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二课时)剖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4307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二课时)剖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二课时)剖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二课时)剖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二课时)剖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二课时)剖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二课时)剖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二课时)剖析.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分类:二、概念:三、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和凹透镜,1.主光轴 2.光心 3.焦 点 4.焦距,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2.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平行光线起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O,F,根据实验,请作出凸透镜的实验光路图,从凸透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F,O,F,F,F,F,F,F,F,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2.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3.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F,虚焦点,思考:根据光路可逆,下面的光线应如何射出?,射向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

2、主光轴射出。,F,F,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2.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射出,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3.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F,F,F,1给你一个透镜,你能用哪些方法去判断他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想一想,方法一:“摸”方法二:“看”方法三:“照”。通过透镜对平行光线是会聚 还是发散加以辨别。,课本 P92 想想做做,在下列虚线处填上适当的透镜,F,F,F,F,完成下图甲、乙的光路图。,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困惑:那么同样是凸透镜,为什么可以成这样不同的像呢?像的正、倒立,大小,虚实跟什么有关呢?,倒立缩小,正立放大,倒立放大,左右颠倒,补充知识:,1.物

3、距(u):到 的距离;,2.像距(v):到 的距离;,S2=50.0cm,S1=33.0cm,S3=74.3cm,u=?,v=?,S2S1=17.0cm,S3-S2=24.3cm,四、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课本 P98表格中,2023/6/17,实像,缩小,倒立,7,变大,变大,变大,照相机,f v 2f,倒立,缩小,实像,物距等于两倍焦距、焦距又如何呢?,小于2倍焦距u2f,倒立、缩小、实像,1、将蜡烛放在2 f之外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与倒正。,二、作图推导凸透镜成像规律,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f v 2f,U=2f,倒立、等大、实像,2、把物体放在2

4、倍焦距上,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v=2f,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f u 2f,倒立、放大、实像,3、将蜡烛移到2f和f 之间,重复以上的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v2f,等于1倍焦距U=f,不 成 像,4、把物体放在焦点上,观察能否成像。,小于1倍焦距Uf,正立、放大、虚像,5、继续移近蜡烛,使UF,在光屏上能否得到像呢?怎样才能看到蜡烛的像呢?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的情况。,物距与放大镜成像大小的关系: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也随之增大,上一页,评估和交流:,在凸透镜成像中,物体移动时,实像和虚像的转折点在哪里?放大和缩小实像的转换点在哪里?,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照

5、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像的特点:倒立、放大、实像;物距 像距,像的特点:倒立、缩小、实像;物距 像距,像的特点: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规律一:,规律二:物距大于焦距时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在,像也随之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在,像也随之 物距小于焦距时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像,减小,减小,增加,增大,减小,也变小,规律三:当所成的像是实像时,物、像当所成的像是虚像时,物、像规律四:1、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成,焦点以内成。2、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像,在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象。,异侧,同侧,焦点,实像,虚像,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距,凸透

6、镜成像题目分类训练:,一、凸透镜成像与物距的关系:,1、凸透镜焦距是8厘米,物体放在距透镜20厘米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的 像,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若把物体放在12厘米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可在透镜上得到一个、的 像,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若把物体放在距透镜厘米的地方,(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成像。那么能成一个、的 像,应用是。,倒立,缩小,实,照相机,倒立,实,放大,投影仪,不能,正立,放大,虚,放大镜,二、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像的性质:当蜡烛离凸透镜36厘米时,它的像清晰的映在距透镜20厘米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的 像。,倒立,缩小,实,三、根据像的性质判断

7、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距与焦距的关系:,1、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7cm、8cm、16cm、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距为20厘米时,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象,此时像距为13厘米,则凸透镜的焦距是()A、f20cm B、13cmf20cm C、10cmf13cm D、6.5cmf10cm,B,D,四、根据像的变化规律判断像的大小变化,像的大小调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分别将蜡烛放在a、b、c、d、e、f、g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观察蜡烛在光屏上成的像,则()、当蜡烛放在()点,光屏上出现

8、最小的像。()、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看不到像,但从透镜另一侧可看到烛焰正立的放大的像。()、把蜡烛放在()点,在光屏上看不到像,在透镜的另一侧也看不到像。()、把蜡烛放在()点,在光屏上出现最大的像。()、若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出现的像离透镜最远。()、当把蜡烛由a点向b点移动,像的大小(),像距()(7)、把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光屏上得不到像,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a,b,c,d,e,g,2F,F,a,e、g,F,d,d,变大,变大,1、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个同学拍照,底片上成一个清晰的全身像,若要改拍半身像,则照相机应()(填靠近或远离)该同学,镜头离底片()一些。2、某校学生进行

9、“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放映的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像小了点,放映机离屏幕()一些,胶片离镜头()一些。,五、综合训练:,靠近,远,远,近,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像,应()(请看下一个幻灯片)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A,下一页,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从离凸透镜1.5f处移到3f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变化情况是()A、像变小,像距变小B、像变小,像距变大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A,课堂作业:1、在凸透镜成像

10、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 B、30cm C、60cm D、80 3、某同学用焦距为10的放大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看到了正立放大的文字,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A、25 B、15 C、6 D、12 4、物体从8f处向2f处移动的过程中,像始终是 像,但像逐渐。5、画出下列各图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11、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_、_的_像;物体向焦点逐渐靠近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将逐渐_,像也_2凸透镜成像时,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在_处,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是物体在_处把物体放在_处不成像,倒立,缩小,实,增大,增大,一倍焦距,两倍焦距,焦距,3.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0 cm B.15 cmC.10 cm D.5 cm,A,4.如图,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 B.8cm C.5cm D.3cm,A,5.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