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功能异常.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3253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系统功能异常.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免疫系统功能异常.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免疫系统功能异常.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免疫系统功能异常.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免疫系统功能异常.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系统功能异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系统功能异常.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一、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1)过敏反应(2)自身免疫疾病二、免疫系统功能减退:(1)先天性的免疫缺乏病(2)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艾滋病,1、概念: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一、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也不损伤组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2、反应的特点:,3、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致敏原。,如花粉、青霉素、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冷热刺激等。,(一)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4.过敏反应机理(不作要求),毛细血管,血管通透性,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再次刺激,某些细胞,产生,刺激,释

2、放物质(如 等),过敏原,机体,抗体,吸附,致敏原,组织胺,导致,扩张,增强,增加,全身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消化道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性胃肠炎),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过敏反应类型 全身性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主要是药物过敏,如青霉素、头孢霉素,链霉素等。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如花粉、尘螨、真菌、毛屑等。消化道过敏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休克,如鱼、虾、蟹、蛋、奶等食物。皮肤过敏反应:引起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如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冷热刺激、紫外线等。,.过敏的防治,其一,确诊及

3、查明过敏源后,避开过敏源及采用脱敏药物治疗。,其二,脱敏治疗:运用过敏源制成抗体让人体的免疫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而适应过敏源。,7.比较过敏反应和体液免疫,效应B细胞,免疫球蛋白,吸附在皮肤、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某些血细胞表面,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时,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过敏反应,使抗原沉淀、形成细胞集团,(二)自身免疫病,、概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自身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并出现症状。目前已知有40余种。,2.举例:,1)风湿性心脏病2)类风湿关节炎3)系统性红斑狼疮,(1)风湿性心脏病:,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决

4、定簇,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抗体,心脏受损,进攻,进攻,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心脏瓣膜受损,关闭不严,血液有倒流现象。,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心病相似,抗体攻击关节组织,引起关节粗糙,关节面液增多,压力升高等症状。患者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阻等。,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早期往往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饮食不振、周身不适、关节疼痛等,严重者肢体麻木可同时伴有贫血。,(3)系统性红斑狼疮:诱因目前

5、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失调、内分泌异常及环境因素等有关。累及多种器官,症状时轻时重。主要表现有发热、关节痛、体表红斑、脱发、白细胞减少等。育龄妇女患病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表出现红斑,免疫缺陷病,、概念:机体的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不能有效抵抗抗原的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类型,(1)先天性的免疫缺乏病:遗传因素引起,与生俱来的。病人免疫力低下,对疾病抵抗力差。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等。,(2)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二、免疫系统功能减退,致病机理:,艾滋病,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

6、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HIV(蓝色)攻击人的T细胞,潜伏2-10年,使人感染发病,发病后一般在两年内死亡。,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HIV模式图,HIV增殖周期,艾滋病病毒(HIV)人类 human 免疫缺陷 immunodeficiency 病毒 virus,活动理解图表:仔细观察HIV结构模型图,请描述HIV的结构和物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模型,RNA,单链DNA,双链DNA,前病毒,整合在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逆转录酶,mRNA,蛋白质,组装新病毒,释放新病毒,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破坏,吸附、侵入、脱壳,长时间的潜伏后被激

7、活,逆转录病毒,遗传物质RNA,HIV的复制周期,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系统渐进行衰退。HIV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精液、泪液、尿液及乳汁中。,HIV攻击淋巴组织,传播方式:1.性接触2.母婴垂直传播3.注射途径输血 血制品 共用污染有HIV针头和注射器,特点:通过体液传播,1)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使用避孕套2)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3)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4)远离毒品5)对已感染HIV的孕妇用药物控制,实施剖腹产,并对婴儿进行人工哺乳,远离艾滋病,预防是关键,HIV侵入与机体免疫能力,我国宋朝真宗时期(998-1022)

8、接种人痘:通过穿患者的衣服、用痘痂研细吹入鼻孔的方法预防天花,这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是一大创举。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于1796年接种牛痘:用针尖沾上感染了牛痘的女工手上的痘浆,然后划到一个男孩左臂的皮肤上;六个星期后,又在他的右臂接种了天花痘浆,但男孩并没有感染天花。开创了免疫疗法的先河。,詹纳为男孩接种牛痘,接种了牛痘的人可预防天花,这是因为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的结构很相似,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的抵抗牛痘(天花)病毒的物质相似。,1961年经后天花在我国已消灭,70年代停止接种。,、免疫预防,接种了疫苗的人体内有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传染病的病原体侵入体内时,就能迅速产生大量

9、的效应细胞和抗体将病原体清除,从而避免传染病的发生。,(四)免疫学的应用,免疫接种或预防接种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灭活的微生物,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减毒的微生物,主动免疫,被动免疫,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1(2011浙江理综)与被动免疫相比,下列关于主动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作用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B受体接受的是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C可使受体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D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A,2(2010浙江理综)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

10、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C,糖丸:减毒微生物,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是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经系统。患者多为一至六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病人,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萎缩,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使整个机体变细。,免疫预防:,预防接种: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使个人和人群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免疫用的生物制品,自动免疫被动免疫,如伤寒菌苗、卡介苗如乙脑疫苗、牛痘苗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11、菌苗:疫苗:类毒素:,如白喉抗毒素如丙种球蛋白,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抗感染的特异性免疫的类型:,自动免疫(获得抗原)被动免疫(获得抗体),自然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自然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患者患过传染病或隐性感染后自然产生了免疫力。:对机体进行菌苗、疫苗、类毒素的预防接种,使其产生特异性免疫力。,:通过胎盘、初乳,将抗体传递给胎儿。:对机体输入免疫血清(含特异性抗体)等,使其获得一定免疫力。,我国推荐的儿童免疫程序,我国计划免疫的疫苗(国际上把细菌性制剂、病毒性制剂以及类毒索统称为疫苗。)有:百白破三联针(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儿麻痹症糖丸、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及牛痘(预防天花

12、,已消灭,70年代停止接种)等。,荨麻疹,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鬼风疙瘩”,是身体对各类刺激在皮肤上表现的一种血管神经性反应(皮下组织的小血管扩张,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发生渗出作用形成局部水肿)。其特征为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红色或苍白风团可融合成片,剧烈瘙痒。,湿疹,湿疹是一种明显渗出的过敏性疾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表皮炎症,哮喘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过敏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症状大多具有可逆性,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若长期发作可导致气道平滑肌增生,气道狭窄,造成不可逆气道阻塞。过敏性鼻炎,是鼻粘膜组织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

13、。它是由外界过敏原与位于鼻粘膜的特殊炎症性或免疫防御性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由此引起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涕等一系列鼻部症状。是慢性鼻部疾患。,青霉素杀菌力强、毒性低 人群中3%6%对青霉素过敏,以皮肤过敏反应和血清样反应较多见,过敏性休克少见任何年龄、任何剂型和剂量,任何给药途径均可发生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自觉症状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青霉素皮试,取青霉素皮试液0.1ml,于前臂内侧皮内注射,观察20分钟,判断试验结果。,、免疫治疗,概念:人为的对人体输

14、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从而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称免疫治疗。,体液免疫:如:被狗咬伤的人要注射“狂犬疫苗”、被铁钉等扎伤的人常注射的“破伤风抗毒素”等都是从健康且遭受过相应抗原感染的人血液中提取出来的抗体。,细胞免疫:给被抗原感染或怀疑被感染的人输入淋巴因子、干扰素等增强免疫效应的物质用于治疗某些疾病也属免疫治疗的方法。,、器官移植,概念:医学上把用正常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临床上常用的同种移植及其成败的关键是什么?,一是寻求与受者HLA相配的供者组织或器官;,研究表明,除同卵多胞外,要找到与病人HLA完全相同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人的有很

15、多种,有的会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有的则反应较轻。研究表明,只要供者与受者主要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为减轻器官移植后的免疫反应,病人必须长期使用免疫抑制的药物,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才可使移植的器官在病人身上长期发挥作用。,二是使用免疫抑制剂。,因免疫系统功能不正常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机体受过敏原刺激引起的发作快、反应强烈但消退也快的免疫反应。,自身免疫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有效抵抗抗原的侵染而导致的疾病。,免疫预防:输入抗原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免疫以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免疫治疗:输入抗体免疫增强因子

16、提高病人免疫能力,治疗有关疾病的方法。,器官移植:供者器官会与受者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导致器官移植失败。必须抑制受体的免疫功能以保持移植器官的存活。,概念:,免疫失调疾病,免疫学的应用,免疫小结,1、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A、靶细胞 B、抗原 C、抗体 D、巨噬细胞2、效应T细胞作用最完整的一组是()分泌淋巴因子呈递抗原识别抗原与靶细胞结合 A、B、C、D、3、下列结构中不属于抗原的是()A、牛痘病毒 B、细菌 C、癌细胞 D、自身正常细胞4、抗体的化学本质是()A、多糖 B、球蛋白 C、核苷酸 D、胆固醇,C,A,D,B,5、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免疫是建立

17、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 B、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需要吞噬细胞参与 C、活化细胞毒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放出抗原 D、活化细胞毒T细胞能够使抗原裂解死亡 6、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B细胞形成 B、只有T细胞形成 C、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 7、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B、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 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C、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D、具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C,D,C,8、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B细 胞效应T细胞 A、B、C、D、9、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 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的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 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 的是()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10、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点是()A、产生抗体 B、产生记忆细胞 C、导致靶细胞裂解 D、与抗原特异性结合,C,B,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