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概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4113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标准化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农业标准化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农业标准化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农业标准化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农业标准化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标准化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标准化概论.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标准化概论,参考资料:1.农业标准化概论.张洪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农业标准化原理与方法.张洪程等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3.农业标准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4.标准化概论.李春田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5.中国农业标准J.中国农业标准信息中心主办.6.中国农业标准网7.中国农业质量标准网http:/8.中国标准网http:/,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农业标准化原理与方法第三章农业标准的分类、制订、实施与监督第四章农业标准的编写要求及实例(自学)第五章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质量管理第六章农业标准化与农业国际贸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农业标准化的概念、

2、内容及范围第二节中外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第三节农业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第一节农业标准化的概念、范围及任务,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1.标准(Standard)的概念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 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为了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协商一致制定,以共同和重复使用为依据,对活动或其结果制定的统一规定,实现某种目的所进行的活动,标准文件、技术规范、规程、法规等多种形式,制定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标准产生的基础,标准

3、产生的依据,标准的本质属性,标准的对象,标准的形式,2.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的概念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的活动。(GB/T 20000.1-2002),标准化的作用:建立最佳秩序改善物品的适用性保护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消除贸易壁垒实现科学管理和高效率,二、农业标准化的概念、内容及特点1.关于农业的概念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通过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农业概念的三个层次:,2.农业标准化(Agricultural Stan

4、dardization)的概念观点1:为了在农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 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观点2:就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农业标准化: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 转化成标准,加以实施,并取得最佳经济、社会 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掌握),3.农业标准化的对象种植业 养殖业 农业加工业 为农业服务的部门具体包括:农业技术行业: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和渔业)、林业、农用 微生物业、农业加工业等农业服务行业: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村建 设、农业金融等,4.农业标准化的内容-研究农业标准化

5、活动的一般程序、规律-研究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研究农业标准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运动规律-研究对农业标准化活动的科学管理,5.农业标准化的特点-生物性-区域性-复杂性-文字标准与实物标准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烤烟 UDC663.97.051 GB263586代替GB263581 本标准适用于初烤和复烤而未经过发酵的烤烟。以文字标准为主,辅以实物样品。,三、农业标准化的学科性质与范围1.农业标准化的学科性质标准化科学技术是指研究标准化活动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在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中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二级学科。农业标准化是介于技术、

6、工程和管理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农学、林学、畜牧兽医科学、水产学与标准化科学技术交叉渗透形成的新兴学科。,2.农业标准化的范围,第二节中外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一、中国农业标准化的产生和发展简史(一)远古时代朴素农业标准化思想的萌芽标准的出现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以“可用、可食”作为取舍动植物的标准。人类的祖先在不同地区生活和劳动,使用的器具各具特色,但形状、大小趋于一致,相当于现代的“标准量具”。,在原始语言的基础上,发明了符号、象形文字等,经过漫长的岁月发展成今天的书面语言。,栽培作物的区域、时间、技术、管理等也世代相传,成为规范。,(二)古代、近代农业标准化的产生与发展4000多年前,我

7、国最早的农业词典尔雅就对226种植物的外部形态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祥细描述,并根据植物的生态特征对草和木进行了分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首开天文科学,制定了历法、历书。此期,用谷酿酒已经成为农产品加工工艺标准化的先声。商代,农业生产工具从骨器、石器发展到青铜器。从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当时已经出现原始的术语标准,如田、畴、亩、圃等字。,西周,把作物分为三类:谷类、豆类和麻类,农作物在色泽和播种期上也已经有了分类,并且已经有良种和选种的概念。农产品加工方面,腌渍防腐贮藏果蔬法和冰镇冷藏法已经发明并广泛应用。周代礼记.月令中记载了最早的酿酒规章。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已经认

8、识到施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河南出土的战国犁,是中国甚至是世界农具标准化史上的一个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名传千秋的相马专家伯乐的相牛专家宁戚都是春秋时代的人物。湖北云梦出土的战国“厩苑律”是中国和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畜牧法规。,春秋左传中记载的“二至、二分”等二十四节气,至今仍在沿用,是农民普遍遵守的规则,作为农业生产的时令指示标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赛,秦朝的仓律、金布律、田律等中有关于种子选择保管使用、布的规格、土地使用等方面的规定。工律中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必等”。同时,秦朝开始统一度、量、衡,导致了计量标准如

9、斤、两的出现。汉代,汉武帝时发明了中国最早的条播机耧犁,是农具标准化的典型例证。汉代名将马援根据相马法制作一具铜马作为鉴定良马的标本,即历史上有名的铜马相法。被尊为“农师”的汜胜之所作的汜胜之书提出了农业生产的总原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种植五谷、培养地力等技术体系基本形成。选用良种方面已建立留种田,比汉代穗选法有很大发展。北魏,贾思勰编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古农书,总结了500多年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载了86个谷子的品种质量标准,并首次提出了农林间作和林木轮伐法。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饪方法及用具的描绘非常祥细。宋代,东坡杂记中所记

10、的松柏苗的播种、扦插、灌溉、遮荫、防寒等技术与今日的育苗法非常相近。,元代的农桑辑要对农作物、蔬菜、水果、畜禽及农产品加工、贮藏和酿造方法等进行了论述。王祯撰写的王祯农书内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农器图谱。明朝的开工天物是研究农业标准化的重要参考书籍,是世界纺织技术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科书,是继春秋周记.考工记之后介绍标准化资料最多的科学著作。农政全书是我国近古农业生产的百科全书。清代棉花图、烟草谱等,(三)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新中国成立后,自1949年1952年开始在农产品、畜牧、兽医兽药、

11、植物保护等方面进行标准化工作。19531966年,农牧渔业标准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拟定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初步规划。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很缓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标准化工作发展迅速。从1980年开始,相继制定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短期和中长期规划。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上下积极开展了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显示了标准化种田的效益,推广面积逐年扩大。1985: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标准化“七五”计划。1991: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发布了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提出了“八五”计划。1996:召开第三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制定了“九五”计划。,2001:我国

12、加入WTO后,农业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这一时期,农业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逐步健全,监督检验依法进行,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1.种植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种植业通常指的是粮、棉、油、糖、烟、茶、丝、麻、菜、果、药、杂等十二个方面的农产品生产。种植业标准化工作开展较早,也较广泛。20世纪50年代中期,种植业就开始了农作物种子标准化工作。1951年起着手制定了植物病虫害检验办法、检疫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方案。1957年修改了种子检验实施办法和主要农作物种子分级标准。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定种植业的国家标准。1972年发布了棉花国家标准。1976年全国各地试行

13、主要农作物种子分级标准和全国农作物种子检验办法两项标准草案。1978年,发布了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花生仁、花生果等国家标准。,1980年,召开全国农业种子标准学术交流会暨种子检验标准审定会。1982年,农业部召开农牧业标准化工作会议。19741983年,制定了24种农药在16种作物上安全使用的标准共67项。1984年,颁布了粮食、油料、棉花、甘薯、马铃薯、麻类等6个种子分级的国家标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还制定了一系列水果的质量标准。至1984年底,已编号发布的种植业方面的国家标准共有15个,由地方审批发布的标准有1727个。,2.林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1950年起,林业部就开始着

14、手进行林业的标准化工作。1952年,批准颁布了木材规格、木材检尺办法、木材材积表三项技术标准。1958年,制定颁布了直接使用原木、加工用原木等标准。1961-1965年期间,先后制定了12个木材标准和6个人造板标准。1983年,林业部先后成立了人造板机械、林业机械、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积极开展林业标准制定工作。截至2001年12月,已颁布并正在实施的林业标准共1643项,其中国家标准270项,行业标准574项,地方标准799项,涉及了林业生产的各个领域。,3.畜牧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1951-1957年,农业部制定试行了种马、种猪、种羊等三项饲养标准。1964年,畜牧局拟定了种畜标准化规划,

15、同时开始制定饲养标准、畜产品标准和畜牧设备标准。截至1984年底,畜牧业已有国家标准17个,部(专业)标准115个,地方标准52个。,兽医兽药的标准化工作是与畜牧业标准同步发展的。20世纪50年代初,农业部开始制定兽医生物药品制造规程,后经5次修订于1984年发布为部标准,由114个标准组成。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农业部和化学工业部、卫生部、商业部共同制定了兽医药品规范。由于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我国生产兽医生物药品有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出口到某些国家。,4.渔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水产部门开始组织水产标准的研究和编制工作。1973年成立了全国船舶标准化技术

16、委员会,开始开展渔船、渔机等方面的标准工作。1977年,水产行业颁布了渔船大中小修理规定第一个标准,结束了水产行业历史上没有标准的空白状况。1980年,国家水产总局成立了水产标准化处,编制了水产标准化计划。截至1984年底,水产行业共152颁布个标准,其中国家标准11个,部(专业)标准141个。,(四)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1.现状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制定发布了农业国家标准近2000项,农业行业标准近4000项,农业地方标准6000多项,其中涉及农产品、食品标准2100余项,基本涵盖了农业的各个领域,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衔接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

17、业标准体系。全国已组建了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归口单位20多个,建成部级以上农业质量监测中心120多个,初步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96和1998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部署了189个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涉及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9个县(市)。截至2002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分三批建成了1112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其中,国家级的525个,省级的587个。示范区遍布380个县,上千个自然村,近50万农户参与其中,覆盖了粮食、棉花、油料、畜禽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林业等各个领域。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层层示范的局

18、面,促进了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一)各个国家或区域的农业标准化1.欧盟(European Union)欧盟经过历史上的5次扩大,现有25个国家。人口接近5亿、经济区域面积约400万公顷、国内生产总值达9万多亿美元(占世界1/3强)。质量标准手段是欧盟战略方针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欧盟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个单一的欧洲市场,农业是其整个战略内容之一。其农业市场的重要工作就是统一农产品或食品的技术标准,符合标准的就可获得“CE”标志,这个标志是相关产品在欧共同体内销售、使用和流通的通行证。,二、国外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欧盟通过共同农业政策(CAP,Common Agricultural

19、Policy)鼓励整个欧盟范围内的农民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欧盟还通过原产地保护(PDO)、地域保护(PGI)、传统特产保护(TSG)等措施,加强对欧盟内特殊地区的产品或按照传统方法生产的产品的保护,给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农民以较好的回报。如苏格兰牛肉、罗格福奶酪、葡萄酒及啤酒等等。,2.美国美国强调的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要求标准反映市场需要,保证标准适用、有效,更好地为生产、贸易、科研和消费者服务。目前,美国制定的包括技术法规等在内的标准有5万多个,私营标准机构、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有4万个以上,还不包括一些事实上的行业标准。,美国使用的是联邦法规法典,其他的技术法规没有单独的体

20、系,从制定、归档到发布、管理和服务等每个环节,都包括在联邦法规的统一运作中,其优点在于各个领域事无巨细,都有法可依。联邦法规法典的农业篇中包含了农产品标准352个,其中仅新鲜水果、蔬菜和其他产品的等级标准就有160个,经加工的水果、蔬菜和其他产品(冷藏、罐装等)的等级标准143个。商业实践篇中有关安全方面的标准22个;环境保护篇中有关污染、辐射等方面的标准608个。,美国农业部(USDA)主管强制性肉禽检验制度和农产品分级检验制度的实施。强制性肉禽检验制度由食品安全检验处(FAIS)执行,农产品分级检验制度由农产品销售处(AMS)执行。水产品由商业部的海洋渔业处(NMFS)负责。根据美国农业部

21、的规定,凡是有机程度达到或超过95%的食品,可以加贴专门的有机食品标签。按照新的技术标准,凡使用过农药和化肥的农产品、转基因动植物、采用抗生素喂养的牲畜等,都不能算作是“有机食品”。,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主要负责保护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等的安全性。FDA由近万名医师、药学家、化学家、微生物学家、统计学家和律师组成。FDA的总部负责监督和执行由国会通过的有关法律,包括药物评估和研究中心、生物制品评估和研究中心、食品安全和营养品中心、医疗用品和辐射健康中心、兽用医药中心和全国毒理学研究中心等6大中心。,3.日本日本是食品和饮料进口大国,对食品比较挑剔,对质量、鲜度、环保、卫生和包

22、装等要求很严。在日本,农产品生产全过程都具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如水稻不同品种都有相应的栽培指南,严格限定农药的使用时间和次数,以及化学肥料的使用时间和用量等。,所有农产品入市前,都必须按一定标准进行严格筛选和分级,市场销售优级优价,等级的高低、包装的优劣、品牌的大小决定价格的贵贱。如:1只LL级的苹果可以购买到数量多几十至上百倍的等外级苹果。黄瓜的大小标准根据单果的长度和质量而定,分为L、M两个等级。L级要求单果长度在22cm以上、不足25cm,单果质量在110g以上、不足140g,每箱所装黄瓜42-47根;M级要求长度在19cm以上、不足22cm,单果质量在80g以上、不足110g,每箱所装

23、黄瓜50-54根。如果黄瓜达到了品质标准,但不符合大小及质量标准,也只能作为等外果。,日本的食品品质管理系统是由农林水产省主管,依据的是农林产品规格化与质量标示合理化(简称JAS制度)。JAS制度包括规格制度(自愿性)和质量标示基准制度(强制性)两种。日本厚生省主管食品卫生,下设乳肉卫生课、食品化学课、食品保健课等。日本农协是农产品流通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集中统一销售。日本农产品生产总量的80-90%要进入批发市场,其中农协系统组织集贸批发的占60%以上。,4.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一个农业发达国家,由于人少地多,因此非常注重节约劳力的围养放牧,其中绵羊占首要地位。全国所生产的70

24、%的小麦、90%的羊毛、2/3的牛肉、1/2的奶制品都出口到国外。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建有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把农产品质量视为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法定,因此对农产品质量高度重视,而且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都很强。,澳政府制定了贸易公平法、出口控制法等法律,对于出口的农产品,只有各种检查和检验全部通过后才可以出港。还推出了“质量保险”计划及立法,以保证商品的食用安全、质量和声誉。如规定:凡标有“澳大利亚产品”的,必须100%或几乎100%是用澳大利亚原材料制成的。,澳大利亚的农业标准分强制类标准和非强制类标准。强制类标准涉及的范围较窄,主要包括农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种子、农药和农产品的标

25、识标准等。非强制类标准是农业标准体系的主体,如农产品等级标准、种植或养殖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等。,在粮食收购中,实行国家验级员制度,以保证农产品的收购质量,并且制定了严格的分等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政策。对肉制品的管理尤其严格,不仅要对厂房结构、工艺设备、卫生状况、管理制度等进行认证,而且国家检验检疫局还向每个屠宰厂派驻兽医师和检查员各一名,在屠宰前和屠宰过程中进行严格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5.以色列以色列自然条件恶劣、水源匮乏,60%的土地属干旱区、20%为半干旱区。但是以色列却在机械化、灌溉技术、生物技术和新的耕作方式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全国3.5%的农业人口不仅养活了90%以

26、上的城市人口,还有大量农产品出口国外,被誉为“欧洲的冬季厨房”。,以色列的农业公司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和专门的农业出口协会。花卉出口协会由种植者和政府官员组成,负责整个花卉业的管理和监督,设有专门的繁殖培育部门,向种植者提供世界名贵的优良品种。蛋禽协会由农业部、饲养者、批发和零售商及消费者多方代表组成,负责家禽饲养业的计划制定,协调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帮助研究先进的饲养、加工和产品销售方法。以色列出口的柑橘类水果标签“JAFF”著称于世,在欧洲、北美和远东柑橘市场上就是质量的象征,这些标签都是由柑橘销售委员会负责发放。,以色列是闻名世界的农产品出口国,其农产品素以品质优异而享誉世界,这与他们先进

27、的种子科技密不可分,因为良种是发展高产农业的重要保证。以色列的种子科研机构在制定育种计划时,十分重视研究市场,一切研究都以市场为目标。为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以色列科研部门要求其研究的种子新品种必须符合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的标准,而且还经常自行提高各项指标。,6.印度印度为保证食品安全的质量标准,制定了1955年食品法、1992年肉类食品法、1992年乳品及乳制品法等等。印度标准(IS)是由政府、企业、研究机构、测试实验室、用户和消费者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很多标准都直接采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标准。印度规定国际贸易中所有进口农产品的包装都必须与印度国内产品包装

28、所适用的标准一致。对各种储藏食品和添加剂,如奶粉、婴幼儿奶制品等在内的131种产品类目的进口,要求必须适合于国内商品采取的强制性质量标准,所有外国生产商必须在印度质检局(BIS)登记注册。,7.法国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有“欧洲粮仓”的美誉,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法国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确保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法国以立法方式确立和完善了对各类产品的认证标准,设立了“农产品和食品商标合格证全国委员会”。,法国实行的是农产品质量识别标志制度,主要内容是:优质产品,使用优质标签;载入生产加工技术条例和标准的特色产品,使用认定其符合条例和标准的合格证书;以特殊方式生产符合生物农业要求的

29、,使用生物产品标志;来自特定产地、具有该地区典型特征的产品,以其产地产品命名,等等。该制度建立在自愿参与、自觉遵守产品质量承包协议和第三方监督基础之上,强调的是对农产品品质真实情况的证明。,8.丹麦丹麦一直在世界种子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以高品质著称。从种子播种到收获、进行质量分析和质量确认,整个过程都处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因而使丹麦成为当今最优秀的种子生产国和出口国。丹麦的质量分析和质量控制建立在国际性规则和公认的文件要求的基础上,政府严格按照高标准进行质量分析和质量控制,种子必须达到国际公认的质量文件“橘黄色证书”的要求。,9.荷兰荷兰以温室蔬菜和花卉而闻名世界,每年温室蔬菜年产值达14亿美元

30、,占农业总产值的7.5%,其中3/4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荷兰的消费者要求温室蔬菜要在尽可能无污染的环境下种植出来的,政府也推出一系列政策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温室生产的蔬菜都是在政府环境意识栽培法(MBT)的指导下种植,以生物防治保护作物为基础,只允许使用无毒的化学农药.,荷兰政府规定,温室种植的蔬菜必须废弃物分类、基质再利用、能源、水肥和植保产品使用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可申请绿色标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品才有资格获得生态(ECO)标记进入市场。,(二)国际性农业标准化组织和机构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

31、dization)(1)国际标准化组织概况 1946年10月14日至26日,中、英、美、法、苏等25个国家的64名代表在英国伦敦正式表决通过建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69,ISO理事会发布决议,决定把每年的10月14日定为世界标准日。,第37届,2009年世界标准日:标准应对气候变化,ISO的章程规定:每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标准化团体作为其成员。我国于1978年申请恢复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8月被接纳为成员国。ISO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现有成员国146个,有技术委员会(TC)188个和分技术委员会(SC)550个。截止2003年底,ISO已经制定了13736个国际标准。,ISO制定国

32、际标准的步骤,一般分为7个阶段:提出项目形成建议草案转国际标准草案处登记ISO成员团体投票通过提交ISO理事会批准形成国际标准公布出版,至少要取得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同意,(2)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组织机构,全体大会,合格评定委员会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发展中国家事务委员会信息系统和服务委员会,理事会,中央秘书处,特别咨询小组,技术管理局,技术委员会,(3)国际标准化组织负责的食品标准化工作内容术语分析方法和取样方法产品质量和分级操作运输和贮存要求,(4)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涉及农业标准化的组织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共有738个技术委员会(包括TC及若干个分技术委员会SC)。ISO/TC 34食品技术委员

33、会是专门负责农产食品工作的技术委员会,下设14个分技术委员会。,TC34/SC2:油料种子和果实TC34/SC3:水果和蔬菜制品TC34/SC4:谷物和豆类TC34/SC5:乳和乳制品TC34/SC6:肉和肉制品TC34/SC7:香料和调味品TC34/SC8:茶,TC34/SC9:微生物TC34/SC10:动物饲料TC34/SC11:动物和植物油脂TC34/SC12:感官分析TC34/SC13:脱水和干制水果和蔬菜TC34/SC14:新鲜水果和蔬菜TC34/SC15:咖啡,2.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1)CAC概况1962年,联合

34、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实施食品标准规划,成立了一个联合分支机构食品法典委员会,目的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就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促进食品贸易的发展,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CAC的食品标准是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基准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现有成员国167个,覆盖了世界人口的98%以上。CAC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轮流在罗马和日内瓦举行。,CAC所通过并应用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体系,被看作是评估危害和建立预防措施(而非依赖于最终产品的检测)的管理系统的一种工具。HACCP是确保食品

35、质量的积极的过程控制体系,其重要性就在于它能应用于从最初的生产者到最终的消费者这一整条食物链。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强调与推荐HACCP与良好操作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的联合使用。,HACCP的七大原理:危害分析与预防措施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监控关键控制点纠正措施保持记录验证,(2)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工作范围编纂国际食品法典:制定食品标准和出版国际食品法典食品标准的修订:保持与科学技术的同步发展(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作用对工业化国家:是最终的参考依据对发展中国家:是现成的要求,食品专家,制造商,政府官员,消费者,法典中如何规定的?,(4)

36、国际食品法典的构成,卷1A:一般准则卷1B:一般准则(食品卫生)卷2A: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和取样方法)卷2B: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残留值)卷3:食品中的兽药卷4:特殊膳食和营养食品(包括婴幼儿食品)卷5A:加工和快速冷冻水果及蔬菜卷5B:新鲜水果和蔬菜,卷6:果汁卷7:谷物、豆和豆类植物卷8:脂肪和油脂及相关制品卷9:鱼和鱼制品卷10:肉和肉制品,汤和肉汤卷11:糖、可可豆制品和巧克力及其混合制品卷12:乳及乳制品卷13:分析和取样方法,一个法典标准的格式与内容:标准名称范围基本成分和质量要素:食品添加剂污染物卫生称量标签分析方法和取样,3、国际兽医局(OIE)(Office Interna

37、tional Des Epizooties)(1)OIE基本情况OIE成立于1924年,是一个政府间合作组织。截止2001年,成员国达158个。(2)OIE的基本任务确保世界范围内动物疾病发生的透明度收集、分析和传播兽医科学信息对于控制动物疾病提供专家意见并促进国际合作制定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有关卫生规则,(3)OIE的组织结构及职能国际委员会是OIE的最高权利机构,由各国政府指派的代表组成。其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动物健康领域尤其是国际贸易中采取国际标准采纳主要动物疾病控制决议选举OIE的负责成员国任命OI的常务主任检查和验收常务主任的工作及金融年度报告和OIE的年度预算,(4)

38、OIE标准体系国际动物健康法典(International Animal Health Code)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OIE Manual of Standard for Diagnostic Tests and Vaccines)国际水生动物健康法典(International Aquatic Animal Health Cod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Diagnostic Manual for Aquatic Animal Diseases),4、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vention)IPPC是一个由联合国粮农

39、组织(FAO)倡导的多边条约,签约政府有117个。签署IPPC的目的是防止由植物和植物产品导致的害虫的引进和传播。,区域性植物保护组织,5、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按照国际有机农业技术规范的要求,将提高土壤肥力作为生产的关键因素,通过抑制化肥、杀虫剂和其他化学药剂的使用极大地减少对外界的影响,通过自然界自身的规律提高农业产量和提高作物对病虫的抗性。,IFOAM成立于1972年,总部设在德国,拥有115个国家的7

40、50个组织和机构成员。IFOAM的主要任务是代表世界范围的有机农业运动;为全球交流和合作提供平台;促进有机农场体系的发展,包括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满足人类的需要等;将世界范围内的有机运动网络联合起来。,6、国际乳业联合会(IDF,International Dairy Federation)IDF成立于1903年,最早由比利时组织发起,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现有成员国49个,多数为欧洲国家,覆盖了全球牛奶产量。其宗旨是:通过国际合作和磋商,促进国际乳品领域科学、技术和经济进步。是一个独立的、非政治性、非盈利性的民间国际组织,也是乳品行业惟一的世界性组织。,7、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

41、International Office of Vine and Wine)OIV于1924年成立于法国,是一个政府间组织,由符合一定标准的葡萄及葡萄酒生产国组成。2001年改为国际葡萄及葡萄酒组织。中国于2002年就加入OIV 签订了备忘录,将成为OIV的第48个成员国。,目标,1)告知其成员涉及葡萄及葡萄酒领域中生产者、消费者及其他应考虑的参与者的标准;2)援助其他政府间及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别是执行标准化工作的国际组织;3)促进现存惯例与标准的统一,如有必要,可制定新的国际标准,以便改善葡萄及葡萄酒生产和销售境况,并确保对消费者的利益予以重视。,采纳决议标准程序,1,2,3,4,5,6,

42、7,8,采纳决议,交互信息和合意的研究-会员国,起草及修订-专家组,代表政府的承诺,O.I.V.标准的国际执行,直接执行 世界70的葡萄酒生产已采用 MERCOSUR协定 欧盟规则,间接执行世界25的葡萄酒生产已采用 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分析方法,产品界定,酿酒准则,酿酒规范,竞争标准,标签标准,政府间机构合作,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协会 U.P.O.V.,世界健康组织,美国食品农业组织F.A.O.,国际法定计量组织 O.I.M.L.,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欧盟委员会 E.U.,世界贸易组织W.T.O.,食品法典,8、国际羊毛局(IWS,International Wool Secretariat)I

43、WS成立于1937年,总部设在伦敦,由主要产羊毛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和南非出资组成,是一个非营利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提高羊毛制品质量、技术、扩大羊毛制品消费量,提高羊毛对其他纤维的竞争地位。,IWS目前使用的“羊毛标志”有三种,表示羊毛含量的不同。纯羊毛标志:纯新羊毛93%高比例混纺标志:羊毛50%羊毛混纺标志:羊毛30-50%,“纯”,象征着用100的羊毛;“新”,指羊毛制品中不使用再生毛。,9、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 Association)国际种子检验协会,成立于年,秘书处设在瑞士的苏黎士,现有会员国达个,是全球公认

44、的有关种检验的权威组织。其宗旨是“推动与种子检验和评价有关的所有问题”。,ISTA制定的国际种子检验规程,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种子认证制度和国际种子贸易联盟(ISF)所引用,成为举世公认的国际种子贸易流通所必须遵循的准则,被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为种子检验达到一致和互认结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最新版为2003国际种子检验规程,于2003年月日实施。ISTA还是最早开始检验室认可的国际组织,认可的种子检验室分布于全世界各地。最新版ISTA种子检验室认可标准于2003年月日起实施。根据ISTA章程的规定,只有符合此认可标准要求的、通过认可的检验室才有资格签发ISTA国际证书。目前,

45、已拥有包括来自世界74个国家的210位个人会员和162个实验室成员。,一、农业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农业国际标准化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与绿色农业,第三节农业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一)农业国际标准化1.农业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农业国际标准制定、修订的速度加快农业国际标准的重点由生产型标准向贸易型标准转变农业国际标准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2.农业国际标准的功能(1)技术价值(2)经济效果(3)贸易依据(4)法规属性,3.农业国际标准的采用(1)基本概念GB/T20000.2-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规定:采用 是指以相应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并发布国

46、家规范性文件或认可某国际标准具有与国家规范性文件相同的地位,同时表明与相应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异。,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未经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标准、区域性组织的标准、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和企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编辑性修改是指国家标准对国际标准在不变更标准技术内容

47、条件下允许的修改。,(2)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3)采用国际标准的工作程序编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计划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收集和翻译对比分析与验证召开技术认证与技术协调会议制定、修订标准贯彻实施验收,(4)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掌握)等同采用IDT(identical)指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相同,或者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只存在少量编辑性修改。修改采用MOD(modified)指与国际标准之间存在技术性差异,并清楚地标明这些差异以及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允许包含编辑性修改。非等效采用NEQ(not equivalent)指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不同,它们之间的

48、差异没有被清楚地标明。,我国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分布,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5)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翻译法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时,采用翻译法。国家标准基本上就是国际标准的译文,但进行了必要的编辑性修改,删除了国际标准中的资料性概述要素。编号:GB/ISO: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时,采用重新起草法。根据国际标准内容和结构顺序按照GB/T1.1的结构及表述方法重新用中文编写。编号:GBGB/T,4.我国应对农业国际标准化的对策-积极跟踪国际标准组织与发达国家的标准化动向-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转化国际标准-与国际加强合作、培养标准化专业人才

49、,东北大学姜周华教授被授予“IEC 1906奖”,是我国赢得的第一个IEC技术专家奖。,我国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组织机构,ISO和IEC发布的中国制修订的国际标准(截止2005年),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提出和正在起草的ISO和IEC国际标准(截止2005年),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ISO、IEC、ITU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的数量和转化率,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二)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1.农业产业化指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

50、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经营方式。,2.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温家宝总理指出:“我国传统模式的农业生产可以不要标准化,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产业化是必由之路,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必须有农业标准化的支持。”产品的规格化和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特征和基础。,(1)建立统一权威的农产的品质量标准,满足农业质量建设需要(2)运用标准化推动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公司(企业)+农户+标准(科技)+基地(3)围绕产业化需要开展标准化,(三)农业标准化与绿色农业比利时的毒鸡事件英国的疯牛病美国的疯鹿病涉及全球的“口蹄疫”、猪瘟遍及亚洲的禽流感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