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谜谣》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524016 上传时间:2021-02-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猜谜谣》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猜谜谣》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猜谜谣》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猜谜谣》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猜谜谣》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猜谜谣》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猜谜谣》教学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猜谜谣教学设计 猜谜谣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2、通过对猜谜谣歌曲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3、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模仿动作、问答对唱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教学难点:歌曲猜谜谣中相似乐句的演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猜谜语吗?学生:喜欢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三、出示谜谣,激发兴趣。1、出示谜面,师问谜面,生回答。2、初听歌曲。师:大家都猜的非常好。我们来听听书中的小朋友猜出几种动物,又是怎么表达的?你们竖起耳

2、朵认真听。3、揭示歌曲名。听出来了吗,小朋友们回答的时候是用什么方式?(生:唱的方式)原来的谜语,用唱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变成了谜谣,这首有趣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猜谜谣”。4、聆听歌曲,感受歌曲。速度它的速度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听看。这样的速度往往是表现“轻快活泼”的,大家跟我一起说轻快活泼。再次聆听歌曲。师:跟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摇摇头动动手,感受歌曲的轻快活泼。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一学就能跟上音乐的节奏,下面我们就有节奏的读一读歌词。有节奏的读歌词5、解决难点。(1)出示相似的两句歌词、歌谱,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请学生说一说前两小节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师弹奏旋律,生唱前两小节歌词

3、。(4)完整学唱两个乐句,指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唱。(5)师说明衬词。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再来唱一遍。6、学唱问、答部分,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7、齐唱第一段。8、自主学唱歌曲第二段。9、随琴的伴奏完整齐唱。10、歌曲处理(1)跟音乐范唱齐唱。(2)生生合作唱。(3)表演唱。四、总结。学了猜谜谣这首歌曲,我们知道谜语有用说的,还有用唱的,而且一个谜语还有多种答案,这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让我们踏着音乐轻快的步伐去观察、探索吧。猜谜谣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2.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3.能用线条、

4、点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4.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教学内容聆听小狗圆舞曲和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引导学生体会乐曲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2.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鸟儿的叫声用手势表示出来。3.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教材分析:1.歌曲打花巴掌打花巴掌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歌曲为2/4拍,一段体。2.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民族特色浓郁的港台歌曲。由陈弘文作词、林建昌作曲。采用2/4拍,五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打花巴掌教学重难点:通过

5、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准备:琴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二、新课教学(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4)随录音填唱歌词。(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学生讨论。第二课时内容: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聆听小狗圆舞曲重难点: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

6、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柯尔文手势。3、复习歌曲。二、基本部分:1、表演歌曲蜗牛与黄鹂鸟(1)结合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安排好一个参与歌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比较合适。(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试一试演唱好。(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4)结合歌曲提示学生2、编创与活动:(1)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三、结束部分:小结。第三课时内容: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重难点:准确地读出带词的节奏。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准备: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

7、习柯尔文手势。3、复习歌曲。二、基本部分:1、表演歌曲蜗牛与黄鹂鸟(1)结合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比较合适。(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试一试演唱好。(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4)结合歌曲提示学生2、编创与活动:(1)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三、聆听出发1.完整地聆听第一乐章。引导学生体会乐曲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2.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鸟儿的叫声用手势表示出来。3.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三、结

8、束猜谜谣教学设计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教唱歌曲我们的家园。2.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和表演与歌词相关的动作。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这一单元教学的序幕。播放歌曲大风车。播放歌曲大风车,动画城节目时间到了,请学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说说最近电视台播放的新的动画片,唱唱片中的歌曲,鼓励学生把家中的动画片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分享。(二)聆听歌曲我们的家园。1.今天的动画城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老师也不知道。老师只知道动画片的主人翁是小熊猫,小熊猫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2.教师播放歌曲我们的家园,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9、3.教师引导学生边听歌曲,边根据对家乡了解和观察,提问:这首歌曲由两个部分组成你能划出来么?两个部分的情绪有什么不同,演唱时应如何表现?(三)听并学唱歌曲。1.教师邀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加入到跟唱歌曲的行列中来。2.请学生自己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词。(四)创编歌词并表演动作。请同学们把创编的歌词演唱并表演动作,然后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五)根据故事情节串接和编排小小音乐剧我们的家园。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三个和尚教学目标:1.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2.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3.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表演三个和尚。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1.播放歌曲大风车

10、。2.教师设问:动画城节目又要开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3.教师播放器乐曲三个和尚,随着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段。前奏部分:“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大大的寺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高兴地同小和尚打过招呼,也非常积极地打扫寺庙、清理佛堂、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两个和

11、尚面对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经起来.”音乐到此为止。“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4.同学们给故事起名字。教师:看来,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二)认识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并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1.聆听器乐曲三个和尚,说说乐曲与前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教师告诉学生,刚才听到的乐曲是作曲家金复载特意为动画片三个和尚创作的音乐。2.为什么乐曲的名字也叫三个和尚,聆听乐曲前奏。3.教师展示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示范敲击这几种打击乐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钹、木鱼的音色。4.

12、聆听乐曲前奏,教师在各件打击乐器前示意前奏使用了哪种乐器,也可让学生随乐曲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三)聆听主题,设计打击乐器伴奏。1.教师告诉学生,乐曲除了使用木鱼等打击乐器,暗示故事发生了地点和人物,还设计了一个“和尚主题”,表现和尚的性格。弹奏主题旋律第一段,请学生说说这段音乐的情绪。2.教师弹奏主题旋律的第二段,请学生说说第二段与第一段情绪有何不同(第一段明快、活泼,第二段舒缓、宁静等)。启发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就主题旋律的两种情绪展开联想(勤快与懒惰等)。3.聆听乐曲主题旋律,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使用了一种还是两种乐器来演奏主题旋律。乐曲的主题旋律,分别用尖细、清亮的坠胡与暗哑、低沉

13、的二胡两种乐器演奏主题旋律的第一段、第二段。4.请学生用打击乐器,分别为教师弹奏的主题旋律第一、第二段伴奏,要求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乐谱:(四)聆听全曲,判断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1.教师播放乐曲,请学生思考在乐曲中和尚主题出现了几次。2.启发学生安静聆听,回忆动画片的画面(没看过动画片的学生,可自由展开联想)。3.在动画片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情节:三个和尚谁也不去挑水,忍受着干渴,呆坐在佛堂前。偏偏这时,寺庙里的老鼠打翻了佛堂前的烛台,火苗烧着了纱帘,火势蔓延,寺庙刹那间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三个和尚慌乱地打水救火。教师启发学生,表现上述情景配上哪段音乐比较合适。4.教师播放乐曲展开部,请学

14、生随音乐表演手忙脚乱救火的情景。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专心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2.学生能否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表演。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大风车。2.复习整个单元歌曲与乐曲。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大风车。2.鼓励学生随着音乐旋转“大风车”。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大风车,开始动画城歌曲的学唱。播放歌曲大风车,学唱大风车。(二)分组搭架“大风车”。1.启发学生讲述风车的形状。2.引导学生四人一组搭建一个风车。3.所有风车围成一个圆圈,既可以四人一组地旋转,也可沿着大圆圈旋转。4.边唱歌曲,边旋转“大风车”。(三)随音乐旋转“大风车”,说出歌曲与乐曲名称。

15、1.教师播放本单元或以前学过的歌曲或乐曲,请学生随着音乐旋转“大风车”。2.一首音乐结束时,停在教师面前的“大风车”,必须说出刚才所播放的音乐的名称,才能随着下一首音乐继续玩“大风车”。否则,这架“大风车”只能下场休息。(四)结束全单元课程。教学评价1.大多数学生是否会唱歌曲大风车。2.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大风车”游戏。猜谜谣教学设计41教学目标1、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以及为歌曲加入节奏,增加歌曲的欢快气氛。2、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3、能勇敢的担任领唱,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 2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识谱的能力较弱,又活泼好动,在这节课上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重难点设计的由浅入深,有趣生动,

16、在识谱上教师与学生互动,将简单的旋律学生演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 3重点难点1、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掌握节奏2、唱准 i 5 3 5 i 5 i 5;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师:播放猜谜谣的伴奏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生: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入教室。师:今天老师邀请了可爱的小动物来和大家一起上课,你猜猜是哪些小动物?师:播放猜谜谣的伴奏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生: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入教室。 活动2【导入】感受体验1、猜谜语1、猜谜语师:头上没帽子,说话伸脖子,嘴象小铲子,脚象小扇子, 走路摆架子。(打一动物) 生:鸭子师:出示节奏,并用鼓敲击节奏。 x x x 嘎 嘎 嘎生

17、:听辨并用“嘎”的叫声模仿。师:能用动作表现吗? 生:边说节奏边模仿鸭子的动作 师:播放伴奏 生:随音乐感受。教师:看看下一位被邀请的是哪个小动物? 耳朵大,脚儿小, 身体肥胖爱睡觉。(猪) 师:出示节奏,并用鼓敲击节奏.x x x x 呼 噜 噜 噜生:听辨并用“呼噜噜噜”的叫声模仿 师:能用动作表现吗? 生:边说节奏边模仿小猪的动作;学生也可以模仿老师做一做。 师:播放伴奏学生随音乐做。教师:看看下最后被邀请的是哪个小动物? 走起路来落梅花,从早到晚守着家,看见生人就想咬,见了主人摇尾巴。(小狗) 师:出示节奏,并用鼓敲击节奏, x x x x 汪 汪 汪 汪生:听辨并用“汪汪汪汪”的叫声

18、模仿。 师:能用动作表现吗? 生:边说节奏边模仿小狗的动作也可以模仿老师的动作做一做。 师:播放伴奏学生随音乐做。(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增强趣味性,通过不断的聆听音乐为歌曲的学习做了铺垫,也和本课的主题一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对音乐的兴趣)。 活动3【导入】学唱歌曲师:出示课件生:按动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按节奏模仿叫声。 师:教师播放猜谜谣的音乐。 生:边做动作边说节奏。(设计意图:先易后难,学生有了前面的铺垫,后面做起来得心应手,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师:下面我们给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加上了好听的音符,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吧。师:分析整首旋律有四个乐句,小朋友看前两个乐句,有黑色的和蓝色

19、的音符,小朋友演唱蓝色的部分,谁能唱唱。生:随琴唱然蓝色部分的旋律。师再和学生接龙演唱一二乐句的旋律。 师:观察三、四乐句找出不同的旋律师:采用动作辅助的形式让学生唱准音高。生:模仿教师做双手高举然后双手抱肩、双手展翅位再双手抱肩。 师和生随琴完整演唱曲谱。(设计意图:降低了演唱的难度,学生容易把握,又不觉得识谱的枯燥,增强趣味性)。 师:播放一首歌曲,请大家仔细聆听歌曲的情绪、速度怎样? 生:聆听并回答。师:总结中速稍快、欢快活泼。师:接下来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琴填词演唱。师:这首歌曲是山东风格的歌曲。多从山东地方方言的音调上把握歌词的演唱。因此重点摹唱带圆滑线的地方例如:抱着头、爬树头、是老

20、牛、是小猴。不是山羊这一句学生唱不准音,教师采用多读词再填词唱。生:模仿老师的演唱,把握好难点。 师:再弹奏旋律学生从头演唱。师:这首歌曲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在歌曲里找一找。(问答的对唱形式和齐唱的形式) 活动4【导入】合作表现1、师问生答2、男生问女生答3、老对之间问答4、老师问女生回答男生唱齐的部分(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进一步巩固歌曲,也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师:歌中唱到的几个小动物你能用动作表现吗? 生:用动作表现小动物。师: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教师随歌曲表演。 师:你能跟着做一做吗? 生:随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设计意图)通过表演小动物的动作提升学

21、生的创编意识,模仿教师的动作体现了教师的引领作用。活动5【导入】教学反思猜谜谣是一首问答对唱歌曲,通过一问一答唱出牛、羊、鸭、鹅、猫、猴、猪、狗八种动物。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第一、第二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每个乐句又有两个乐节构成,音乐形象统一。第四乐句变化重复了第三乐句,最后结束在主音上,在变化中形成统一。为了跟贴近歌曲,我的第一个环节是猜谜语,教师敲击节奏学生模仿。因为没加入音乐所以感觉比较平淡。在第二课我进行了改动,学生随音乐加入节奏。由于音乐速度快,学生按音乐的节奏说就感到很忙乱。针对这一点我又进行了第三次改动,说一次节奏就加一个律动,通过这次修改,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并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在歌

22、曲的学唱中,教师提问歌中都唱到了哪些小动物?你能用动作模仿吗?学生做的五花八门,教师不好收场。经过思考,进行了第二次改动。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我在动作的设计上尽量简单化、还要有趣味性,经过改动之后学生能很好的随老师做出来,接着我又说,小朋友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动作做,这样既有了学生的自主又有了老师的引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歌曲填词演唱时,有的地方学生始终唱不准,我在教学中,从歌曲的山东风格入手,让学生先读词,按照曲调读词的方法学生很快就掌握,并很有兴致的学唱这首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在这次的教学中,通过摸索、反复实践,我有了自己的上课的路子和风格,这是我这次参加评优课最大的收获。猜

23、谜谣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的演唱猜谜谣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模仿动作、问答对唱、创编歌词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猜谜谣歌曲的学习,拓宽学生认识各种动物的知识面,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猜谜谣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不同部分的演唱技巧。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教学流程:(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二)激情导课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喜欢猜谜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猜几个谜语吧!(课件出示谜语,师生问答)。引出课题:将猜谜语用唱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猜谜语。(板书课题)(三)歌曲教学1.任

24、务呈现: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曲,在听歌曲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两个小问题!初步感受歌曲,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听歌曲:(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开心、高兴等) (2)这首歌曲里面唱到了几种动物?(牛、羊、猫、猴等) 2.再次聆听带着刚才回答的几个问题再一次聆听歌曲。熟悉歌词,再听歌曲。3.自主学习通过刚才听歌曲 让学生试着找一找歌曲节奏。 (1)按节奏读歌词请同学门模仿刚才歌曲中唱到的节奏朗读歌词。 (2)教师示范读歌词带领同学们一起感受歌曲的节奏。 (3)全班齐读,把握节奏(4)分问、答两组读歌词将同学们分成两组,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读歌词。 4.歌曲旋律学习(1)出示歌谱,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再次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律动。 (2)识谱,把握唱名,音高请同学们先自己感受音高,适当给予修正。 5.听唱法学习歌曲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听唱歌词。6.处理歌曲。歌曲采用问答式的演唱方式,让学生自己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 (1)问答部分用什么样的语气演唱? (2)教师试唱。学生听辩(3)男女生分组问答演唱(四)拓展延伸1.提出新的难题:创编歌词2.课件出示图片,启发学生找出两种动物的共同点。 3.教师出示课件,以填空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创编。(五)展示交流1.学生自己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2.学生评价,小朋友们觉得自己表现的怎么样?(六)总结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