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4307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Company Logo,说课内容,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策略设计(实验创新),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Company Logo,一、教材内容分析,理论和实践,观察动手能力,交流合作能力,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延伸和升华,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理论基础,二、教学目标分析,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问题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分析,重 点,难 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科学探究

2、中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三、学生情况分析,已经了解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及它在生活中的简单运用;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之甚少;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分析处理数据能力不强。,Company Logo,四、教学策略设计,分析与归纳实验与动画呈现,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一)光源的不足,1、烛焰易受空气流动而晃动变得形状、大小不稳定;2、蜡烛燃烧过程中不断变短,导致“三心”不在同一高度;3、烛焰成像不易观察到左右相反的特点;4、环境密闭,使人不适,容易烫伤学生,存在安全隐患。,四、教学策略设计,(二)刻度尺不足,光具座上的标尺,学生容易直接记下刻度尺上的刻度,以为是物距、像距,不再计算,

3、直接影响数据的分析。,四、教学策略设计,从左往右依次变大,(三)光屏的不足,当物体位于两倍焦距上成等大实像时,学生往往以为是缩小的,因为像比物要暗,容易造成变小错觉。,四、教学策略设计,将蜡烛改成LED“F”光源,1、该光源操作方便、稳定,在光屏上易找到像;2、直接观察到像的上下、左右都是相反的;3、无需在暗室进行。,实验创新,将光屏贴上等刻度的纸,在纸上画出与光源“F”等大的图像,实验创新,光屏成像,缩小,等大,放大,学生更易测量物距、像距,实验创新三,实验创新,标尺的改进,自制挡光片遮挡部分透镜,实验创新四,用挡光片遮挡部分透镜后的成像情况,五、教学过程设计,小组合作,分组实验,组间同质,

4、组内异质,Company Logo,五、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引发猜想,1、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2、用凸透镜观察窗外的风景。,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大小、正立倒立和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Company Logo,五、教学过程设计,2,先展示光具座,介绍结构;问:(1)如何成像在光屏中间?教师示范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三心”在同一高度?问:(2)怎样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引导学生感悟到物、镜一定时,清晰像的位置是一定的。,1,制定实验方案,Company Logo,五、教学过程设计,2,问:(3)怎样观察物距和像距?,1,制定实验方案,物距u,像距v,问:(4)怎样观察虚像?

5、,引导学生把眼放在光屏这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光源,可观察到虚像,与放大镜观察物体相同。,Company Logo,五、教学过程设计,3,进行实验,收集数据,Company Logo,4,分析数据,交流评价,五、教学过程设计,1、凸透镜成虚、实像的分界点是_。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3、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物距的增大,像距变_,像变_。4、凸透镜成虚像时,随物距的增大,像距变_,像变_。,Company Logo,5,播放动画,加深理解,播放动画,故事法,顺口溜法,五、教学过程设计,Company Logo,6,拓展延伸,生活运用,五、教学过程设计,六、教学反思,谢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