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公开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4097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区位因素公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农业区位因素公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农业区位因素公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农业区位因素公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农业区位因素公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区位因素公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区位因素公开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必修,区位的含义,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农业的主要区位、主导区位和限制条件,知识结构,农业的含义、特点,水稻种植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地域性。,原则:因地制宜,季节性、周期性。,原则:不违农时,1、概念:,2、特点:,一、农业定义、特点,练习、以下句子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1、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2、春播、夏种、秋收、冬藏。3、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4、我国有这样的农谚: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2、。,二、区位的含义,1.指农业生产所处的 地理位置,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东南部牧场,2.指农业与地理环境 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交通,市场,机械,劳力,政府政策,这些对农业区位选择构成影响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三、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技术经济因素,三、农业的区位因素,光照,热量,降水,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光照,光照条件好,光合作用充分,利于作物生长,如在干旱区,光照充足是有利条件。,光照,光照与日照时数有关,而影响日照时数有昼夜长短,天气状况和海拔高度,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品质,热量,一年一熟,一年三熟,甜菜,甘蔗,评价,有利:纬度低、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业生

3、产发展不利:纬度高或海拔高,热量不足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热量的计算方法是白天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减去晚上丧失的能量。我们用积温(100C气温的累积)来衡量热量的多少,,“光照”、“热量”两个气候因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而言,光照越多,热量越量丰富;热量丰富,光照不一定多,例如四川盆地热量条件好,但光照不足。,阅读下图,说明我国种植业和牧区分布的区位因素差异。,降水,降水,大于400mm,发展种植业,小于400mm,大于250mm,发展畜牧业,小于250mm,发展绿洲农业(需要灌溉),水热配合不好的地区,不利于农业发展,如地中海气候区。,水热配合好的地区,利

4、于农业发展,如季风气候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不易水土保持,适宜发展林牧业。,高度,东耕西牧,材料: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东南丘陵的茶园,红壤,山东丘陵的花生,沙质土壤,水源:包括河湖、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等,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比较多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比较少的地方经营旱作农业。,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自然条件

5、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活动三:阅读材料,指出农业景观变迁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一些耕地经历了下列变化,1984年 水稻田,1995年 甘蔗地,2000年 鱼塘,2004年 花卉棚,改革开放政策放开了农民农业生产的自主权;经济繁荣,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材料:荷兰的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在24小时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空运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可以这样说,是荷兰的鲜花装点了整个世界。,交通条件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范围,产品容易变质腐烂的农业要求方便快捷的交通,如:园艺业、乳畜业,交通,政策,国家的政策也会

6、对农业区位产生深远的影响。,材料: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棉花收购价格的影响,各个地区每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不管何种农业劳动,人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劳动力,存在数量与素质的差异,科技,温室大棚,高产葡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鲜花冷藏保鲜,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产出,使单产量提高,扩大销售范围,延长销售时间,分析影响下列现象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市场和交通 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交通运输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饲养着来自丹麦的奶牛。-市场 产自我国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交通运输 1996 年,

7、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价格大幅度下跌。-市场变化,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12题.1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2“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光照,A,C,三.“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的差异,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等。,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的分布,如珠江

8、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如果没有地势低洼的地形,当地的农业生产可能是水稻种植,因此,地形是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如果一个地区的其他条件都能够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那么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了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气候干燥,降水少,水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注:当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时,就变成主导因素,课堂演练: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的方法,热量,地形,市场,土壤,技术,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改造气候:,改造地形:,改造土壤:,改造水源,改造要因地制宜,考虑投入和产出比。,东南丘陵、黄土高原

9、、云贵高原修梯田,低湿地的治理,三江平原,红壤、盐碱地,温室农业、大棚育秧,灌溉:,排水:,绿洲农业,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区位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说明: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我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北纬22度,将双季水稻的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如:丘陵可以通过人类活动改造为梯田 人们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人们在干旱的地区通过人工灌溉发展农业生产,地形,热量,水分,丘陵地形(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什么自然条件,地形,在坡地上,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也有利于水

10、土保持.(一般坡度不超过 25),温度、湿度(气候),玻璃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花卉等主要改造什么自然条件?,西北干旱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发展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什么自然条件,灌溉水源,农业区位因素,一、农业区位因素,高考链接,1.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因素()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2.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A.气候 B.地形 C.生物多样性 D.土壤3.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的人文因素优势是()A.劳动力 B.科技 C.交通 D.市场4.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A.经营理念 B.劳动力 C.交通运输 D.土地租金,B,A,A,C,(

11、06广东)5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6“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原因是(双选)()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 动力资源充足,A,A D,(08重庆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图11回答题。A开放地区大量出口农产品,简答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答案要点: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例题2: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附近水源丰富。,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某城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为什么?,虚拟布局:,小麦 平地,面积大,也有水灌溉,距城镇远,地价低。,乳牛 因鲜牛奶易变质,应选择在距城镇较近且交通便利的地方,花卉 花卉要保鲜且其生长需大量的水,在有水源且离城镇近的 地方合理,养鱼有水库,果园 丘陵山区,适宜发展经济林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