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句式转换.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3626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4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句式转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上册句式转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上册句式转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上册句式转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上册句式转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句式转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句式转换.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句子转换,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互换,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引号)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一)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为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二)人称的变化 1.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张同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改:张同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练习 周芳说:“我要去辉县开会。”李明说:“星期一,我要参加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

2、3种情况,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直述句提示语在后面。“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练习 张师傅说:“你们表现得很好,我要教你们武术。”李明说:“我来教你唱明天会更好。”爷爷说:“你就应该这样做,我很

3、赞同。”,(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夜莺。(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4)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练习:一、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2、

4、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3、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4、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5、爸爸对妈妈说:“你去把行李拿来。”6、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去看吗?”7、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8、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9、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10、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 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例: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李松说:“我做作

5、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练一练:1、贝贝说,她家养的小花狗很通人性。2、陈宁说,他之所以天黑还要走这条小路,是因为锻炼自己的胆量。3、王老师说,他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我们都成为合格的小学生。,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4.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例: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练习:1

6、、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4、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5、每个人读了这个故事都会受感动。6、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7、没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去掉肯定词或否定词前的“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4.去掉结尾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例: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改: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

7、了。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4、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5、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6、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 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改为把字句时,原来的主语(施动者)得到强调(放在最前边);改为被字句时,原来的宾语变为主语(受动者),被放到了强调的地位(放在最前边)。例1: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改:我的衣服被妈妈洗得干干净净。例2:妹妹被我哄笑了。改:我把妹妹哄笑了。练习:1

8、、熊猫有趣的动作把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改“被”字句)2、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改“被”字句)3、睡梦中的小芳被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改“把”字句)4、他们看到我军冲锋的道路被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心里十分着急。(改“把”字句)5、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改“被”字句、“把”字句)6、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改“被”字句、“把”字句),双重否定句与陈述句的转换,双重否定的两种形式:1、由两个“不”构成。如:这件事我不得不做。2、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构成反问句。但也是双重否定句。注:确定句子到底是肯或否,先数一下有几个否定词

9、。偶数个否定词,句意为肯;奇数个否定词,句意为否。表示否定的词大概有:未、非、否、莫、不等等。,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先找到双重否定的词即两个否定词,在原句意思不变的情况下,把它改为肯定的意思。例:人们不会不喜欢他这样的孩子。改:人们喜欢他这样的孩子。练习:1、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没有一个不低下头,谁也不敢吱声。2、讲台桌上的那束鲜花,难道不正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吗?3、胜利不得不属于这样的队伍。4、骆驼队来了,没有不停在我家门前。,陈述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方法1:先找出句子的中心,即主谓宾部分,在动词前面加上或改为“不得不,不能不”或两个否定词之类的词语,使其变为双重否定

10、句,但是最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不要改变句子原来的本意。方法2:用前面讲过的把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也可以用。例: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比赛改: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比赛。星期天,我们怎能不去看比赛?练习:1、要去遥远的地方,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2、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3、香港回归伟大的住过,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扩句与缩句,扩句: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题目一般都会要求至少扩两处)例:小明读书。改: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练习:1、红旗升起来了。2、树叶飘落。3、同学们回答问题

11、。4、蜜蜂飞来飞去。,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缩句有两种情况:情况一:去掉全部枝叶,只保留主干。如:“精彩的表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结束”。情况二:去掉大部分枝叶,保留主干和小部分枝叶。哪些枝叶必须保留呢?1.否定句中的否定词。如“我绝对不同意你的这种无理要求”。缩为“我不同意你的要求”。“不”必须保留。2.“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们连带的重要词语。3.疑问句中表达疑问的词语要保留。如“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会上夺走了好几项冠军呢?”缩为“运动员为什么夺走了冠军呢?”,练习:1、纵横交错的河道里穿行着行动轻快灵活的小艇。2、运动健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3、我们要把时间当成生命一样爱惜。4、六岁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苹果。5、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拍打着小翅膀。6、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7、默默无闻的小红为什么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