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与重要性.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5875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风险与重要性.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第一节 审计风险,一、定义误拒风险: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的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了保留或否定的审计意见。误受风险:财务报表存在重大的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这两种风险分别导致的后果?,社会公众对审计风险的关注主要是指误受风险,审计风险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定义:“审计风险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时,审计人员对其发表不恰当意见。”我国:“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是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的错报密切相关的。,财务报表存在的错报,1、错误:非故意的财务报表错报,分为误报和漏报两类。2

2、、舞弊: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雇员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注意:1、审计风险与审计失误是不同的。是否切实遵循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判断。2、审计风险与各个账户余额也紧密相关。,二、审计风险的特征1、客观存在:认识和控制它,却不能完全消除它;2、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审计程序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审计风险;3、是审计人员的非故意行为引起的;4、可以控制的,三、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1、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两个层次: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层次,包括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风险(In

3、herent RiskIR)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控制风险(Control RiskCR)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2、检查风险(Detection RiskDR)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三者的影响因素:固有风险:与管理层当局的诚信程度、管理层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态度、业务的复杂程度、所在行业的特性等有关;控制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局限性有关;检查风险:

4、与审计方法的局限性、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审计程序设计合理和有效性有关。审计人员所能控制的只是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ARIRCRDR,例如,假设审计人员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3,根据以往审计经验及本年度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评价,将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分别评估为60和50。以这些评估为基础,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计算如下:DRAR(IRCR)3%(60%50%)10%,从定性的角度看,审计风险各要素可用高、中、低等非量化名词表示为风险要素矩阵:,计划审计时,审计风险模型的运用,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评估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确定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

5、质、时间和范围,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3、固有风险的评估 评估与会计报表层次有关的固有风险 着重考虑以下因素:(1)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2)管理人员特别是财会人员的变动情况(3)管理人员遭受的异常压力(4)业务性质(5)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环境因素,评估与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层次有关的固有风险 着重考虑以下因素:(1)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2)需要利用专家工作结果予以佐证的重要交易或事项的复杂程度(3)确定账户金额时,需要运用估计和判断的程度(4)容易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5)会计期间内,尤其是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及复杂交易。(6)在正常的会计处理程序中容易被漏记的交易和事项。,不

6、论估计多么乐观,固有风险的水平也不应低于50%。审计实务中为了慎重,常直接假定固有风险水平为100%。,4、控制风险的评估,了解内部控制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确定是否拟信赖内部控制,是,符合性测试控制风险的再评估确定是否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实质性测试控制风险的最终评估考虑是否追加审计程序,否,(1)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 该评估是在实施符合性测试之前进行的 了解内部控制如何设计和是否得到执行。应当遵循稳健性原则,宁可高估控制风险,不可低估控制风险。,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1、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失效2、注册会计师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估3、注册会计师不拟进行符合性测试

7、如果同时出现下列情况,不应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1、相关的内部控制可能防止、发现或纠正重大错报或漏报。2、注册会计师拟进行符合性测试。,(2)符合性测试与控制风险的再评估 如果拟信赖内部控制,应当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以进一步评估控制风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符合性测试,而直接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相关内部控制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虽然存在,但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发现其并未有效运行符合性测试的工作量可能大于进行符合性测试所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审计人员应当根据符合性测试的结果,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是否与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结论相一致。如果存在偏差,应当修正对控制风险的评估,并据以修改实质

8、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3)实质性测试与控制风险的最终评估 审计人员在终结审计之前,应当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结果和其他审计证据,对控制风险进行最终评估,并检查其是否与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结论相一致。若不一致,如实质性测试结果表明,控制风险水平高于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水平,审计人员应当考虑是否追加相应的审计程序。,5、检查风险的评估 检查风险对确定实质性测试程序的影响 惟一可由审计人员控制的风险 其水平高低决定着审计人员所采用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的详简程度。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审计人员就应实施越详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高,审计人员就可实施较简单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结论:实质

9、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确定,最终取决于根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第二节 审计重要性,定义 现代审计由于受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广泛采用审计抽样,审计人员不可能就会计报表的所有方面发表审计意见,而只能就所有重要方面发表审计意见。合理保证?绝对保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会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一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一个理性的人依赖该信息所做的决策可能因为这一错报或漏报得以变化或修正。”,我国: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

10、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从以下几点理解重要性:重要性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 重要性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 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实际上,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重要性重要的账户,运用 一般要求:对重要性的评估是审计人员的一种专业判断。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具体运用时应当考虑错报的金额和性质。一般而言,金额大的错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更重要。小金额的累计,可能会对会

11、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从性质方面考虑,下列是重要的: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可能涉及法律责任后果的;影响收益趋势的;报表本身的性质。,考虑重要性的层次 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从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会计报表层次 审计总目标是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账户和交易层次 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又来源于各账户或各交易,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是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在审计抽样测试样本量一定的情况下,测试的范围越大,不能查出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就越大,即审计风险就越大。显然,重要性水平低的测试范围比重要性水平高的测试范围要大,审计风险就越高。所以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

12、,审计风险就越高。重要性水平的高低指的是金额的大小 重要性水平偏高或偏低均对审计人员产生不利影响,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以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重要性水平越低,应当获得的审计证据越多。,初步判断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的因素 以往的审计经验 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 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判断1、判断基础和计算方法 判断基础: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计算方法:固定比率法 变动比率法2、会计报表层次重

13、要性水平的选取各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的最低者3、会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 将期中会计报表推算年度会计报表。对上年度会计报表作出必要修正。,例,A和B注册会计师对XYZ公司1997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有关报表项目金额如下(单位:万元):会计报表项目名称 金额资产总计 180000股东权益合计 88000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利润总额 36000净利润 24120要求:(l)如果以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法,并假定固定百分比数值分别为0.5、l、0.5和5,请计算确定XYZ公司1997年度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2)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14、。(3)简要说明重要险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解,(1),(2)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关系。(3)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呈反向关系。,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判断 允许某账户出现重要错报的上限规定。确定方法:分配方法:将量化了的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以确定每个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单独确定方法: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采用分配方法时,通常选择以资产负债表账户作为分配的基础 各账户分得的重要性水平称为“可容忍误差”各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当等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假设某公司审计人员初步判断的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

15、资产总额的1,则资产账户可容忍的错报或漏报为20万元。,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 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报可能性 各账户或各类交易重要性水平与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审计成本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专业判断过程,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数不同。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审计程序是否充分。,错报的汇总及其处理 已发现的 推断的 将汇总的结果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相比较,以考虑其金额与性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如超过,审计人员应当: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以进一步确认汇总数是否重要 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以使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 如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或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后,尚未调整的汇总数仍超过重要性水平,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如接近:考虑到抽样的特性,实际数可能会超过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就会增加。审计人员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调整已发现的错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