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指导.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6085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生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生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生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生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指导.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指导,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2,家庭的重要性,小学生的成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儿童的家庭环境。按分量说,家庭是邻居和学校两者影响之和的两倍。(S.Wiseman对曼彻斯特的调查)家庭=2X(邻居+学校)除了物质环境条件外,还有家庭成员相互的态度和感情、家庭气氛以及家庭成员的兴趣与活动、父母的指导和暗示这些家庭环境因素,影响着儿童的独立和依附、消极与积极、友善与对抗、创造与因循等人格的发展。()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哈巴特),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3,全国18个城市上万个家庭调研结果,小学生家长最关注的三大

2、问题:1、注意力不集中;2、粗心;3、写作业拖拉;,学习主动性,为什么孩子学习没有积极性?,孩子对学习的认识:意义?意思?家长和老师的任务:怎么让这个任务更有意思!,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4,家长普遍认为的理由,孩子不懂事,没开窍,自控能力差;态度不端正,故意和家长顶着干;孩子笨,不适合学习;教师教学水平有问题;孩子学习方法不对,效率低;孩子能力和习惯需要训练。,不同的归因,决定了你对孩子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决定了教育孩子的成败!,错过教育时机,选错教育方向,放弃教育机会,迷失教育对象,把握教育脉搏,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5,小学生的心理发

3、展,感知觉的特点:1.感知事物时满足于事物的大概轮廓与整体形象,常常不对事物作精细的分析,容易忽略事物的某些细节。如:“已”和“己”等,所以,适当的粗心是必经阶段。2.感知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与情绪性,感知活动较少受目的控制,较多受兴趣控制。如:看图说话,不按老师的要求去观察等。此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感知目的性。eg.此时,老师和父母都会感到孩子对学习没有紧迫感,态度不端正!,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6,注意的特点,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不完善。据研究,-岁儿童,注意的保持时间是15分钟左右,-岁儿童,注意的保持时间是20分钟左右。培养任务: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4、发展有意注意。eg.孩子很多时候不是故意走神,而是不由自主地走神,可以列个表格,让孩子登记每天上课分神的时间和次数,提高自我控制力。,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7,记忆特点,机械记忆占优势且水平较高,记忆不是靠理解,而是靠反复背诵来实现。培养任务:培养意义记忆,逐渐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8,思维和想象的特点,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还保留学龄前儿童的特点,情境性较强,目的性较差;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培养目标:培养想象的目的性,让他们学会按教师的要求,按书本的要求展开自己的想象。如:“按图说话”、“自编故事”、“角色扮

5、演”此时,容易在儿童的作品中发现很多让成人惊讶的闪光点。,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9,自我意识,1、自我概念的认识方面,他们还比较模糊,总是注重从自己的具体的外貌特征上进行描述;2、自我评价上,表现出对他人评价的依赖性,缺乏独立的见解。他们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eg.为什么孩子总是为自己开脱,眼睛总盯着别人的缺点?3、自我控制能力较之幼儿阶段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10,情绪特点,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

6、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小学生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不善于掩饰,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多采用鼓励的方法,注意在群体的学习中保护学生的隐私,防止群体情绪伤害。,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11,意志力特点,自觉性比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不善于对自己的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总是需要教师或家长向他们提出行动的具体要求,并且在师长的监督和帮助下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对我们的意义,要他们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少用模糊的指令,并加强监督和帮助。这样有利于儿童任务的完成,如:好好学习,抓紧时间,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等。,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

7、,12,学习方面,心理上,注意力很不稳定,爱做小动作。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老师态度是否亲切和气,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eg.我不想上学了,老师不喜欢我,总是绷着脸。,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13,小学生习惯发展水平的马鞍期,1-2年级,3-4年级,5-6年级,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14,陪读,一年级,63%二年级,42%三年级,12%四年级,18%五年级,17%六年级,12%,做伴,32%提供咨询,11%

8、助手,13%导孩子求精,28%督促孩子自觉,9%,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15,“陪读”过程中家长的具体工作,检查孩子学习位置是否正确。光线充足;面对简单环境(避开直面窗户,桌面上避免有多余的东西)学习的时间安排。最好在放学后1-1.5小时后开始做作业;7岁的孩子,连续学习的时间不应当超过15-20分钟;小学结束后,可以达到30-40分钟。,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16,在场但不直接参与功课的完成,1.提醒孩子按时做作业。(最初的2-3个月)“该开始了”,“该结束了”,“该休息了”,“该看电视了”逐步形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千万别到了小学高年级不提

9、醒就不知道做作业。2.坐在孩子旁边,别让他分心。简单示意提醒孩子:手势、点头、悄声提醒把孩子注意力收回到作业上来;不要训斥、海阔天空地声色俱厉地议论,否则,只能使孩子更分心。在孩子做完作业后,再帮助找出错误并改正过来,但别帮助解答,进行演算。,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17,3.逐步降低监督程度。孩子做作业时别始终坐在旁边,在从书包掏出书本时坐上几分钟,关照两三次,在旁边站几分钟后离开。小学结束时,孩子应当学会独立完成功课,只给父母看现成的结果。4.教会孩子检查作业首先,父母先写出一些对错交替的算式,让孩子找出错误。检查别人的练习孩子容易完成。进而,鼓励孩子找出自己作业里

10、的错误。提醒:任何时候都不要因错误而责骂孩子,自我改正是自我监督的一种形式。应当千方百计地鼓励他们。,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18,生活方面,低年级学生处于适应学校生活的过渡时期,他们虽有自立意识,但因年幼而显得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强,他们对于学习用品的整理、学习作息时间的安排等常常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和帮助,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习惯的培养要适可而止,不要提出超越儿童年龄特点的要求。,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19,交往方面,大多喜欢跟同伴交往,但他们对友谊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他们认为朋友就是能够一起玩耍、能够满足自己愿望的伙伴,他

11、们还在探索与谁交朋友是比较合适的,但他们的择友标准又是自我为中心的,因此他们的同伴关系并不很稳定。对父母的意义是,营造交友的氛围,增加交友的机会,讨论形成正确交友的认知等。,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20,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分析与探讨,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21,一、生活和学习上的过度保护与干涉,生活上,百依百顺,剥夺孩子自然成长的机会。“只要你学习好,什么都可以不要做!”“只要不让我学习,什么我都愿意做!”做家务的孩子有多少?eg.美国456名孩子跟踪半个世纪的调查。,麦克里兰德的研究发现:母亲对儿童的独立性培养同儿童的成就动机成高度

12、的正相关,即父母越是加强独立性培养,子女的成就动机就越高。,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22,劳动缺乏对孩子的影响,生理发展上:,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23,劳动缺乏对孩子的影响,统筹协调能力上:表现在学习的计划性和时间与科目的统筹安排上;心理发展上:韧性对家庭的归属感上:家变成了旅馆;,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24,学习上,过多干涉,剥夺孩子自我发展的机会。让孩子在成败的浮沉中获得学习的智慧;不允许失败的孩子永远不会成功想法设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把握教育时机:在孩子取得成功的时候教育孩子,让孩子体会到成功感。,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25,二、其他不良的教育,唠叨希望用嘴巴说出个好孩子来忽视榜样的力量(公益广告)负面刺激希望孩子知耻而后勇,2023/6/20,父母应致力于和孩子共同成长,26,三、家庭环境的影响源,家庭氛围(安宁的还是紧张的)夫妻关系长幼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