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复习指导___写作的基本技能[整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5457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___写作的基本技能[整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___写作的基本技能[整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___写作的基本技能[整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___写作的基本技能[整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___写作的基本技能[整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___写作的基本技能[整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作文复习指导___写作的基本技能[整理].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作文复习指导,怎样审好题怎样选好材怎样立好意怎样写好文,怎样审好题,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是作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审好题,即使再优美的语言,再生动的材料,也只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才能审好题呢?请记住下面的口诀:题目要求先搞清,标志题眼要辨明;明确题旨和范围,确定题材和人称;人时地事因经果,理物季候与环境;要求之处必满足,不要求处任你行.,1.领会命题者意图,中考作文,一般分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不论哪种形式的作文都有其要求,考生必须先弄清题目的含义,领会命题者出题的意图,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一道难题这个题目,命题者出题的意图并非指学习中的一道难

2、题,其真正的含义是指生活中的“一道难题”即困难与挫折等,考生只有理解了命题的意图,写作时才能有可能得高分.我们在审题时,要对作文试题作全面的分析,因为作文试题是表达命题者意图的窗口,通过对试题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试题要求的体裁、范围、中心思想,写作重点以及感情色彩等.,2.双向审题,无论什么作文题,其要求是“有限”的,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先弄清楚“有限”的要求,再弄清“不要求处”,写作时“要求之处必满足,不要求处任你行”.如我的老师要求写“老师”,凡是能够传授我知识、技术,给予我教育的都可以称之为老师.我的老师可以是学校教我文化知识的老师,我的启蒙老师-父母,我的亲人、好友、甚至小孩,还可以是书

3、、物等等.谁是我的老师,为什么是我的老师,写我老师什么事情,对我有什么教育意义等等都未作具体要求.我们在审题时,要仔细研究题目,弄清题目的要求,然后再进行“发散性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特长,把文章写活,写好.一定要牢记:“要求之处必满足,不要求之处任你行”.,怎样选好材,题目审好后,第二步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即文章的内容,也就是“选材”的问题.材料选的好,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怎样才能选好材呢?请记住选材的基本原则:选材熟悉最重要,材料真实才可靠;典型事例有意义,新颖有趣为最好;围绕题旨选材料,感情真挚得分高;考场作文时间紧,选材原则要记牢.,1.选择熟悉、真实的材料,中学生写作

4、文,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事情来写,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事情,写起来能够得心应手.但现在有的学生,背“优秀习作”,甚至有的老师也要求学生背范文,写起作文来,脑子里就出现范文,张冠李戴照搬上去,别人的东西,就是别人的东西,一看就知道不是真实的,这样的作文没有真情,自然不能得高分.同学写不出真实熟悉的东西,关键是肚子里没“货”,平时不注意积累,不注重观察生活,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生活,在生活中你一定会发现许多值得写的东西,积累起来,就是写作的材料.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吧!,2.选择典型、新颖的材料,典型的材料是指那些能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性和深

5、刻说服力的材料,典型材料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有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也同样起到深刻反映主题的作用.雷锋没干过什么大事,他的伟大与他的平凡是分不开的,他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反映了他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这就是选择“小”的典型材料也能“小中见大”,反映事物本质的深刻道理.文章的选材,还贵在一个“新”字,所谓“新”就是指选用的材料要有新鲜感.如果是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们也要从新的角度来用,赋予它新的意义.选材时,要注意围绕题旨选材,所选的材料首先必须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别人,这样的材料行之以文,感情真挚,得分一定高,所以说,选好了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怎样立好意,“立意”的问题,是解决文章“

6、为什么写”的问题,即作者的学者目的.如果作者审好了题,确定了写什么,但不明确“为什么写”,那这篇文章就没有写的价值了.一篇好文章,一定有个好立意.“立”就是“确立,”意”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怎样才能立好意,请记住“立意”的原则:中心思想明、深、康;时代社会是总纲;好品质、新风尚;新生活,新气象;宣扬正确,批评不良.,1.立意要明确、深刻、健康,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写作的目的,如果作者的写作目的不能通过文章表达出来,或者是读者看作者的文章,不明白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那么这篇文章的主题就不明确.比如:2003年南昌市以“幸福”为话题

7、,题目有提示语,有的考生面面俱到,关于“提示”内容样样点到,谈了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母爱是幸福,家庭是幸福,团结是幸福等等,什么都想谈,什么都没有谈清楚,主题不明确.文章的立意不深刻、肤浅是学生作文得不到高分原因之一.另外,有的学生没考虑自己的文章表现的主题没有一点积极意义,可以说立意不够健康,没有写的必要.,2.立意要反映时代社会的风貌,立意要反映时代精神,展示时代特点,时代风貌.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社会生活内容,有着代表当时人民利益的具体独特的东西.这些东西反映到文章中来,就形成了这一时代文章的新主题,以及有别于其他时代的新特点.当代中学生要具备敏锐的“触角”,不断

8、地关心新问题,发现新问题,把自己的笔和时代紧紧联结在一起,主题才有价值,文章才会有新意.,3.立意要歌颂“真、善、美”,批判“假、丑、恶”。,“文为心声”,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同学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用马列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使自己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文时,才能歌颂、宣扬“真、善、美”,批判、摈弃“假、丑、恶”。如果作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正确,那么写出来的文章立意肯定不正确,即使作者文笔不错,其文章也会被判为四类文.所以,同学们在写文章时,一定要遵循立意的原则,使自己写文章的水平更上一层楼.,怎样写好文,题目审清了,确定了“写什么”也明确了“为什么写”

9、接下来就是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属于构思和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写文章好比做衣服,具备了布料针线明确了制作的目的,还需动手剪裁缝纫,否则无法成衣.写文章也是如此,作者有了写作的素材,明确了写作的目的,将通过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来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呢?作者必须考虑: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使用,哪里详写,哪里略写;怎样安排结构层次,怎样点题诸如此类的问题.整个思索的过程就是作者的思路;表现出来,就是文章的结构。如果说文章的标题是“眉目”,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如果“骨架”不健全,其他东西再好,表现出来也是“畸形”。,写好文章除了整体构思外,还要掌

10、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好比一个手艺高超的裁缝,同样一块布料,他可以做成风格不一,款式迥异的服装.如果裁缝手艺笨拙,再好的布料也做不出好衣来,甚至出现“废品”。怎样写好文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讲究开头和结尾,注意过渡与照应;详略安排要合理,段落层次要分明;多种手法相结合,主题升华须点睛。,1.讲究开头和结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开头好,能吸引人,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文章开头方式:1开门见山法 这是文章经常使用的一种开头方法.它不拐弯抹角,开篇即扣题,这种方法质朴、平实,初看 似乎平淡无奇,细品优点很多.它平稳,干净利落,不易离题.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十余年了,最不

11、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定基调.,(2).环境描写,在文章的开头描写景物,创造一种艺术境界,其作用是交代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如故乡的开头,作者描绘了一幅江南农村荒凉的图景,渲染了沉寂、苍凉的气氛,衬托出“我”的悲凉的心情。(,3.议论抒情法,文章开篇即抒发感情,表露心绪,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或者发表体会,议论入题,如菜园小记.议论多用这种方式开头.,4.引用导入法,开篇引用名言,警句或事例故事,寓理于其中,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议论文常用这种方式开头,引用名言,警句或事例故事开头,引出论题,接着结合它阐述论点,然后联系实际深入论证.,5.倒叙开头法,先讲事情的结局或事件中某一个精彩的场

12、面,再回叙过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这种开头,能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兴趣.,结尾方式,(1)自然收束法:指一篇文章记叙已叙述完毕,文章戛然而止,不再发表议论.这种方法多适用于记事为主记叙文和一人一事的记叙文.如卓越科学家竺可桢.(2)引人深思法:在结尾处不直抒胸臆或不直接交代事件的结尾,给人以启发、深思。如故乡一文的结尾:“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里的“路”的含义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引人深思。(3)首尾照应法:即结尾须呼应开头,揭示开篇的暗示.。这种结尾,能使结构严谨,又能突出中心.(4)画龙点睛法:在结尾部分加一两句精练的语句,点明中心,使感情深华,主题深

13、化.如回忆我的母亲结尾一段中“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是画龙点睛之笔.(5)希望抒情法:在文章结尾部分提出希望,揭示并抒发自己的感情.,2.精心设计巧安排,写文章除了讲究开头和结尾之外,还要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过渡与照应等问题.材料的详略处理要根据题旨的要求,与主题有关的主要材料要详写,次要的略写,但不是不写,因为次要材料在文章中也有作用,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那无关的就可以不写.,过渡与照应是使文章连贯、结构严谨的一种手段,一篇文章含有许多层次和段落,这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就叫做过渡,它好比桥梁与粘合剂

14、,有了它,文章才前后贯通,上下启承,浑然一体.照应,是指文章的不同部分在内容上的互相照顾和呼吁,它要求做到瞻前顾后,首尾圆合,前面讲过的事,后面要有所关照;后面说到内容,前面要有交代或暗示.文章中使用过渡和照应,能使文章天衣无缝,结构严谨,前后连贯.,照应方法有很多:如一件珍贵的衬衫采用的是首尾照应;背影采用的是感情重复照应;在烈日和暴雨下采用的是景物照应;七根火柴采用的情节照应;我的老师采用的是事件照应;想和做采用的论点照应;故乡采用的是对比照应;从三到万采用的是因果照应;最后一课采用的伏笔照应;为学采用的是哲理照应。,3.多种手法相结合,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一般是: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

15、情。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主要标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文章的不同体裁。一篇文章以何种表达方式为主,主要取决于文章的写作的目的及其客观表现对象的特征。一般的说,反映事件的发展,空间的转换和人物成长过程等,要用记叙的方式;写景状物,描绘自然和社会环境,刻画人物形象,运用描写的方式;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功能、用途等,运用说明的方式;抒发和表现某种情感,则运用抒情的方式。各种表达方式的侧重运用,则形成了该篇文章的文体.,这五种表达方式,虽在各种文体中各有侧重,但在具体文章中,它们不是彼此孤立、截然分开的,通常是互相交织、综合使用的.有的文章,记叙中有描写,描写中有记叙;记叙、描写中又有抒情、议

16、论。这样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交织,穿插使用,使文章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篇好文章除了注意上面所说的几点外,还要注意文章的语言.不同体裁的文章,语言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记叙文的特点是“以情感人”,其语言要求;有文采、形象生动,凝练含蓄,感情色彩浓,能描绘出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能抒发出感人至深的情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议论文的特点是“以理服人”,其语言要求:富有逻辑性、鼓动性、概括性,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正确,推理合乎逻辑.说明文的特点是以知授人其语言要求:准确、简洁。,同样的文题,同样的材料,让写作水平不同的人写,效果明显不一样,表达能力强的,就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情达意,让读者明白其写作目的.表达能力差的,往往词不达意,让人看后不明白其要表达的意思.优美的文章往往借助于优美的语言,只有语言美,文章才会美.,怎样把文章写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不在一朝一夕.关键在于平时的多写多练,多积累,否则就会“文到平时技恨少”.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掌握,要注意平时的训练与积累.,中考作文复习指导,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掌握,要注意平时的训练与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