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见病防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5479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常见病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夏季常见病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夏季常见病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夏季常见病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夏季常见病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季常见病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季常见病防治.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夏季常见病防治知识,主要内容,一、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二、常见肠道传染病三、食物中毒四、其它常见疾病,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一)急性咽喉炎,特点: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多见,吸烟、上火、用嗓过度均可引起。症状:咽痛、咽干、咽痒、声音嘶哑、发热等。治疗:1.多饮水、避免辛辣食物、保证大便通畅;2.清热解毒药物;3.润喉片;4.必要时服用抗生素。,(二)急性扁桃体炎,特点:好发于儿童及青年,细菌感染引起。症状:剧烈咽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发热、乏力、四肢酸痛等。治疗:1.适当隔离,保证休息,多饮水、避免辛辣食物;2.清热解毒药物;3.抗生素治疗一周。,(三)上呼吸道感染,特点:最常见传染病之一,以病毒感染

2、为主,通过患者的飞沫经空气传播,可反复发病,病程5-7天。症状:鼻塞、喷嚏、咳嗽、咽痛、头痛、畏寒、乏力、发热、四肢酸痛等。治疗:1.适当隔离、戒烟、多饮水、注意休息,避免辛辣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清热解毒或抗病毒药物;3.对症治疗;4.一般不使用抗生素。,(四)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特点:病毒、细菌感染多见,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闷、气急等。治疗:1.戒烟、避免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抗炎、化痰;3.对症支持治疗。,(五)流行性感冒,特点: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传播途径:其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

3、沫进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症状: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和喷嚏等上呼吸卡他症状相对较轻。,(五)流行性感冒,上世纪三次流感世界大流行:1918年至1920年,死亡人数约4000-5000万人。1957年至1958年,死亡人数约100万人。1968年至1969年,死亡人数约75万人。,(五)流行性感冒,H7N9禽流感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自2013年初以来,已报告了总共1486例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室确诊病例。,(五)流行性感冒,H7N9禽流感,(五)流行性感冒,(五)流行性感冒,治疗:

4、无特殊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预防:1.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六)水痘,特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传播途径: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症状:发热、周身性丘疹、疱疹。,(六)水痘,带状疱疹(又称腰缠火丹、串疮、蜘蛛疮等)特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初次感染后,临床上表现为水痘(儿童多见)或呈隐性感染,此后病毒侵入感觉末端,再经过移动并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导致病毒的再活动,激发该病。症状:集群性疱疹、神经痛。治疗:1.止痛;2.抗病毒;3.皮质类固醇激素;4.局部消炎抗感染。,常

5、见肠道传染病,日常的饮用水及食物,被病原体所污染,经过口腔进入肠道,在肠道内繁殖且散发毒素,破坏肠粘膜组织,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患者由粪便中排出病原体,病原体将再次污染他人,这样的传染病就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包括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以及食物中毒等;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阿米巴痢疾;相关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等。,(一)概述,病从口入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2、经食物传播;3、接触传播;4、昆虫传播。,(二)传播途径,1、病原体繁殖快;2、胃酸酸度低

6、;3、食用瓜果类较多;4、苍蝇大量繁殖。,(三)夏季为什么高发肠道传染病,共同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有些会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等症状。,(四)临床症状,霍乱:由霍乱弧菌所引起起病急无痛性剧烈腹泻、呕吐,严重者可脱水死亡泻出物呈“米泔水样”并含大量弧菌,(四)临床症状,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所引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四)临床症状,伤寒:由伤寒所引起起病大多缓慢持续性高热(4041)全身中毒性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四)临床症状,病从口入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搞好环境卫生,

7、(五)预防,食物中毒,特点: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2.同起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常表现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其它症状可能有发热、头晕等)。3.潜伏期(食入食物至出现症状)一般较短,发病较急,病程因致病因素的各类和中毒者的个体差异而长短不一,但一般较短。4.一般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一)概述,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1.被致病菌或致病菌产生的毒素污染的食品;2.外观与食品相似而本身含有有毒成分的物质(如毒蘑菇);3.本身含有有毒物质,而加工、烹调不当未能将去除的食品(如河豚鱼、

8、四季豆、豆浆等);4.由于贮存不当,在贮存过程中产生中毒物质的食品(如发芽马铃薯、霉变粮食等)。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通常在外观上与正常食物没有明显区别,一般凭肉眼观察是不易判断和鉴别的。,(一)概述,特点:1.发病率及病死率:国内外最常见的食物中毒,一般病程短、预后好、病死率低2.发病季节性明显:全年均可发生,但510月发病较多3.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动物性食品为主,畜肉及其制品居首位,其次是禽肉、鱼、奶类、蛋类。植物性食物中剩饭、淀粉类制品(米粉、米糕等)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1.生熟交叉污染;2.食品贮存不当;3.食

9、品未烧熟煮透。食品加工时中心部位的温度未达到70摄氏度;4.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或是带菌者,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5.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6.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部分会引起全身中毒反应。治疗:1.多休息、早起易消化饮食;2.对症治疗;3.一般不使用抗生素。,(二)细菌性食物中毒,(二)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1.一般烹调方法不能去除。2.中毒与食品有关。3.临床表现为脏器损伤症状。4.一种真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同种毒素可由多种真菌产生。5.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6

10、.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7.目前尚未发现特效治疗药物。,(三)真菌性食物中毒,霉变甘蔗中毒是常见的真菌性食物中毒,可危及生命或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在10%以上。变质甘蔗外观缺少光泽,有霉斑,质软,切开后剖面呈浅黄色或浅褐色,有轻度霉味或酒糟味。从变质甘蔗中分离出节菱孢霉菌,产生的毒素为3-硝基丙酸。,(三)真菌性食物中毒,霉变甘蔗中毒症状:潜伏期短,最短仅十几分钟;最初为一过性消化功能紊乱,如腹泻、呕吐等;,(三)真菌性食物中毒,霉变甘蔗中毒症状:重者出现阵发性抽搐,四肢强直、屈曲内旋、手呈鸡爪状、瞳孔散大、继而昏迷;患者可死于呼吸衰竭,幸存者留下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导致终身残废。,(

11、三)真菌性食物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毒素特点:1.耐热100时20小时也不能完全破坏;280时其毒性可被破坏。,(三)真菌性食物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毒素特点:2.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我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三)真菌性食物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中毒食品: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三)真菌性食物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中毒症状: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毒性肝炎,黄疸、呕吐、厌食、发热,严重者出现腹

12、水、下肢水肿、肝脾肿大及肝硬变。,(三)真菌性食物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中毒症状:慢性中毒使肝功能改变、细胞坏死、变性,导致肝硬化等慢性疾病。,(三)真菌性食物中毒,烹调不当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多数为炒煮不够熟透所致。未煮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素,皂素对消化道黏膜有强的刺激性。未成熟的四季豆可能含有凝聚素,具有凝血作用。,(四)四季豆中毒,症状: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十数小时,一般不超过5小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同时伴有头痛、头晕、出冷汗等神经系统症状有时四肢麻木、胃烧灼感、心慌和背痛等病程一般为数小时至12天,愈后良好。,(四)四季豆中毒,龙葵碱成熟马铃薯的龙葵碱含量很少,不会

13、引起中毒但皮肉青紫发绿不成熟或发芽的马铃薯中,尤其在发芽的部位毒素含量高,吃了就容易引起中毒。,(五)马铃薯中毒,症状:龙葵碱对黏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对呼吸中枢有显著麻醉作用,并有溶血作用。进食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后口舌发麻,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后出现上腹部不适,继之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如中毒较重,则可出现发热、抽搐、昏迷、脱水、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少数患者还可因组织细胞缺氧出现皮肤粘膜青紫和呼吸麻痹而死亡。,(五)马铃薯中毒,治疗:1.催吐。与其他中毒的处理方法一样,首先要催吐,以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也可用导泻的办法,以此促进毒素的排泄。2.纠正脱水。3.对症治疗。,(五)

14、马铃薯中毒,预防:一定要把皮去干净,将芽眼周围挖掉切好的土豆放到水里浸泡2个小时以上再加工,炒熟煮透。发芽面积大、芽眼多的土豆最好丢弃不用龙葵碱遇酸易分解,所以烹调时可加些食醋,加速对龙葵碱的破坏。,(五)马铃薯中毒,生豆浆中的毒素可能是胰蛋白酶抑制素、皂甙。有较强的耐热性,要经过高热才能被破坏。当豆浆在烧煮中被加热到摄氏80度左右的时候,会形成泡沫上浮,造成假沸现象,而这时豆浆中的有害物质仍然没有被破坏,吃了这种未彻底加热煮透的豆浆,就会中毒。,(六)生豆浆中毒,症状:潜伏期很短,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可伴有腹痛、头晕、乏力等症状,一般不发热。豆浆中毒症状不严

15、重,轻者不需治疗,重者或儿童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六)生豆浆中毒,预防:1.把豆浆彻底煮熟后饮用,是防止豆浆中毒的最根本办法。必须继续加热至泡沫消失,豆浆沸腾后再加热510分钟;2.如果豆浆比较稠或量较大,加热时还应经常搅拌,使其受热均匀,防止烧糊锅底而影响烧煮时间。,(六)生豆浆中毒,其它常见疾病,马陆(millipede)也叫千足虫、千脚虫、秤杆虫。马陆性喜阴湿,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层、土块、方块下面,或土缝内,一般白天潜伏,晚间活动。虽然无毒颚,马陆体节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种有毒臭液,具有腐蚀性,人如果接触到马陆虫,会对皮肤产生一定伤害,轻则刺激肿胀,严重则可能会发炎。,(一)千足虫,人体6

16、0%是水分人每天要从小便中排出1000至1500ml的水分,粪便中排出约300ml,呼吸中带出水分约300至500ml,出汗大约500ml人平均每天需要2000至2500ml水约700至1000ml来源于食物和水果,人体代谢自身会产生300ml左右的水,剩下的水主要靠饮水来补充,(二)水中毒,过量饮水导致低血钠症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并发脑水肿,此时主要症状为头痛嗜睡、肌肉痛性痉挛、神经精神症状和可逆性共济失调等脑水肿进一步加重,可出现脑疝、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急救:静脉注射饱和盐水,(二)水中毒,预防:一要及时补充盐分,适当地喝一些淡盐水。二要喝水少量多次。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三要避免喝“冰”水。,(二)水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