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的技巧与方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45504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争议调解的技巧与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劳动争议调解的技巧与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劳动争议调解的技巧与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劳动争议调解的技巧与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劳动争议调解的技巧与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争议调解的技巧与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争议调解的技巧与方法.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劳动争议调解的技巧与方法,杜 伟 律师 四川省律师协会 理事 四川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 执行主任 四川省人民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顾问团 成员 四川省律协妇女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 副主任 四川省总工会律师维权团 律师 四川省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 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四川省优秀青年律师 二0一四年四月十七日,典型案例分析,劳动争议调解的具体方法,劳动争议调解的具体方法,就是在调解过程中,根据不同纠纷的性质、特点、难易程度、发展状况而采取的不同的调解方法。不同的劳资纠纷,存在着影响纠纷的不同因素。因此,在进行劳动争议调解的过程中,除了按照劳动争议调解的一般方法进行调解外,还必须针对不同的纠纷根

2、据其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调解方法,而不能一成不变。,有哪些劳动争议调解的具体方法?,根据劳动争议调解的实践,劳动争议调解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十种方法:(1)面对面调解法;(2)背靠背调解法;(3)赞扬激励法;(4)换位思考法;(5)苗头预测法;(6)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法;(7)抓住关键人物法;(8)冷处理法;(9)依靠多种社会力量协助调解法;(10)什么是先易后难,逐个击破法。,(1)面对面调解法,面对面调解法就是把纠纷当事人叫到一起,当面摆事实、讲道理,达成调解的方法。通过面对面地倾听当事人陈述、可以从情、理、法多方面对双方进行讲解和规劝,并最终经过数番耐心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2)背靠背

3、调解法,背靠背调解法就是在调解时,不让当 事人进行直接地沟通,而是由劳动争议调解员分别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使双方不断让步,分歧逐渐缩小,从而达成调解的方法。,(3)是赞扬激励法,赞扬激励法就是通过对劳资纠纷当事人的优点和长处的表扬激励,从而调动当事人的积极性,使当事人接受调解的一种方法。赞扬激励法可以起到以下效果:1)平稳当事人的情绪。2)缩短劳动争议调解员和当事人之间的距离。3)通过赞扬激励法,还可以堵住当事人反复的后路。(中铁十五局 沙特案),(4)换位思考法,换位思考法就是在解决纠纷时,要从不同的立场、角度、高度、层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的一种调解方法。通过该方法做到考虑周全,使

4、问题解决彻底,不留后遗症。换位思考法一般针对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爱争强好胜的纠纷当事人而使用。一是劳动争议调解员的换位思考。二是劳资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换位思考。劳动争议调解员引导、启发当事人相互之间进行换位思考。,(4)什么是换位思考法?,(1)劳动争议调解员的换位思考 劳动争议调解员在调解劳动纠纷时站在当事人双方的立场和角度进行调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劳动争议调解员在进行调解时,只有劳资争议从双方的立场和角度来看事情,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感受及想法。这样才能知道怎样去进行调解,不至于在调解时引起当事人的对抗。只有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和角度与当事人进行真诚交流,让当事人感觉到调解员是从当事人的利益出发

5、,这样他们才会信任调解员,从而消除对劳动争议调解员的抗拒心理,调解才能取得成功。,(4)换位思考法?,2)当事人之间的换位思考 劳动争议调解员在调解劳动争议纠纷时,除了自己站在当事人双方的立场和角度进行调解外,还要引导、启发当事人之间进行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调解顺利进行。作为劳动争议纠纷的当事人,一般都都想在纠纷中获得最大利益。因此,在纠纷调解过程中都只为自己着想,互不相让,这样就容易造成矛盾激化,不利于纠纷解决。但是,如果劳动调解员引导、启发当事人在考虑自己得失的同时,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利益着想、体会对方的感受,以真诚换取真诚,以信任换取信任,就会为当事人营造相互融通的心理氛围,便

6、于纠纷的调解。这正如俗话所说的“要想公道,打个颠倒”。,侯某劳动争议案,该案从劳动关系仲裁的仲裁到再审经历四个程序,在仲裁和一审认定为劳动关系情况下,二审改判,再审驳回。在人身损害赔偿程序中在律师努力下,前后三十余次与用人单位和对方律师沟通,2013年1月,签订调解协议。9级伤残终获赔偿8万元。,(5)苗头预测法,苗头预测法就是要求劳动争议调解员 要随时掌握纠纷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特别是纠纷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变化的特点,找出纠纷发展、变化的原因,及时确定预防、解决纠纷的对策,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5)苗头预测法,A.运用苗头预测法是解决劳动争议“防调结合,以防为主”工作方针的具体

7、要求。要做到“防调结合,以防为主”,必须及时掌握纠纷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发现纠纷发展和深化的苗头,洞察纠纷当事人思想和行为不断变化的蛛丝马迹,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积极的疏导,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其扩大和激化。,(5)苗头预测法,B、运用苗头预测法是目前解决劳动争议纠纷的一种非常重要、有效的方法。由于我国用人单位利益和要求日趋多元化,使得我国目前劳资纠纷表现为易激化的特点。纠纷不断增多,新的、复杂的纠纷不断出现,有些纠纷极易出现反复,难以调解。成功地运用苗头预测法能够主动地掌握这些纠纷的发展态势,面对可能发生的复杂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并解决,从而预防复杂、激化、严重态势的发生。,

8、(5)苗头预测法,C.苗头预测法的运用需要劳动争议调解员必须有“纠纷具有复杂性、预防工作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遏制纠纷继续发展和扩大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有意识地观察和分析苗头性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劳动争议调解员必须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要善于发现信息、搜集信息,捕捉其中的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信息。在预测苗头时,还要注意对纠纷的变化有影响的因素,并区分不同的纠纷进行具体分析。,(5)苗头预测法,D.苗头预测法的运用并不只是简单地把纠纷变化的苗头预测出来,更关键的是,劳动争议调解员对预测出来的纠纷发展的苗头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及时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妥善地处理,把苗头抑制并消除在萌芽状态

9、,防患于未然。如果预测到了纠纷变化的各种苗头后,不去积极预防,反而是“一拖二躲三搪塞”,只会使纠纷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处理,并使劳动争议调解员的信誉受到影响,最终失去劳资双方当事人的信任。,(6)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法,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法是指劳动争 议调解员在进行调解时,依照劳资纠纷的具体情况,抓住纠纷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进行调解的方法。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一般表现为抓住申请调解当事人最关心的核心问题。,(6)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法,1、必须坚持自己所确立的调解工作的重心,排除各种干扰。2、在措施上,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包括寻求有关积极力量的支持。3、劳动争议调

10、解员还要注意根据纠纷的发展变化,及时察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调整自己对主要矛盾的认识,修正调解方案,时刻有效地掌握调解工作的主动权。,唐某工伤赔偿案,(7)抓住关键人物法,抓住关键人物法就是针对群体劳动争议案件中抓住纠纷劳资纠纷当事人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首先对其进行说服、劝解,让其接受某一调解结果,从而带动其他当事人接受调解结果的方法。在某些群体性的纠纷中,某些当事人往往并不对纠纷的性质、事态产生多大影响,他们往往是追随着某些当事人,听从或者参考这些当事人的意见。因此,在调解时只要集中力量,突破这些“关键”当事人的防线,那么整个纠纷也就容易解决了。,(8)冷处理法,冷处理法就是对当事人要

11、求解决的纠纷不要急于着手调解,而是想办法使当事人先冷静下来,待其心平气和后再进行调解的方法。,(8)冷处理法,劳动争议调解员并不是立即展开调解,而应先采取有效方法和策略,制止事态扩大蔓延。然后,把纠纷放一放,给当事人一个缓冲的时间,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这样,当事人的心态会逐渐平稳下来,不再那么要面子、固执己见。此时,劳动争议调解员再依照法律、法规,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促使调解协议的达成。这一类的案件主要反映在拖欠群体职工工资和工伤职工死亡等劳动纠纷案件。,女工王某工伤案,(9)依靠多种社会力量协助调解法,依靠多种社会力量协助调解法就是指在调解过程中,除了依靠调解员自身的力进行调解外

12、,还须取得当事人的亲友和当地有威望的人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给予的支持和帮助。,(9)依靠多种社会力量协助调解法,对于特别复杂的纠纷,则需要动员相关部门到场,联合调解。目前实行联合调解的纠纷越来越多,一般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况,分别由当事人所在单位、行业协会、当事人居住地的基层组织、政府有关部门与人民调解组织一同调解,或者多个部门联合调解。运用该方法进行调解时,一要注意照顾当事人的情绪,避免盲目依靠他人调解引起当事人的不满,造成不好的后果;二是要求协助调解的人要从当事人的利益和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运用法律和政策,自愿提供帮助和支持,公正、客观地劝服当事人。,案例:实习受工伤,算不算工伤,李伟案、吴刚工伤赔偿案,(10)先易后难,逐个击破法,先易后难,逐个击破法,就是先对纠纷中比较容易接受调解的当事人进行调解,让其接受某种结果,然后再对较难接受这种调解结果的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最终使调解成功。,工作站与四川省总工会合办的农民工欠薪案,办结后共同举行“清欠农民工工资发放仪式,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出席仪式对工作站成绩给予肯定,当事人在案件办结后,在省总工会和省司法厅工作站赠送锦旗,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华路10号浣花逸景商务楼3层邮编:610031电话:传真:手机:QQ:915554647电子邮箱:微博:川工会法援杜伟律师,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