲和一个桀骜不驯的女儿,相互在为成长而争斗,并将父亲排除在外。、治疗技术家庭治疗师发展出了家庭成员可能怎样卷入所表述问题的假设,通过询问他们做了什么试图去解决它,并通过观察他们是怎么互动的。有两种信息特别重要:无效的解决方法和生命周期的变迁。如果不论家庭做什么都不能解决他们的困难,那么可能这些努力也是问题的一部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过多干预的父母试图帮助害羞的孩子交朋友,可是他们用的方法却是哄骗和批评他。有时家庭成员会说,他们已经尝试所有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但他们的沟通却往往是无效的。案例:一个内向的

26、高三女孩子,没有朋友,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和学习障碍,父母一直要求她有什么心思都要与他们沟通,但是每当她一发表观点,他们就否定她的想法,说幼稚、不周全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就越来越沉默,但父母不明白孩子为什么沉默,还是不停到要求与她沟通。家庭治疗师探索家庭互动的过程主要有两个主要的策略:一是通过询问家庭成员是怎样和对方联系的(个案中:我和你谈了10多分钟,发现妈妈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你。为什么妈妈一哭你就开始哭了,你们原来是这样心灵相通的吗?)二是邀请他们在会谈中讨论彼此的问题。结构式治疗师通过强调互补性,从线性观点向循环观点,治疗师会告诉儿子顽皮的母亲,应该考虑到她自己所作所为引发或者维持了他的行为,要求改变的一方必须学习改变他或她静观其变的方式,要求丈夫花更多时间陪伴他的妻子,必须学会增加让丈夫习惯陪伴自己的吸引力,抱怨妻子从不倾听的丈夫也许应该先更多的倾听她的心声,这样,她才会投桃报李。、治疗步骤第一步:症状转化成关系;第二步:寻找维持症状的模式;第三步:原生家庭;第四步:寻找新的可能性。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特别声明: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1051031058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