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复习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5049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辩证法复习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唯物辩证法复习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唯物辩证法复习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唯物辩证法复习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唯物辩证法复习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物辩证法复习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辩证法复习用.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6/19,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钱黎勤,2023/6/19,2,参考书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辅学读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俗哲学、哲学趣谈等(图书馆查寻A、B类),教学与研究,高校理论战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期刊网,2023/6/19,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世界观的基本问题,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是什么”,专题二、识得“庐山”真面目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2023/6/19,4,专题二、识得“庐山”真面目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对

2、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2023/6/19,5,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源自古希腊:论战、辩论之术,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是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古代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2023/6/19,6,形而上学,古希腊文“物理学之后的学问”(有关亚里士多德研究哲学问题的著作),易系辞:“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形而上学:是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

3、题。,公孙龙,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古代与唯心主义相互交织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当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2023/6/19,7,1、世界的普遍联系,(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专题二、识得“庐山”真面目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二、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1)联系的含义,2023/6/19,8,2、世界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含义,二、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发展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动和上升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023/6/19,9,新

4、事物与旧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准,新事物的不可战胜性:,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经得起历史发展的考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没有的新的因素,适应于当前和未来的条件;新事物是在克服又保留旧事物中发展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的利益,思考题,运用新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说明创新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经济发展要走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23/6/19,10,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源泉、动力,质量互变规律:形式、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方向、道路,2023/6/19,11,对立统一规律,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反

5、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2023/6/19,12,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矛盾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为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斗争性,2023/6/19,1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

6、开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前提。,2023/6/19,14,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前提矛盾双方的互相利用、互相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矛盾转化的内在根据,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为矛盾双方地位的转化创造条件,2023/6/19,15,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事物

7、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2023/6/19,16,矛盾性质的特殊性,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主要表现有:矛盾性质的特殊性、矛盾地位的特殊性和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23/6/19,17,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白马非马?,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2023/6/19,18,矛盾普遍

8、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2023/6/19,19,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2、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两点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学会弹钢琴,重点论: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使在刀刃上,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四、矛盾分析方法,202

9、3/6/19,20,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矛盾分析方法,“一国两制”的哲学依据是什么?,思考题,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怎样体现矛盾观点的?,运用矛盾学说,说明我们如何看待互联网的利弊。,2023/6/19,21,质量互变规律,一、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1、事物的质,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直接)规定性。,2、事物的量,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3、事物的度,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2023/6/19,22,把握质是认识事物的

10、起点、基础和前提,把握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4、掌握质、量、度的意义,首先要注意把握关节点,适度的原则,要注意掌握分寸,“过犹不及”。,其次要注意寻求最佳适度,2023/6/19,23,量变,也称渐变。质变,也称突变、飞跃。,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二、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度,质变,2023/6/19,24,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司马迁著史记用15 年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20 年马克思著资本论用40 年,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2023/6/19,2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的辩

11、证关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量变开辟新的道路,2023/6/19,26,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局部性的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是指事物质变过程本身包含着新质要素在量上的积累和旧质要素在量上的缩减当事物发生质变时,新质并不是同时在整体上出现的,而是有一个过程,是在旧质范围内首先突破一点或几点,然后在数量上迅速扩张,直到全部质变的实现。,量变中有部分质变,2023/6/19,27,1、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把远大的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

12、风与勇于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结合起来。,2、渐进与变革相结合的原则,运用质量互变规律说明如何抵制错误思想对人们的侵蚀?,思考题,“马克思的足迹”所蕴含的哲学原理和对青年成才的启示。,2023/6/19,28,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阶段),肯定,否定,肯定,肯定,否定(方面),否定,种子,植株,种子,辩证否定,辩证否定(环节),否定之否定规律,2023/6/19,29,辩证否定的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是指事物自身内在地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且通过自身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辩证的否定,肯定,否定,胚乳种皮,胚

13、,矛盾运动,2023/6/19,30,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黑格尔用语,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意义,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2023/6/19,3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2、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肯 定,否 定,否定之否定,一般公式:,1、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二、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和迂回的。,2023/6/19,32,事物的前进性、上升性的原因,是由辩证否定的本性决定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扬弃每一次否定都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每一个周期

14、表现的前进性、上升性是有限的,但是无数周期衔接起来的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循环过程表现着无限的前进上升运动,?,2023/6/19,33,1、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两种错误观点,循环论,抹杀前进性,夸大事物发展中的某些回复现象,直线论,否认曲折性,认为事物的发展道路是笔直前进的,2023/6/19,34,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2、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对待前进与曲折,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3、要具体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合理地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2023/6/19,35,思考题,2、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如何认识我国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性。,1、运用辩证否定观,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