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第五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第五章).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劳动力流动,案例:四川射洪县,射洪县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全县80万农村人口中,劳动力就有45万个,占农村人口总数的56%以上。除当年农业耕地吸纳10多万个外,有30多万个劳动力需要转移输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7%以上。近年来,尽管通过各种渠道就近就地向二、三产业年转移达6万人左右、向县外劳务输出达20万人,目前仍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0多万个,这个庞大的群体,如果开发利用充分,它将是一笔极大的社会财富,如果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再予劳务输出,必将产生可观的劳务经济。,思 考,中国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流动近年来越演越烈,农村可转移人口数量大,为什么还存在缺乏大量的农民工的
2、现象?中国为什么出现“民工荒”?改革开放来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可分为哪几阶段,农民低收入的原因有哪些?中国农民工的迁移的纽带是什么?劳动力转移对输入地区和输出地有什么不同的影响?,上章讲到,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其中之一为劳动力流动。劳动者的流动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任何市场的作用都在于促进自愿交换的实现,所以社会依靠劳动者在雇主之间的自由流动来进行劳动力的配置,这种配置方式可以使劳动者的满足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劳动力的效率。,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和动因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与决策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及评价第四节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和动因一、劳
3、动力流动的概念二、劳动力流动的形式三、劳动力流动的成因,一、劳动力流动的概念 所谓劳动力流动,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为了与生产资料结合的需要,相对与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别,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范围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的迁移和流动,在某些情况下也被称作劳动力迁移,它是劳动力在寻找工作过程中的基本现象。,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流动性。劳动力的流动性从本质上讲是劳动力的自主寻优选择行为。劳动力流动会发生相应的直接和间接的流动成本,还要付出心理上的代价。但是人们可以由此预期在长期内获得更高的收益。所以,劳动力流动属于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相关概念:劳动力流动与人口流动
4、劳动力流动的市场化影响,劳动力流动的成本,直接成本:生存(生活费用、生存质量、生存负担)成本、交通成本间接成本:工作调整所失去的利益(如工龄、资历等)心理成本:歧视、孤寂、无安全感、劳动风险,劳动力流动的收益,更多的收入 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工作环境 更好的社会环境,不同年代就业者平均变动工作所需时间,资料来源:“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劳动力流动,管理世界,2002.3,工作单位变动次数均值比较,资料来源:“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劳动力流动,管理世界,2002.3,二、劳动力流动的形式(一)岗位之间:劳动力依然从事以前的工作,而且居住地没有发生变
5、化,只是从一个单位换到另外一个单位,或者是从原来的单位的某一工作岗位换到另一工作岗位。(二)职业之间:劳动力的居住地并没有发生变动,但是职业发生了变化。(三)地域之间:劳动力的职业没有改变,但可能是在地区之间或者国家之间进行流动。(四)地域和职业之间同时发生的流动。,三、劳动力流动的成因A、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动因B、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动因分析,A、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动因,根本动因:劳动者个人期望值与个人实现值之间存在的差距。个人期望值:指劳动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的主观判断。个人实现值: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劳动者在社会中实际实现的价值。,潜在价值,V:个人实现值V0:个人期望值Vx
6、:潜在价值 V=V0 Vx当Vx趋向无限小时,劳动者的工作意愿稳定;当Vx趋向于增大时,劳动者的工作意愿不稳定,改变现实的愿望强烈,流动迁移的愿望强烈。,B、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动因分析,(一)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三)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差别(四)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五)强化工作匹配的意愿(六)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与决策,一、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收益二、劳动力流动的决策三、影响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因素,一、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收益二、劳动力流动的决策(净收益现值)工作调整的表现:表现:被解雇、被迫辞职,主动辞职工资、福利水平是造成劳动者
7、变更工作的重要因素 由劳动者个人因素引起的变动 宏观环境、文化习俗等非经济原因,三、影响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因素,年龄:劳动力流动的高峰年龄是在20-24岁之间。家庭:未婚、已婚、妻子就业、就业时间、是否有学龄儿童。教育:较高的教育水平确实有较高的迁移率。流动的距离:随着流动的成本的上升,流动的劳动者数量会随之下降。职业与技术等级:职业流动率=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总的就业人数;流动率与技术等级成反比,技术水平越高,流动率越低;工作越稳定,收入越高,流动率越低。,1975-1980年美国的迁移率,为什么迁移的群体主要是年轻人?1、从一项投资中获得的收益的时间越长,则收益的价值越大。2、迁移成本的心理
8、因素。年轻人进行迁移,心理损失相对较小;年长者进行迁移,与之相联系的心理成本大,这种情况抑制迁移。,家庭对于劳动力流动的影响:1、相对于已婚性质的流动,未婚人口进行流动的几率更大;2、妻子就业阻碍流动。3、妻子就业时间越长,家庭就越不容易流动。4、有学龄的家庭不容易流动。,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及评价,一、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二、劳动力流动的评价,一、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一)流动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二)流动能够保证劳动市场的活力和效率(三)流动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产出最大化(四)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地位,劳动力地区(国际)流动模型,OA,OB,WB,WA,VMPA,VMP
9、B,WA1,WAe,WB1,WBe,L1,Le,E,H,G,K,F,DB,DA,劳动力流动产生的经济效应:,1、可以使劳动力流入地区的劳动产品总价值增加,使劳动力流出地区的劳动产品总价值减少,但是一地区增加的数额要大于另一地区减少的数额,即劳动力流动会提高社会总产出;2、可以使两地区的工资水平趋于一致;3、两地区的总收入增加,怎么分配增加的收入,取决于该收入汇入劳动力流入地的比率。,二、劳动力流动的评价,(一)劳动力流动的负面效应(二)对劳动力流动的态度(三)对移民的经济效应的评价,(一)劳动力流动的负面效应,雇主:缺乏经验的新雇员代替有经验的离职雇员,支付培训费用,同时承担新工人效率低下带来
10、的损失。雇员:流动可能导致失业,支付大量的经济费用,承受心理负担。劳动力流动是有代价的劳动市场机制,需要适度的劳动力流动保障经济运行的效率。,劳动力不能实现完全流动的原因:,1、劳动力流动中存在劳动力非自愿(如被解雇或辞退)等因素;2、劳动者本身对工作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劳动者的流动;3、劳动者不能掌握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完全信息,限制了劳动力流动及其合理性;4、劳动力选择职位和工作范围的有限性限制了流动的频率和合理性。,(二)对劳动力流动的态度,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雇员:正效用流动雇主:对自愿一般持反对态度经济学家:持比较宽容的态度,(三)对移民的经济效应的评价,流动的形式:移民和外籍劳工,前者
11、指到别国定居,最终成为该国居民;后者指在别国临时工作;流动的性质:到美、加和澳大利亚等地多是永久性移民;到日本、欧洲和中东多是外籍劳工;流动的方向:从人口多的国家流向人口少的国家;从工资低的发展中国家流向工资高的发达国家。,2、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对劳动力输入国的影响 输入国输入的移民若教育程度高,受过良好的培训,这种移民未花费输入国一分钱投资,便增加了输入国的人力资本储备,属于输入国获得的外部经济,输入国的国民财富因此得到增加。,输入国输入的移民若是教育程度低的体力劳动者,在输入国的体力劳动力市场上,外国移民的涌入破坏了原有的供需平衡,体力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水平提高,供给曲线右移,此时,假
12、设需求水平不变,需求曲线不动,新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便相交在新的均衡点,体力劳动者的就业人数增加。,工人人数,工资率,0,L3,L1,L2,W1,W2,A,B,C,D,国内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国外劳动力对输入国的影响,注:体力劳动者移民对输入国的影响使输入国的消费者受益。直接消费移民体力劳动者产品的消费者收益;体力劳动商品价格下降,长远看会带动别的商品价格的下降。使体力劳动的雇主收益。短期内,体力劳动投入的价格下降,雇主的盈利增加;促进其他劳动力供给者的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对劳动力输出国的影响 不利影响。移民的迁出,会使国家的人力资本的存量下降,迁出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无法回收。有利影响。移民
13、从国外流回的高收入外汇会增加输出国的国民收入和外汇储备;移民回国将带回他们在国外积累的财富、技术和经验,以抵消出国时带走的人力资本,甚至可以为本国增值人力资本;传递消费示范,影响、改变本国居民的消费方式,促进消费需求。,(二)国内劳动力的地区流动1、地区间劳动力流动的表现形式 城市商业服务对农业开放 劳动力流动呈现多元化的走势2、投资对我国劳动力地区流动起到促进作用3、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第四节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中国劳动力流动的流向中国劳动力流动的障碍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热点问题,一、中国劳动力流动的流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地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由传统经济部门流向新兴经
14、济部门由国有经济部门流向非国有经济部门,二、我国劳动力流动的障碍,户籍障碍信息障碍成本障碍:就业成本(身份证、暂住证、计划生育证明、外出务工证明、治安管理费、卫生费)、生存成本(住房、教育)、交通成本、心理成本、风险成本(工资风险、伤病风险),三、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强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社区建设,四、中国的相关热点问题,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简单历史工作调整劳动力的区域间流动中国的人才流失,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简单历史,第一阶段:1986年以前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过程,在原有的计划体制下,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是非常低的,没有“劳动力市场”概念。第二阶段:1986-1996推行劳动合同制,打破了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计划体制理论界逐渐统一认识,认为劳动力市商品,社会主义也有失业第三阶段:1996到现在以下岗为核心的分流企业富余人员的政策户籍制度的渐进改革流动呈现出“体制间流动”(城镇)与“地区间流动”(城乡)特征,本章思考题,1、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及其形式2、劳动力流动的成因3、劳动力流动的意义4、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5、体力劳动者移民对输入国的影响6、中国的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