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小组建设2.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5574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6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小组建设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班级小组建设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班级小组建设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班级小组建设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班级小组建设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小组建设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小组建设2.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班级小组建设,一、小组的组建,1、分组依据: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差异、思想品质、男女比例、住校走读等。合作小组的组建的关键人是班主任,任课老师给以辅助。在七年级新生入校分班后,开始观察学生,从他们的言行举止去扑捉他们的特点和潜质,另一方面通过和学生的谈话从侧面进一步了解。这种观察持续两周,即军训的一周和正式上课的第一周。在正式上课的第一周,不要急于教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每节课都设计安排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在指导学生学习合作的同时观察他们,第三周,根据之前的判断分组,把较为突出的学生指定为临时组长。当然这时的小组只是一个雏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内,班主任和班级任课老师会认真的

2、判别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差异、思想品质及各组在合作中体现出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再随时进行调整。最终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根据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差异、思想品质、男女比例、住校走读等进行搭配,组建被所有任课老师认可的六个大组。,2、小组组建的时间:开学两周后分组,再用两个月时间进行调整。在第一学期期中形成固定的小组。学习小组的建立不能花过长的时间,最好是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确定,如果有困难,最多也不能超过两个月。因为时间太长,不利于小组形成合力,学生间的默契培养不起来,对彼此的学习、思维方式不能够适应,这些都会阻碍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3、。对于中途接班的老师,在接班后,首先要和班主任交流,了解一下班级的分组情况,班级对合作学习的整体要求。然后再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对学生和组长提出要求。随着对班级、学生的了解,和课堂上出现的具体问题,再做调整。但要保持与班级整体要求一致。,3、座位的安排:班主任都知道座位难排,需要考虑的方面太多,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合作,还有卫生,纪律。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座位最好是排成这样。(示意图),这种排法会让D层学生坐在A、B层学生的中间,可以左右,对面得到帮助,那么D层学生不至于从一开始就跟不上趟。无论是二人组的活动还是四人组的活动,C、D层的学生都不会单独在一起,任务布置下去后就不会冷场了。另外想说的是,在

4、 刚开始,我们的分层最好是隐性的,不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二、组长的选拔和培养 在以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中,组长比班长,学习委员,课代表更为重要。可以说,组长决定着一节课合作的效果。在组长的选拔上要坚持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团队意识并重。组长一旦选出,他将全权负责本组的所有事宜,包括学习、卫生、纪律。最好不要不同学科用不同的组长,那样不利于组长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形成不了统一的管理。对组长,学校、年级都在进行培训,可这种培训只是个开端。要想让组长把学到的条条框框用到实际的合作学习过程中,还需要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具体指导,还需要组员监督帮助。在组长的培养上,七年级一开始

5、要手把手的教组长第一做什么,第二做什么。如有必要甚至可以停下上课,自己担任一组的组长给全班做演示。教会组长基本技能后,再将他们放开,给他们足够的机会、时间去揣摩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除此以外,每次召开班委会的时候,都让组长交流在管理本组时的一些收获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寻找更好的方法。这样的方式比起老师给他们讲该如何如何有效。还有一点是在班会课上除了组长对本组工作进行总结外,还要经常让组员给组长提意见和建议。组长通过如此点点滴滴自然会成长起来的。,三、班级任课教师是一个整体,并肩作战效果好,班级任课老师需要和班主任在思想上,行为上保持一致,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自己

6、的课堂上采用同样的方法,评价用一个标准。班主任要主动组织班级任课老师定时进行交流沟通,对近期重点解决的问题达成共识,实现齐抓共管的效果。,四、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控 1、加强指导,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学生在合作小组中不会合作,乱作一团,这是合作学习开始阶段不可避免的。实际上我们要的合作学习是有序的分工合作,而不是杂乱的吵闹。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我们知道合作技能不是与生俱来、自然发生的,它离不开后天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和实践。也就是说有效的合作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这个指导是针对所有学生的,不仅仅是对组长的指导。老师对学生合作的指导,主要是合作技巧的指导。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有效地

7、学习,甚至无法合作学习。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合作技巧值得关注: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如何分配学生角色;如何向同伴提问;如何辅导同伴;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会共同讨论;学会相互交流;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期中是针对组长的,其它的是针对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应当循序渐进,专门训练。,首先是2人学习小组的活动。2人小组主要是针对一些难度低,所需时间短的任务。2人合作活动还可以穿插伴随自主学习的过程。4人、8人组的合作学习中,组长是灵魂人物。组长对合作技巧的应用程度决定着一个组合作的质量。期中8人组的合作活动容易出现参与度不均衡,合作不主动,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等

8、问题。因此,8人活动时大小组长的配合非常重要。在教给学生新技巧的同时还要强化学生已有的,特别是有效的合作技巧,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做到井然有序,学有所获。,2、注重监控,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时,老师切不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除了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还要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在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中,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监控主要不在他们说的内容是否正确,而是采取的合作方式对不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为目的。老师往往不会深入到小组的学习中,而是环顾整个教室,看看是否所有学生都在认真讨论,都在用心倾听别人的发言。如果发现有

9、人注意力不集中,不要去点该学生,而是告知组长要关注本组的学生。这样反复做了之后,组长就养成了时刻关注本组成员的习惯。班级应该有一个简单的、统一的要求:交流讨论时所有人都要发言,发言的顺序是D、C、B、A,展示要所有人参与,如果不能同时进行,则组长排序轮流进行,也就是给每个人均等的展示机会。课堂上老师主要注意的就是这两点。做不得这两点的惩罚组长。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从七年级下学期开始,老师要深入小组学习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监控来提升合作的质量:一是纠偏。合作学习小组开展讨论时,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后,有时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主题。教师应注意观察,把学生的讨论引到讨论的主题上来;二是消除误解。关

10、于学习内容学生经常有误解,这些误解在小组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可能会增强。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监控,及时消除学生的误解,以免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步入误区;三是防止冷场。合作学习有时会出现冷场的局面,教师应当分析冷场的具体原因,或指导合作技巧,或激活学生的思维,或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四是防止过度依赖。有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而自己不去积极主动地努力。对这样的学生,应当让他明确个人责任,引导他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五是关注消极学生。合作学习中存在的消极学生有这样几种:未被承认的学生,灰心的学生,缺乏动机的学生,厌烦乏味的学生,炫耀聪明的学生。教师对这几种类型的学生应予

11、以关注,加强监控,为他们提供情感动力,使他们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五、对合作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过程监控的手段和结果。合作学习的评价即要有对合作过程的评价又要有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即要有对组的评价还要有对个人的评价。评价要坚持每节课都进行,不能三月一次,五月一次。对评价的结果要及时作出处理,最好节节清,天天清。周一的评价结果到周五再去兑现,虽说进行了可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还有,在活动开始前一定要先告诉学生此次活动要如何评价,优胜组和落后组将会如何,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组间的竞争意识,才能促进所有学生努力争优。,1、七年级上使用的:以合作过程为主的评价,2、七年级下开始使用的:合作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