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伯牙善鼓琴》.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4334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子《伯牙善鼓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列子《伯牙善鼓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列子《伯牙善鼓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列子《伯牙善鼓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列子《伯牙善鼓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列子《伯牙善鼓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子《伯牙善鼓琴》.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伯牙善鼓琴,检查预习,列子,名,相传 时期思想家,寓言家,文学家,家代表人物。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著有列子。伯牙善鼓琴自。,御寇,战国,道,列子汤问,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现存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愚公移山两小儿辩日、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被选入教材。,检查预习,卒()逢暴雨 峨峨()兮若泰山 初为霖()雨之操 钟子期辄()穷其趣,c,ln,zh,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

2、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意念出现登高山的情景,峨峨:高耸的样子,洋洋:宽广的样子。,心中想到的,得:领会,听得出。,善:好,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3、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卒:通“猝”,突然。,连绵大雨的琴曲。,隐藏自己的声音,阴:山的北面。,造:创作,弹。,悟透其中情趣,援:拿,拿过来。,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于:到。,停留,又,就,停止弹琴,疑难字词句,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译: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意念,心情),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想),(领会,听得出),译: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3、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译: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就能点明它的情趣。,(穷尽),4、吾于何逃声哉?,(隐藏

4、),译: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山高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开始弹奏大雨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能点明他的情趣。伯牙停止弹琴叹息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弹琴时心里所想到的一样。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琴声呢?”,译文参考,游于泰山之阴止于岩下吾于何逃声哉,1、一词多义。,伯

5、牙善鼓琴,(1)善,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于,善于、擅长,好,妙,介词,在,介词,在,介词,到,(3)之,钟子期必得之乃援琴而鼓之游于泰山之阴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子之听夫志,2、通假字。,卒逢暴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代词,代伯牙的心意。,代词,代琴。,通“猝”,突然,4、特殊句式。,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倒装句中的状语后置句),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历。,3、词类活用,伯牙善鼓琴:,名词作动词,鼓琴。,回顾故事内容,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知音,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子之听夫

6、志,想象犹吾心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不仅在听伯牙的琴声,也听出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像峨峨泰山一样的志向,像洋洋江河一般广阔的胸怀。,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音?,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返 回,鲁迅曾赠瞿秋白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表达了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知音”“知己”的理解。,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

7、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经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拓展延伸,钟子期死了,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伯牙作为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虽然听者众多,但听到的都是那些毫无价值的、没有意义的、空虚的、肤浅的赞美。他始终觉得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他万万没想到,此时,此地,此人,钟子期,一个山野村夫却能听得懂他的琴声!,合作探究,知音难得,知己难求。,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对知音,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

8、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高山流水,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弦已断,琴已破,心已碎,高山流水终成绝响,但伯牙和子期真挚深厚的友情却成为千古佳话。让我们再一次伴着高山流水有感情地读一读这篇文章,再一次体会这段美好的情感。,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别董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赠汪伦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千百年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友情的名言佳句。,作业,1、背诵全文。,2、写下你好朋友之间一个 具体感人的小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