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概述.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4095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信息化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农业信息化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农业信息化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农业信息化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农业信息化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信息化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信息化概述.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农业信息化概述,第一节 农业信息化的涵义,信息化(Information):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即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战略,2006)农业信息化:可以理解为将各种信息化技术普遍应用与于整个农业领域的生产、管理及服务的全过程,使得农业生产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从而极大地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过程。,农业发展的演变,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信息农业,典型生产工具:计算机控制的信息技术装备。基本特征: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的全面自动化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的网络化

2、、数字化和智能化。,农业信息,狭义:主要包括农业环境信息、农业生产信息、农业社会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等。广义:以有用的农业信息为核心的各类农业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主要包括信息服务组织、信息网点、服务人员以及农业信息本身和信息软件(如数据库或信息应用软件)、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硬件。,农业信息化,概念:农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在农业领域的延伸。就是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装备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过程。即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工具,具体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消费的智能化、

3、科学化的过程。,农业信息化的组成,1、农业资源和环境信息化 2、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3、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4、农产品市场信息化 5、农业科技教育信息化 6、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化 7、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 8、农业管理信息化,第二节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乡乡通光缆”、“村村通电话”、语音、数据和图像“三网合一”、“三电平台”二、农业信息网络建设1、综合性农业信息网络建设2、专业信息网络建设3、农业企事业单位网络建设,三、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核心是农业数据库研制与开发注意三个方面:1、数据库建设的统筹规划2、统一建库标准(web信息发布技术)3、加强数据库运行管理,第二节

4、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四、农业信息服务与产业发展原则:公益性与赢利性相结合1、开发农业信息产品并推向市场2、建立互联网与其他媒体相结合的信息发布与服务体系3、发展农业信息咨询业4、探索开展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电子商务5、政府的功能定位为扶持、保障,第二节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五、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重点领域:农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信息实时处理等。,第二节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第三节 农业信息化的评价,一、国家信息化的评价1、信息化评价:是利用“信息化指标”(Informatization Quotient

5、,IQ)对以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和信息能力(Information Competence)为内涵的信息化水平(Information Proficiency)进行的综合评价。,二、国家信息化评价指标,六个要素: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指标组成(20个):1、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 2、人均带宽拥有量 3、人均电话通话次数 4、长途光缆长度5、微波占有信道数 6、卫星站点数,指标:,7.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8.每千人有线电视台数;9.每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10.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11.每百户拥有电视

6、机数;12.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13.电子商务交易额;14.企业信息技术类固定投资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5.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6.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17.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8.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19每千人中大学毕业生比重;20信息指数(信息消费能力),二、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与国家信息化评价有联系,也存在差异。1、评价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对农业信息化的测度,实际上就是对信息能力的检测。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技术装备、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农业信息化主体水

7、平、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以及农业信息化政策环境六个方面共24个指标。,1、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评价指标长途光缆覆盖率、人均带宽拥有量、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农业信息化投资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农业信息化技术装备评价指标重点在于表征用户获取信息的客户端技术装备状况,选择了每千户拥有计算机数量、每万人互联网人户数量、电话普及率和电视机普及率四个指标。,3、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价指标重在刻画被评价区域农业信息的流量情况。筛选了涉农网站数量、涉农网站信息更新周期、涉农网站访问率、农产品网上交易数量、人均长话通话次数、农经类广播电视播出率共六个指标。4、农业信息化主体水平评价指标农业信息从业人

8、员数、接受信息化培训人员比重、信息指数、农业科技人员比重四个指标,用以反映被评价区域农业信息传播和使用人员的总体状况。,5、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评价指标选择农业信息服务业产值和农业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两个指标来反映和表征农业信息化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贡献情况。6、农业信息化政策环境评价指标重点在于考察被评价区域涉农信息化发展在投资、教育及政策等方面的总体状况。选择了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数目、农业信息化专项预算、农业信息化专门会议、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比重四个指标。,第四节 农村信息化战略,新农村建设: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农

9、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支撑现代农业生产与流通信息成为生产要素,信息技术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升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技术手段。,支撑我国农村基层信息服务、咨询和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支撑我国农村基层管理需要村镇规划、资源管理、政务公开,日本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利用计算机与信息通讯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战略欧盟已将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于农村建设列为重点发展规划2001年韩国开始实施“信息化村”计划印度、菲律宾、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都相继开始农村信息化建设计划。,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我国发展状况,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发展:80年代前,农

10、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系统80-90年,决策支持/模型系统90-2000年,电脑农业/网络农业/精准农业/虚拟农业 目前,智能化/数字化,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情况:农业部金农工程信息产业部农村信息化推进工程科技部星火110教育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商务部“信福”工程地方政府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等,问题分析:(1)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各部门或本系统内的的信息化建设、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信息资源建设。(2)缺少面向农村基层的信息化技术集成与应用、符合我国农村需求的,简单便易实用的信息化系统和产品研发以及符合我国农村特点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3)信息技术最庞大的用户群尚未真正的启

11、动;我国农村信息化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应用方面人才匮乏,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一、国家十一五总体目标,重点围绕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国家目标和重大需求,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和符合我国农村需求的简单便易实用的信息化系统和产品研发;开展农业生产和流通管理与服务信息化,“信息化乡镇”、“信息化村”、“信息化农场”等为主要示范目标的典型应用示范,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显著提升农村基层信息管理与服务能力。,总体关系图,农业生产过程,种植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养殖业生产过程信息化,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农业信息协同服务技术集成,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技术集成,综合信息服务,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信息化,

12、农产品流通,农产品流通过程信息化技术与产品集成,农村信息化技术体系与发展战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应用示范,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二、主要研究内容,课题1:种植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品种认知充分性、品种熟化度计量;品种适宜性精准评价方法;种子、肥料产品及应用方案定制技术;农资产品高效低风险组配模型;农田作物生产过程动态监测研究;系统和产品 作物新品种县域种植适宜性精准评价软件;种子、肥料产品及应用方案定制支持软件;县域农资产品选配决策支持系统;农资产品推广服务技术支持信息系统等。,较强的针对性,较高的物化度,较强的易用性,种植业生产资料选配与定

13、制系统研发,农田作物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作物长势监测与肥水管理辅助决策信息服务重大病虫害监测、损失评估与预警信息发布作物种植结构遥感监测与预警粮食作物产量动态监测与预报专题服务,作物长势、养分遥感模型,种植结构多时相遥感算法,重大病虫害监测预报模型,多源、多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农业气象数据库,作物生产过程动态监测系统,作物生长模型与遥感数据同化,课题2:养殖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主要畜禽水产品种繁育专家系统的研制;饲料与饲养专家系统的研制;疾病诊断预警专家系统的研制;遗传信息+表型测定信息的海量分析及智能化技术;系统和产品。实现养殖场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系统;网络化管

14、理平台。,课题2:养殖业生产过程信息系统的研发,工厂化养殖场,健康管理,课题3: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发,面向生产的林木培育知识库与知识的动态获取与更新技 术;林分生长枯损过程的三维模拟技术;商品林培育作业法专家决策系统;商品林经营优化决策支持系统。,商品林培育作业法专家决策系统,经营方案,模拟预测,分析评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知识库,模型库,市场信息,经营,商品林经营优化决策支持系统,课题4:农产品流通过程信息化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发,轻量级农产品物流管理业务流引擎技术;基于关键控制点(HACCP)标准的生产流程再造技术;适合农产品物流的电子标签(RFI

15、D)中间件技术;农产品无线传输快速质量检测产品与技术开发;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农产品电子交易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基于HACCP标准的农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课题4:农产品流通过程信息化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发,采购网络 purchasing network,配送网络 distribution network,物流Logistics,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农资供应商,种植养殖,农资购买,产品配送,消费者,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农产品电子交易信息管理系统,基于HACCP标准的农产品质量管理系统,适合农产品的电子标签(RFID)技术,基于关键控制点(

16、HACCP)标准的生产流程再造技术,轻量级农产品物流管理业务流引擎技术,现实模型,研究内容,应用系统,支撑技术,农产品无线传输快速检测设备、手持式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设备,订单农业信息流,种养大户信息流,批发市场信息流,课题5:农业信息协同服务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研究农业信息智能与精确搜索技术、分布式异构数据的虚拟访问技术、农业信息网络资源调度和优化传输技术;农业领域本体数据库;农业信息协同服务中间件;农业领域专业搜索工具;开发完成面向种植业、养殖业的农业信息协同服务系统和典型门户网站。,数据虚拟访问,资源/业务调度,数据复制与传输,组问题冲突消解,资源负载均衡,资源语义互联,应用层,技术支撑层

17、,业务 封装 构件,服务中间件,农业领域专业搜索工具,农业信息协同服务系统,种植业典型门户网站,采集器,元搜索引擎,分类器,养殖业典型门户网站,数据层,农业生产技术本体库,排序器,农资供应,苗种繁育,生产管理,收获存储,农产品市场信息本体库,农资质量本体库,协会和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农业搜索门户,农业信息协同服务技术体系,课题6: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区域内土地、水和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的空间信息管理以及农业资源空间信息集成、服务和共享的关键技术;研究种植业与区域自然资源环境的匹配分析技术;开发区域农业优势产业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以空间信息和分布式动态模型技术为支撑

18、的融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更新、决策支持和信息发布为一体的数字驱动的农业资源管理决策系统与软件产品。,农村基础数据库,气候、土地、水、土地利用覆被、社会经济要素的数据集成、服务和共享,农村数据库更新,地统计学模型,地学景观模型,中间件,分布式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模型系统,区域种植业优势分析系统,区域养殖业优势分析系统,农产品加工业投资咨询系统,农业产业分析模型系统,市场域,比较优势,风险评价,产业链分析,课题7: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技术集成与应用,传统信息传输手段的互联互通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数据接口组件或系统转换器、格式转换工具、电视机顶盒);远程实时互动信息服务技术;面向基层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技

19、术。系统与产品。多网络集成转换平台;远程信息呼叫中心;远程视音频交互系统;交互式三维可视化农业知识学习系统平台软件;三维可视化培训软件;农村(社区)政务管理和信息发布系统。.,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技术体系,中部地区农村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课题1213,河北、湖北目标:提高粮食主产区现代水平、发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重点应用与示范:应用农田作物生产过程动态监测预报系统;应用品种选择决策和信息服务系统;开发当地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一批区(县)、乡、粮食加工企业、种养大户 信息化示范点等。,东部地区农村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课题811,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目标:

20、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实现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重点应用与示范:集成应用本项目的关键技术;面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生产合作组织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发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管理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系统;构建区县、乡、企业、农户的四级信息化示范与应用体系。,东北地区农村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课题16,黑龙江垦区 目标: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科学管理水平;增强农民信息获取和信息运用能力。重点应用与示范:基于的农田作物生产过程动态监测预报系统应用;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信息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应用;现代林场经营管理等信息化应用系统等。,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21、 课题1415,云南、新疆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信息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重点应用与示范:种植业生产资料选配与定制系统应用;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信息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应用;现代林场经营管理等信息化应用系统等。,课题8-16:农村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17:农村信息化技术体系与发展战略研究,农村信息化数据与技术规范;提升与改造传统农业信息技术体系与发展战略;农业宏观调控、管理决策技术体系与发展战略;面向基层的农村信息服务技术体系与发展战略。,信息化水平高低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竞争实力,与现代化互为依存,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与保障,没有农村的信息化,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全面信息化和现代化。,促进国家的全面信息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