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第二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46235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5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第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区域经济学第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区域经济学第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区域经济学第二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区域经济学第二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第二章.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 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第三节 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四节 区域经济特征分析,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第一节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二、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三、自然条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1自然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自然资源的区域性 自然资源的多用性 自然资源的动态稳定性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自然资源的差异性,自然条件是区域开发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自然条件直接、间接影响生产力中的两大部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区域开发一定要以自然的可

2、能性为前提。,二、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2.自然条件对于劳动 生产率的影响,自然条件对工业、农业和交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工业从自然界中获取原料,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开采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效益。,大庆油田平均吨油投资只有资源条件较差的油田的1/10,中东地区每桶原油成本约6美分,而美国每桶原油平均成本为1.2美元。成本相差20倍。,3.自然条件对经济部门的影响,自然条件对经济部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不同的自然条件往往形成不同的产业部门其二每一个自然因子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影响程度不同,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在煤铁资源基础上兴起的工业

3、区有美国五大湖南岸工业区,美国伯明翰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等。我国黑龙江省四大外调物资石油、木材、煤、粮食,都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每一个自然因子对于不同的经济部门的影响也有差异。,如气候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影响顺序大致为:(l)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2)运输业,特别是航海业。(3)建筑业,气温、降水量影响建筑施工费用。(4)矿业,特别是露天采矿。(5)旅游业。(6)加工工业。,4.自然条件对于产品质量和形式的影响,自然条件是影响产品质量和形式的自然基础。如:新疆的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梨 如意大利通心面、福建的线面 在中国的名酒,贵州茅台,山西杏花村酒,四川的泸州老窖、五粮液、剑南春,安

4、徽古井贡酒、遵义董酒、青岛啤酒等,都因良好水质建筑物形式、服装形式,三、自然条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语言、交通规则和体育运动三个社会生活的侧面,剖析自然环境的痕迹,有助于理解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间的相互渗透。,语言及词汇,语种的词汇与语言形成时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如:英语中关于牲畜的词汇,以牛(ox)为例,有公牛(bull)、母牛(cow)、小牛(calf)、牛肉(beef)、牛奶(milk)等,说明英语形成时期畜牧业在社会生活中有重要地位,也说明英语形成时期的自然环境与畜牧业比较协调。在人际间关系上,英语的词汇比较简单。汉语中的姨母、姑母、婶母、舅母、大妈、大娘、阿姨等词汇在英语中只有一个词(

5、aunt)。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丰富的伦理观念,促使汉民族注意人际间关系的细微差别。,交通规则,如:世界公路交通规则分左行制和右行制两类。左行制以英国为代表。右行制以美国为代表。我国二战前随英制,即左行制;二战后随美制,改成右行制。左行制与岛国环境和交通工具有关。右行制与三匹马或六匹马拉车有关。,体 育,冰雪的地方:北美和北欧等北方国家是冬季奥运会的主力。在我国,黑龙江和吉林控制着冬季运动会的大部分奖牌。根据地理环境特点,制订体育运动发展战略可以事半功倍。我国采取由小到大、由巧到力方针与东方人的生理素质有一定联系。如,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在体操、跳水等灵巧项目中,我国

6、有优势。我国各地区在发展体育时,都根据环境,制订战略。云南利用高山缺氧的训练优势,发展长跑项目;新疆和内蒙古利用辽阔草原发展马术运动。山东人身高体壮,在田径上下力功夫;两广采取“短、小、水、巧”方针。,自然条件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基础,是城市的背景、底色和依托。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和城市空间格局与自然协调是保持和发扬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第二节 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人口的数量、增长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二、人口构成、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一、人口的数量、增长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1人口数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数量对生产规模和区域开发程度有较大的影响作为生产力的劳

7、动人口,对生产的部门构成和水平有重要影响作为消费者人口数量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重要影响,2人口增长速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中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或过慢,直接影响产业部门的形成。第三世界不少国家人口增长过快,成为当前与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并列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二、人口构成、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1人口构成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口的性别构成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口的年龄构成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口的城乡构成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口的文化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2人口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 经济日报2003年8月18日,单位小时的劳动力成本,19

8、90年,我国的劳动力费用是每小时0.244美元德国人工成本是21.88美元美日等发达国家接近每小时13美元亚洲“四小龙”的费用也在3至4美元,1999年,我国劳动力成本增加到每小时0.756美元德国涨到26美元美、日在20美元左右“四小龙”的成本在7至9.5美元之间墨西哥增加到每小时2.12美元,制造业人工成本优势明显,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分析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近1200美元,相当于亚洲“四小龙”的5%至6%,不足发达国家的3%,竞争优势明显。,日本、德国、美国、英国4个发达国家制造业人工成本均在40000美元以上,我国不足这些国家的3%,其中相当于日本的2.1%、美国的2.2%、

9、德国的2.8%和英国的2.9%。我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省其制造业人工成本在20000至23000美元之间,我国仅相当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5%6%,其中相当于我国香港的5.2%、韩国的5.2%和新加坡的5.9%。,亚洲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其制造业人工成本在2000至6000美元之间,我国不到这些国家的50%,其中相当于马来西亚的22.7%、泰国的44.2%和菲律宾的48.3%。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略低于印度,相当于印度的95.6%,但仅相当于巴西的18%和墨西哥的11.3%。,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参考消息2002年5月17日,自然的男女性别比例应该是1051001071

10、00。在20年前,中国男女性别比例只是稍稍高于这个数字。目前的男女性别比例1169100已经比1990年进行的人口调查中的1113100高出了5%以上。在两年前进行的人口调查公布的数字中,某个地区的男性比例高达135100。,全球城市生活费用排名参考消息2002年7月13日,在全球范围内,莫斯科是继香港之后生活费用最高的城市,其后依次是东京、北京、上海。在全球范围内,南非的约翰内斯堡是生活费用最低的城市,与此同时,在十五个生活费用最高的城市中亚洲城市占了十一个。,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第三节 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技术是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11、,知识、经验等精神范畴的东西,是技术的软件。工具、装备等物质方面的东西,是技术的硬件。,一、技术进步可以削弱区域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1.技术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随着技术进步使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技术进步使许多有害的自然条件转化为有利的自然资源,2.技术进步减弱了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束缚,二、技术进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1.技术进步对农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影响,农业技术的发展及生产率的提高,使得每一个农民生产农产品可以满足更多的非农业人口的消费。农业技术进步加速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社会分工,为农业的区域化生产创造了条件。随着农业生产率的逐步提高,农业内部的结构也会发生相应

12、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耕作业的比重下降,畜牧业的比重上升。在种植业内部和畜牧业内部,在不同的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发展时期其结构也有明显的变化。,2.技术进步对工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影响,技术进步改变了工业的原料、燃料结构技术进步改变了工业产品结构技术进步使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第四节 区域经济特征分析(教材P155),一、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确定,1、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条件,建立区域分工体系的主要根据是各个区域在经济发展上的优势差别。确定区位优势的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因素,政局的稳定性。(必要前提条件)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与效率。地区法

13、规的完善程度。区域内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各社会团体的协作与团结;区域与相邻区域或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地区财政收入大小及分配使用的政策,税收政策是否公平合理,是否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因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及各产业部门运作效率。区域的市场条件。由区域资源的供应条件。区域劳动力供应条件。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条件。,第三,区域的科学技术环境,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技术结构,主要技术的地位,科技队伍的素质、规模,区域创新能力,技术转化效率,技术市场的发育水平。,第四,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条件,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开发条件、动植物,森林、水资源、水产、自然动力

14、、土壤、气候、地形、地理位置等。,2、区位因素转化为区位优势,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区位因素(条件),这种区位因素就可能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某些企业吸引过来,从而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一般认为,具有下列特点之一的区位因素有可能转化为区位优势:,区位因素转化为区位优势,能够降低地区特定部门产品的成本或提高其质量区位因素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越大,优势越突出难移动的区位因素,有可能转化为区位优势,3、区位优势如何转化为现实优势(产品优势、产业优势),(l)地区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条件只有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一致时,才有可能转化为地区优势。(2)区位优势是相对的,在各地区之间比

15、较具有相对优势时,才能形成优势。特别是与国际市场需求一致时,才可形成优势。(3)地区的某种优势因素只有与区内其它相关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行综合协调运用,才能形成区位优势。,4、确定区域优势的方法,列举法步骤:,(l)首先根据地区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粗略估计有哪些部门有可能发展成为地区的优势部门一一粗选优势部门。(2)列表筛选。,二、区域经济病理分析与诊断,1.区域经济发展病理分析,落后地区经济结构落后,第一,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是初级产业部门。第二,生产发展停滞不前,发展缓慢,劳动生产率低,导致设备闲置,失业严重。第三,居民收入水平低。第四,地区文化教育、卫生医疗事业落后。第五,地方财

16、政收入减少,公用事业败落。第六,人口大量外流,特别是科技人才外流。第七;资本外流,地区经济发展每况愈下。第八,外贸出口很小,主要是初级产品出口,国际收支逆差。,萧条地区经济结构陈旧,第一,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低,市场难以扩大。在低工资地区的竞争下,生产很难维持,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严重。第二,人均收入水平增长缓慢。这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及生产力水平仍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有一定基础,科技文化水平较高,有的很发达。,过度繁荣地区经济结构臃肿、紊乱,经济发展规模过大,超过地区可能承担的能力及产业部门比例失调。长期的繁荣,给地区经济积累了优势,使得许多现代工业部门大量集聚,带动等许多行业

17、的发展,地区经济很繁荣。但新旧产业同时并存,许多没有联系的部门仍然存在,不能带来集聚效益,反而带来臃肿、污染、运费昂贵、劳动力价格高等一系列城市病。,区域企业竞争力衰退,第一,企业规模不经济,削弱了企业竞争力。第二,生产布局不合理,或是由于布局失误;或是地区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或产业布局指向性发生变化。第三,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管理落后,使产品质量下降,成本上升。第四,公共事业及基础设施落后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五,一些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落后于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部门的发展需要。造成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不合拍,技术队伍质量下降,或是商业销售不畅,产品积压,或是通讯不灵,或是金融行业落后,资金周转

18、慢等。第六,地区政治不稳定,政策连续性差。,落后地区经济结构落后过度繁荣地区经济结构臃肿、紊乱萧条地区经济结构陈旧,新陈代谢功能性病变,结构性病变,区域企业竞争力衰退(地区功能不合理),2.区域经济发展病理的诊断方法,劳克森相对指标法,A=地区收入水平/全国收水平B=地区收入水平增长率/全国收入水平增长率,克劳森地区经济分类,繁荣区发展中地区潜在萧条区萧条区,克劳森地区经济分类,克劳森地区经济分类特点,繁荣区:不仅人均收入水平现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收入增长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照此发展下去,在可以看到的未来,人均收入水平只会提高不会降低,这种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健康的。潜在萧条区人均收入

19、水平现在仍高于全国水平,表面上是富裕地区,实际上经济发展存在着潜在危机,致使收入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不及时治疗有沦为萧条区的可能。萧条区表现为收入水平与增长率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克劳森地区经济分类,发展中地区,繁荣区,萧条区,潜在萧条地区,a,b,1,1,三、小区域经济结构的断口与资源缺口理论,1.小区域经济结构的断口,欠发达小区域的经济特征:经济结构不完整性和经济结构存在断口,不完整性 指由于县域狭小,支持县域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及技术资源不足以支持县城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结构存在断口是指县域经济系统的供给-生产-需求链条中客观上存在两个断口:,资源

20、结构与生产投入结构的不对称断口。产出结构与县域市场需求结构不对称断口。,这就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应走开放的市场经济道路,这是进行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2.小区域生产要素资源的缺口与填补,“缺口”是指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所必须的各种资源量与区域内可提供的资源量之间的缺口。,缺口理论(Gay Theory)对一个有资源缺口的地区。通过区际(包括国际)分工与区际经济技术协作(包括两品贸易、技术贸易、资本流动等),能够填补区域的这些缺口,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1)填补缺口的效益,第一,填补资金缺口,这是欠发达地区引进外资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目标。判断一个区域是否存在资金缺

21、口,简单的方法是根据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实现经济起飞的起码条件是其生产性投资要占到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2%以上,可按此指标衡量地区是否达到此标准。另一种衡量资金缺口办法是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运用多马经济增长方程,计算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所需的积累率与区域实际可能达到的积累率作对比,以判断资金是否有缺口,以及缺口的大小。,多马模型,多马模型为:s=g/式中:s区域积累率(储蓄倾向);g产出增长率;产出/资本率(每投入单位资本可增加的资本量)在模型中,g已确定,已知时,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投资率(假定积累全部转化投资)即可求出。如地区计划GNP年增长率g=9%,=1/3,则

22、积累率应为27%。若地区可能达到的积累率仅为22%,则存在5%的投资缺口。这个缺口可通过引进国外资本来填补,以保证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第二,填补技术缺口,一个欠发达区域往往不仅缺资金,还缺技术。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除了带来资金之外,更重要的是引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准确测定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含量是困难的,因为很难将资本的作用与技术的作用分离开。一个简便的方法是运用“索洛余值法”,根据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可得到全要素生产率(又叫技术进步速度):,=-(+),式中:全要素生产率;产出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率;劳动投入增长率;资本产出弹性;劳动产出弹性 给定,测定出,即可由式计算出利

23、用外资和技术引进对填补地区技术缺口的作用。这是一种间接估算方法,若直接估算引进技术的作用,可分别计算每个单项技术或投资的期望收益贡献,然后将所有技术贡献加总。这对有限项目是可做到的。,第三,填补就业缺口,就业压力是困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利用国外直接投资扩大产业规模,同时也为本地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外商投资至少在3个方面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利:缓解就业压力,使地区经济朝着充分就业和持续增长的方向发展。创造出更多的产出。提高区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第四,填补财政税收缺口,在适当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吸引外商投资并对外资企业征税和收取各种

24、管理费,可增加地区财政收入,强实现经济调控的能力。,第五,填补市场缺口,通过开放地区市场可为地区提供没有能力或不想由地区生产系统供给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资料,这对地区缝合经济结构断层,发展生产和改善居民生活起着巨大作用。,(2)填补缺口的消极影响,第一,外资会利用自身的资本、技术、市场优势并借助地区提供的优惠政策,挤垮某些内资企业,垄断区域市场,使地区内资企业市场占有率缩小,利润减少。特别在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再大量引进外资更会降低地区资本利润率和积累率。第二,在吸纳劳动就业方面,外商投资企业以其高工资高福利吸引了大量高水平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熟练技术工人,而这些正是地区内资企业所缺乏的,这会造成内资企业劳动力素质下降,竞争力减弱。第三,外资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族企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