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5864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物理量其中体积、质量、时间、长度的运算所遵循的是代数的加减法则,为什么力的合成要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呢?这种运算法则是否正确呢?,有同学提出以下猜想:1.合力的大小只在分力夹角为锐角时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2.夹角为直角时,用勾股定理计算,不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同学们,你是怎样认为的呢?说说你的猜想。,1.掌握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2.根据实验的要求,会对给定的实验步骤排序、纠错。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培养用作图法处理问题的能力。(重点),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目的】,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

2、果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所以力F就是这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作出力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说明互成角度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原理】,方木板一块、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细芯铅笔.,【实验器材】,(1)在桌上平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实验步骤】,(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栓上两条细绳套。,注意:请设计好伸长结点的位置,以便作图。,(3)用两个弹簧测

3、力计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4)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示数,示数,(5)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着两条细绳的方向画直线,按着一定的标度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1,F2,F,(6)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O。读出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7)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等。,F1,F,F/,o,F/是理论值,F是实验值,F2,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理论值和实验值大小相等方

4、向相同。验证了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正确性。,实验过程展示,1.用两个测力计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测力计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两个测力计的水平分力的实际合力比由作图法得到的合力小.2.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测力计的方向画得不准,造成作图的误差.,【误差分析】,3.两个分力的起始夹角太大,如大于120,再重做两次实验,为保证结点O位置不变(即保证合力不变),则变化范围不大,因而测力计示数变化不显著,读数误差大.4.作图比例不恰当造成作图误差.,1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1)实验中的两只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是: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水平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则可选;若读数不同,应另换或调校,直至相同为止

5、(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读数应尽量大些,但不能超出它的测量范围,【注意事项】,(3)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否则应校正零位(无法校正的要记录下零误差)还需用钩码检查是否存在示值误差,若存在,应加以校正(4)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拉动时弹簧及挂钩不可与外壳相碰以避免产生摩擦(5)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2规范实验操作(1)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用一段细绳连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结点,应使结点小些,以便准确地记录结点O的位置(2)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3)不要用老化的橡皮条,检查方法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要反复做几次,

6、使橡皮条拉到相同的长度看弹簧测力计读数有无变化,(4)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一个点,取掉细绳套后,再将所标点与O点连一直线确定力的方向(5)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使所作力的图示稍大一些(6)两拉力F1和F2夹角不宜过小。,1.实验时由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和单个弹簧测力计测量的实际合力F忘记标注而造成错乱,你如何加以区分?提示:由弹簧测力计测量合力时必须使橡皮筋伸直,所以与AO共线的合力表示由单个测力计测量得到的实际合力F,不共线的合力表示由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交流与思考】,2.如何设

7、计实验探究两力合力随角度的变化规律?如何观察合力的变化规律?提示:保持两力的大小不变,改变两力之间的夹角,使两力的合力发生变化,可以通过观察结点的位置变化,判断合力大小的变化情况,结点离固定点越远,说明两力的合力越大.,3.每次实验都必须保证结点的位置保持不变,这体现了怎样的物理思想方法?若两次橡皮条的伸长长度相同,能否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提示:每次实验保证结点位置保持不变,是为了使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是物理学中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由于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若两次橡皮条的伸长长度相同但结点位置不同,说明两次效果不同,不满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不能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8、【典例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_(选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尊重事实的,解析:由题设可知,F为F1和F2的合力,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所得,而F是F1和F2的等效力,即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拉力,显然F的方向应在细线的方向上,因甲同学F的方向与细绳在同一直线上,故甲同学是尊重事实的答案:甲本题解答的重点在F的方向的确定上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都有误差,这是正常的,但乙同学很明显在F的方向的确定上违背了实验的要求,作图是错误的,【典例2】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

9、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 N、最小刻度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N和_N.(2)在下图所示的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解析:(1)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4.0N和2.5N.(2)作出合力如下图所示,1.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所以力F就是这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2.力的合成:作出力F的

10、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和F2 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说明互成角度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两次须使橡皮条的结点达到同一位置,这样做是为了()A.便于测量力的大小B.使两个分力和它的合力产生相同的效果C.使两个分力和它的合力有相同的作用点D.便于画出分力与合力的方向,BC,2.(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需要的器材有:方木板、白纸、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还需要_.(2)在做上述实验时,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

11、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结两个细绳套,通过细绳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记下:_;_;_.然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_,再记下_.,【解题指导】实验中要记录橡皮条拉伸后O点的位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及力的方向.答案:(1)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一根、铅笔一支(2)O点位置 细绳所指方向 相应弹簧测力计读数 同一位置O点 弹簧测力计读数,3.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

12、子A、B上,另一端与第二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1)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a.测量细绳的长度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2)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解析】(1)选b、c、d.本实验中,结点O受三个拉力处于静止状态,三力彼此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只要以两橡皮筋的伸长量代表两个拉力的大小,沿OA、OB方向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只要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悬挂重物的橡皮筋在一条直线上,与表示其拉力的线段相等,即验证了平行四边形定则

13、,故实验要,测量橡皮筋的原长、悬挂重物后的长度,才能算出橡皮筋受力后的伸长量,为了确定拉力的方向,每次必须记录结点O的位置.因此必需的是b、c、d.(2)由于钉子位置固定,可改变的条件只能是所悬挂的重物的质量.答案:(1)b、c、d(2)所悬挂的重物的质量,4.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已于右图中作出了它们的图示,O点是橡皮条的一个端点,图中每格的长度代表1 N.(1)用作图法作出合力F的图示.(2)合力F的大小是_N.(可用根号表示),【解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即以F1、F2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就表示合力F.(标上箭头表明方向)(2)合力F为底、高分别为3 N、2 N的三角形的斜边的长,故答案:(1)图见解析(2),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几秒钟虽然不长,却能构成永恒长河中的伟大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