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影响因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5836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六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影响因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验六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影响因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验六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影响因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验六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影响因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验六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影响因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六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影响因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六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影响因素.ppt(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六 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影响因素,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对象与器材 实验步骤 关键技术 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学习记录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方法,并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实验原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相对稳定性是通过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而实现的。参与支配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主要有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输出量增加、动脉血压升高。心迷走神经兴奋时,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在神经调节中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的减压反射尤为重要。支配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时,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升高。体液因素主要为肾

2、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他们的作用主要是对心脏的特性的影响,通过心输出量、外周阻力等的调节实现。,【实验对象与器材】,家兔,兔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保护电极,铁支架,双凹夹,动脉夹,动脉插管,注射器,棉线,纱布,棉花40酒精生理盐水,1:10000肾上腺素,12.5U/ml肝素生理盐水或 3.8柠檬酸钠溶液。,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准备:(1)麻醉和固定:麻醉家兔,当动物四肢松软,呼吸变深变慢,角膜反射迟钝时,表明动物已被麻醉,即可停止注射。将麻醉的家兔仰卧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2)分离颈部神经、血管颈部剪毛,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57cm,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

3、组织及浅层肌肉,暴露和分离气管;分离左、右两侧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尽量分离长些,以做动脉插管用);分离右侧的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减压神经。在分离的颈总动脉及神经下方各穿一的线备用。并在减压神经下放一钩状记录电极,实验过程中将电极悬空(但不要拉得过紧)。,(3)插动脉插管:在左侧颈总动脉插入动脉插管。2连接实验装置: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将动脉插管通过三通与血压换能器连接,血压换能器与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压力通道连接;刺激电极与系统的刺激输出连接。启动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分析系统,按系统程序提示进行血压信号定标,调整放大增益。,3.实验项目(1)记录正常情况下减压神经放电波形和动脉

4、血压波形,观察二者变化关系,同时辨认血压波的一级波和二级波,三级波(图7.10-2):一级波(心搏波),由心室舒缩活动所引起的血压波动,心缩时上升,心舒时下降,其频率与心率一致。二级波(呼吸波),由呼吸运动所引起的血压波动,吸气时血压先下降,继而上升,呼气时血压先上升,继而下降,其频率与呼吸频率一致。三级波,不常出现,可能由心血管中枢的紧张性活动的周期变化所致。,(2)夹闭颈总动脉 用动脉夹夹闭右侧颈总动脉1015s,观察血压与减压神经放电的变化。(3)牵拉颈总动脉 手持左侧颈总动脉上的远心端结扎线,向心脏方快速牵拉3s观察血压与减压神经放电的变化。(4)抬高动物后肢 观察血压的变化。(5)刺

5、激迷走神经外周端 待血压基本稳定后,结扎并剪断右侧迷走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待血压变化明显时停止刺激。(6)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待血压基本稳定后,由耳缘静脉注入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20.3ml,观测血压与减压神经放电的变化。,实验结果(1)正常情况(2)夹闭颈总动脉(3)牵拉颈总动脉(4)抬高动物后肢(5)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6)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注意事项】,麻醉药注射量要准,速度要慢,同时注意动物情况变化,以免过量引起动物死亡。如果实验时间过长,动物苏醒挣扎,可适量补充麻醉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动脉插管与动脉方向一致,防止刺破血管或引起压力传递障碍。每项实验前要有观察对照,施加条件时要按“标记”。注意保护神经不要过渡牵拉,并经常保持湿润。实验中,注射药物较多,注意保护耳缘静脉。实验结束后,必须结扎颈总动脉近心端后再拔除动脉插管。,【分析讨论】对前后步骤形成的数据进行比较;以其它所有组同一步骤形成的数据为一组数据与其它步骤形成的数据进行比较。以分析处理的结果为依据,结合实验现象进行一些理论上的阐述,最后得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